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汉字的艺术魅力》
- 格式:ppt
- 大小:7.42 MB
- 文档页数:13
《汉字的艺术魅力》教案(江西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第9课)一、课题:汉字的艺术魅力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书法和篆刻作品的相关特点,赏析代表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书法和篆刻作品的了解与欣赏,提高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书法和篆刻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培养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书法和篆刻作品的特点,从结构、章法、风格等方面分析书法和篆刻作品。
难点:欣赏书法和篆刻作品,感受我国汉字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六、教学方法:展示法、启发法、小组讨论法七、教具准备:多媒体ppt、书法、篆刻作品等八、教学过程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一)激趣导入(1)多媒体展示书法和篆刻作品,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名称。
(2)讲述:中国书法、篆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最有特色的艺术。
汉字通过毛笔的书写、小刀的雕刻,便产生了书法、篆刻艺术,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多媒体播放介绍汉字演变的小视频,请学生观察后回答:我国书法汉字是如何演变出来的?根据字体变化的前后,又分为哪几类呢?(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类:篆、隶、楷、行、草)(2)教师展示《琅琊台刻石》和《张迁碑》的作品图片,请学生对比分析,这两幅作品分别在用笔、结构、风格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3)教师总结:篆字具有圆劲婉通、屈伸自如的特点,隶书则方直峻拔、势险节短。
2.深入探究(1)教师分发《多宝塔碑》、《兰亭集序》和《自叙帖》的作品卡片,请学生同桌讨论:你对这几幅作品的了解有多少?它们分别具有哪些特点呢?(2)教师总结:楷书端稳庄重、居静治动;行书流畅飞逸、连绵婉转;草书纵横飞跃、笔断意连。
(三)小组练习要求:请学生结合书法作品欣赏的技巧,根据多媒体图文介绍,小组内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篆刻作品进行欣赏,并合作完成一篇100字的小报告。
赣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汉字的艺术魅力》说课稿一、说教材的意义和地位1. 教材简介《汉字的艺术魅力》是赣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的教材,本章节主要介绍汉字在美术领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汉字的艺术魅力,并通过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汉字美学的认知和审美能力。
2. 教材地位和意义•引导学生研究和探究汉字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促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更深入地认识汉字的美学内涵,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说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1. 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汉字的艺术源流: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与美术相关的汉字文化。
- 汉字的构造与形态美:讲解汉字的构造原理和形态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 汉字与书法艺术:介绍汉字与书法艺术的关系,通过学习书法艺术,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和审美能力。
- 汉字与美术创作:探讨汉字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方式和艺术效果,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识汉字的艺术魅力。
- 掌握汉字的构造原理和形态特点,培养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 熟悉汉字与书法艺术的关系,提高写字能力和审美能力。
- 学会运用汉字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创作灵感和艺术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1. 教学方法本章的教学采用以下方法:讲授、示范、讨论、实践、评价等。
2. 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通过呈现一幅具有汉字元素的美术作品,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2 学习重点和难点强调本章的学习重点是对汉字的形态美进行观察和分析;学习难点是探讨汉字与美术创作的结合方式。
2.3 学习内容展开2.3.1 汉字的艺术源流•讲授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展示与美术相关的汉字文化。
汉字的魅力作文11篇汉字的魅力作文11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字的魅力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汉字的魅力作文1中国汉字源远流长,从神话仓颉造字,再从甲骨文的发现到几千年来的汉字发展不断变化,记录着我们祖国灿烂汉字的魅力与神奇。
汉字的神奇和美妙震惊世界,包括那些曾经践踏我们祖国的高鼻子洋人,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聪明和智慧。
心悦诚服地拜倒在汉字的脚下。
因为汉字比日本文字更完整,比英文更便捷,汉字不像英文、日文那么泛味,有着奇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中国汉字写在纸上只是白纸黑字,其实它也像人一样,有性格,有思想,有感情。
当看到“辣”字你就会想到他很凶狠、恶毒,当你看见“柔”字时,你又会想到她善良、温柔,它们各有各的性格。
“烦”字会让您想到这个人有心烦事,“乐”字又会让你想到这个人的心里十分开心,看到“爱”字猜想有情的人才会有爱。
瞧!汉字的魅力。
生动活泼的形声字,会让您感受造字的神奇。
“哭”字上面两只哭的像樱桃的眼睛,还流着一颗水晶似的眼泪,下面的大就是他的身子,说它的形在这,它的声呢?“呜呜……”远处传来一阵阵哭声,啊!呜和哭声声母不一样,韵母却一样。
“裹”字,一颗果子被紧包在衣服里,果子在里面觉得温暖、舒服、很安全,那它的声就是和果字相同了……我每天都在汉字的海洋里邀游,趣味横生的歇后语令人开怀大笑,妙语连珠的诗句使人心旷神怡,感人至深的篇章哺育我成长,铿锵的语句激励着我的斗志……我赞叹祖国汉字的魅力与神奇,不得不想去揭开她那神密的面纱,去触摸她那千百年来就跳动着的脉搏。
我崇拜汉字,她永远是我最敬爱的老师。
汉字的魅力作文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文字,却是她最独特的艺术造诣,最珍贵的瑰宝,不可多得的财富。
书法是在汉字字体基础上形成的独特门类。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横竖撇捺这些简单的笔画,却有着丰富的情感。
2024年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范文:2024年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文字的艺术魅力第一课:语文学科介绍目标:让学生了解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和学习内容,建立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汉字的构造目标: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造原理,掌握基本的汉字结构及书写技巧。
第三课:形与音的关系目标:让学生理解形与音的关系,掌握常用的形声字的写法和读音。
第四课:古诗文欣赏目标:让学生体验古诗文的魅力和美感,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第二单元:阅读的乐趣与技巧第一课:阅读与理解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课:小说短篇的阅读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说的特点和结构,培养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
第三课:报告文学的阅读目标: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四课:诗歌的鉴赏目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和美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第三单元:写作的艺术表达第一课:写人作文目标: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观察和描写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二课:环境描写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第三课:记叙文写作目标: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结构和写作要点,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
第四课:写景作文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描写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四单元:修辞的艺术表达第一课:比喻的运用目标:让学生了解比喻的含义和运用方法,提高学生的修辞能力。
第二课:夸张的艺术目标:让学生了解夸张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修辞表达能力。
第三课:拟人的表现目标:让学生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修辞表达能力。
第四课:排比的运用目标:让学生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修辞表达能力。
以上仅为教学计划的简要范文,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细化和调整。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并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品汉字之美秀汉字魅力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特别讲究形体美和书写艺术。
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写字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之基础。
搞好写字教学不仅能使小学在校期间更好地完成各科书面书写作业,而且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能正确、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可见,写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坚强毅力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等良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
写字教学也是如此。
因此老师要利用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老师根据学生好胜心理开展一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开展写字比赛、参加书法大赛,每周举办学生作业展评等,还可以利用橱窗、板报、展板等向全体师生展示练习成果。
向他们讲述身边同学用心习字的故事,欣赏他们的书法作品,再看看他们一项项的获奖证书。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他们受到熏陶,受到感染,认识到习字的重要性,从而对习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变成“老师要我写好字”为“我要把字写好”。
这样,学生对习字在思想上有了重视,也就有了持之以恒把字写好的决心与动力。
二、科学指导,秀出汉字的魅力。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写好字”应该从“量”的训练上转移到“质”的强化上。
以前的教学,由于忽视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写字教学中过分强调“量”的积累,一个字少则写几遍,多则写几十遍,将写字遍数的多少作为杜绝错别字的“有效手段”。
其实不然,老师布置的作业过多,学生就会越写越马虎,事半功倍。
所以写字教学应该尽快从“量”的训练中解脱出来,教师给予科学的指导方法使学生书写的汉字正确、规范、美观。
1、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中国汉字心得体会中国汉字心得体会1中国汉字是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字,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瞩目。
作为一个汉语母语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汉字的魅力。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体会和感受。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一直延续至今。
汉字最初的形态非常简单,大都是些线条和点的组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
现在,汉字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沉淀,也是中国民族特色和文化气息的体现。
汉字是由“部首”组合而成的。
汉语中的部首有214个,它们是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
每一个汉字都由一个或多个部首组合而成,表示不同的`意义。
例如,“木”是部首,可以和其他的部首组合成不同的汉字,如“林”、“森”等等。
通过这种组合方式,汉语的词汇量极为丰富。
中国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美学和艺术。
汉字的笔画流畅、线条流畅、造型优美,有着特殊的艺术价值。
汉字有着千姿百态的形态,每个笔画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和魅力。
在书法艺术中,汉字的书写和字体的运用可以给人带来诗意和美感,同时也让人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中国汉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历史背景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不仅是汉字的学习者,也在积极地研究汉字文化,了解和传承汉字的价值。
中国汉字深刻影响了亚洲的文字体系,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全世界的通行文字。
汉字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汉字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演变着。
从传统的纸笔书写到电脑输入,汉字的形态和传递方式也在急剧发展。
但汉字其根本的价值和美感不会被现代科技所替代。
未来,我们应该更好地把握汉字的魅力和价值,不断加强汉字教育和文化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汉字。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全球文化遗产中的珍品之一。
《神奇的汉字》教学设计第一篇:《神奇的汉字》教学设计《神奇的汉字》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关心汉字的发展。
2.理解汉字包含的丰富内涵,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信息。
过程与方法1.简单介绍汉字造字方法与发展过程,品味汉字神奇之处,展示师生书写作品。
2.通过举例说文解字,引导学生能够拆字析字,感知汉字背后的文化与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汉字文化的神奇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品味汉字神奇之处;拆字析字,感知汉字背后的文化与艺术【教学难点】汉字的形意与现实生活、事物的联系【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师生的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中国娃》。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余光中先生认为汉字视觉上有种美感,这是其他表音文字难以超越的。
如“雨”和rain(板书篆体“雨”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神奇的汉字》。
二、从看图识字到汉字的结构导语:当今世界文字体系可以归为两大板块:源于华夏文化的汉字体系和象征西方文明的字母文字体系。
汉字和字母文字都起源于图形符号,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发展,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字体系。
从图画性上来讲,汉字比字母距离图画更近些,它的“图画基因”还没有完全退化。
举例:《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 即“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由于汉字有独体和合体之分,在合体字之中又有不同的组合方式,所以传统中关于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六书”之说。
汉字神奇之一:汉字是一幅图画汉字的结构:1、象形2、指事3、会意4、形声5、转注6、假借汉字神奇之二:汉字造字方法多样性汉字的发展:小结:从以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汉字的魅力演讲稿范文汉字的魅力演讲稿范文1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部汉语艺术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我非常荣幸能生活在这样伟大的祖国,能够学习汉字这古老而又悠久的文字,这是一种神奇而又有趣的艺术,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也是地球上唯一的表意文字。
比英国的语言、法兰西的文字还要优美: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句,给中华多少优秀儿女以无穷的伤感与激励,让我们感知中华母亲的不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多么优美的诗句啊,多美的语言啊,就在这短短的十多个汉字中,体现了多少无尽的情感!汉字还有一个特点,它是千变万化的,它有着多音字,可以发出多种音。
比如,有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上联:“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长长长长长长长”,横批:“长长长长”,有一个外国人看了,不解的挠了挠头走开了,你说这样深奥的语言,外国人读得懂吗?但我相信你懂,因为你是中国人!中国的对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断句不同,可能整句话的意思都不同了。
从前有个财主,请一个秀才给他家写一副对联。
秀才写过后,念了一遍,财主听了很高兴,便把对联贴在大门上。
正在他得意扬扬时,过路人看了却笑了,他莫名其妙。
财主抓住一个过路的人,让念给他听听。
过路的人一念,财主上前一把将对联撕个粉碎。
这对联是:东家年年好晦气实在少不得生杂病,府上步步高债台不会有粮丰多富贵。
你试试看中间的断句位子一换,整个对联的意思就不一样了。
汉字对于我又爱又恨,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把它写成另一个字了,我曾经默写《题西林壁》时,把这首诗写成了这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短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些山中。
”杨老师是这样评价的:“‘远近高短’真是神来之笔,当年的苏轼想了三天也没有想出这个词来,后来经过一千多年,历史被突破,云曦诞生了。
快哉,当饮一大斛!‘不知’虽说还算凑合,但‘此山’变成‘些山’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因为庐山的台阶多,加上两横?”我实在惭愧呀!其实不怪我有多“笨”,就怪汉字有多“神”,我没说错吧!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四种:一是产生于西亚的苏美尔文字,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通行了3000多年;二是产生于埃及的埃及文字,它略晚于苏美尔文字;三是产生于中美洲的马亚文字,产生于公元155年前;四就是产生于中国的汉字了,汉字的年龄有多大?如果从甲骨文算起,就有3300多岁了。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华夏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文化元素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汉字文化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和艺术魅力。
3. 学习汉字的书写规范和技巧。
第二课时:书法艺术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历史演变和各种书体。
2. 分析书法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欣赏方法。
3. 练习书法创作,体验书法艺术的魅力。
第三课时:中国绘画1. 让学生了解中国绘画的历史和特点。
2. 分析中国绘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3. 学习中国绘画的基本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第四课时:传统音乐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2. 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分类。
3. 学习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方法,体验音乐的魅力。
第五课时:传统舞蹈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舞蹈的历史和种类。
2. 分析中国传统舞蹈的动作和表现形式。
3. 学习中国传统舞蹈的基本动作,进行舞蹈演练。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华夏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了解学生对华夏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兴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2. 辅助材料:汉字起源和发展历程的图片、书法作品、绘画作品、音乐和舞蹈视频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等。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汉字文化1. 导入:通过展示汉字起源和发展历程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
汉字的魅力演讲稿范文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汉字,我们的灿烂文化!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汉字的魅力演讲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汉字的魅力演讲稿1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
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它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它经受住了五千多年的岁月洗礼,愈发熠熠生辉。
它从最初的被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简单符号,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融入了中国人的智慧、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心血,使得它渐渐蜕变,更散发出迷人而成熟的魅力。
它便是中国汉字,触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弦。
有人说,汉字是语言与视觉的复合艺术,这种艺术的威力直接震动感官。
这便是我最喜欢汉字之处。
汉字里,有着难离远去的情谊,带着淡淡的忧伤,蔓延在一字一句里。
就如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读着这首诗,心中也感受到了诗人的迷惘而又有着朦胧的希望,触碰着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一同追寻那位撑着油纸伞、在雨巷中像梦一样飘过的姑娘的足迹……又犹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看似简单的文字,却让人陶醉、让人着迷,真挚、隽永的情感牵绊着多少人的灵魂!我想,这便是汉字的魅力所在,每一个字,如诗、如画。
文人笔下的文字,灵动而富有生命力,汇聚成了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长河,成为了每个华夏儿女的根。
汉字里,有难以割舍的亲情,有感慨时光飞逝的悲伤,有遗世独立的豁达……由它衍生的中国古诗、中国书法,更使得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每一个方块字,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情感与感染力,这伟大的汉字便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
汉字像血液般注入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生命,我们惊叹并折服于它的魅力的同时,更遨游在文字构建的爱与生命力、文化与哲学交融的世界里。
翻开厚重的书本,让汉字在心灵中流淌,品味着它悠远的情怀,洗涤自己的灵魂。
书法艺术的魅⼒书法是我国传统⽂化宝库中⼀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们对其艺术魅⼒的认识,越来越受到重视。
越来越多的⼈了解到书法独特的魅⼒和它带给⼈的深深的感染⼒。
它正如鲁迅先⽣所说的:“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的明珠瑰宝,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蹈却有舞蹈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
书法,正以它独特的艺术魅⼒感染着世⼈,激励着⼀代⼜⼀代⼈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让越来越多的⼈在追求书法艺术的过程中感受书法所体现的美学魅⼒与⼈格魅⼒。
⼀、书法的美学魅⼒书法是⼀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
⼈们欣赏⼀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时,⽆疑会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陶醉,构成书法的基本要素——线条以其浓谈、⼲湿、刚柔、动静、⽅圆等千变万化的姿态向⼈们呈现着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画卷,诉说着动⼈的故事。
⾸先它呈现给我们的是线条的和谐美与动态美。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线为⽣命之本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成,具有⾼度抽象化的特质。
⽽“点”是线的浓缩,“线”亦是点的延长,“点”和“线”是⼀个事物的两个⽅⾯。
因⽽中国的书法艺术,⼜被称作线条的艺术。
古⼈曾说“学书贵能通变”,运笔中掌握提按、顿挫、徐疾和某些过渡性技巧,使线条呈现变化的主要⽅法,通过按笔可以达到“重若崩云”,提笔⼜使线条“轻如蝉翼”、令⼈有种时隐时现的变化感和沉浮感,从⽽突出表现作品独特的美感。
⾪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整险峻。
楷书⽅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
⾏书的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空,雷奔云集。
草书绵婉使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不体现线条的和谐美。
⽽在充满⼒透纸背”和“⼊⽊三分”的线条⼒感与态势的书法作品中,我们⼜或许感到⼩桥流⽔,轻流慢淌,或如飞流瀑布,落于九天,或如林中⽼树,静谧安祥,或如骇雷惊电,震撼环⾕……所有这些感受,都是书家通过⽤笔的控制,写出神态各异、丰富多变的动感线条,体现笔墨之外⼗分微妙的精神内涵。
从优秀作品中不仅看出书家笔墨技巧的娴熟,更能看到对作品的“韵”的把握。
汉字的艺术魅力教案【篇一:汉字的艺术魅力教学设计】汉字的艺术魅力教学设计授课人:闫昊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和感受汉字的性质及其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2.能够从汉字字形中寻找灵感,进行有创意的汉字字形设计。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对美术技法的掌握及表现能力逐渐增强。
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寻求美术技法和表现方法上的创新,而小部分学生则眼高手低,对表现力缺乏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和感受汉字的性质及其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2.了解汉字的历史,掌握美术字体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
教学难点:1.能够从汉字字形中寻找灵感,进行有创意的汉字字形设计。
2.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教学过程(一)明确课程内容和学习任务首先,请同学们朗读本课课文和学习目标,明确课程内容和学习任务,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
(二)激趣导入通过玩“火眼金睛猜字谜”这个小游戏引出本课课题——汉字的艺术魅力。
教师出示甲骨文样式的十二生肖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上的甲骨文猜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三)课程讲授1.引入资料简介汉字起源引入资料介绍汉字的起源,以仓颉造字说为主,推定结论——文字非一人独创,而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2.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什么是“甲骨文”和“甲骨文”的发现过程这两个问题,提高对“甲骨文”的认识,了解“甲骨文”的象形文字特性。
3.课堂练习通过绘画猜字游戏,加深对“甲骨文”象形文字特性的认识,理解“甲骨文”的来源,明确“甲骨文”与绘画之间的联系。
《汉字的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感受汉字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提高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3. 汉字的艺术特点和魅力4. 学习汉字书写的基本技巧5. 欣赏和分析经典汉字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基本笔画和结构等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汉字书写技巧。
3. 练习法:学生动手练习书写汉字。
4.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经典汉字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汉字的起源、发展、基本笔画和结构等内容。
2. 汉字书写材料:毛笔、墨汁、练习本等。
3. 经典汉字作品:可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技巧。
3. 示范演示:教师现场演示汉字书写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汉字的美感。
4. 练习时间:学生动手练习书写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欣赏:展示经典汉字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体会汉字的魅力。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练习书写汉字,提高书写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
2. 书写练习:评估学生在书写汉字时的正确性、规范性和美观度。
3. 作品欣赏:评价学生对经典汉字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练习书写汉字的情况,提供反馈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汉字文化: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如成语、诗词等。
2. 汉字艺术:介绍汉字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3. 汉字应用:教授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中正确使用汉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书写能力是否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