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围岩技术交底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01
- 格式:doc
- 大小:354.50 KB
- 文档页数:13
浅谈白茫雪山3#隧道Ⅴ级围岩施工工艺(魏格洛,郝春风)摘要:本文依照白茫雪山3#隧道的特殊地理条件,简要介绍在高海拔地区隧道施工中Ⅴ级围岩的施工技术措施。
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茫雪山3#隧道高海拔Ⅴ级围岩施工工艺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云南省国道214线香格里拉至德钦二级公路路基五合同段的施工生产任务,其中白茫雪山3#隧道主洞建筑限界净宽10m,净高5m,隧址区地处“世界屋脊”著称的青藏高原南东缘,海拔4000-4200m之间,氧气稀薄。
项目区内侵蚀切割剧烈,山体表层覆盖较厚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下伏地层岩性主要由侏罗系砂岩夹泥灰岩,三叠系砂岩、板岩、页岩、安山岩、安山武岩等,二叠系片岩及印支期花岗岩组成。
隧道全长3951m,明洞及洞门27m,Ⅳ级围岩段1536m,Ⅴ级围岩段2388m。
其中Ⅴ级围岩段实际情况为极破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岩体极不稳定,每5-8m变化频繁,碎石夹土,极易坍塌,对施工生产造成巨大影响。
为保证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我标段特制定下述施工方案。
采用施工方法为上、下导坑开挖,中间留核心土。
基本施工顺序:施工测量→掌子面上导坑开挖→初期支护→下导坑开挖→初期支护及辅助施工措施→仰拱施工→洞身防水→边墙基础→二次衬砌→洞内装饰一、隧道掘进施工1、施工测量由隧道专业测量工程师进行隧道中线,水平的测量工作。
按设计结构尺寸画出隧道开挖轮廓线,并用红色漆线显示在隧道的开挖断面上。
2、超前小导管沿测量放样开挖的外轮廓线按设计图纸的位置施工超前小导管。
采用YT28风动凿岩机钻孔或凿岩机直接将小钢管打入岩层,压注水泥浆。
(1)、小导管施工要求a、小导管采用φ50钢管在现场加工成型。
小导管长度5.0m,一端做成尖角,并且在管壁每隔15cm范围内交错打孔,孔直径为6mm~8mm,以便于浆液扩散。
b、小导管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环向间距0.4m、纵向间距3.5m,外插角根据岩层走向控制在15°左右,搭接长度不小于100cm。
技术交底书编制单位:架子四队主送单位隧道五工班编号YGYYGTC 项目名称隧道仰拱及仰拱填充日期仰拱及仰拱填充施工技术交底书一、仰拱施工工艺框图仰拱、仰拱填充施工工艺流程图二、施工步骤及方法1、仰拱开挖⑴仰拱部位的基坑几何尺寸根据围岩级别和隧参图(贵广贺广隧参02)施工。
⑵为避免开挖震动对已形成的初衬结构造成不利的影响和尽量控制超挖,仰拱开挖严禁放大炮,控制装药量。
⑶尽量采用光爆技术开挖,使仰拱基本达到一次成型,避免对局部进行再次开挖。
仰拱衬砌支护参数表:名称Ⅱa Ⅱb Ⅲa Ⅲb Ⅲc Ⅳa Ⅳb Ⅳc Ⅴa Ⅴb Ⅴc仰拱初支厚度/ / / 0 0 10 25 25 28 28 30 (cm)仰拱二/ / / 50 50 55 55 60 60 60 65衬厚度(cm)2、初衬仰拱支护结构:⑴仰拱部位的基坑开挖后在施设各支护结构前,必须测量基底部标高、几何尺寸等,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现在浇筑的仰拱填充砼顶面为轨顶下1.0米,隧道中心现仰拱填充浇筑厚度为90cm,中心开挖深度H=0.9+仰拱二衬厚度+初支厚度。
⑵在施实仰拱支护前,对基坑中的虚渣、杂物、积水等必须清除干净。
⑶对超挖过大的坑穴,用C20砼回填密实。
⑷在仰拱的初衬中设有钢拱架时:①在设置钢拱架前,在基底喷射C25砼找平层。
②钢架的型号、间距及钢架纵向连接钢筋的规格、间距及连接符合设计要求。
③仰拱钢架与边墙钢架的连接符合设计要求。
④仰拱钢架用冷弯机弯制成符合弧度要求的形状。
严禁将整榀钢架做成几段折线形的钢架。
⑤当整榀钢架分段制做时,其接头必须按设计要求制成板式连接。
个别需采用对焊连接时,在钢架接头腹板中必须双面拼焊钢板,或采用四孔双面夹板螺栓连接。
⑥用砼掩埋钢架前必须清除所有钢架外表的油圬、泥土、锈迹。
⑦严禁用废旧钢材制作钢架。
⑸仰拱初衬砼施工:①仰拱初衬砼一般均采用喷砼到设计厚度,喷射砼采用C25砼。
②喷砼的厚度满足钢件保护层的要求。
一、交底编号:________________二、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三、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四、交底部位:隧道五级围岩施工区域五、接收单位:________________六、交底内容:1. 施工背景及目的- 本工程隧道施工区域为五级围岩,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为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本交底旨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五级围岩施工安全。
2. 安全注意事项- 施工前,应对五级围岩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围岩结构、稳定性等信息。
- 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围岩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 加强围岩监测,确保围岩稳定。
3. 施工准备-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五级围岩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 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
- 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4. 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 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的施工工艺。
- 爆破前,对爆破区域进行围岩稳定性评估,确保安全。
- 爆破后,及时进行通风、降尘、排水等作业。
- 加强支护,确保围岩稳定。
5. 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 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 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6. 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
-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7. 安全责任- 施工单位负责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安全责任。
-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七、交底人:________________八、接收人:________________九、备注:- 本安全技术交底适用于隧道五级围岩施工全过程。
- 施工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台阶法技术交底一、台阶法适用范围单线隧道Ⅲ、Ⅳ、Ⅴ级围岩。
二、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前准备超前地质预报、测量、量测钻爆设计布置炮眼上部断面钻眼下部断面钻眼装药、爆破通风排烟、排险初喷混凝土、瞄杆、出渣开挖质量检查初期支护钻爆设计超前支护仰拱、拱墙复合初砌施工结束调整钻爆参数台车(台架)就位不合格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图三、台阶法施工步序说 明:1、上部开挖;Ⅱ、上部初期支护;3、下部开挖;Ⅳ、下部初期支护;5、底部开挖(捡底);Ⅵ、仰拱及混凝土填充;Ⅶ、二次衬砌;台阶法施工步序图Ⅳ级围岩台阶法断面示意图Ⅴ级围岩台阶法断面示意图1、施工工序说明(1)开挖1 部台阶,施作1 部洞身结构的初期支护。
施工临时横撑(仅适用于台阶法加临时横撑)或临时仰拱(仅适用于台阶法加临时仰拱)(2)上台阶施工至适当距离后,分左右开挖3部,左右要错开3米,施作洞身结构的初期支护。
(3)灌筑该段内Ⅵ部底板(或仰拱)。
(4)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Ⅶ部二次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2、开挖尺寸要求建议上下台阶分界为内轨顶上197cm(此处为钢架直线与圆弧交汇处)。
现场要形成明显的上、下台阶施工工作面。
3、台阶法施工要求(1)开挖进尺控制:台阶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围岩地质条件和初期支护钢架间距合理确定,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V、VI级围岩不应大于1榀钢架间距,IV级围岩不应大于2榀钢架间距,边墙开挖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2)台阶高度、长度控制:采用台阶法开挖隧道时,应根据围岩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和高度。
各部台阶长度不宜过长,上台阶长度不得大于10米,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台阶长度应控制在一倍洞径。
上、下台阶高度比例以1.5:1为宜。
下台阶开挖左、右侧应错开3m拱架的距离。
(3)临时支撑、临时仰拱:当钢架拱脚下沉或内移时,应在上台阶底部设临时横撑或临时仰拱,若钢架拱顶发生明显下沉时,应设临时竖撑。
拆除临时支撑或临时仰拱时,应根据监控量测分析,确定拆除时间和长度,并不大于2榀钢架间距。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隧道五级围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隧道工程2. 施工单位:XX施工单位3. 施工地点:XX地区4. 施工时间: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三、五级围岩特点五级围岩属于软岩,具有以下特点:1. 软化性强,易风化,强度低;2. 摩擦系数小,稳定性差;3. 膨胀性大,开挖后易发生坍塌;4. 软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较大,影响施工进度。
四、安全技术措施1. 施工准备(1)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安全措施;(2)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3)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设备,如救生圈、绳索、救生衣等。
2. 隧道开挖(1)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减少围岩损伤;(2)开挖过程中,密切关注围岩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3)开挖断面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确保围岩稳定;(4)加强排水,防止围岩因水分增加而软化。
3. 围岩支护(1)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拱架等支护措施,确保围岩稳定;(2)锚杆长度、间距、倾角等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3)喷射混凝土厚度、强度等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4)钢拱架应安装牢固,与围岩紧密接触。
4. 施工安全(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设立安全警示标志;(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3)严禁酒后上岗、疲劳作业;(4)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严禁攀登、跳跃;(5)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动火作业。
5. 应急预案(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程序和措施;(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
五、交底内容1. 施工单位、施工地点、施工时间;2. 五级围岩特点及施工难点;3. 施工准备、隧道开挖、围岩支护、施工安全、应急预案等安全技术措施;4. 施工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5. 交底人、被交底人、时间。
五级围岩开挖交底淘金山隧道出口二工区DK348+100~DK348+045段开挖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淘金山隧道位于沙县境内,起于福建省沙县富口镇墘村,经过马头山北东坡,止于沙县淘金山风景区南东侧约200m。
隧道为单洞双线,进口里程DK340+007,左线内轨顶面标高185.026m;隧道出口里程DK348+100,左线内轨顶面标高145.792m。
隧道全长8093m,隧道洞身最大埋深252.77m。
隧道进口段位于直线上,洞身DK341+271.03∽DK345+464.12段位于左偏曲线上,左线曲线半径R=5500m,右线曲线半径R=5504.60,左线曲线长4193.09m;隧道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
淘金山隧道出口端洞口根据设计图纸为Ⅲ级,地表为粉质黏土、灰黄色、硬塑,厚度为5~8.0米,下伏为全~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土状。
F1断层为碎裂岩、挤压强烈,裂隙发育,导水性较弱,洞口稳定性差。
二、施工方案1、根据施工图设计DK348+100~DK348+086段为Ⅲ级围岩地段,采取明挖爆破相结合开挖方式,机械出渣,其中 DK348+086~DK348+076为浅埋段,超前大管棚采用49根40米长φ108无缝钢管,环向间距40cm,沿隧道拱部140o范围内布置(详见导向墙与管棚施工技术交底)。
超前双层小导管采用钢管外径50mm、厚5mm的热扎无缝钢管,长度为5.0m,在前部钻注浆孔,孔径10mm,孔间距15cm,呈梅花形布置,前端加工成锥形,长度为10cm。
尾部长度不小于100cm,作为不注浆的止浆段,超前双层小导管配合钢架使用。
超前双层小导管安设环向间距30cm,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5m,3.0m施做一环,外插角分别采用40°和10°交错布置,超前双层小导管安设采用钻孔打入法,即先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mm,然后将小导管穿过钢架,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
淘金山隧道出口二工区DK348+100~DK348+045段开挖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淘金山隧道位于沙县境内,起于福建省沙县富口镇墘村,经过马头山北东坡,止于沙县淘金山风景区南东侧约200m。
隧道为单洞双线,进口里程DK340+007,左线内轨顶面标高185.026m;隧道出口里程DK348+100,左线内轨顶面标高145.792m。
隧道全长8093m,隧道洞身最大埋深252.77m。
隧道进口段位于直线上,洞身DK341+271.03∽DK345+464.12段位于左偏曲线上,左线曲线半径R=5500m,右线曲线半径R=5504.60,左线曲线长4193.09m;隧道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
淘金山隧道出口端洞口根据设计图纸为Ⅲ级,地表为粉质黏土、灰黄色、硬塑,厚度为5~8.0米,下伏为全~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土状。
F1断层为碎裂岩、挤压强烈,裂隙发育,导水性较弱,洞口稳定性差。
二、施工方案1、根据施工图设计DK348+100~DK348+086段为Ⅲ级围岩地段,采取明挖爆破相结合开挖方式,机械出渣,其中DK348+086~DK348+076为浅埋段,超前大管棚采用49根40米长φ108无缝钢管,环向间距40cm,沿隧道拱部140o范围内布置(详见导向墙与管棚施工技术交底)。
超前双层小导管采用钢管外径50mm、厚5mm的热扎无缝钢管,长度为5.0m,在前部钻注浆孔,孔径10mm,孔间距15cm,呈梅花形布置,前端加工成锥形,长度为10cm。
尾部长度不小于100cm,作为不注浆的止浆段,超前双层小导管配合钢架使用。
超前双层小导管安设环向间距30cm,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5m,3.0m 施做一环,外插角分别采用40°和10°交错布置,超前双层小导管安设采用钻孔打入法,即先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mm,然后将小导管穿过钢架,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
哈牡客专SG-5标亚布力隧道级Ⅴ级围岩爆破设计技术交底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五局哈牡客专SG-5标综合三队2016年3月5日亚布力隧道IV级围岩开挖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亚布力隧道DK203+896~DK204+790段全长896m,其中Ⅴ级围岩489m,Ⅳ围岩405m,隧道区的分布底层为粉质粘土、花岗岩,地表上覆约0.3m厚的腐殖土,DK204+347~DK204+340段7米DK204+370~DK204+380段10米,围岩级别Ⅴe,浅埋富水地段岩层,全风化或强风化及破碎。
呈砂砾状,角砾碎最大石状松散结构。
该段正常涌水量1531m3/天,最大涌水量3756m3/天,根据设计图纸,开挖方式采用三台阶临时横撑法开挖。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控制隧道超欠挖,节约成本,创建优质工程,特编制《Ⅴ级围岩爆破技术交底》,用以指导现场生产。
一、设计原则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进尺、爆破器材等条件编制了爆破方案,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弱爆破。
1、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及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辅助炮眼交错均匀布置,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眼加深20cm。
2、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采用间隔装药,使药量沿炮眼全长均匀分布。
3、选用低密度低爆速、低猛度的炸药,采用乳化炸药及岩石膨化硝铵炸药,塑料导爆管电雷管起爆。
4、采用毫秒微差有序起爆,一般周边眼最后起爆,以减小起爆时差。
二、Ⅴ级围岩钻爆设计参数隧道开挖采用控制爆破,根据地质情况,采用二级楔形掏槽爆破的方式。
周边眼间距0.55m 。
炮眼设计见台阶法开挖炮眼布置图,钻爆参数表。
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2m 围内。
台阶法开挖炮眼布置图(附后) 上台阶断面装药指标上台阶面爆破装药参数项目 装药 数量 断面 面积 循环 进尺 爆破 体积 炮眼 个数 炸药 单耗 炮眼利 用率 单位 kg m 2 m m 3 个 kg/m 3 % 数量31.849.431.259.31090.5390项目 炮眼类型炮眼深度(m) 每孔装药量(kg/卷) 炮眼 个数 装药集中度(kg/m) 总装药量(kg) 药卷直径 (mm) 掏槽眼 1.5 0.45/3.0 10 0.32 4.5 φ32mm 辅助眼 1.3 0.3/2.0 30 0.25 9 φ32mm 内圈眼 1.3 0.3/2.0 19 0.25 5.7 φ32mm 周边眼 1.3 0.225/1.5 32 0.25 7.2 Φ32mm 底板眼 1.3 0.3/2.018 0.18 5.4 φ32mm合计10931.8下台阶半断面爆破装药参数表注:中台阶辅助眼个数为8个,装药参数及钻孔深度,根据下下台阶参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