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42
加巴喷丁和阿米替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简析发表时间:2016-02-01T09:21:15.4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作者:杨玲颜廷旭文香兰[导读]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本研究宗旨在观察加巴喷丁及阿米替林联合应用在治疗神经科常见病理性疼痛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136000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于中毒、缺血、外伤和机体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中枢或外周神经损伤或产生病变而引起的慢性疼痛,主要包括自发性疼痛、疼痛易感、痛敏和疼痛累积,一般呈慢性,可持续数天或数周,这类疼痛对阿片类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反应较差。
加巴喷丁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其结构类似于神经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2006年欧洲神经病学会联盟提出药物治疗神经痛指南确定加巴喷丁作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线药物。
目前加巴喷丁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头痛综合征等。
阿米替林为三环类抗抑郁药,具有止痛、镇静、抗抑郁的作用。
本研究宗旨在观察加巴喷丁及阿米替林联合应用在治疗神经科常见病理性疼痛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
一、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我们选取神经科患者计73例,其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8例(累及肋间神经10例,三叉神经4例,臂丛神经3例,面神经1例),三叉神经痛12例(原发性8例,继发性4例),丘脑痛11例,偏头痛9例,头痛综合征15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8例。
男38例,女34例,年龄22~76岁,平均(45.3±2.5)岁,病程为1个月~10年。
2 治疗方法加巴喷丁胶囊(规格:300 mg/粒,生产批号:H2005027,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第1天晚上口服300 mg,第2天600 mg 分2次口服,第3天0.9 g分3次口服,效果不佳者,可逐渐加量至每日1 800 mg,直到患者疼痛缓解或出现不能耐受的副作用,最高剂量不超过每日2 400 mg。
论著 临床论坛CH INESE COMMUNITY DOCTORS34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0年第26期(第12卷总第奥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分析李 晶 黄志雄355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 住院药房摘 要 目的:探讨奥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
方法:晚期肿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通过视觉类比量表(VAS)和主诉分级进行疼痛强度评估,分为A 组奥施康定组40例,B 组奥施康定+加巴喷丁组40例,通过个体化用药,研究其治疗疼痛缓解度,有效率和显效率。
结果:A 组疼痛完全缓解9例,明显缓解17例,其有效率为85%,显效率为65%,B 组疼痛完全缓解12例,明显缓解19例,有效率为92 5%,显效率为77 5%,结论:奥施康定+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显著。
关键词 奥施康定 加巴喷丁 神经病理性疼痛 疗效do:i 10.3969/.j i ssn .1007-614x .2010.26.001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疼痛门诊治疗晚期肿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最后可评估患者为80例。
80例患者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38~85岁,平均63 2岁,受试者年龄、病种分布广,其中肺癌35例(43 75%);乳腺癌22例(27 5%);消化系统肿瘤11例(13 75%),宫颈癌9例(11 25%);头颈部肿瘤3例(3 75%)。
入组条件: 经影像学、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 均有与肿瘤相关的中、重度神经病理性疼痛; 患者生存期均超过1个月。
疼痛强度评估方法:所有疼痛患者均通过视觉类比量表(VAS )和主诉分级法评估其疼痛强度。
0为无疼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
治疗方法:受试者均予奥施康定,首次剂量10m g ,12小时/次,最大剂量为40mg ,此药物整片呑服,不得掰开或研碎服用。
B 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加巴喷丁,300~900mg /日,分3次口服。
•2952•吉林医学2020年12月第41卷第12期加巴喷丁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研究徐亮(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江西宜春336000)[摘要]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选取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100例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药伐昔洛韦,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癫痫药加巴喷丁,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带状疱疹神经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ratingscalle 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药物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应用加巴喷丁和伐昔洛韦联合治疗能够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加巴喷丁;伐昔洛韦;带状疱疹;神经痛;数字评分法带状疱疹因幼年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其潜伏期长,倘若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会激活病毒,使其蔓延,在皮肤表层出现水痘,部分患者甚至会累及神经,诱发炎性反应,出现神经痛症状[1]。
报道显示[2],神经痛为带状疱疹常见并发症,发病年龄超60岁。
临床上,应加强治疗,缓解疼痛,消除机体内炎性,改善预后,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报道选取病例深入探讨加巴喷丁联合伐昔洛韦在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到本院治疗的10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1~77岁,平均(69.43±4.71)岁,病程1~10个月,平均(5.52±1.13)个月;试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0~75岁,平均(67.52±4.23)岁,病程2~13个月,平均(7.53±2.09)个月。
加巴喷丁具有显著的抗惊厥作用,但详细的药理机制尚不明确。
通过动物实验提示发现,加巴喷丁和其他抗惊厥药作用机制基本相似,且加巴喷丁可以抑制癫痫发作,具有较好的抗癫痫作用。
并且,近几年加巴喷丁药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被广泛使用于临床治疗中,其可以用于癫痫治疗、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以及围手术期治疗等。
这是由于加巴喷丁药物具有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以及拮抗钙离子通道等作用,实现相应的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可有效减轻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且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围术期疼痛临床治疗也具有较好作用。
但是,加巴喷丁药物也具有部分不良反应,现将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加巴喷丁具有的药理作用加巴喷丁与r-氨基丁酸的结构十分相似,但当前对于加巴喷丁所具有的作用机制尚不够详细。
王艳等[2]通过研究认为加巴喷丁作为一种临床治疗带状性疱疹疾病的有效止痛药物,该药物可以通过拮抗N-甲基-D 天冬氨基受体,抑制r-氨基丁酸受体进入人体通路,并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实现镇痛作用。
并且,加巴喷丁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并产生GABA样的抑制作用,促使人体内的GABA 合成增多,并减少GABA发生的降解情况。
并且,加巴喷丁作用于人体还可以抑制突触后膜的钙离子通道,并阻断发生病变的神经出现异常放电的情况。
因此,加巴喷丁通过对周围的神经或者人体的中枢神经产生影响,可以调整人体的异常感觉信息,并在人体脊髓中进行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充分发挥出加巴喷丁所具有的药理作用,显著帮助临床患者缓解疾病症状,缓解患者由于疾病产生的疼痛感。
并且,随着对加巴喷丁的研究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医生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缓解患者的疼痛,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DOI:10.16662/ki.1674-0742.2021.10.191加巴喷丁的临床应用进展彭桂芳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广西崇左532200[摘要]加巴喷丁的构成和r-氨基丁酸(GABA)的构成相似,其属于一种1-(氨甲基)-环己烷乙酸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氨基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