精选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职班)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12
2019届高三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及答案解析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人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书法的气质就是中国人的气质气质原本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也指风度、模样。
借用到书法上来,讲的也是其稳定的个性特点。
书法的气质便是在色彩、布局、笔墨、线条中展现。
那么,除了表现之外,书法的气质来源于哪里呢?一个人的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和修养的外在体现,是内心平衡及文化修养的结合,是持之以恒的结果。
同样,书法的气质也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
书法的气质首先来源于法度,书法的“法”就是方法和尺度。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字由篆而隶,进而有楷、草,在书写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法度。
从单字结构到章法布局,再到笔墨精神,都有一整套行为规则,不同的书写者如何拿捏运用这些规则,便是“度”。
面对同一规则,每个人运用的度不同,所以形成了风格迥异而又内在统一的书法作品。
书法的气质,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灵累积。
这种累积,不仅是总和,更多的是特质。
文人,是笔墨里生出来的魂灵,这样的魂灵,源于笔墨,而又付于笔墨。
书法是他们的心迹,如果说“迹”是书写,由心而生的迹则是书法。
书法最讲心迹。
“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中国文人的气质成就了书法的气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的气质也代表了中国文人的气质,更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
讲书法,最具特点的两句话是:结构严谨,法度庄严。
两个“严”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和书法的高度自律精神。
法籍华人哲学家熊秉明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这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书法的地位和意义。
书法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汉字最初多是象形文字,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而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书写要求更加简便、快捷,汉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符号化。
而书法把这种生活的具体和符号的抽象统一起来,用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各种书写风格,把这种黑白、动静、虚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体现了“极高明而道中庸”,而且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精髓: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思维、情感与生活的统一。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并填涂卡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说G20让杭州蜚(fěi)声中外,那么,半个多月后的亚运会,将正式迎来“杭州时间”。
据悉,目前杭州正加紧建设,届时将展现给世界最精萃的风采。
B.近期,西湖区申花路上一条无证犬四处乱窜,让人不禁(jìn)心生恐慌。
接警后,城管队员不顾安危奋勇捕捉,搏得了市民的一片赞扬声。
C.生病了,深夜买药往往受药店营业时间掣(zhì)肘,难以解决。
但阿里健康最近解决了此问题,其秘决就在于借助手机淘宝,实现“24小时送药,30分钟送达”的便民服务。
D.钱塘自古悠久,从钻(zuān)木取火的蒙昧岁月,到扺掌而谈的儒雅风华,无一不在警示着杭城的子弟,砥砺学问,探索新知,要做时代的弄潮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甲】继2013年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新生开学考题目“番茄炒蛋怎么做”以来,2018年鸡蛋又“重出江湖”,让很多浙大新生“跌了一跤”(很难及格)。
究竟是什么鸡蛋,竟让这些浙大学子如此难以降服?【乙】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题目:判断鸡蛋是否新鲜有哪些办法?选项分别是“鸡蛋放在水中,能够沉入水底”“晃一晃鸡蛋,有声音”“闻到鸡蛋有腥味”“鸡蛋的表面光滑”。
刚从考场走出的章同学在和妈妈吐槽:“我当时纠结好了一会,最后选了第三个,现在发现是错的,唉!”不仅考生措手不及,一些家长听到这题也蒙了。
【丙】很多家长坦言平时都没有留意到这些细节,“这谁会注意啊,鸡蛋如果坏了,敲开就有臭味,或者蛋黄就散开了,但在这之前怎么鉴定,确实没有留意。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降服B.吐槽C. 措手不及D. 或者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甲B. 乙C. 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保守派、铁杆共和党人和“川普粉”近乎一根筋地热烈追捧特朗普,甚至诸如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威胁撕毁伊朗核协议这类高争议性做法,也捏着鼻子粉饰。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职班)说明:1、本试卷分第I、II 两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提.(dī)防伺.(sì)候发酵.(xiào) 为.(wèi)虎作伥B.勾.(gōu)当参差.(cī) 落. (lào) 枕挑拨离间.(jiàn)C.慰藉.(jiè)压轴.(zhóu) 字帖.(tiè) 汗流浃.(jiá)背D.倩.(qiàn)影氛. (fēn) 围呆.(dāi)板血.(xuè)海深仇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刹.那/古刹.阻塞./边塞.创.伤/悲怆.处.心积虑/处.世原则B、湖泊./血泊.鞭笞./炽.热殉.情/徇.私罪大恶.极/深恶.痛绝C、蹊.跷/蹊.径称.心/称.重剽.窃/骠.骑曲.突徙薪/曲.高和寡D、漆.黑/膝.盖复辟./开辟.押解./解.元细嚼.慢咽/咬文嚼.字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寒暄修葺赝品暴发户走头无路B.锻炼殴打匮乏出洋相言简意赅C.玷污融资布署挖墙角各行其是D.偿还赊帐申辩暖烘烘鬼鬼崇崇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偃苗助长自惭形秽穿流不息再接再厉鼎力相助B.别出心裁名门望族惴惴不安严惩不贷脍炙人口C.良晨美景笑口常开贸然行动意气用事变本加利D.火中取粟趋之若鹜鸠占鹊巢怨天尤人铤而走险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2019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B(A项,“公认为”不正确,原文为“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
C项,“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促使其寻找新路”不正确。
根据原文,在此前艺术家就已经开始寻找新路了,中国传统艺术只是“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
D项,“中国传统艺术”应为中国传统艺术样式;“因而为世界艺术发展作出的贡献也最大”不正确,原文说“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且强加因果关系。
)2.C(“在段末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不正确,段末点明写作意图而非提出中心论点。
)3.D(“作者对这一观点不以为然”不正确。
根据原文,“诚然”表明作者对这一观点并非不以为然,而是强调日本浮世绘画法也是源于中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4.(3分)C、(A项“民众信任抗敌空军的实力”错,B项“不愿意参加跑警报”的主要原因是不放心光谱仪和墙式电流器,D项“故事曲折离奇,情节跌宕起伏”错)5.(6分)①作者写了纯净的蓝天被战争玷污,但蓝天的美丽不会因为战争而改变,既交代了时代背景(战争环境),又蕴含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懑。
②蓝天象征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性,含蓄地表现了在残酷的战争中,师生依然教书读书做学问,彼此间的情谊和关爱未改变,保持了人格的高贵与尊严。
③运用排比的修辞突出了蓝天的美,美丽的蓝天与空袭的敌机形成对比,体现战争的残酷。
散文化的写法突显了小说的诗性,雅致隽永。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意思对即可)6.(6分)①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坚持学术研究,有严谨的学术精神:孟樾研究宋史,梁明时专研数论,庄卣辰醉心物理,通过学术研究来实现人生价值。
②他们教书育人,传承文化:警报声中坚持上课,教“太极图说”,讲数论;敌机轰炸时舍生护卫实验设备。
把文化传承当作历史使命,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正义,使知识和文化在战火中得以传承。
③他们在乱世不仅保持了关爱、牺牲、坚韧的人格,活出了知识分子的尊严和骨气,还为兴学强国奉献全部心血,将文化和精神代代相传,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表现了知识分子坚定的爱国情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2019—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6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忧伤远逝非鱼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爱冷水的鱼、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特别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不入的本领,才在这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之上,艰难地存活下来。
从小她就活在两个姐姐的阴影里。
两个姐姐像她们的父亲,长得枝叶舒展,而她偏偏像母亲,单眼皮,小眼睛,厚嘴唇,皮肤生了锈般黑黄。
她常常怀疑,她根本就不是父母亲生的、母亲好像也不如何待见她,总在抱怨:我如何生了这么个丑丫头,以后可如何能嫁出去哦?只有父亲喜爱摸她的头,快乐的时候拍她的小肩膀,夸她聪明、能干。
因此,她唯一的骄傲就是聪明、能干,她只有更加聪明,更加能干。
父亲说: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一流的大学。
她就拼命地学,把所有能拿的奖状都拿回家,贴了满满一墙。
她考上了一流大学、她的丑在那一刻被大伙儿忽视了,包括两个姐姐,都热泪盈眶地祝贺她,说她给家里争了光、父亲差不多退休了,笑呵呵地端起他的小茶壶,歪一歪右嘴角,从小壶嘴吸一口茶水,递给她一个MP3:Y头,奖励您的。
母亲也送给她一把黑亮的牛角梳:用脑太多,拿这个多梳梳头有好处、她觉得,只有在那个夏天,才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
可夏天太短暂,匆忙间就过去了。
秋天的风,还有雨,长且冷,而且愈来愈冷。
大学里,同学们开始悄悄恋爱,可从没有人约她,她总是孤独地呆在教室,使自己看起来特别忙的模样、四年之后,她比别人多了一张“优秀大学毕业生”证书,也因此第一个被选调到省直机关、看着那些恋爱过的同学凄凄离别,执手相看泪眼,她独自抱着膝盖,坐在她的小床上。
她听见内心被某种东西敲击的声音,轰,轰,轰,一下又一下,她突然感受特别疼,哪儿都疼。
她的疼痛持续了特别长时间,有四五年吧、她幸免一切出头露面的机会,努力把工作干得更好,幸免和年轻男同事一起出去,特别小心地保护着自己的自尊。
湘北职专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量150分钟 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大题共 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狭隘 (S) 针眨(bi an) 鞭筲(Ch 1)第然不动(gu I ) B.粗矿 (gudιg) 横耳(g^ιg) 眼眶(kumg ) 艸精竭虑(d m ) C.拘遅(n D 聲吝(qi ①) 渊敢(S du) 饿殍遍野(PiOD )D.翘首 (qi α o)挑剔(t 1)羸弱(Iei)稳操胜券(ju d n )2.卜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自全都止确的一项是( )A.笨扌可(zhuo) 痍毙(y u) 梦览(y ◎喟然长叹(kui ) B.混淆 (Xi a o)讣告(f U) 滂沱(Pang) 相形见细(ChU ) C.恪守 (ge )巷道(h d ng) 蜿蜒(W 01) 徇私枉法(X tri ) D.熟稔 (r ⅛ι)桎梏(ku )憎恶(Zmg )锲而不舍(q 1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焕然一新 插科打锋 一筹莫展 纷至沓来B.丰功伟迹言简意赅别出新裁繁文缠节C.滥竽充数 首当其充 肆无忌惮 改斜归正D.出奇/、意 妄自菲薄 英雄倍出 罢黜百家5. 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这一池秋水犹如一面明镜。
(比喻)B.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对偶)C. 谁乘“神五”游太空?唯有英雄杨利伟。
(反问)D. 溪水唱着歌,欢快地向前奔跑。
(拟人)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半途而费 巧亏一簣 礼上往来B.釜底抽薪 金壁辉煌 既往不咎C.厉兵秣马 蜂涌而至后发制人 D.彳、胫血走 充耳不闻分庭抗礼和衷共济 甘败下风 出人投地宽宏大量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红杏枝头春意闹。
B. 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
C.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职班)说明:1、本试卷分第I、II 两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提.(dī)防伺.(sì)候发酵.(xiào)为.(wèi)虎作伥B.勾.(gōu)当参差.(cī) 落. (lào) 枕挑拨离间.(jiàn)C.慰藉.(jiè)压轴.(zhóu) 字帖.(tiè) 汗流浃.(jiá)背D.倩.(qiàn)影氛. (fēn) 围呆.(dāi)板血.(xuè)海深仇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刹.那/古刹.阻塞./边塞.创.伤/悲怆.处.心积虑/处.世原则B、湖泊./血泊.鞭笞./炽.热殉.情/徇.私罪大恶.极/深恶.痛绝C、蹊.跷/蹊.径称.心/称.重剽.窃/骠.骑曲.突徙薪/曲.高和寡D、漆.黑/膝.盖复辟./开辟.押解./解.元细嚼.慢咽/咬文嚼.字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寒暄修葺赝品暴发户走头无路B.锻炼殴打匮乏出洋相言简意赅C.玷污融资布署挖墙角各行其是D.偿还赊帐申辩暖烘烘鬼鬼崇崇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偃苗助长自惭形秽穿流不息再接再厉鼎力相助B.别出心裁名门望族惴惴不安严惩不贷脍炙人口C.良晨美景笑口常开贸然行动意气用事变本加利D.火中取粟趋之若鹜鸠占鹊巢怨天尤人铤而走险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药科学的进步,现在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人生七十古.....来稀..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B. 尽管老师采用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多种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人。
C.搞经济开发区占一席之地,也在情理之中,可个别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之实,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
D.招聘人才不像买蔬菜,挨个捏捏捡捡,只管找个大鲜亮的拿,正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种道理用人单位自然明了。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B.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C.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 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D.白杨在迎风呼号,那是为老汉在呜咽?还是为这不平在愤怒?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
”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
”D.室外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最典型的是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夜间过亮的城市灯光(如广告牌、霓虹灯、景观灯的光)产生的光污染。
9.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开刀的是他父亲。
B.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蔗,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C.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挡风。
D.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高达近40%。
10、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尊严的具体性不只表现在工作有岗位、生活有保障上,更表现在你可以自由、独立地存在,不会依附于强权,可以建立并实现你的自我价值。
这样,________。
A.每个国民才是有尊严的国民,无数个有尊严的国民构成的国家才是真正有尊严的同家,才会真正赢得世界的尊重与敬重。
B.国家才是有尊严的国家,每个国民才是有尊严的国民,才会真正赢得世界的尊重与敬重。
C.才会赢得世界的尊重与敬重,才使国民成为有尊严的国民,国家才是真正有尊严的国家。
D.每个国民才是有尊严的国民,才会真正赢得世界的尊重与敬重,国家才会由无数个有尊严的国民构成真正有尊严的国家。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文言文阅读(30分)(一)阅读《兰亭集序》中的文字,完成11-14题。
(15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一样 B.信.可乐也信:的确C.况修.短随化修:长,与“短”相对 D.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12、下列各项中句式和例句一样的一项是 ( )例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B.当其欣于所遇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引以为流觞曲水13、对这部分文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从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及人物的心情等方面,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
B.第三段文字以抒情、议论为主,引出“死生”这一人生重大问题,抒发人生无常的伤痛。
C.第四段文字在上文基础上表明了作者对生死的看法,肯定了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观点,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D.文章借快乐年华易逝的感叹,借生命的长短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感叹,借古人的感慨,引出作者对人生的痛惜,充分肯定了“死生亦大”的观点。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3分)(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分)(二)阅读《鸿门宴》中文段,完成15-18题。
(15分)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会其怒,不敢献。
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谨诺。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15.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会.其怒,不敢献。
会:恰逢,正赶上B. 度.我至军中度:估计C.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小路D. 沛公安.在安:哪里16.下列四组中,全都是沛公的行为的一项是:()(3分)①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②乃令张良留谢③置车骑,脱身独骑④拔剑撞而破之⑤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⑥立诛杀曹无伤A.①③④ B. ①⑤⑥C.②④⑤D.②③⑥17.下列对原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情势危急,沛公拿不定主意是否不辞而别,是樊哙的劝说让他下定决心及时逃离。
B.范增得知沛公逃脱,意识到失去当场除掉沛公的良机,因此愤怒交集,反应强烈。
C.项王把沛公的礼物放在座位上,说明他没有认识到沛公将会对他构成巨大威胁。
D.沛公把白璧、玉斗等珍贵的礼物送给项王、范增,目的是要贿赂项王,收买范增。
1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⑴大王来何操。
(3分)⑵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3分)三、默写(10分,每空1分)19、(1)故木受绳则直,(《劝学》)(2),善假于物也。
(《劝学》)(3)不畏浮云遮望眼,(《登飞来峰》)(4),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5)想当年,金戈铁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7)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8),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9)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10)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坡羊·潼关怀古》)四、阅读下面诗歌。
完成第20题。
(3分)军城早秋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