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
- 大小:437.00 KB
- 文档页数:13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可编辑)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进度表班级。
序号课题实验类型进度星期日期1 种子的萌发分组第一周 3.42 凤仙花开花了分组第三周 3.163 果实和种子分组第三周 3.184 点亮小灯泡分组第六周 4.85 简易电路分组第七周 4.136 电路出故障了分组第七周 4.157 导体和绝缘体分组第九周 4.298 做个小开关分组第十周 5.69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分组第十三周 5.2510 观察矿物分组第十三周 5.27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日期。
年月日项目:种子的萌发实验目的: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优质的种子,也需要适宜的条件。
实验原理:种子是否能萌发与环境密切相关。
内容: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实验器材: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实验过程: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
置于低温环境里。
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如湿度、温度等。
优质的种子也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进度表,其中包括了各个课题的实验类型、进度以及日期等详细信息。
在种子的萌发实验中,我们旨在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优质的种子和适宜的条件,同时了解种子是否能萌发与环境密切相关。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常见的种子(如绿豆和黄豆)40粒,并准备了4个有盖的罐头、小勺、餐巾纸和标签等实验器材。
具体实验过程包括将绿豆放入不同环境中观察其萌发情况,如室温、低温、湿润等。
科学实验报告单(6)
科学实验报告单(7)
科学实验报告单(8)
科学实验报告单(9)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科学实验报告单(16)
科学实验报告单(17)
科学实验报告单(18)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科学实验报告单(20)
科学实验报告单(21)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10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4分)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含有脂肪。
2、辨别淀粉:(4分)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碘酒,观察现象。
②将碘酒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蓝,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整理实验材料。
(2分)。
普定县城关镇第二小学科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四(4)姓名 _____ 组别 ____ 实验时间 _____ 年 ____ 月 ___ 日普定县城关镇第二小学科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四(4)姓名 _____ 组别 ____ 实验时间 _____ 年 ____ 月 ___ 日普定县城关镇第二小学科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四(4)姓名 _____ 组别 ____ 实验时间 _____ 年 ____ 月 ___ 日普定县城关镇第二小学科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四(4)姓名 _____ 组别 ____ 实验时间 _____ 年 ____ 月 ___ 日普定县城关镇第二小学科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四(4)姓名 _____ 组别 ____ 实验时间 _____ 年 ____ 月 ___ 日普定县城关镇第二小学科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四(4)姓名 _____ 组别 ____ 实验时间 _____ 年 ____ 月 ___ 日普定县城关镇第二小学科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四(4)姓名 _____ 组别 ____ 实验时间 _____ 年 ____ 月 ___ 日普定县城关镇第二小学科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四(4)姓名 _____ 组别 ____ 实验时间 _____ 年 ____ 月 ___ 日普定县城关镇第二小学科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四(4)姓名 _____ 组别 ____ 实验时间 _____ 年 ____ 月 ___ 日普定县城关镇第二小学科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四(4)姓名 _____ 组别 ____ 实验时间 _____ 年 ____ 月 ___ 日普定县城关镇第二小学科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四(4)姓名 _____ 组别 ____ 实验时间 _____ 年 ____ 月 ___ 日普定县城关镇第二小学科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四(4)姓名 _____ 组别 ____ 实验时间 _____ 年 ____ 月 ___ 日普定县城关镇第二小学科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四(4)姓名 _____ 组别 ____ 实验时间 _____ 年 ____ 月 ___ 日普定县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 ____ 姓名_____ 组别 ____ 实验时间_____ 年___ 月____ 日普定县小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 ____ 姓名_____ 组别 ____ 实验时间_____ 年___ 月____ 日。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1、实验名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实验原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实验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实验名称: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目的: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实验器材:气球、羊毛制品、木尺实验步骤: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实验名称:点亮小灯泡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原理: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4、实验名称:简单电路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原理: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5、整理器材。
5、实验名称:连接串联电路实验目的:会使用串联方法连接电路实验原理;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操作步骤: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一、实验题目:水的沸腾二、实验目的:了解水的沸腾规律,研究影响水沸腾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1.一个空瓶2.一瓶水3.电热水壶4.温度计四、实验步骤:1.将电热水壶加满水后,启动电源,等待水沸腾。
2.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并用温度计记录水的温度。
3.在空瓶内注入一些冷水,再将冷水倒入正在热的水中。
4.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并用温度计记录水的温度。
5.按照步骤3,反复进行若干次。
五、实验结果:当水达到一定温度时,水会开始沸腾,冒出气泡。
加入冷水后,水的温度降低,再次开始沸腾的温度也会相应降低。
六、实验结论:水的沸腾温度是不固定的,受许多因素影响,最主要的是气压和水的纯度。
水沸腾时会发生蒸发作用,水中的气体会膨胀,形成气泡。
七、实验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水的沸腾规律。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通过实验来探究问题,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八、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不要触碰电器和热水壶。
2.在注入冷水时,需要谨慎,以免将水溅到身上。
3.实验结束后,需要将电热水壶等器材打开电源,并放置在安全位置,以免造成意外事故。
九、实验评分:本次实验中,我认真按照步骤进行,观察仔细,记录准确。
实验结果与结论也十分合理。
因此,我获得了优秀的评分。
十、实验心得分享:这次实验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探究科学问题需要严谨的实验设计和实践能力。
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3)科学实验报告单(4)科学实验报告单(5)篇二: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1.体验静电现象(P2)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实验原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操作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实验名称 ;不一样的电荷实验目的 :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实验器材 :气球、羊毛制品、木尺步骤 : 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实验名称:小灯泡的构造实验目的了解小灯泡的构造是怎样的实验器材小灯泡实验步骤展示小灯泡,让学生看清灯泡的构成实验结论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构成的4让小灯泡发光(P5)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原理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5连接带灯座的电路(P7)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原理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和。
2、实验: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
在经1米长的木尺上,用毛皮、丝绸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材料:
气球、木尺、毛皮、丝绸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简单电路画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3、导体与绝缘体
问题:
1、我们小组共检测了材料
2、检测中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有种
3、检测中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有种
4、我们小组预测正确的材料有,这些材料是
5、我们小组预测不正确的材料有,这些材料是
6、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
4、油菜花开了
☆观察:
油菜花的观察记录
数量
颜色形状气味其他发现
萼片
花瓣
雄蕊
雌蕊
☆填一填
1、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四个部分组成。
2、解剖花的顺序应该从到。
5、萌发的种子
☆观察:
1、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2、蚕豆发芽的观察实验
选10粒大小相近的蚕豆种子,在水中浸泡两天后放在一个铺有棉花的盘子里,保持湿润。
并按表中时间一次解剖一粒种子,注意比较种子各部分的变化,做好记录。
第3天第6天第9天第12天第15天第18天胚芽
胚根
子叶
☆连一连
子叶植物的茎和叶
胚芽植物的根
胚根萎缩
6、动物的卵
☆观察:
1、观察鸡蛋的结构
2、鸡蛋外壳的观察
我的发现:
3、比较几种动物的卵
相同之处不同之处鹌鹑的卵
鲫鱼的卵
蚕的卵
☆想一想
鸡蛋里为什么会有一个气室呢?
7、一天的食物给食物分类:
8、食物中营养
观察实验: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脂肪的辨别方法:
1、用棉签蘸上点食用油,涂在白纸上。
2、分别用肥肉、花生米泉市等在白纸上挤压、滑动。
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由此我们知道我们吃的食物含有脂肪。
淀粉的辨别方法:
1、在淀粉糊中滴入一滴碘酒,会看到淀粉变成蓝色。
2、分别在不同的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实验现象。
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由此我们知道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淀粉。
9、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观察实验:比较生、熟的猪肉或者鸡肉
实验材料: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火柴、猪肉或者鸡肉实验过程:切一小块生猪肉或者鸡肉放入清水中加热。
观察并描述猪肉或者鸡肉的变化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思考:
生的猪肉或者鸡肉有什么不同?生的猪肉或者鸡肉为什么不甘落后适合直接食用?
10、面包发霉了面包发霉的条件
11、各种各样的岩石活动一:观察描述岩石:
活动二:小组岩石分类记录表
1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13、面对几种不知名的矿物不知名矿物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