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检测操作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37.23 KB
- 文档页数:8
磁粉检测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磁粉检测是以磁粉做显示介质对缺陷进行察看的方法。
依据磁化时施加的磁粉介质种类,检测方法分为湿法和干法;依照工件上施加磁粉的时间,检验方法分为连续法和剩磁法。
以下是滚动轴承零件湿法磁粉检测的规程和操作注意事项。
本方法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制造的轴承零件(包括原材料、毛坯、半成品、成品、在役检修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磁粉检测。
一、磁粉检测规程如下(一)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检测场地检查,除去不安全因素;2、磁粉探伤机(照度及紫外辐照度、相关设备、器材)检查;3、零件表面预清洗,清除纤维、油污、氧化皮、铁锈、金属屑等杂物;4、磁悬液体积分数及污染物检测;5、水断试验(仅限水基磁悬液);6、系统灵敏度测试;7、零件内部存在有可能影响探伤效果的残磁时,检验前应对零件进行退磁。
(二)选择并确定磁化规范。
(三)按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充磁及施加磁悬液:1、连续法:施加磁悬液,同时充磁,充磁时间为1s~3s,停止施加磁悬液后再连续充磁1次~2次,每次0.5s~1s;2、剩磁法:充磁后,接受浸泡法施加磁悬液,浸泡时间不少于30s。
(四)察看、评定及缺陷记录:对零件上形成的磁痕应适时察看,并评定是否为缺陷磁痕。
接受照相法、透亮胶带粘印法、书面描述等方法对缺陷进行记录。
(五)对合格零件和不合格零件进行区分标识。
(六)退磁。
1、检测合格的零件应进行退磁。
检测后尚有加热至700℃以上的热处理工序的零件可不退磁;2、多个零件同时退磁时,应将零件之间留有确定的间隔,摆放于非金属的料盘或料筐中进行退磁;3、退磁时所使用的电流值不应小于磁化时所使用的电流值。
一般情况下,交流电磁化用交流电退磁,直流电磁化用直流电退磁;4、零件退磁后,应进行残磁测定,其要求及方法应符合JB/T6641—2023的规定;5、已退磁的零件,应阔别磁化设备及退磁设备1.5m以外。
(七)如有疑问可重复(二)~(六)。
(八)检测后的合格零件应适时清洗,如有需要进行防锈处理。
磁粉探伤检验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本检验规程叙述的是使用湿黑磁粉对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裂缝以及其它不连续的一种无损检测。
2引用标准、规范ASME E 709-95 磁粉检验的标准推荐操作方法、API规范4F,6A,7K,8C,16A,16C。
GB 11522-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JB/T 4730.1-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JB/T 4730.4-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JB/T 6063-1992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JB/T 6065-2004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JB/T 8209-1998 磁粉探伤机、ASNT-TC-1A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3磁粉检测人员3.1从事承压设备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等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查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定》和ASNT-TC-1A的要求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
3.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级别分为:Ⅲ(高)级、Ⅱ(中)级、Ⅰ(初)级。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各资格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方法和该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3磁粉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或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3.4无损检测人员应根据ASNT-TC-1A的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不得有色盲。
4检验设备、器材和材料4.1磁轭式磁粉探伤机磁粉探伤机设备在有效适用期内应良好的保养。
交流电磁轭至少应有45N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的提升力;检验周期为6个月一次。
4.2磁悬液磁悬液浓度应根据磁粉种类、粒度、施加方法和被检工件表面状态等因素来确定。
用于完全润湿工件表面的油机介质,如出现不完全润湿,要重新进行清洗,或添加更多的磁粉,或添加更多的润湿剂。
4.3退磁装置退磁装置应能保证工件退磁后表面剩磁小于或等于0.3mT(240A/m)4.4辅助设备磁场强度计标准试片A1型和磁场指示器磁悬液浓度沉淀管2~10倍放大镜5被检工件表面的准备清洁被检工件的表面,不得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
磁粉探伤操作规程
磁粉探伤操作规程
一、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无损检测检查规程工作。
二、使用设备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三、对所检工作上的污物,氧化皮锈迹或其它附着物影响探伤灵敏度或使磁悬液受到污染时,必须把他们清除掉,并清洗干净。
四、视所检工件选用不同的探伤方法:
1、连续法剩磁法
2、荧光磁粉非荧光磁粉
3、干法湿法
4、支流直流脉冲电流冲击电流
5、轴向通电法、触头法、线圈法、磁轭法、穿棒法、感应电流法
五、探伤灵敏度,选用A型,C型试片,或对比试块。
六、视所检工件而选定大小不同的磁化电流和磁化方法,并保证磁场强度。
七、当采用荧光磁粉检测时,使用的黑光灯在工件表面的黑光辐照度应大于1000μW/cm2,其波长为320nm-400nm。
八、为防止工件烧损,须使工件与电极式穿棒与电极接触良好。
九、施加磁粉时,应将适量的,分布均匀的磁粉施加在有效探伤范围的探伤面上,使之能够吸附在缺陷部位,以形成对比良好的缺陷磁痕。
十、做好检查记录,并出具探伤报告。
十一、做好定期的维护与保养。
编制:
审批:
日期:。
磁粉探伤机的操作规程一、引言磁粉探伤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磁粉探伤机作为磁粉探伤技术的重要工具,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磁粉探伤机的操作规程。
二、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在操作磁粉探伤机之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确保设备没有损坏或松动的零件。
2. 检查磁粉:确认使用的磁粉符合要求,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的磁粉。
3. 选择试样:根据被检测物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试样,并确保试样清洁干净,无污染物。
三、设备操作1. 开机准备:将磁粉探伤机连接到电源,确保电源稳定。
检查各部位的连接情况,确保无松动或不良接触的情况。
2. 参数设定:根据被检测物体的特点,设置合适的工作模式和参数。
包括磁场方向、磁场强度、激励频率等。
3. 校准:执行校准程序,确保磁场强度和灵敏度符合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校准参数,使得探伤结果准确可靠。
4. 操作示范:操作人员应当对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示范。
特别是对于新手操作人员,应提供足够的培训和指导。
5. 操作规程: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任意性和盲目性操作。
四、磁粉探伤操作步骤1. 准备试样:将试样放置在探伤区域内,并确保表面干净。
对于大型试样,操作人员应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危险动作。
2. 施加磁场:根据被检测物体的特点,施加合适的磁场。
可以通过旋钮或按钮来实现磁场的施加。
3. 激励磁粉:将磁粉均匀地覆盖在试样表面上。
可以通过手工撒粉或机械喷粉来实现,确保磁粉的均匀性。
4. 吸附磁粉:等待一段时间,让磁粉充分吸附在缺陷或裂纹处。
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被检测物体的性质和试样的状态。
5. 清洗试样:在探伤结束后,将磁粉从试样表面清除。
可以使用刷子或水冲洗等方法,确保试样清洁干净。
6. 结果评估:根据磁粉探伤的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缺陷或裂纹。
通过仪器显示或肉眼观察等方式进行结果评估。
7. 记录和报告:将磁粉探伤的结果进行记录,并根据需要编写探伤报告。
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磁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利用磁场和磁粉的相互作用,检测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
本文将详细介绍磁粉检测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正确进行磁粉检测作业。
一、准备工作1.1 选择适当的磁粉在进行磁粉检测之前,需要根据被检测物体的材料和缺陷类型选择合适的磁粉。
常见的磁粉有干粉和湿粉两种形式,选择时应考虑粒度、颜色和磁粉与被检测物体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1.2 清洁被检测表面在进行磁粉检测之前,被检测表面必须清洁干净,以确保磁粉能够充分附着在表面缺陷上。
使用清洁剂和刷子等工具进行表面清洁,并确保表面没有油脂、污垢和氧化物等物质。
1.3 准备磁场设备磁粉检测需要使用磁场设备,通常包括磁粉喷涂器、磁场发生器和磁场检测仪器等。
在进行磁粉检测之前,需要检查磁场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执行磁粉检测2.1 喷涂磁粉将选择好的磁粉通过磁粉喷涂器均匀地喷涂在被检测表面上。
喷涂时应注意喷涂距离、喷涂厚度和喷涂角度等因素,以确保磁粉能够充分覆盖被检测表面。
2.2 施加磁场通过磁场发生器施加磁场,使被检测物体产生磁化。
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应根据被检测物体的性质和缺陷类型进行调整,以确保磁场能够充分作用于表面缺陷。
2.3 观察和记录结果在施加磁场的同时,使用磁场检测仪器对被检测表面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时应注意磁粉是否在缺陷处形成磁粉堆积,记录时应详细描述缺陷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信息。
三、注意事项3.1 安全措施磁粉检测作业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磁场对人体造成伤害。
应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远离磁场辐射区域,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3.2 检测环境磁粉检测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避免有干扰物质存在。
应选择干燥、无风、无磁性和无磁粉污染的环境,以确保磁粉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设备维护磁场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应定期清洁磁场设备,检查电源和连接线路的状态,并根据需要更换磁粉喷涂器和磁场检测仪器等部件。
磁粉检测操作规程
1、预处理
将被检测部位打磨。
将表面的漆清除掉。
先用干净布檫试被检测部位(焊缝), 清洗范围为焊缝及两侧各25mm。
2、提升力试验
3、在工件表面喷上一层反差增强剂20-45um。
干燥后再磁化工件。
4、磁化
4.1磁化灵敏度试片
4.1.1将有人工缺陷的一面紧贴工件,将无人工缺陷的一面朝外。
4.1.2喷涂磁悬液。
喷涂应注意不应使磁悬液流速过快。
磁悬液的施加应在磁化过程中完成。
先停后短电。
4.1.3通电方式采用连续法。
通电时间为1—3秒。
磁轭法进行两次相互垂直的交叉磁化。
先停止施加磁悬液,后再切断电源。
要求灵敏度试片的磁痕清晰、完整。
5、磁化工件
先将磁悬液喷涂在工件表面。
5.2通电方式采用连续法。
通电时间为1—3秒。
通电的同时施加磁悬液,停止施加磁悬液后,再通电数次。
待磁痕滞留下来时,停止通电进行检验。
注意事项:
1)使用电磁轭法,至少进行两次相互垂直的交叉磁化。
2)使用旋转磁场时,四个磁极都必须与被检部位保持良好的接触。
3)已形成磁痕不要被流动着的磁悬液所破坏。
6、磁痕的评定与出具报告
用数码相机将检测部位进行拍照。
标出表出缺陷位置形状及大小。
并注明缺陷性质,报告填写要完整。
7、后处理
检测结束后,应清除残余的磁悬液。
可用干净布檫去。
喷上防锈漆。
磁粉探伤操作规程磁粉探伤是一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磁粉探伤操作规程是指对于磁粉探伤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等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档,1. 概述磁粉探伤是一种利用磁场和磁粉的方法来检测金属材料表面和亚表面的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本规程旨在规范磁粉探伤操作步骤,确保探伤结果的准确性,并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2. 操作准备2.1. 检查设备的准备:确认磁粉探伤设备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包括磁粉光源、磁粉喷控装置、磁场强度计等。
2.2. 检查磁粉材料的准备:确认磁粉的质量和颗粒度,选择适当的磁粉类型和粒度。
2.3. 清洁工作区域: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和尘土等。
2.4. 操作人员的准备:确认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
3. 操作步骤3.1. 清洁被检测材料表面:使用适当的方法清洁被检测材料表面,确保无灰尘、油污、腐蚀物等物质。
3.2. 喷洒磁粉:将磁粉喷洒在待检测材料表面上,确保均匀喷洒,并确保磁粉能够覆盖整个待检测区域。
3.3. 施加磁场: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磁场方式,如直流磁场、交变磁场等,并将磁场施加在待检测材料上。
3.4. 观察和记录:在磁场施加后,观察被检测材料表面的磁粉分布情况,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如磁粉集聚、磁粉线等。
3.5. 评估和判读:根据磁粉分布情况,结合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标准要求,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判读,判断是否存在缺陷。
3.6. 清洁和保护:在检测完成后,清除待检测材料表面的磁粉,并进行适当的防腐处理,确保材料的安全和质量。
4. 注意事项4.1. 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个人安全。
4.2.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禁止擅自调整或更改设备参数。
4.3.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操作经验和技能,任何无经验和技能的人员禁止进行磁粉探伤操作。
4.4.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磁粉的颗粒粒度和质量,确保磁粉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磁粉探伤操作规程(一)引言概述:磁粉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材料中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本文将介绍磁粉探伤的操作规程,包括设备准备、表面处理、磁粉施加、磁粉检测和测试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磁粉探伤操作。
正文内容:1. 设备准备a. 确保磁粉探伤仪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
b. 准备所需的磁粉,包括干粉磁粉和湿粉磁粉,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磁粉类型。
c. 确定磁粉探伤的检测区域和相关参数,包括磁场强度和产生磁场的磁极的位置等。
2. 表面处理a. 清洁被检测物体的表面,确保无油污、锈蚀等物质的存在,以免影响磁粉的附着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b. 去除表面的涂层或涂料,以便磁粉能够直接接触到被检测物体的表面。
3. 磁粉施加a. 根据被检测物体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磁场配置,包括长轴磁场、围绕磁场等。
b. 制定磁粉施加方案,根据被检测物体的材料和尺寸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磁粉施加方法,如干法施加、湿法施加等。
4. 磁粉检测a. 进行磁粉探伤前的预检测,确保磁粉的附着情况和磁场的均匀性。
b. 施加磁粉后,进行磁粉探伤的实际检测操作,根据被检测物体的要求和探伤结果的反馈,调整磁场和磁粉施加的方式。
5. 测试结果分析a. 对磁粉探伤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缺陷。
b.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后续的处理和修复方案,以保证被检测物体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结:本文介绍了磁粉探伤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包括设备准备、表面处理、磁粉施加、磁粉检测和测试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正确使用磁粉探伤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被检测物体中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为后续处理和修复提供有力的依据。
磁粉测功机操作规程1、先打开钥匙电源,所有仪表预热5分钟。
磁粉制动器通水冷却,负载调节器VOLTAGE电位器逆时针调到底。
2、安装好待测电机。
安装时,根据电机高度,调节升降钢板。
注意同轴度,避免传感器变形而产生的附加弯矩。
当存在弯矩时,不仅会降低测试精度,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损坏变形轴,具体方法:先连接好电机,不要紧固电机底座,用手转动传感器、电机应平稳,不应有稍微移动。
转动时,手感要平稳,如果安装同轴度未达到,调节升降钢板,直至达到要求。
最后紧固电机和升降钢板螺柱。
3、根据电机选择好单相或三相。
单相时,可直接启动电机,调压器调节电压到额定电压。
三相时,一般应低压启动(特别是2极电机),因为如果启动或停止是在瞬间完成,由于转动系统转动惯量存在,将会使传感器的弹性轴承受过大的瞬间扭矩,使零点不稳定,严重时将损坏弹性轴。
4、单相时,电参数功能转换键,1相指示灯应亮,3V4A指示灯应亮。
三相时,电参数功能转换键,Σ指示灯应亮,3V4A 指示灯应亮。
5、转矩、转速、输出功率测量仪调零:第一种方法(应优先采用)首先开动扭矩仪上的调零小电机(转动方向要与被测电机相反)。
按住“调零”键不动,直至“调零”键上方的指示灯点亮,松手,待指示灯熄灭,调零结束。
关掉调零小电机,再开动被测电机。
第二种方法,开动被测电机(电机必须控制额定电压状态下,并将负载脱开),先按住“调零”键不动,直至“调零”键上方的指示灯点亮,仪器将进入自动调零状态,待指示灯熄灭,松手,调零结束。
仪表第一窗口将出现000**数字(最后两位数字忽略不计),待显示窗口的显示值稳定后,并显示这时转矩、转速、输出功率的实际值。
此时第二窗口功率将变得很小,一般只有几瓦左右。
转速窗口2极一般有2900r/min左右,4极一般有1490r/min左右。
此时是空载转速,调零结束。
6、加载:转换开关打到手动时,转矩调节器VOLTAGE电位器,按顺时针方向缓慢加载。
磁粉检测操作流程一、预处理被检工件的表面状态对磁粉检测的灵敏度影响很大,检测前应对被检表面作以下几方面的预处理。
(1)用化学或机械方法彻底清除被检表面上的油污、锈斑、氧化皮、毛刺、焊渣等表面附着物;(2)应预先彻底清除掉导电部位的局部涂料,以避免因触点接触不良而产生电弧,烧伤被检表面;(3)采用干法检测时应使被检工件表面充分干燥。
二、磁化•磁化是磁粉检测的关键步骤。
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被检工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以及预计的缺陷种类、大小、位置和取向等特征,选取合适的磁化方法和工艺参数,对被检工件进行磁化。
三、施加磁粉或磁悬液在磁粉检测中,根据所施加的磁痕显示介质是干磁粉还是磁悬液,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1.干法所谓干法,就是使用干燥磁粉显示缺陷磁痕的检测方法。
干法常与电磁轭或电极触头配合,广泛用于大型铸件、锻件毛坯及大型结构件焊缝的局部磁粉检测。
2.湿法所谓湿法,就是将干磁粉(粒度范围以1-10微米为宜)调配在油、水或其他载体中,制成悬浮状溶液作为磁痕显示介质的磁粉检测方法。
与干法相比较,湿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适合于检测如疲劳裂纹一类的细微缺陷。
湿法检测时,施加磁悬液可采用浇、浸或喷等方法。
浇磁悬浮液的液流不要太强;浸磁悬浮液要掌握好浸没时间。
四、磁痕的观察、分析与记录磁粉或磁悬液在被检表面上聚集形成的图像称为磁痕。
磁痕的观察与分析是磁粉检测的中心环节。
(一)磁痕观察观察磁痕应在适当的工作环境条件下进行:应使用2~10倍的放大镜。
观察非荧光磁粉的磁痕时,要求被检表面上的白光照度达到1500lx以上;观察荧光磁粉的磁痕时,要求被检表面上的紫外线(黑光)照度不低于9701x,且白光照度不大于lOlx。
(二)磁痕分析在磁粉检测中,根据其产生的原因或机理,常将磁痕分为假磁痕、无关显示和相关显示三大类。
所谓假磁痕,即不是漏磁场引起的磁痕显示,如被检表面上残留的氧化皮与锈蚀或涂料斑点的边缘、焊缝熔合线上的咬边、粗糙的机加工表面等部位都可能会滞留磁粉,形成磁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