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心理健康第一课时带着问号学习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12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1——10课教案(鸿雁出版社)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1——10课教案(鸿雁出版社)第1课:认识自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等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心。
教学内容1. 介绍自己的外貌特征。
2. 分享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3. 讨论如何接纳自己的不足,并提高自信心。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准备一张自己的照片,并在课堂上展示。
2. 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接纳自己的不足,并讨论提高自信心的方法。
第2课:情绪管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内容1. 介绍情绪的类型(如快乐、生气、悲伤等)。
2. 讨论如何表达和调节情绪。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不同情绪,并讨论情绪的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
第3课:与人沟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与人合作。
教学内容1. 介绍沟通的重要性。
2. 讨论如何倾听、表达和与人合作。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练习倾听和表达。
2.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解决冲突。
第4课:建立良好习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2. 讨论如何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自己的良好习惯,并讨论其益处。
2. 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良好习惯计划,并进行跟踪和总结。
第5课:学会感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增强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介绍感恩的意义。
2. 讨论如何表达感恩。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自己感恩的人和事,并讨论感恩的方式。
2.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行动表达对别人的感恩之情。
第6课:面对挫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挫折的普遍性。
小学心理健康《我是“小问号”》教案《我是“小问号”》——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引言:心理健康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小学时期正是儿童形成心理模式的关键时期。
为了帮助小学生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身心变化,并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我是“小问号”》这个课堂活动将是一个有趣而有效的学习工具。
一、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接受自身的情绪和身体变化;2. 培养学生的情绪认知和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技巧。
二、活动准备:1. 提前准备好几款不同颜色的纸杯,每个纸杯上贴上相应的表情符号,如开心的笑脸、生气的脸、伤心的脸等;2. 准备一份小问号的手偶,可以是纸面手偶或布偶;3. 准备一份小问号形状的拼图,每个拼图上写上不同的情绪词汇,如快乐、愤怒、难过等。
三、活动步骤:1. 介绍小问号角色(5分钟)老师向学生们介绍小问号,告诉他们小问号喜欢帮助孩子们解答感到困惑的问题,并鼓励学生们主动向小问号倾诉。
2. 小问号表情游戏(15分钟)a. 老师将纸杯递给学生们,并鼓励他们仔细观察杯上的表情符号。
然后,学生们依次描述自己看到的表情,并简单阐述这种表情表示的情绪。
例如:“我看到的是一个伤心的脸,代表着难过的情绪。
”b. 老师与学生们一起玩一轮表情游戏。
每个学生从纸杯中随机抽取一个,然后模仿杯上表情,让其他同学猜测他的情绪是什么,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例如:“你是生气吗?”“不对,我是伤心。
”c. 通过游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表情符号所代表的情绪,培养他们对情绪的敏感度和认知能力。
3. 小问号的情绪童谣(10分钟)a. 老师向学生们展示小问号手偶,并告诉他们在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可以帮助小问号把他要表达的情绪藏起来。
b. 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唱一首特定的童谣,歌词中涉及小问号的不同情绪。
例如:(示范)小问号在问小心思,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伤悲。
快乐的时候眉开眼笑,生气的时候头发都竖起。
小问号把忧愁装进口袋,大家一起来帮他加油。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2课带着问号学习教学内容:带着问号学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带着问号学习的概念与作用。
2.学会提问的技巧。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提问技巧。
2.学习如何自主学习。
3.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准备:1.课件2.教学PPT3.提问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问候学生们,介绍今天课堂的主题:带着问号学习。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习惯出门前检查自己是否忘带东西吗?”“你们有想过,为什么会忘记带东西吗?”“你们有反思这一过程吗?”二、新知讲解(10分钟)1.带着问号学习的概念:带着问号学习指的是在自学过程中积极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学习方式。
2.带着问号学习的作用:-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果3.提问的技巧:-问开放性问题、不定向性问题、概念性问题-避免直接问答案-真诚听取他人答案并加强思考4.案例分析:-李明学习英语学了很久,但是一直没有提高,于是他开始带着问号学习,了解自己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他发现自己在听力方面存在问题,所以他开始多听英语有声读物,并频繁使用学习APP。
通过不断地提问自己,他在英语学习上有了更大的进步。
三、提问环节(15分钟)1.现场颁发提问卡片,请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2.在提问环节中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并扩宽问题的思考范围。
3.教师要用肯定的语言鼓励学生提问,并给予积极的回答和反馈。
四、小结(5分钟)1.学生分享在提问过程中学到的新知识和提问技巧。
2.总结今天的课堂内容,强调带着问号学习的作用。
3.展望下次课的内容。
五、作业布置(5分钟)1.课后请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带着问号。
2.要求提出问题,积极思考答案。
3.鼓励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积极分享自己的问题和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带着问号学习的概念和作用理解得比较深刻,能够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在提问中有些学生开始展现了自主学习的毅力。
最新小学人际关系教育《带着问号学习》精品教案一、教案背景- 教案名称:《带着问号研究》- 适用年级:小学- 人际关系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社交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质量和水平。
- 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提问的方式,帮助他们主动思考和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基本规则。
二、教案目标- 掌握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渗透并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问的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人际交往的意识;三、教学内容1. 初识人际关系-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 分享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经验,激发学生兴趣。
2.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和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3. 提问与交流- 引导学生研究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如选择合适的询问对象、使用恰当的语言等;-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相提问和交流,并引导他们总结有效的提问和回答方式。
4. 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 教导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如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分享等;- 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
5. 巩固与拓展- 系统归纳总结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并反思自己的人际交往行为。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学生研究,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 小组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提问和交流,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沟通;-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增强研究效果。
五、教学评价-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主动参与提问和交流的情况;- 学生对人际关系重要性和人际交往基本规则的理解情况;-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表现和反思。
六、教学资源-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故事、案例等教材;- 小组活动材料。
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心理健康教案目录:第一课了解真实的自己第二课带着问号学习第三课交往从尊重开始第四课与情绪交朋友第五课我助人我快乐第六课相信自己第七课兴趣是动力之源第八课今天我当家第九课成功贵在坚持第十课合作创奇迹第十一课做乐观开朗的人第十二课科学用脑第十三课学会说“不”第十四课从容应考第十五课青春的脚步悄悄来临第十六课我会负责任第一课了解真实的自己【设计背景】自我意识是人对自我的认识和调节。
它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对自我的态度和对自我的调控三方面。
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儿童认识自己比认识外界客观事物要难些,但认识的基本过程是一致的。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儿童和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基础,它关系到儿童个性品质和良好行为的形成。
因此,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1.知道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2.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理智地面对别人的评价。
3.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乐于改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客观、全面的评价自己。
2.难点: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镜子、纸条【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面镜子,镜子里是谁呀?----是我2.“那我又是谁呢?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思考2-3分钟,并主动讲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设计意图:同学们通过自我的体验,阐述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为下面这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让大家正确的了解自己,认识自我。
二、导入新课(一)心情话吧1.阅读体验。
让学生阅读材料,了解主人公的经历。
2.分享交流。
阳阳如何看待自己考试没考好?3.总结归纳。
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阳阳没有做到正确看待自己,想赢怕输,使得一但失败,就会控制不住自己。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认识出现偏差对生活造成的影响。
(二)心海导航1.阅读思考。
让学生阅读材料,总结归纳正确认识自我的含义、内容、重要性。
最新小学自我反思教育《带着问号学习》精品教案1. 教案背景自我反思教育是一种帮助学生发展自主研究和思考能力的教育方法。
在小学教育中,自我反思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促进学生的研究动机和研究效果,我们推出了最新的小学自我反思教育《带着问号研究》精品教案。
2. 教案目标通过该教案的实施,我们旨在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学生对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研究效果。
3. 教案内容该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研究目标设定在研究开始前,学生将与教师一起设定研究目标。
学生需要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我想在这堂课中学到什么?- 学到这些知识对我有什么帮助?- 我希望通过怎样的方式来研究?3.2 研究过程记录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将记录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感受。
学生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我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我对这些知识有什么理解?- 我是否有其他问题或困惑?3.3 研究成果评价学生在研究结束后将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学生需要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我在研究中有哪些进步?- 我还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是什么?- 我对这个研究主题有了怎样的认识和思考?4. 教案实施方法本教案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实施:- 教师引导学生设定研究目标,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记录;- 学生独立完成研究过程记录,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感受;-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研究成果评价。
5. 教案效果评估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该教案的效果:- 学生研究目标设定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学生研究过程记录的完整性和深度;- 学生研究成果评价的全面性和自我反思能力。
6. 结论最新小学自我反思教育《带着问号学习》精品教案将通过设定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记录和学习成果评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实施,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带着问号的学习》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的第二课《带着问号的学习》,主要讲述了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会思考。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什么是问题,并能提出问题;b. 学会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c. 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b. 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和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但在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一张图片或播放一个有趣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只猫和一只狗,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问题?”学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比如“这只猫和狗是朋友吗?”、“它们在做什么?”等等。
第二环节:引入新知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的重要性。
例如:“为什么我们要提出问题?”学生可以回答:“通过提问,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有了问题,我们可以思考和探索,培养批判性思维。
”2. 教师介绍什么是问题。
例如:“问题就是我们不明白的事情,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困惑。
”学生可以举例说明,比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叶子是绿色的?”等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例如:“你们身边有哪些问题?”学生可以举手提问,比如“为什么太阳会升起和落下?”、“为什么人会生病?”等等。
教师可以记录下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带着问号学习--五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陈晓芳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
【年(卷),期】2022()88
【摘要】【设计理念】小学五年级是学习的关键期,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学生成绩会出现明显的分化现象。
有些学生虽然努力,但学习成绩并未得到显著提高,原因在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潜能。
本课通过体验性活动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总页数】3页(P57-59)
【作者】陈晓芳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1
【相关文献】
1.带着问号学习——五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2.我的学习“发动机”--五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3.拥抱生命--五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4.开启“勇气瓶”——五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5.我的“同桌谱”--五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