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概论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44.50 KB
- 文档页数:3
农村发展概论2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展问题的提出及其演化一、发展问题的提出:1、人类的前文明阶段:人类几十万至三百万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有99%处于此阶段:无发展可言2、农业生活方式时期:增长和发展没能成为这并不算短时期人们关注的主题原因:①人们的思想被宗教、神权、经验主义所控制②鼓励发展把科学和技术隔离开来 3、资本主义时期:发展和资本主义是同步出现的二、发展问题的演化 1、西方的工业化1)工业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巨大成就2)发展的特征:发展简单化,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 第三世界的国家开始致力于自己国家的发展 2) 实质是走“西化”“美国化”的道路 3) 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4) 人们开始对工业化反思,进而形成了发展经济学等3、二十世纪70年代后1)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参与式发展理论,性别发展理论等的形成三、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的分类和特点 1、前发展阶段(1)时间尺度,约一万年以前(2)空间尺度:个体范围或部落范围(3)哲学思考:低智状态(4)对自然的态度:自然拜物主义(5)经济水平:融于天然食物链中 2、低发展阶段(1)时间尺度,农业革命以后(约一万年开始)(2)空间尺度:区域范围或国家范围(3)哲学思考:“追求”是什么?(4)对自然的态度:自然优势主义(天定胜人)(5)经济水平:初级水平(农业为主) 3、高级发展阶段(1)时间尺度:工业革命后(1750年左右)(2)空间尺度:国家或洲际范围(3)哲学思考:“追求”为什么?(4)对自然的态度:人文优势主义(人定胜天)(5)经济水平:高级水平(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4、可持续发展阶段(1)时间尺度:信息革命以后(最近50年)(2)空间尺度:洲际范围或全球范围(3)哲学思考:“追求”将要发生什么?(4)对自然的态度:天人互补协同(天人和谐)(5)经济水平:优化水平(知识、经济与第三产业为主)第二节农村发展学内容、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发展的基本内涵(一)发展概念的产生生物学概念:生物个体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二)不同学科对发展概念的注释1、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发展,发展包括经济增长,教育程度、分配状况以及社会生活的改善等2、发展社会学:发展是一个国家或社会有落后的不发展状态向先进的发展状态的过度和转化 3、发展人类学:人的发展包括人自身的发展,一切以人为指标 4、发展哲学: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5、发展学:是指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律、人力、知识、技术、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农村发展的基本内涵:农村发展:指依据农村区域的资源潜力,确定综合发展目标并形成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效地方法和手段,引导农村人口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等多方面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农村发展概论摘要:近年来,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提升产业水平、实现精准脱贫为主攻方向,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生态富硒循环农业发展,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1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1.1经济平稳增长近几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呈现“总体平稳、活力增强、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一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系列鼓励创业政策的推动下,外出务工人员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创业环境,非农工资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是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推进,加快了优势产业发展。
通过产业带动,扩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让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真正参与到产业经营、融入到经济活动,实现了“把人留住、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的良性循环。
三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加快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发展优质高效绿色农业,实行“产、加、销”一体化运作,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让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农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农村社会稳定和谐。
1.2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实施“十百千万”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促进了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联合互动,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共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0家,累计达到54家;累计认定家庭农场167个,其中省级示范农场14个,市级示范农场48个,家庭农场已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的生力军;累计培育合作社183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17个、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73个,入社3.4万户,占到农户总数的17%,合作社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1.3产业脱贫取得实质性进展结合区域实际,规划布局6条产业发展线路图,重点发展畜牧、茶叶、魔芋、核桃、蔬菜等5大特色主导产业及其他优势小众产业。
农村发展概论一、名词解释1、贫困线:是用特定的福利指标划定的表明贫困标准的指标,即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和社会发展阶段下,用价值量表示的人们维持最基本生存需要所必须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费用,一般量化为货币形式——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贫困发生率:是指收入在某个临界水平(即贫困水平)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计算公式:H=q/n(其中q为贫困人口总数;n为总人口数;H为贫困发生率)。
3、贫困缺口:是指把贫困的人扶起来达到贫困线所必不可少的额外收入,即贫困人口实际收入和贫困线的差距。
4、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或个人总支出额的百分比。
而恩格尔系数法是则是以人体为满足生活需求所必须摄取的最低营养标准为基础,确定食品消费的种类和数量,比估算出最基本的实物支出,最后除以最低收入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即得到最低贫困标准。
5、扶贫:表反贫困的一种具体行为。
主要是指针对农村特定贫困人口采取的、具有专门政策含义的发展援助,不包括其他社会救济和保障措施以及收益群体主要不是贫困人口的其他区域性发展援助。
6、适度人口:是指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人口。
包括个人福利、增加财富、就业、实力、健康长寿、文化知识、福利总和、寿命总和(即人口数与人口平均寿命的乘积)、居民人数共9项目标。
7、人口素质低:主要是指人口生理素质差、人口文化教育程度低、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缺乏、人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陈旧落后。
8、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包括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实现社会的持久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有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9、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
通过它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目标向协调。
10、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指一个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具有可持续性的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发展能力、政府调控能力、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农村发展概论2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展问题的提出及其演化一、发展问题的提出:1、人类的前文明阶段:人类几十万至三百万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有99%处于此阶段:无发展可言2、农业生活方式时期:增长和发展没能成为这并不算短时期人们关注的主题原因:①人们的思想被宗教、神权、经验主义所控制②鼓励发展把科学和技术隔离开来 3、资本主义时期:发展和资本主义是同步出现的二、发展问题的演化 1、西方的工业化1)工业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巨大成就2)发展的特征:发展简单化,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 第三世界的国家开始致力于自己国家的发展 2) 实质是走“西化”“美国化”的道路 3) 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4) 人们开始对工业化反思,进而形成了发展经济学等3、二十世纪70年代后1)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参与式发展理论,性别发展理论等的形成三、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的分类和特点 1、前发展阶段(1)时间尺度,约一万年以前(2)空间尺度:个体范围或部落范围(3)哲学思考:低智状态(4)对自然的态度:自然拜物主义(5)经济水平:融于天然食物链中 2、低发展阶段(1)时间尺度,农业革命以后(约一万年开始)(2)空间尺度:区域范围或国家范围(3)哲学思考:“追求”是什么?(4)对自然的态度:自然优势主义(天定胜人)(5)经济水平:初级水平(农业为主) 3、高级发展阶段(1)时间尺度:工业革命后(1750年左右)(2)空间尺度:国家或洲际范围(3)哲学思考:“追求”为什么?(4)对自然的态度:人文优势主义(人定胜天)(5)经济水平:高级水平(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4、可持续发展阶段(1)时间尺度:信息革命以后(最近50年)(2)空间尺度:洲际范围或全球范围(3)哲学思考:“追求”将要发生什么?(4)对自然的态度:天人互补协同(天人和谐)(5)经济水平:优化水平(知识、经济与第三产业为主)第二节农村发展学内容、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发展的基本内涵(一)发展概念的产生生物学概念:生物个体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二)不同学科对发展概念的注释1、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发展,发展包括经济增长,教育程度、分配状况以及社会生活的改善等2、发展社会学:发展是一个国家或社会有落后的不发展状态向先进的发展状态的过度和转化 3、发展人类学:人的发展包括人自身的发展,一切以人为指标 4、发展哲学: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5、发展学:是指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律、人力、知识、技术、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农村发展的基本内涵:农村发展:指依据农村区域的资源潜力,确定综合发展目标并形成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效地方法和手段,引导农村人口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等多方面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