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落的空间
- 格式:ppt
- 大小:4.83 MB
- 文档页数:47
读《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理论》首先有个疑问,什么是失落空间?什么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城市三维空间的设计,立体的全面的。
在城市发展初期,由于社会思想的落后,人们只关注土地二维的利用规划,没有真正理解人的行为,城市发展的盲目性,道路系统不再是供行人使用的城市空间,而是起着汽车联络线的作用,种种设计师忽视因素造成了不成形的“反空间”,这使现代城市设计中面临改造与重建的问题。
失落空间是高层建筑底层无组织的空间,城市发展中大面积的停车场,废弃无人问津的残余的地区等,城市设计属于艺术的范畴,既然这样在设计过程中就应该有设计的方法——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场所理论的结合。
由于城市人口的激增,人们开始寻求向地面高空的发展,全球掀起高层建筑的热潮,留出了大片城市空地,俯瞰城市,高层建筑在我们的眼里只是一个点,而空地与道路形成了毫无结构的空间。
图底理论强调的是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形成的肌理,每个城市拥有其不同的肌理。
创造积极空间最简单的方法,是运用低平的建筑群及其所形成的比周围地域更加密集的形态,并从建筑群中勾勒出城市空间。
图底理论的核心是基于对城市建筑实体与空间虚体的控制和组织。
建筑实体的设计必须考虑与虚体结构的连接,以使建筑和空间能有效的共存。
考察传统的城市,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以积极空间的围合形成作为建筑存在的主要目的。
在这样的城市中,除个别例子外,建筑作为单体的意义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就算有单体存在,它也被融合在这个大的环境中),建筑总是以其中的一个立面参与到积极空间的营造中,并与其它建筑相配合,围合出具有积极意义的空间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能够感受到作为人自身的存在价值,而建筑仅仅是生活的背景。
可以这么说,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是为空间而存在的。
只要我们仔细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真正能够打动我们的城市环境,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你甚至完全不了解周围建筑的内部特征和整体造型。
我们可以看一下,上海市南京路老上海与浦东新区新上海的空间格局,一个是建筑围合明了,建筑与道路的形成城市的道路脉络。
余区区处败屋中的意思
1. 余区区处败屋中,就好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躲在破旧的巢里,哎呀,这感觉可真不好受啊!比如说,当我看到那间又破又小的屋子,不就跟处在败屋中一样嘛。
2. 余区区处败屋中,不就像是被遗忘在角落的旧玩具吗?想想看,我曾经在那间昏暗的屋子里,不就像个被冷落的存在。
3. 余区区处败屋中,这跟在黑暗中摸索有啥区别呀!你看,那次我走进那间破败的屋子,心里那叫一个失落。
4. 余区区处败屋中,岂不是很无奈很悲哀?就像我面对那满是灰尘的破屋,真的好无助。
5. 余区区处败屋中,这不就是被世界遗忘的感觉吗?好比我站在那间破屋里,仿佛与世界隔绝了。
6. 余区区处败屋中,像不像被困在笼子里的小动物啊?就像我在那间破败不堪的屋子里,怎么都挣脱不出来。
7. 余区区处败屋中,是不是特别憋屈啊?我那次在那破屋里,真的是快郁闷死了。
8. 余区区处败屋中,不就如同置身于荒野中的孤屋吗?就好像我曾经在那样的环境里,孤独又凄凉。
9. 余区区处败屋中,是不是感觉前途渺茫啊?就如同我待在那间毫无希望的破屋里一样。
10. 余区区处败屋中,这是多么可怜的境地呀!比如我走进那间破屋时,心里满是哀伤。
我的观点结论:余区区处败屋中是一种让人无奈、悲哀、憋屈的状态,会给人带来孤独、凄凉和无助的感觉。
科技/规划设计/T e chnology“失落”空间的营造一以新塘高铁桥下空间景观营造为例黄琪萍(杭州经典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00)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高铁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但高铁桥下的“失落”空间资源利用不足,应引起有关部门的 重视。
以杭州萧山新塘高铁桥下空间利用为例,阐述桥下“失落”空间的营造,使高铁高架下的灰色空间用起来、靓起来,塑造成人们喜爱的活动空间,助力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高铁;桥下空间;景观营造;景观设计0引言我国目前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 铁路网。
高铁最高速度达到350km/h,即97m/s,以如此高速度行驶,铁路高架桥的安全显得无比重要。
本文以浙江省最 大的铁路交汇点高架桥下空间打造为例.阐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利用桥下空间,为周边市民提供宜憩宜游 的活动场所。
1铁路桥下现状1.1高架现状新塘高铁高架桥紧邻城市,高铁线路横跨东西及南北,共 有8条线路,称为“八股线”,是浙江省最大的铁路交会点。
铁 路高架虽呈线形走向,但作为线路交汇点,交通组织复杂,使 周边环境及居住区分隔。
1.2管理现状铁路桥下空间归铁路部门管理。
铁路高架作为城市交通 构筑物,以交通运输功用为主导,桥下的空间未得到重视.缺 乏合理开发及利用。
1.3桥下场地情况新塘铁路高架桥下场地面积为51 588m 2,场地上方有 7条南北向(其中1条为分叉线路)及1条东西向铁路路线 穿越而过。
场地东侧有1条南北向城市河道,具有较好的 水景观资源。
桥下空间虽然有围合措施,但已成为周边居民的菜地或垃圾场,存在安全隐患的同时,成为一处脏乱 差空间。
高铁线路状况如图1所示。
图1高铁线路状况[作者简介]黄琪萍.T.程师.E-mail :55406039 ********高铁需专门的高压线路,故场地内空间割据且线路密集。
高压线路一旦遭到破坏,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高铁桥下空间的景观打造及活动场地的安全,成为该空间营造的 重中之重。
失落的桥下空间--成都高架桥下空间利用建议张雨晗【摘要】随着规划从增量到存量的转变,土地的精明增长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中的失落空间也成为城市发展的可能性,重新利用失落空间可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但是有些失落空间被遗忘太久,已成为了大家不愿意去关注的“灰色地带”,而如何让“灰色地带”重见光明,让失落空间重新充满活力。
文章选取成都高架桥下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测、抽样调查的方式发现高架桥下空间“失落”的现状,从而提出空间利用及空间改造的策略。
【期刊名称】《四川建筑》【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5页(P17-20,22)【关键词】高架桥;空间;利用【作者】张雨晗【作者单位】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一所,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31.1. 高架桥下空间的概念高架桥,即跨线桥。
一种桥梁,指搁在一系列狭窄钢筋混凝土或圬工拱上,具有高支撑的塔或支柱,跨过山谷、河流、道路或其他低处障碍物的桥梁。
而本次的研究对象为高架桥下空间,为方便研究,笔者将高架桥下空间做了一定的界定,指用于车行的高架桥路段,且位于道路红线范围内的桥下空间。
1.2 失落空间的概念罗杰·特兰西克在城市设计著作中提出:失落空间是令人不愉快,需要重新设计的反传统城市空间,对环境和使用者而言毫无益处;他们没有可以界定的边界,而且未以连贯方式去连接各个景观要素。
概念中指出失落的空间是缺乏景观打造和设计且利用率低下的城市空间。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城市中因设计不合理,环境品质不高,无法满足城市功能和人群日常需求的城市空间。
1.3 桥下空间的失落中国改革开放后虽然迎来了城市发展的大跃进,城市人口的不断上升和交通出行方式的日益先进化,使得城市内部的道路无法负荷城市日益上升的交通量,为了缓解交通问题,提高出行效率,高架桥开始在各大交通要道进行建设,解决了平面路网的土地制约问题,也成为了城市形象表现的重要元素。
《寻找失落空间》读书笔记《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美〕罗杰·特兰西克著,朱子瑜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一年多前。
这本书最触动我的是它所附的图片,我第一次被引导从这样的视角来看待城市。
在这之前,我是高速公路、立交桥和摩天楼的崇拜者。
可当我看着这张照片,我忽然联想到挣扎的拉奥孔,联想到毁灭的吴哥城:你看,那蜿蜒交织的高速公路立交桥不正像无数条蟒蛇一样从四面八方缠绕着城市,在这座城市里,除了摩天楼,就剩下废墟一样的停车场了,它的最后一滴血就要被吸干。
我明白了,这不是我梦想的城市,这不是未来之城,而是死亡之城。
1、什么是现代城市中的失落空间?失落的空间,这个称呼很形象。
吴哥寺、亚特兰提斯、玛雅,曾经繁盛一时的文明,如今何处寻觅?我们正在重蹈它们的覆辙吗?罗杰·特兰西克认为:失落空间是城市中高层塔楼底层外部无组织的景观或是脱离步行活动而无人问津的下沉式广场;失落空间是几乎所有美国城市中环绕市中心、切断商业中心和居住区之间联系的地面停车场;是沿高速路两旁无人维护、更不被使用的无主之地;失落空间也是闲置的河岸、废弃的铁路调度场、弃置的军事基地以及那些为了交通便利,或也许是为了更低的税收已迁至郊区的工厂旧址;它们是今天城市更新所遗留的、出于多重原因从未开发的和疏于清理的空地;它们是各个城区与自由发展的商业带之间无人问津的残余地区;失落空间是衰败的公园和由于无法达成预定目标而不得不拆除重建的公共项目。
简而言之,失落空间就是那些由于我们的错误、失误、贪婪和骄奢,而未能够充分加以利用的被浪费的就在你我身边的城市空间。
2、现代城市的失落空间是如何产生的?罗杰·特兰西克认为:导致我们城市失落空间产生的主要因素有:1、对汽车依赖性的增加;2、现代主义运动中建筑师对公共空间的态度;3、城市更新时划分城市用地所采取的城市用地区划和土地使用政策;4、一些现代的公、私营机构不愿承担城市公共环境的义务;5、旧城核心区废弃的工业、军事或交通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