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崇汉门诊处方全纪录材料示范
- 格式:doc
- 大小:202.00 KB
- 文档页数:19
卢崇汉教授查房实录(一)病例一:消渴、呕吐(糖尿病肾病)【病情介绍】—般情况:林某,女,55岁,广东潮州人,入院时间2006年12月15日。
病史概述:因“反复多饮多尿5年余,恶心呕吐3天”入院。
患者5年来反复多饮多尿,多汗,在当地医院发现患2型糖尿病,先予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后因效果不佳改用胰岛素,现用短效胰岛素早、中、晚各6单位皮下注射3次,今年7月10日因双下肢水肿在外院住院治疗,当时查 Crea 343.9umol/L,血钾5.6mmol/L,WBC 11.34xl0 9/L,HGB 88g/L,PLT 503 xl0 9/L。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
B超示:双肾体积增大,实质回声增强,经控制血糖、降压、护肾、抗感染经治疗后症状减轻,水肿消退出院,当时复查Cr 289.6umol/L,血钾4.2mmol/L。
今年9月及11月先后两次在我科住院。
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呕吐胃内容物,一天6次, 无咖啡样物,伴胸闷痛,无放射,自己未予处理,为系统治疗入院。
入院症见:精神疲倦,头晕乏力,少气懒言,胸闷欲吐,胸前区闷胀不适伴轻微刺痛感,无放射至后背,口干欲饮,无嗳气泛酸,无腹痛,纳眠欠佳,四日未大便,小便少,较浑浊,无泡沫。
体格检查:T36℃, P72次/分,R20次/分,BP160/85mmHg。
神志清楚,精神疲倦,贫血貌,全身皮肤萎黄,形体消瘦。
心肺无明显异常体征。
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麦氏征(-),莫菲氏征(-),肠鸣音活跃。
无明显下肢水肿。
舌暗淡苔白,脉沉细。
实验室检查:2006年11月于我科住院期间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
B超示:双肾体积增大,实质回声增强。
生化示:Crea 285umol/L、 TC02 15.9mmol/L、K + 6.88mmol/L、BUN/Cr 87.93。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消渴(脾肾阳虚证)呕吐(中焦虚寒证)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肾病,氮质血症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II期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胃肠病变高血压病3级,极髙危【查房实录】蔡文就主任(六内科主任):卢教授,这是病人的家属,患者是潮州人,语言上可能有点困难,等一下由家属做一下翻译。
卢崇汉病案附录三2006年6月26日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卢崇汉先生2006年6月26日国医堂门诊病历情况,全部病例情况统计如下(单位为G)李某女79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两个月)西医诊断:肺癌。
主诉:咳嗽、气喘促症状好转,痰少已无血丝,纳增,精神好转。
四诊:舌微绛,苔白腻罩黄,脉滑数。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广紫苑15茯苓15法半夏20陈皮15木蝴蝶20杏仁15石菖蒲20浙贝15瓜蒌壳15苍术15砂仁15炙甘草5生姜20黄某某男74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9个月)西医诊断: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主诉:晚上未出汗了,胃口正常,二便调。
四诊:舌淡红,苔白腻罩黄,脉沉缓。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75白术15杭巴戟20菟丝子20白晒参10黄芪50砂仁15木蝴蝶20阿胶20肉苁蓉20枸杞20炒麦芽20路党参30炙甘草5生姜60郑某某男73岁成都初诊西医诊断:高血压,小脑萎缩、脑动脉供血不足。
主诉:腿脚无力,无法正常行走,舌僵吐字不清,痰多不利。
四诊:舌质淡淤,苔黄腻,脉弦数。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60白术15胆南星15石菖蒲15法半夏20陈皮15明天麻15南山楂20硃茯神15炙甘草5生姜50许某某男62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1年余)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诉:咳嗽减,已无黄痰,膝关节、踝关节肿痛减轻,人已不畏风了。
四诊:舌质暗,苔薄白腻罩黄,脉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90白术15砂仁15地肤子15桂枝尖25茯苓20木瓜20淫羊藿25杜仲20炙甘草10生姜60干姜30徐某女52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3次)西医诊断:荨麻疹。
主诉:全身瘙痒明显减轻,大便略干,多喝水后脘腹微胀痛。
四诊:舌质暗红,苔薄白根略腻,脉浮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桂枝尖20苍术15法半夏20地肤子15小茴香20青皮15香白芷15蛇床子15苍耳子15硃茯神15南山楂20生姜20炙甘草5雷某女43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4次)西医诊断: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
1 前列腺增生肥大江某,男,56岁,日本官员。
1988年7月19日就诊。
患者有前列腺增生肥大症,排尿困难已经有6年了,近2~3年加重,曾在北京、日本、美国用西医进行治疗,因怕手术而无结果。
又在日本、北京服用中药,吃了100多付通利渗湿的中药,仅开始有一点疗效。
后求治于卢氏。
现症见:每天下午频繁地上洗手间,小腹膨胀,小便细小、时间长而慢,一个晚上要小便15~16次,基本上无法正常地睡眠。
察舌体胖大、质淡、舌边有明显的齿痕,苔白滑腻,脉沉缓、重取无力。
证属肾阳虚衰,水湿留滞。
治宜温阳行水、利水。
方有真武汤化裁。
药用:制附子75g(先煮2小时),生白术15g,茯苓25g,仙灵脾20g,生姜60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吃了3剂以后,小便通利,夜尿减为每晚2次,但仍感觉排尿的力度欠佳。
上方加桂枝25g,再服3剂。
三诊:服药后,有效,上方加砂仁15g。
共吃30剂中药,排尿正常,精力增加,每晚夜尿1次。
随访:第二年随访没有出现反复。
【按语】老年性前列腺增生肥大症很多人没有什么特异性表现,不但病人治好没有信心,就连医者也会说没有什么好办法。
卢氏研究认为此病多为肾阳虚损证,可在临床如何抓住辨证的关键点?如何判断它属于少阴阳虚呢?卢氏认为可以从舌、苔、脉三者来确定。
特别是本例患者脉沉缓无力,就此一点可判断为少阴阳虚,属于阴寒阻滞,这是一种极为可靠的辨证依据。
再看舌淡、苔腻白滑、边有齿痕,这些都是阳虚不化,寒湿阻滞的有力证据,特别是苔白腻是寒湿阻滞下焦的一个表现。
这些特点都是阳虚之辨证证据。
2 暴哑某男,56岁,教师。
1988年12月7日就诊。
患者在1月前因下雪穿衣少而受寒,出现头痛、项强、恶寒,吃了3次感冒西药后,大汗出后头痛减轻了,但第2天说不出话,声音完全哑了。
在当地医院就治几个星期,没有好转。
现症见:患者体质比较壮实,但一副倦容,想说话发不出声。
用手写出:头痛、项强、身痛、微微恶寒、咽痛,察舌质淡红色,苔白润,脉沉紧。
火神派医学专家卢崇汉的养生保健秘方
火神派医学专家卢崇汉的养生保健秘方
第一道药方称为“太平汤”,是针对婴幼儿的。
药方如下:生姜一片、四分之一个桔子皮、小块红糖(约5克)、艾叶三片。
卢崇汉解释说,保护阳气要从小抓起,婴幼儿是至阳之体,不要一点症状就去医院打针打抗生素,损害他们的阳气,婴幼儿的疾病基本分为两类,一是受风寒,二是饮食问题。
这两类问题在早期都很好处理,“太平汤”在成都很多家庭都验证过,没有任何副作用,很能解决问题。
将“太平汤”略为改动,就可以变成预防感冒的药方,药方如下:生姜20克,桔皮一个,红糖10克,葱白3个。
大家都知道卢崇汉家学渊博,这次他也特意带来一个百年老方,名叫扶阳强正汤,此汤由九味组成:制附片60克(漂洗2小时),核桃仁50克,宁枸杞35克,晋归身20克,黄芪40克,潞党参30克,生姜50克,大枣7枚(或小枣11枚),羊肉1000克。
放十多碗水(约5000毫升)用瓦煲煲3个小时,早晚各服一碗,饭前饭后一小时服用。
卢崇汉特别提醒,这个汤适合在夏至和冬至两个节气前后10多天饮用,养生效果非常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药方里的制附片需特别处理,制附片买回来放在盘里,拧开水龙头用小量的流水冲洗它,至少两个小时,直到用舌头舔没有涩和苦的味道。
此方的好处,卢崇汉用一个比喻说明,如果说一盏灯比喻生命之火,喝扶阳强正汤就像往灯里添油。
火神派卢崇汉医案从属主题: 火神派卢卢崇汉医医案卢崇汉先生乃“当代火神派”的代表人物,在《扶阳讲记》中力倡扶阳。
其核心思想之一就是“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
卢氏对此自诩甚高,自称是得于郑钦安并高于郑钦安的创新之举。
吾颇不以为然。
纵观仲景之后历代医家之学术观点,多为昌明一法,原不该求全责备-卢崇汉医案1.陈朝福男34岁病状:已患一月余,先是左脚疼痛,不能下地,过后右脚◎也同样出现疼痛,继之延及周身经络与骨节疼痛难忍,卧床不能翻身。
诊断:此病由于内暑所得,其人作钢筋之人,因天热太甚,午眠◎间,卧于电扇之下,又泼冷水,上受风,下受湿,风湿浸于筋骨之中,久久两手两足疼麻,服西药反串及周身,不能行步,举步艰难,转侧不灵,疼痛难安,求余往诊,细查之,纯系风湿凝束筋络,伸屈不得,幸能进食,此病之风湿系渐渐浸入,应用阳化阴,祛风行湿为要。
初方:桂尖0.8 羌活0.4 松节0.6 茴香0.6 茅术0.4 淫羊藿0.6 厚朴0.4 南藤0.4 炙草0.2 生姜1.0方解:用桂尖宣开太阳,拨动少阴,用羌活鼓荡风湿随桂尖从内外出,冀期由汗而解。
用松节通达筋络骨节,茅术泄湿燥土,使之引风湿从肌腠皮毛而出,随汗而解。
西茴香以◎肌,拨动脾之运化,随阳明肌腠驱风外出。
南藤引筋络之风湿达于纤维,因纤维连于肌腠,使肌腠中之纤维透于皮肤与桂枝羌活一鼓而出。
厚朴降上下之逆气归于小肠膀胱与桂枝宣化太阳之气流通无限。
淫羊藿交合阴阳,引姜草辛甘化阳之能使◎期元阴元阳之合中之风湿随桂枝羌活南藤一壅而出。
二方:天雄片2.0 松节1.0 南藤0.5 桂尖1.0 茅术0.5 五甲皮0.5 西茴香0.8 炙草0.3 生姜2.0方解:用附子之嫩者起少阳之气通达筋络,用五甲以引之,与桂枝开畅于肌腠毛窍之外。
三方:天雄片2.5 桂尖1.0 茅术0.4 南藤0.8 松节0.5 五甲皮0.6 西茴香0.8 炙草0.3 生姜2.0四方:天雄片2.5 茅术0.4 松节1.0 厚朴0.4 南藤0.6 淫羊藿1.0 西茴香0.8 乳香0.4 炙草0.3 生姜2.0方解:用乳香化肌腠中之脂肪浸流之寒湿随羌活南藤通达于皮毛。
卢崇汉教授查房实录(二)病例二:消渴、腹痛(2型藉尿病、慢性胆嚢炎)【病情介绍】一般情况:李某,女,81岁,广州人,入院时间2006年12月2日。
病史概述:因“脐周腹痛反复发作1年,再发半天,伴呕吐2次”入院。
患者今年年初开始3次因腹部疼痛入院治疗,均予对症治疗后好转。
此次患者于12月1日晚进食鸡肉及鸭肉后开始出现脐周阵发性腹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遂到急诊就诊,予以静滴泮托拉唑、654 -2及左氧氟沙星,口服小檗碱、米诺环素胶囊及左氧氟沙星后,症状缓解后返家,次日晨4时患者出现呕吐胃内容物2次,量少,呕吐后腹痛稍有缓解,为进一步治疗入院,入院症见:神清,精神疲倦,全腹胀痛,以上腹部为主,疼痛拒按,暂无脐周疼痛,无恶心呕吐,无口干口苦,不烦躁,无心悸胸闷,无恶寒发热,无咳嗽咯痰,纳差,眠尚可,大便日1行,小便尚调。
既往史:糖尿病史20余年,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8?9mmol/L。
胆囊炎病史30余年。
体格检查:T37℃,P90次/分,R20次/分,BP120/60mmHg。
神志清楚,精神疲倦,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欠灵敏。
腹部平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余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脾、双肾区无叩击痛。
莫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
肠鸣音减弱。
舌淡苔中部偏黄,脉细弦。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腹痛(湿热内蕴证)消渴(气阴两虚证)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2型糖尿病诊疗经过:人院后予以控制血糖及止痛等对症处理。
中医从肝郁脾虚角度论治,用了柴芍六君汤,经治疼痛明显缓解,无呕吐腹泻。
但到12月5号,突然就出现腹痛加剧,以上腹部胀痛为主,询问病人进食情况,家属说未进食特别食物,当时查心肌酶及血尿淀粉酶均无异常,腹透也未提示肠梗阻。
但患者疼痛一直比较剧烈,在8号给她用了一次曲马朵来止痛,也不知是否是巧合,在用过曲马朵以后,时间不长患者就幵始出现精神极度的疲乏,不想说话,跟她说话她总是勉强的简单回答一下,然后马上就睡,睡的很多,但是晚上就比较烦躁,总是躁动不宁。
卢崇汉老中医卢崇汉主讲人:卢崇汉先生整理人:赤小豆 2005/10/30出处:民间中医 ? 中医讲堂大家下午好,我由于不会讲普通话,不知道我用四川话,稍微速度慢一点,大家能不能听懂。
所以很对不起。
非常感谢大家,能够利用自己的宝贵时间,来参与这一次的交流。
刚才,唐院长他做了一些介绍。
在昨天晚上呢,给广西中医学院的同学也做了一个讲座。
那么今天呢,原本也是谈谈业医感悟的一些内容,但是呢,今天讲的内容稍微有一点点变化。
因为大家都是临床医师,已经在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刚才同样谈到了郑钦安与卢氏的关系。
那么我在这个地方呢,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就是在临床用药方面,为什么要大剂量的使用姜桂附?那么我做了一个对用姜桂附的范围的一个统计,我们通过对这个统计,然后再来看,为什么要这样用。
我在临床上用了一年的病例,这一年的病例一共涉及了,就是治疗了2745人,一共接待了20013人次,一共开出了20076张处方。
就一年的时间。
那么在整个治疗,在治疗这两千多人的病例里面,它涉及的病种有83个,就涉及了各科病种。
在整个用药,全年用了42味药。
整个的治疗有效率在98%以上。
那么这个98%,就是凡是在病历上没有复诊的病人,都算无效。
由于没有复诊就不能够了解到是什么情况。
包括感冒没有复诊,都不算有效。
临床治愈率在92%。
那么这个临床治愈率有什么标准?这个标准第一个就是患者的自我临床症状消除。
再一个标准,就是通过西医的化验检测结果,最后化验检测结果完全正常,这样才算是治愈。
在20076张处方里面,用生姜,一般都谈到用姜桂附,用生姜的处方,这个生姜包括了干姜,煨姜,还包括了筠姜(就是湖北筠县的一种姜),那么整个生姜,就是用姜的处方一共是20016张,也就是全年只有60张处方没有用生姜。
用桂枝,包括了用肉桂,官桂,一共是19852张处方,这当中还包括了桂枝、官桂同时使用,还包括了桂枝、肉桂同时使用。
在用量上,生姜的用量在30克到200克之间,干姜的用量在25克到90克之间。
卢崇汉医案分析(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原案:黄某某,男,74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9个月)西医诊断: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主诉:晚上未出汗了,胃口正常,二便调。
四诊:舌淡红,苔白腻罩黄,脉沉缓。
处方:6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75 白术15 杭巴戟20 菟丝子20 白晒参10 黄芪50 砂仁15 木蝴蝶20 阿胶20肉苁蓉20 枸杞20 炒麦芽20 潞党参30 炙甘草5 生姜60方药重排:制附子白术木蝴蝶(替代淫羊藿)炙甘草生姜+砂仁+杭巴戟菟丝子+生晒参潞党参黄芪+阿胶枸杞肉苁蓉+炒麦芽方解:附子法以木蝴蝶替代淫羊藿,水土合德,且增加化阴之能。
砂仁沟通阴阳,使气血交合。
杭巴戟、菟丝子填肾精,合阿胶血肉有情之品,还有枸杞、肉苁蓉大补精血。
黄芪引坎水上达于天,合生晒参、潞党参,益气养营以助化源,又合砂仁以固气,防止气升而不返。
炒麦芽调肝脾,使土木协调,生化运化两旺。
简释:本案症状描述没有,只是记录了服上次之药后的效果,又根据效果,和本次就诊时的舌脉,开出了下面的方子,所以此案分析不易。
但,从其描述的效果,和就诊的连续性上来看,上次处方就应该已经用温补之法了。
首先分析一下脉象,因为郑卢医学首重脉诊,讲求脉法药一体论。
本案脉象——沉缓。
沉者,阳气虚也,不必细论,亦无疑义,大家基本都明白,所以方子用了附子法。
我们重点分析一下缓脉:缓脉:缓脉四至,来往合匀,微风轻飐,春风杨柳。
李中梓云:缓脉以宽舒和缓为义,与紧正相反也。
在卦为坤,在五行为土,在时令为四季之末,在人身为足太阴脾……土为万物之母,中气调和,则百疾不生。
一切脉中,皆须挟缓,谓之胃气……是故缓脉不主疾病,惟考其兼见之脉,乃可断其为病耳!而余更曰:缓脉必与其兼脉及病症合参,方可断其所主尔!此案之脉沉缓,沉则为阴,主阳不足,无力升浮。
缓则为正,主胃气复。
此患者患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髓细胞失去造血功能,因而贫血。
故,卢师在扶阳健脾的基础上,更加杭巴戟、菟丝子,以填肾精,使精旺而能生血;又加阿胶、枸杞、肉苁蓉,大补精血,使血化生更旺。
卢崇汉病案附录三2006年6月26日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卢崇汉先生2006年6月26日国医堂门诊病历情况,全部病例情况统计如下(单位为G)李某女79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两个月)西医诊断:肺癌。
主诉:咳嗽、气喘促症状好转,痰少已无血丝,纳增,精神好转。
四诊:舌微绛,苔白腻罩黄,脉滑数。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广紫苑15 茯苓15 法半夏20 陈皮15木蝴蝶20 杏仁15 石菖蒲20 浙贝15瓜蒌壳15 苍术15 砂仁15 炙甘草5生姜20黄某某男74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9个月)西医诊断: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主诉:晚上未出汗了,胃口正常,二便调。
四诊:舌淡红,苔白腻罩黄,脉沉缓。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75 白术15 杭巴戟20 菟丝子20白晒参10 黄芪50 砂仁15 木蝴蝶20阿胶20 肉苁蓉20 枸杞20 炒麦芽20路党参30 炙甘草5 生姜60郑某某男73岁成都初诊西医诊断:高血压,小脑萎缩、脑动脉供血不足。
主诉:腿脚无力,无法正常行走,舌僵吐字不清,痰多不利。
四诊:舌质淡淤,苔黄腻,脉弦数。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60 白术15 胆南星15 石菖蒲15法半夏20 陈皮15 明天麻15 南山楂20硃茯神15 炙甘草5 生姜50许某某男62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1年余)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诉:咳嗽减,已无黄痰,膝关节、踝关节肿痛减轻,人已不畏风了。
四诊:舌质暗,苔薄白腻罩黄,脉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90 白术15 砂仁15 地肤子15桂枝尖25 茯苓20 木瓜20 淫羊藿25杜仲20 炙甘草10 生姜60 干姜30徐某女52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3次)西医诊断:荨麻疹。
主诉:全身瘙痒明显减轻,大便略干,多喝水后脘腹微胀痛。
四诊:舌质暗红,苔薄白根略腻,脉浮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桂枝尖20 苍术15 法半夏20 地肤子15小茴香20 青皮15 香白芷15 蛇床子15苍耳子15 硃茯神15 南山楂20 生姜20炙甘草5雷某女43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4次)西医诊断: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
卢铸之医案卢铸之是火神郑钦安的嫡传弟子,曾培养了吴佩衡,祝味菊,田八味,范中林等名医,其孙即是卢崇汉(刘力红的师父)。
本医案流失民间多年,学术界从未得见,由向天清先生高价购得,向先生推广中医火神学术不遗余力寄我一份。
本人能获得此医案幸甚至哉!由此可见,这份卢铸之医案有多么珍贵!廖万金男三十余岁西昌人病状:腰痛骨节疼痛数年之久,食饮睡眠均不佳,用脑头即昏眩,天时晴雨都有变动,医治数年无效。
因周某介绍来蓉就诊。
诊断:此病系先后二天均有原因,先天必然是在母腹中六月至八个月期间母气所伤,阻碍于肝不能下迎肾阳之升,筋骨之生成未丰。
后天六七八岁之间,脾肝被风湿所扰,阻碍肾之发育。
今腰之痛,腰为肾之府,府即阳也。
膀胱化气之所,气化不宣,肝反受掣。
脾为后天之宰,土之运化所居,人生先后二天,应宜常时连续不断为佳,今脾肝受掣,木土两不相合,肾脾两不相协,先后两不相宜立,所以宜断为先后有关。
今君之病多感寒湿浸于筋络,阻碍血气之交流通,气之循环常常不畅,俗云通则不痛此也。
此际应宜大温肾水,启太阳之气达于三焦,三焦网膜才能通达,营卫才能协和,阴阳才能燮理,如此为宣通气机扶助先后之本旨为要。
如舍本从末,则失机宜,今之所用壮水主,益火源,引少阴(肾)之气归于太阴(脾肝)布满全身,再引后天之精质归于太虚,使气血充满于百骸之中,阳即能卫外,阴即能守中,诚先后之大原则也,亦先后之并举也,实为天地交器通,人物会聚,日月往来,元阴元阳,两相会合时时刻刻健行不息之大旨也。
初方:元月二十三日【天雄片2.5 桂尖 1.5 南藤0.6 五甲皮0.8 茅术0.5松节1.0 大独活0.6 炙草0.3 生姜2.5】计量单位:小数点前为两,点后为钱方解:用天雄桂尖化精为气,引气机交于脾肝,土木交相得养,茅术引土中之湿归于膀胱,膀胱得附子之温,精气随桂枝援木而上,南藤五甲引精气由网膜达于筋络。
独活分化水土中之凝滞,松节导骨节间之藏污归于水道,生姜通达神明,引桂附之性能达于阴阳界中。
卢崇汉治病心法(1)刘力红(徒):师父,今天想问您两个病人,一个是您这次到南宁来看过的一个食道癌的病人,男性,55岁,这例病人术后已经五年了,三年前转移到左锁骨上及纵隔,左锁骨上的转移灶形成了恶性溃烂,溃烂处有鸡蛋大的一个洞,长年流脓,恶臭不堪。
溃处连及左肩臂疼痛,活动受限。
精力渐差,饮食及睡眠还不错,大便要一周左右方解,但无所苦。
纳后脘略胀。
他这次是4月17号入院,入院时舌很淡,苔中根白厚腻,脉右滑尺浮,重取关寸全无,左脉无根。
当时考虑他是元气衰败之象已露,惟有保固元气,方有挽回的希望,所以为他处了下方(单位皆为克,下同):制附片75(先煎)生白术15 砂仁20 陈皮15法半夏20 朱茯神20 黄芪60 当归15党参30 干姜45 炙甘草10这个方服了13付以后,又在上方的基础上加了白芷15,加白芷主要是考虑到他局部溃烂流脓的情况。
加减前后一共服了18付,总的情况还是有明显的好转,一方面表现在精神体力比过去强了,纳后脘胀的情况基本消除,大便的情况也有改善,尤其是溃烂处较原来小了一些,流脓也明显的减少。
您这次看过以后,在上方的基础上作了改动,用了:制附片75 生白术15 砂仁15 黄芪50陈皮15 生晒参10 杭巴戟20 菟丝子20炙甘草5 生姜60这个方用了7付,溃处又有明显的好转,脓进一步减少。
现在的问题就是疼痛没有改善。
原来他每天吃两粒止痛片,最近增加到了三粒。
对于肿瘤的疼痛,应该如何看待,如何处理,也是今天很想问的一个问题,另外还是希望师父点评一下上面的方药是否恰当。
卢崇汉(师):你这次的处理基本是对路的,而且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效果出来了嘛。
病人发病到现在已经五年,而且后三年出现转移,左锁骨上溃烂长期不愈,加上脉气无根,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了病人的精气已经衰败,机体已经没有能力来修复破损之处。
你初诊号脉,右尺已现浮象,这说明不但元精衰败,且有越脱之象。
我看你初诊案中写了“唯保固元气,以图万一”,这是很贴切的,这说明你抓住了根本。
(扶阳记)桂附汤冶病例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杏仁 15 苍术 15 法半夏 20 石菖蒲 20 砂仁 15 陈皮 15 浙贝 15 炙甘草 5 复诊(已连续复诊两个月)黄某某男 74 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 9 个月)西医诊断: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主诉:晚上未出汗了,胃口正常,二便调。
四诊:舌淡红,苔白腻罩黄,脉沉缓。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 75 白晒参 10 阿胶 20 路党参 30 白术 15 黄芪 50 肉苁蓉20 炙甘草 5 杭巴戟 20 砂仁 15 枸杞 20 生姜 60 菟丝子 20 木蝴蝶 20 炒麦芽 20郑某某男 73 岁成都初诊西医诊断:高血压,小脑萎缩、脑动脉供血不足。
主诉:腿脚无力,无法正常行走,舌僵吐字不清,痰多不利。
四诊:舌质淡淤,苔黄腻,脉弦数。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 60 法半夏 20 硃茯神 15 白术 15 陈皮 15 炙甘草 5 胆南星 15 明天麻 15 生姜 50 石菖蒲15 南山楂 20许某某男 62 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 1 年余)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诉:咳嗽减,已无黄痰,膝关节、踝关节肿痛减轻,人已不畏风了。
四诊:舌质暗,苔薄白腻罩黄,脉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 90 桂枝尖 25 杜仲 20 白术15 茯苓 20 炙甘草 10 砂仁 15 木瓜 20 生姜 60 地肤子 15 淫羊藿 25 干姜 30徐某女 52 岁成都西医诊断:荨麻疹。
复诊(已连续复诊 3 次)主诉:全身瘙痒明显减轻,大便略干,多喝水后脘腹微胀痛。
四诊:舌质暗红,苔薄白根略腻,脉浮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桂枝尖 20 小茴香 20 苍耳子 15 炙甘草 5 苍术 15 青皮 15 硃茯神 15 法半夏 20 香白芷 15 南山楂 20 地肤子 15 蛇床子 15 生姜 20雷某女 43 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 4 次)西医诊断: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
[转]卢崇汉用药经验荨麻疹:卢崇汉:桂枝尖20 青皮15 苍朮15 炙甘草5 生姜20 白芷15 小茴香20 南山楂20 地肤子15 蛇床子15 苍耳子15干燥綜合徵:卢崇汉:製附片75 上肉桂15 生黄柏15 知母20 木蝴蝶20 砂仁15 白术15 生姜50 炙甘草5慢性咽炎:卢崇汉:1、木蝴蝶20 砂仁15 生黄柏15 炙甘草52、製附片60 上肉桂15 木蝴蝶20 砂仁15 生黄柏20 炙甘草5 知母20 炮黑姜35肺癌:卢崇汉:法半夏20陳皮15 石菖蒲20 瓜蔞殻15 硃茯神20廣紫菀15 木蝴蝶20 杏仁15 浙貝15 蒼朮15 炙甘草5 南山楂20 生薑20 白及15 蘇子15 白朮15 黃芩15廣茜根15 砂仁15 毛化紅15 竹茹15 甘草5 桂枝尖25 白蔻15 薤白15 製附片75 干姜50 茯苓15冠心病:卢崇汉:桂枝尖25 石菖蒲20 南山楂20 薤白20 瓜蒌壳15 陈皮15 法半夏20 苍术15 炙甘草5 生姜30风湿性心脏病:卢崇汉:桂枝尖25 陳皮15 法半夏20 蒼朮15 茯神20 砂仁15 生姜20 白蔻15 南山楂20 瓜蔞殻15 厚朴15高血压,小脑萎缩,脑动脉供血不足卢崇汉:製附片60 陳皮15 法半夏20 白朮15 茯神15 炙甘草5 生姜50 胆南星15 南山楂20 石菖蒲20 天麻15格林巴利綜合徵卢崇汉:桂枝尖25 陳皮15 法半夏20 蒼朮15 茯苓15 生姜20 炙甘草5 南山楂20 石菖蒲20 白芷15胃炎:卢崇汉:桂枝尖25 陳皮15 法半夏20 蒼朮15 茯苓15 白蔻15 生姜20 南山楂20石菖蒲20 砂仁15 白芷15 五灵脂15胰头癌:卢崇汉:陳皮15 法半夏20 白朮15 茯苓15 白蔻15 藿香15 砂仁15 厚朴15 生姜20 大黄10 南山楂20胆囊、胆管癌:卢崇汉:製附片75 桂枝尖25 大麦芽20 陳皮15 法半夏20 蒼朮15 茯苓15 炙甘草5 砂仁15 生姜50肝癌,糖尿病卢崇汉:白朮15 炙甘草5 生姜60 砂仁15 木蝴蝶20 白晒参10 党参30 黄芪50 菌灵芝20 肉桂15 郁金15 知母20膀胱炎:卢崇汉:製附片60 陳皮15 苍朮15 茯苓15 炙甘草5 生姜50 桂枝尖25 香附15 车前子20 海金砂30 金钱草30前列腺炎:卢崇汉:製附片60 陳皮15 苍朮15 茯苓15 炙甘草5 生姜50 桂枝尖25 香附15 郁金15 车前子20 金钱草30 石韦15肾癌:卢崇汉:制附片75白术15炙甘草50 生姜60砂仁15 黄芪50潞党参30杭巴戟20 菟丝子20再生障碍性贫血:卢崇汉:製附片60 陳皮15 青皮15 法半夏20 白朮15 茯苓15 炙甘草5 生姜50 干姜15 砂仁15 黄芪50 党参30 白晒参10 灵芝20 巴戟20 菟丝子20 枸杞20 阿胶20 炮黑姜20 南山楂20 大麦芽20 桂枝尖25 小茴香20 吴茱萸12 酸枣仁15 柏子仁20骨髓异常增生綜合徵卢崇汉:製附片75 白朮15 炙甘草5 生姜60 砂仁15 木蝴蝶20 炒麦芽20 白晒参10 党参30 黄芪50 巴戟20 肉苁蓉20 菟丝子20 枸杞20 阿胶20红斑性狼疮:卢崇汉:製附片60 陳皮15 法半夏20 苍朮15 白术15 茯苓15 炙甘草5 生姜50 砂仁15 白豆蔻12 白芷15 藿香15 黄芪50 巴戟20 南山楂20 大麦芽20 石菖蒲20 桂枝尖25 上肉桂15 龙骨牡蛎各30 知母20 木蝴蝶20。
卢崇汉中医救急方药
人将死的时候是什么状态?答:阴阳离诀。
神死也!
阴阳离诀前是有机会救治的!关键时刻良医可以救一命,延长老人的寿命。
救命方子:四逆汤。
可以救治心衰等等脏腑衰竭。
当老年人乏力困倦,奄奄一息时,
就可以根据病情辩证加味运用四逆汤。
具体来说:
一、山参四逆汤:病人奄奄一息、有虚汗或者汗多时用此方。
制附子120克干姜60克炙甘草30克山参30克
这时候快速煎药,熬开了水就可以喝了,一边熬,一边用勺子接一点点给患者喂服。
这是急救的方案。
二、葱白四逆汤:病人的疾病比较重、乏力困倦、没有汗时用此方。
制附子60克以上,先煎2小时以上,生姜60克炙甘草15克葱白3~7根(后下)
特别说明:葱白后下,药熬好了,把葱白切丝放进去涮五分钟。
三、葱白党参四逆汤:病人疾病比较重、乏力困倦、感冒又有汗时用此方。
制附子60克以上,先煎2小时以上,生姜60克炙甘草15克党参20克,葱白3~7根(后下)
特别说明:葱白后下,药熬好了,把葱白切丝放进去涮五分钟。
特别提醒:很多老年人感冒了,就有可能出现阴阳离诀症状。
四、平时保健:
1、如果出现阳虚的表现,就会影响心肾,可以用”一、“方的十分之一剂量,
其中附子需要先煎一小时,山参换成党参也行。
2、如果阳虚又没有汗就用” 二、“方的十分之一剂量。
保健目的:防止阳虚或者阴阳俩虚导致心肾不交。
火神派卢崇汉医案从属主题: 火神派卢卢崇汉医医案卢崇汉先生乃“当代火神派”的代表人物,在《扶阳讲记》中力倡扶阳。
其核心思想之一就是“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
卢氏对此自诩甚高,自称是得于郑钦安并高于郑钦安的创新之举。
吾颇不以为然。
纵观仲景之后历代医家之学术观点,多为昌明一法,原不该求全责备-卢崇汉医案1.陈朝福男34岁病状:已患一月余,先是左脚疼痛,不能下地,过后右脚◎也同样出现疼痛,继之延及周身经络与骨节疼痛难忍,卧床不能翻身。
诊断:此病由于内暑所得,其人作钢筋之人,因天热太甚,午眠◎间,卧于电扇之下,又泼冷水,上受风,下受湿,风湿浸于筋骨之中,久久两手两足疼麻,服西药反串及周身,不能行步,举步艰难,转侧不灵,疼痛难安,求余往诊,细查之,纯系风湿凝束筋络,伸屈不得,幸能进食,此病之风湿系渐渐浸入,应用阳化阴,祛风行湿为要。
初方:桂尖0.8 羌活0.4 松节0.6 茴香0.6 茅术0.4 淫羊藿0.6 厚朴0.4 南藤0.4 炙草0.2 生姜1.0方解:用桂尖宣开太阳,拨动少阴,用羌活鼓荡风湿随桂尖从内外出,冀期由汗而解。
用松节通达筋络骨节,茅术泄湿燥土,使之引风湿从肌腠皮毛而出,随汗而解。
西茴香以◎肌,拨动脾之运化,随阳明肌腠驱风外出。
南藤引筋络之风湿达于纤维,因纤维连于肌腠,使肌腠中之纤维透于皮肤与桂枝羌活一鼓而出。
厚朴降上下之逆气归于小肠膀胱与桂枝宣化太阳之气流通无限。
淫羊藿交合阴阳,引姜草辛甘化阳之能使◎期元阴元阳之合中之风湿随桂枝羌活南藤一壅而出。
二方:天雄片2.0 松节1.0 南藤0.5 桂尖1.0 茅术0.5 五甲皮0.5 西茴香0.8 炙草0.3 生姜2.0方解:用附子之嫩者起少阳之气通达筋络,用五甲以引之,与桂枝开畅于肌腠毛窍之外。
三方:天雄片2.5 桂尖1.0 茅术0.4 南藤0.8 松节0.5 五甲皮0.6 西茴香0.8 炙草0.3 生姜2.0四方:天雄片2.5 茅术0.4 松节1.0 厚朴0.4 南藤0.6 淫羊藿1.0 西茴香0.8 乳香0.4 炙草0.3 生姜2.0方解:用乳香化肌腠中之脂肪浸流之寒湿随羌活南藤通达于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