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专题共7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8.57 MB
- 文档页数:9
有机化学实验课件一、引言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和应用的科学,是有机物质世界的基础。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本课件旨在为学习者提供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进行有机化学实验。
二、实验基本操作1.基本实验仪器和设备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之前,需要熟悉一些基本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如烧杯、试管、漏斗、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加热器等。
这些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在实验前进行学习和掌握。
2.基本实验操作有机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包括称量、溶解、加热、冷却、过滤、蒸馏、萃取等。
这些操作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有机化学实验技术1.有机合成实验技术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通过有机合成实验可以合成出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合成实验技术包括反应物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产物的分离和提纯等。
2.有机分析实验技术有机分析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有机分析实验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分析实验技术包括色谱分析、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四、有机化学实验安全1.遵守实验室规则和操作规程,不进行未经授权的实验操作。
2.在进行实验前,了解实验的危险性和安全措施,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3.使用化学药品时,了解其性质和危险性,遵守药品的使用规定,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有害物质。
4.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异常情况,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有机化学实验报告的撰写1.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2.实验报告应使用清晰、简洁、准确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和含糊的表述。
3.实验报告应注重数据和实验结果的记录,包括实验数据、图表、计算结果等。
4.实验报告应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提出实验的结论和可能的改进意见。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试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一、试验目的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的方法二、试验原理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四.试验步骤1、酒精的蒸馏(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的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的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2、微量法测沸点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的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六、思考题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的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
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
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用水润滑,防止侧管被折断。
3、用微量法测定沸点,把最后一个气泡刚欲缩回管内的瞬间温度作为该化合物的沸点,为什么?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时的温度。
最后一个气泡将要缩回内管的瞬间,此时管内的压强和外界相等,所以此时的温度即为该化合物的沸点。
七、装置问题:1)选择合适容量的仪器:液体量应与仪器配套,瓶内液体的体积量应不少于瓶体积的1/3,不多于2/3。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具有特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掌握有机化学合成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本实验中将采用反应物A和反应物B,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反应合成目标产物C。
反应机理如下:(这里可以描述反应机理)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烧杯、试管、搅拌棒、冷水浴、加热设备等实验器材,还有反应所需的反应物A和反应物B。
2.反应条件的设定:根据反应性质,设定合适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
3.实验操作:–将反应物A与反应物B按一定摩尔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溶剂,使反应物溶解。
–控制温度,开始反应。
4.产物的提取:待反应结束后,通过适当的方法(如结晶、蒸馏、萃取等),提取目标产物C。
5.产物的鉴定:通过一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检测手段(如红外光谱、质谱等),鉴定合成产物C的结构是否正确。
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 反应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 反应过程中的观察现象 - 反应后产物的外观和性质描述 - 实验操作中所用到的试剂量和摩尔比例 - 实验时的操作注意事项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记录,得到合成产物C的结构符合预期。
根据产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鉴定结果,验证了产物结构的正确性。
结论通过本次有机化学实验,熟悉了有机合成的基本步骤,加深了对有机合成反应机理的理解,掌握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同时,成功合成了目标产物C,为有机化学实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提供了有效的衔接。
参考文献这篇有机化学实验报告综合运用了有机化学合成的基本知识,通过结构化记录实验过程、数据和结果,展现了对有机合成实验的全面控制和实验思维能力。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化学教研室编实验一乙醇─水溶液的分馏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馏原理及其应用。
2、正确掌握简单分馏操作。
二、实验原理蒸馏和分馏都是分离提纯液体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
然而普通蒸馏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以上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而分馏是分离和提纯沸点相差较小的液体混合物。
从理论上来讲,只要对蒸馏的馏出液经过反复多次的普通蒸馏,也可以分离沸点相差较小的液体混合物。
但这样做,操作既烦琐,费时又浪费很大,而应用分馏则能克服这些缺点,提高分离效率。
分馏操作是使沸腾的混合物通过分馏柱,在柱内蒸汽中高沸点组分被柱外冷空气冷凝成液体,流回烧瓶中,使继续上升的蒸汽中含低沸点组分相对增加。
冷凝液在回流途中遇到上升的液体,两者之间进行了热量与质量的交换,上升的蒸汽中高沸点组分又被冷凝下来。
低沸点组分继续上升,在柱状晶中如此反复地汽化、冷凝。
当分馏效率足够高时,首先从柱上面出来的是纯度较高的低沸点组分。
随着温度的升高,后蒸出来的主要是高沸点组分,留在蒸馏烧瓶中的是一些不易挥发的物质。
分馏原理也可通过二元沸点一组成图(如下图)来说明。
图中下面一条曲线是A 、B两个化合物不同组成时的液体混合物沸点,而上面一条曲线是指在同一温度下,与沸腾液体平衡时蒸汽的组成。
例如某化合物在90℃沸腾,其液体含化合物A56%(mol ),化合物B44%(mol ),见图中V1,该蒸汽冷凝后为C2,而与C2相平衡的蒸汽相V2,其组成A 为90%(mol ),B 为10%(mol)。
由此可见,在任何温度下气相总是比与之相平衡的沸腾液相有更多的易挥发的组分。
若将C2继续经过多次汽化,多次冷凝,最后可将A 和B 分开。
但必须指出,凡能形成共沸组成的混合物都具有固定沸点,这样的混合物不能用分馏方法分离。
三、试剂和装置试剂:60%乙醇水溶液100mL 装置:下图为分馏装置。
温度/℃105020B 0 20 40 60 80 100A 100 80 60 40 20 0 组分% V1V2C1C2 C3图分馏装置四、实验步骤1、按上图安装好分馏装置。
有机化学实验教材pdf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一、实验介绍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合成和应用。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处理和性质,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实验精神。
二、实验内容1. 醛类化合物的合成本实验旨在通过醛类化合物的合成,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实验首先合成丙酮环三醇缩水甘油醚(简称ACG),然后将ACG与盐酸反应,生成甘油醛。
最后通过过量乙酸与甘油醛的反应,得到具有香味的香草醛。
2. 酚的合成本实验旨在通过酚的合成,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实验首先合成2,4-二硝基苯,然后将其加热,还原为2,4-二氨基苯。
最后将2,4-二氨基苯与丙酮反应,得到2-丙酮基-4-氨基苯,即为酚。
3. 醇的合成本实验旨在通过醇的合成,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实验首先通过热解二脲酯得到丙二酸二乙酯,然后将其还原为丙二醇。
最后将丙二醇与苯二酚反应,得到一种新型醇。
4. 酯的合成本实验旨在通过酯的合成,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实验首先通过将苯甲酸与乙醇酸催化酯化得到苯甲酸乙酯,然后将苯甲酸乙酯加热,得到苯甲酸乙酯的酯化产物苯乙二酸二乙酯。
最后通过将苯乙二酸二乙酯与脱水剂硫酸反应,得到乙二酸二苯酯。
三、实验要求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实验时间,不得出现失误和意外事故。
2.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确保实验结果准确。
3. 实验后要认真整理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要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实验安全知识,如防火、防爆等。
2. 实验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佩戴实验室服装和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等。
3. 实验数据要按照要求记录,如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
4. 实验后要按照实验要求整理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并清洗实验设备和实验器具。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琚辉2006年12月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室实验一蒸馏与沸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会常量法测定液体的沸点2.掌握蒸馏装置的安装3.学会利用蒸馏的方法别离沸点不同的液体二、实验原理饱和蒸汽压、沸腾、沸点的概念。
蒸馏:所谓蒸馏就是将液体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汽,又将蒸汽冷凝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
如:将沸点相差30℃以上的混合液体蒸馏时,沸点较低的先蒸出,沸点较高的随后蒸出,不挥发的物质留在蒸馏瓶,这样可到达别离和提纯的目的。
纯液体有机化合物在蒸馏过程中,沸点围很小0.5~1℃,所以可以利用蒸馏测定沸点。
气化中心与沸石的使用。
三、实验步骤升降台的作用,电热套的使用与考前须知,选用适当容积的蒸馏烧瓶,温度计的选择和使用,冷凝管的种类与使用,承受器和前馏分。
仪器的安装顺序:由下到上,由左到右。
如图安装磨口局部连接严密,与大气联通。
1.250ml低烧瓶参加100ml乙醇水溶液,参加1-2粒沸石,通入冷凝水2.翻开电源,节电压至100v3.溶液沸腾,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4.收集馏分,72-78℃5.量取收集馏分体积,计算产率6. 仪器的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四、实验重点1.蒸馏的原理2.仪器的合理使用3.沸石的使用4.产律的计算5.仪器的安装和拆除6.蒸馏时温度计的位置实验二熔点测定与温度计的校正一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熔点仪测定有机物的熔点。
2. 掌握绘图法校正温度计的方法。
3. 通过测定有机物熔点,判断物质的纯度。
二实验原理熔点:通常把晶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即可以从固态转变液态,此时的温度就为该晶体的熔点。
纯洁的晶体从开场熔化〔其现象为塌落并有液体产生〕即为始熔,至完全熔化〔其现象为晶体完全消失变为液体〕即全熔的温度围叫熔距或熔程。
当达熔点时,纯化合物晶体几乎同时崩溃熔化,熔距很短,一般在0.5~1℃;不纯的化合物晶体,即当有少量杂质存在时,其熔点一般会下降,熔距增大。
因此,测定固体物质的熔点可鉴定其化合物的纯度。
有机化学实验内容注:鉴于有机实验的危险性,老师应写好各个实验板书,向学生讲清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于实验全程指导监督,以防事故发生。
实验安排:第一、二周:(第1,2实验室)实验一、从果皮中提取果胶(第3实验室) 实验二、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第三、四周:(第1,2实验室)实验三、无水乙醇的蒸馏(第3实验室) 实验四、甲基橙的制备第五、六周:(第1,2实验室)实验五、乙酸异戊脂的合成(第3实验室) 实验六、性质实验(烃、醇、醛、醛、酮)第七、八周:(第1,2实验室)实验七、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合成(第3实验室) 实验八、性质实验(羧酸、胺、糖性质)实验一、从果皮中提取果胶一、 实验目的了解用酸提法从植物中提取果胶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二、 实验原理果胶主要以不溶于水的原果胶形式存在于植物中,当用酸从植物中提取果胶时,原果被水解成果胶,果胶又叫果胶酯酸,其主要成分是牛乳糖尾酸甲酯,及半乳糖尾酸通过α-1,4-苷键连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片段示意如下:O COOCH 3H H H OH H HOH OO COOCH 3H H H OH H H OH O O COOCH 3H H H OH H H OH O O果胶不深于乙醇,在提取液中加入至约50%时,可使果胶沉淀下来而与杂质分离。
三、 仪器药品及实验材料1. 仪器:烧杯、量筒、酒精灯、台秤2. 药品与实验材料:果皮(柑橘、苹果、梨)、浓盐酸、活性炭、95%乙醇、滤纸、纱布四、 实验步骤取10g 果皮(柑橘、苹果、梨)放入烧杯中,加60 ml 水,再加入1.0~1.5 mL 浓盐酸加热至沸腾,在搅拌下维持沸腾30min ,减压过滤,滤液内加入少量活性炭,再加热20min ,用滤纸过滤得浅黄色滤液。
滤液放入一小烧杯中,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会看到出现絮状的果胶沉淀。
稍等片刻减压过滤,并用95%乙醇5mL 分2~3次洗涤沉淀,然后将沉淀烘干,即得到果胶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