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
- 格式:doc
- 大小:119.27 KB
- 文档页数:12
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节伴性遗传一、性别决定:1. 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1)常染色体:雌(女性)、雄(男性)个体相同的染色体。
如:人的1—22号染色体。
(2)性染色体:雌(女性)、雄(男性)个体不同的染色体。
如:人的X染色体和Y 染色体。
2. 性别决定:(1)性别决定:生物的性别通常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性别决定的类型:雌性雄性①XY型XX XY②ZW型ZW ZZ③XO型XX XO④蜜蜂型2N N注意:<1> 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雌、雄异体生物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
<2> 生物的性别通常..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但有些生物的性别是由染色体的数目决定的(如蜜蜂的雄蜂);还有些生物的性别与后天的生活环境有关(如蜜蜂的工蜂和蜂王)。
(3)XY型性别决定遗传:① XY型性别决定:雌性个体异型性染色体XX雄性个体同型性染色体XY② XY型性别决定的存在范围:许多昆虫、某些鱼类、两栖类、所有的哺乳动物、人以及许多雌雄异株植物,如:菠菜、大麻等。
③ XY型性别决定的遗传图谱:P ♂XY ×XX ♀配子X Y X子代XX XY♀ 1∶1♂根据基因分离定律:雄性个体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可同时产生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Y染色体的精子,比例接近1∶1。
雌性个体卵原细胞只能产生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受精时两种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因而形成两种数目相等的受精卵XX和XY,比例为1∶1(4)ZW型性别决定:① ZW型性别决定:雌性个体异型性染色体ZW雄性个体同型性染色体ZZ② ZW型性别决定的存在范围:鸟类(包括鸡、鸭等),蛾、蝶类鳞翅目昆虫多数属于这一类型③ ZW 型性别决定的遗传图谱:P♀ ZW × ZZ ♂配子 Z W Z子代 ZZ ZW♂ 1∶1 ♀(5)XO 型性别决定蝗虫、蟋蟀等直翅目昆虫和蟑螂等少数动物的性别决定属于XO 型。
雌性为同配性别,体细胞中含有2条X 染色体;雄性为异配性别,但仅含有1条X 染色体。
如雌性蝗虫有24条染色体(22+XX );雄性蝗虫有23条染色体(22+X )。
减数分裂时,雌虫只产生一种X 卵子;雄虫可产生有X 和无X 染色体的2种精子,其性别比例为1∶1。
二、伴性遗传:1. 伴性遗传的发现:伴性遗传规律是由美国实验胚胎学家,遗传学家摩尔根发现的。
2. 伴性遗传的概念:生物体某些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伴性遗传。
3. 伴性遗传的原理: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随着性染色体的分离而遗传,与性别相关。
4. 伴性遗传的书写方式:在性染色体右上角用大写(或小写字母表示)如:红绿色盲:X 连锁隐性遗传 X b血友病: X 连锁隐性遗传 X h5. 伴性遗传举例:红绿色盲症。
(1)红绿色盲症的发现:是由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的。
(2)红绿色盲症的症状:色觉障碍,不能象正常人那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3)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原理:由位于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 )控制,Y 染色体上无此基因,伴随X 染色体向后代遗传。
(4)人类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5)红绿色盲症的分布: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类伴性遗传调查表明: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我国男性色盲发病率7%,女性为0.5%。
遗传病的发病率 ===某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某遗传病的患病人数×100%(6)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方式:①色觉正常女性纯合子与男性患者婚配:男性色盲女性正常P ♂ X b Y ×X B X B♀配子X b Y X B子代X B X b X B Y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1 ∶1父亲的红绿色盲基因传女不传男。
②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男性正常女性携带者P ♂ X B Y ×X B X b♀配子X B Y X B X b子代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女性正常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男性患者1 ∶ 1 ∶ 1 ∶ 1后代中:儿子1/2正常1/2 红绿色盲。
女儿都不是色盲,有1/2携带者。
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是从母亲那获得。
③女性红绿色盲患者与男性正常婚配:男性正常女性患者P ♂ X B Y ×X b X b♀配子X B Y X b子代X B X b X b Y女性携带者男性患者1 ∶ 1后代中:儿子全部是色盲,女儿是携带者。
④女性红绿色盲携带者与男性患者婚配:男性患者女性携带者P ♂ X b Y ×X B X b♀配子X b Y X B X b子代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女性携带者女性患者男性正常男性患者1 ∶1∶ 1 ∶1后代中:儿子1/2正常1/2 红绿色盲女儿1/2是色盲,有1/2携带者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是从母亲那获得,女儿的红绿色盲基因父母双方各提供1/2(7)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女儿。
这种遗传称为:交叉遗传。
三.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常染色体隐性: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
常染色体显性:软骨发育不全、多指、并指、短指。
伴X隐性遗传:红绿色盲X b,人类血友病遗传X h,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果蝇眼色遗传:红眼基因X W白眼基因X w。
雌雄异株植物女娄菜:披针形叶X B,狭披针形叶X b。
伴X显性遗传:果蝇红眼、抗VD性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伴Y遗传:鸭蹼病、人类印第安毛耳、外耳道多毛症。
四、伴性遗传的应用芦花型非芦花型亲本Z B W Z b Z b配子Z B W Z b子代Z B Z b ZW芦花雌非芦花雄五.根据遗传系谱图确定遗传的类型(1)基本方法:假设法(2)常用方法:特征性系谱①“无中生有,女儿有病”--必为常隐(推导过程:假设法i:若为常显,则1、2为aa,3 为A ;而aa×aa↓ 不能成立,假设不成立;Aii:若为常隐,则1、2为A ,3为aa;而Aa×Aa↓ 能成立,假设成立;aaiii:若为X显,则1为X a Y,2为X a X a,3为X A X-;而X a Y ×X a X a↓ 不能成立,假设不成立;X A X-iiii:若为X隐,则1为X A Y,2为X A X-,3为X a X a;而X A Y ×X A X-↓ 不能成立,假设不成立;X a X a综上所述,“无中生有,女儿有病”--必为常隐)②“有中生无,女儿正常”――必为常显(推导过程略)③“无中生有,儿子有病”――必为隐性遗传,可能是常隐,也可能是X隐;要根据系谱图的其余部分及X隐的遗传特点进一步加以确定。
④“有中生无,儿子正常” ――必为显性遗传,可能是常显,也可能是X显;要根据系谱图的其余部分及X显的遗传特点进一步加以确定。
⑤“母病子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最可能为“X隐”(用假设法推导发现:该系谱假设为常显、常隐、X显、X隐均可成立,只有假设为伴Y时不能成立;也就是有四种可能性,其中最可能的是X隐。
)⑥“父病女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最可能为“X显”(用假设法推导发现:该系谱假设为常显、常隐、X显、X隐均可成立,只有假设为伴Y时不能成立;也就是有四种可能性,其中最可能的是X显。
)⑦“在上下代男性之间传递”―― 最可能为“伴Y” (用假设法推导发现:该系谱假设为常显、常隐、X隐、伴Y均可成立,只有假设为X显时不能成立;也就是有四种可能性,其中最可能的是伴Y。
)○8大多数情况下,一个遗传系谱中只涉及一种遗传病;但有时也有在一个遗传系谱中涉及两种遗传病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出错,最好将两种遗传分开,各画一个遗传系谱图。
这样可大大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3.概率计算中的几个注意点(1)已知后代表现型和末知后代表现型时的后代概率P Aa×Aa↓ 则F1为AA的可能性为1/3;为Aa的可能性F1 A 为2/3。
而P Aa×Aa↓ 则F1为AA的可能性为1/4;为Aa的可能性F1?为1/2;为aa的可能性为1/4。
(2)在父、母本基因型均不确定,而只知可能性的情况下的后代概率①:P 2/3Aa×1/2Aa↓ F1为aa的可能性为1/4×2/3×1/2=1/12F1 aa②:P 2/3Aa ×1/2Aa1/3AA 1/2aa↓F1 aa两两组合共有四种情况,一一进行计算,最后将所得结果相加。
(3)常染色体遗传中,后代“男孩患病”和“患病男孩”的概率①男孩患病:常染色体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性及整个人群中的发生概率约相等,故计算时不必考虑性别,所得群体发病概率即为男孩患病的概率。
如下图:P AaXX×AaXY↓ 则F1为aaXY 的可能性为1/4×1=1/4F1XY②患病男孩:这种情况下得首先计算群体发病概率;再计算患病者中男孩占总患病者的比例,因为患者中也是男女各半,所以只要将群体发病概率乘1/2就是患病男孩的概率。
P AaXX×AaXY↓ 则F1为aaXY 的可能性为1/4×1/2=1/8F1?(4)伴性染色体遗传中,后代“男孩患病”和“患病男孩”的概率①男孩患病:如下图P X B X b × X B Y X-Y已确定为男孩,则其为X B Y和X b Y的可能↓ 性各为1/2;因此出现X b Y(男孩患病)的概F1X-Y 率是1/2。
②患病男孩:如下图P X B X b × X B Y 在F1性别不确定时,其为X b Y(患病男孩)↓ 的可能性为1/4;因此出现X b Y(男孩患病)F1?的概率是1/4。
由上述情况可见,“男孩患病”和“患病男孩”的概率问题若是在伴性遗传中考虑,因为患病与否已与性别相联系,因此不必象常染色体遗传一样在考虑完患病与否后再考虑性别,这是两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节伴性遗传练习1.关于性染色体的不正确叙述是()A.生物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联系C.XY型的生物体细胞内含有两条异型性染色体D.XY型的生物体细胞内如果含有两条同型性染色体,可记作XX2.性染色体存在于()A.体细胞中B.精子中C.卵细胞中D.体细胞和性细胞中3.在雌雄异体的生物中,性染色体存在于()A.原始的生殖细胞中B.成熟的生殖细胞中C.体细胞中D.以上三项都是4.公牛的下列细胞中,肯定具有Y染色体的一组是()A.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B.受精卵和红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和心肌细胞D.精子和神经元5.正常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通常可表示为()A.44+XX与44+XY B.22+X或22+YC.44+XX与44+XO D.22+XY或22+XX6.正常情况下,人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的可能组成是()A.22+X B.22+Y C.44+XY D.44+XX7.在人体精子形成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可以是()①22对常染色体+XY ②44条常染色体+XX③22对常染色体+YY ④44条常染色体+YY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8.下列不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是()A.人B.果蝇C.家蚕D.大麻9.在XY型性别决定中,起作用的是()A.卵细胞B.精子C.体细胞D.环境条件10.人的性别决定是在()A.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B.精子和卵细胞相遇时C.受精卵形成时D.胚胎发育过程中11人的性别决定时期为()A.卵细胞形成时B.精子形成时C.受精卵形成时D.婴儿出生12芦花鸡的羽毛(成羽)是一种黑白相间的斑纹状,但在雏鸡阶段的绒羽为黑色且头顶上有一个黄色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