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第九章 丸剂与滴丸剂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7
滴丸剂的概念与特点滴丸剂是一种将药物以颗粒的形式包裹在软胶囊中,并在需要时通过加湿或咀嚼使药物颗粒释放出来,进行治疗的一种制剂形式。
滴丸剂的特点如下:1. 容易吞咽:滴丸剂的药物以颗粒形式包裹在胶囊中,可以直接吞咽,并且胶囊壳可以有效地保护药物不被破坏。
相比于其他制剂形式如片剂或颗粒剂,滴丸剂更容易被患者吞咽。
2. 确定剂量:每颗滴丸剂中的药物颗粒都经过精确计量,能够确保每次用药的剂量准确无误。
这对于一些需要精确剂量控制的药物非常重要,如抗癫痫药物和心脏病药物等。
3. 快速起效:滴丸剂中的药物颗粒可以快速溶解或释放,使药物迅速进入患者的体内,从而加速治疗效果的显现。
相比于片剂或颗粒剂,滴丸剂的药物释放更快,起效更快。
4. 便于保存和携带:滴丸剂通常以密封的小兜装,便于患者携带和保存。
胶囊壳可以有效地保护药物不受潮湿、光照或氧化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可以延长药物的有效期。
5. 可控释放速度:滴丸剂的药物颗粒可以通过加湿或咀嚼来释放药效,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释放速度。
这对于一些需要持续或缓释治疗的药物非常重要,如控释片剂。
滴丸剂制剂的制备过程包括选用适宜的胶囊壳、制备药物颗粒、装填药物颗粒、密封胶囊壳等步骤。
胶囊壳一般采用明胶或纤维素等材料制成,可以根据药物的性状和机械强度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胶囊壳。
药物颗粒的制备一般采用湿法制粒或干法制粒的方法。
湿法制粒是将药物与一定量的湿润剂混合,通过挤压、造颗、干燥等工艺制备成颗粒。
干法制粒则是将药物与一定量的粉末混合,通过喷雾干燥、滚球法或旋转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备成颗粒。
制备药物颗粒的方法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制备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装填药物颗粒一般采用机械装填的方法,将制备好的药物颗粒通过装填机装填到胶囊壳中,并确保每颗胶囊中的药物量均匀一致。
装填好药物颗粒后,需要密封胶囊壳,以防止药物受潮湿、氧化或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采用热封或冷封的方法对胶囊壳进行密封。
滴丸剂作为一种常用的制剂形式,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丸剂和滴丸剂(总分68,考试时间90分钟)一、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
考生须在5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 一般滴丸丸重在多少以下A.100mgB.200mgC.300mgD.400mgE.50mg2. 水丸、糊丸或浓缩水丸含水分不得超过A.9%B.10%C.11%D.12%E.13%3. 以水溶性强的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用下列哪一种冷凝液A.水与乙醇的混合物B.乙醇与甘油的混合物C.液体石蜡与乙醇的混合物D.液体石蜡E.液体石蜡与甘油的混合物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小蜜丸剂所含水分A.不得超过13.0%B.不得超过13.00%C.不得超过14.0%D.不得超过15.0%E.不得超过12.0%5. 水丸A.用水做黏合剂B.用淀粉做黏合剂C.用蜂蜜做黏合剂D.以上均可作为水丸的黏合剂E.以上均不可作为水丸的黏合剂6. 滴丸剂的生产中使用的基质十六醇还有何名称A.甘油B.硬脂醇C.鲸蜡醇D.软脂醇E.月桂醇7. 混合基质的特点是A.可促进药物吸收B.可增加药品的保质期C.可降低药物熔化时的溶解量D.可增加药物熔化时的溶解量E.可以延长药物的释放8. 大蜜丸、小蜜丸、浓缩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超过A.15%B.20%C.25%D.30%E.35%9. 滴丸的制备在药液的温度和滴速不变的情况下什么是决定丸重的主要因素A.滴管的长度B.滴管口的位置C.滴管口的半径D.滴管口的形状E.滴管口的半径和形状标准答案:C10. 除另有规定外,用搓丸法制备大、小蜜丸时,炼蜜应当何时入药粉中(不含有树脂、胶类以及具有挥发性的药物)A.完全冷却加B.降低到一定温度加C.趁热加D.随时加入E.同时加入11. 滴丸剂的生产实际上是将什么制成滴丸的形式A.固体药材B.液体分散体C.固体分散体D.以上说法均正确E.以上三种均不可以12. 滴丸剂的制备,药液温度升高药滴的表面张力A.增大B.减小C.不变D.变为0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3. 糊丸A.用水做黏合剂B.用淀粉做黏合剂C.用米糊或面糊做黏合剂D.以上均可作为水丸的黏合剂E.以上均不可作为糊丸的黏合剂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丸剂所含水分A.均≤18.0%B.均≤19.0%C.水丸≤9.05,大蜜丸≤15.0%D.水丸≤18.0%,水蜜丸≤19.0%E.水丸≤19.0%,水蜜丸≤18.0%15. 丸剂一般宜以什么方法储藏A.密封B.密闭C.冷藏D.避光E.避光冷藏16. 滴丸重除主药以外的附型剂均称为A.辅料B.干燥剂C.基质D.黏合剂E.润滑剂17. 炼蜜程度分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嫩蜜B.中蜜C.老蜜D.陈蜜E.新蜜18. 微丸系指直径小于多少毫米的各类丸剂A.1.mmB.2.0mmC.2.5mmD.3.0mmE.3.5mm19. 在下列融合物中可作为蜜丸润滑剂的是A.蜂蜜与甘油的融合物B.石蜡与甘油的融合物C.蜂蜜与芝麻油的融合物D.石蜡与芝麻油的融合物E.石蜡与蜂蜜的融合物20. 蜂蜜炼制老蜜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含水量14%~16%B.比重1.37左右C.出现均匀、淡黄色细气泡D.可拉出长白丝E.以上说法均正确21. 滴丸剂的制备,在前一滴药丸脱离滴管口时滴管口所残留药量取决于什么因素A.滴速B.丸重C.温度D.药液黏度E.以上答案均正确22. 滴丸剂检查法应取滴丸剂多少丸,精密称总重量,求得平均丸重A.5B.10C.15D.20E.2523. 滴丸剂的生产中使用非水物作为基质A.不易引起水解B.容易引起水解C.容易干裂D.不易干裂E.均有可能24. 滴丸剂的制备滴管口与冷凝液面控制在多少A.5厘米以下B.10厘米以下C.15厘米以下D.20厘米以下E.25厘米以下25. 滴丸剂的制备,温度过高则丸重有什么变化A.丸重减轻B.丸重加重C.无法成型D.无根本影响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6. 国家标准有关规定供制丸用的药粉除另有规定外,应通过A.六号筛或五号筛B.七号筛或六号筛C.八号筛或七号筛D.九号筛或八号筛E.十号筛27. 滴丸剂的生产中国内常用什么与适量硬脂酸调整熔点A.PEG6000 B.PEG200C.PEG20D.PEG30E.PEGl50028. 浓缩丸A.用药物的浓缩提取液制成的丸剂B.用药物的浓缩液、浸膏、流浸膏做黏合剂而制成的丸剂C.在原药品基础上将其浓缩制成浓度更高体积更小的丸剂D.以上说法均正确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9. 联苯双脂滴丸达到同等药效,其计量是片剂的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E.六分之一30. 滴丸剂能应用于什么样的药物A.容易吸收的B.不易吸收的C.剂量较少D.剂量较大E.剂量中等31. 水蜜丸A.在水丸基础上加入蜂蜜做黏合剂而制成的丸剂B.在蜜丸基础上加入水做黏合剂而制成的丸剂C.用水与蜂蜜的固定比例做黏合剂而制成的丸剂D.用水与蜂蜜的不同比例做黏合剂而制成的丸剂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2. 作为滴丸剂的机制应具有良好的A.表面活性B.表面稳定性C.化学活性D.化学惰性E.物理稳定性33. 滴丸剂的生产中使用的基质十八醇还有何名称A.鲸蜡醇B.水杨醇C.软脂醇D.硬脂醇E.月桂醇34. 除另有规定外,水蜜丸、水丸或浓缩水蜜丸、浓缩水丸应在多少摄氏度以下时行干燥A.60B.70C.80D.90E.5035. 滴丸剂的制备冷凝液以水溶性可分为几类A.一类B.二类C.三类D.四类E.五类36. 关于滴制法制备丸剂特点的叙述,哪一项是错的A.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B.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减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C.可使液态药物固态化D.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E.以上答案都不正确37. 滴丸的制备,滴制时能否成型取决于丸滴的什么因素A.丸滴的内聚力B.丸滴的表面张力C.丸滴的黏附力D.以上说法均正确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8. 胶丸与滴丸的共同的特点是A.均为药丸B.均为滴制法制备C.均采用明胶膜材料D.均采用PEC(聚乙二醇)类基质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9. 滴丸的制备中目前国内滴丸机的种类为多少种?A.3种B.4种C.5种D.6种E.7种40. 灰黄霉素滴丸应选用哪一种冷凝液处方:灰黄霉素1份PEG60009份A.含43%煤油的液体石蜡B.含43%植物油的煤油C.含43%煤油的甲基硅油D.含43%液体石蜡的植物油E.含43%液体石蜡的乙醇41. 关于丸剂特点说法不对的是A.作用缓和持久B.可掩盖不良味道C.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小D.制造设备简单,制造方法简便E.以上说法均为丸剂特点42. 冷凝剂必须安全无害,不常用的有A.液状石蜡B.植物油C.二甲基硅油D.乙醇E.乙醚43. 滴丸剂检查法每丸重量与平均重相比较,超出重差异限度的滴丸不得多于多少丸A.2 B.4C.6D.8E.1044. 制备六味地黄丸时,每1000g粉末应加炼蜜A.100gB.1000gC.1500gD.2000gE.500g45. 水蜜丸、浓缩水蜜丸含水分不得超过A.12%B.13%C.14%D.15%E.16%46. 下列哪一项是液体药物制成固体滴丸A.云香油滴丸B.苯二甲酸乙脂滴丸C.联苯酸脂滴丸D.青霉素滴丸E.灰黄霉素滴丸47. 滴丸剂检查法每丸重量与平均重相比较,不得有多少超出限度1倍A.1B.2C.3D.4E.548. 蜜丸A.用水做黏合剂B.用淀粉做黏合剂C.用蜂蜜做黏合剂D.用米糊或面糊做黏合剂E.以上均可作为蜜丸的黏合剂49. 滴丸的制备药液滴的内聚力用什么符号来表示A.WaB.WbC.WdD.WeE.Wc50. 滴丸的制备药液与冷凝液间的黏附力用什么符号来表示A.WaB.WbC.WdD.WeE.Wc二、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十五章丸剂、滴丸剂与微丸丸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以适当方法制成的球状或类球状的制剂,一般供口服用。
丸剂的种类较多,主要有中药丸剂、滴丸剂与微丸三类。
一般丸剂就指中药丸剂。
第一节中药丸剂一、含义、分类与特点系指中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等辅料制成的球形固体制剂。
根据所用赋形剂与制法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若干种类,如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和微丸( 中药) 等:1 .蜜丸蜜丸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2 .水蜜丸水蜜丸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3 .水丸水丸系指药材细粉以水( 或以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 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4 .糊丸糊丸系指药材细粉以面糊或米糊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5 .浓缩丸浓缩丸系指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的清膏或浸膏,与适宜的辅料或药物细粉,以水、蜂蜜或水和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根据所用粘合剂不同,又可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蜜丸) 。
6 .微丸( 中药) 将普通的各类中药丸剂制成直径小于2 .5mm 的小丸,称为微丸( 中药) ,与下述的西药微丸既有自己的特点,也有相似之处。
中药丸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剂型,其特点在于:作用持久、缓和,比散剂服用方便,便于携带;可通过包衣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和防止氧化、变质、受潮;对毒剧、刺激性药物可因延缓吸收而减少毒性和不良反应。
但自从片剂、胶囊剂等日益广泛的使用,丸剂的使用范围渐渐缩小,目前西方国家巳很少使用。
而我国的丸剂在市售成药中仍占较大比重,《中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载中药丸剂211 种,可见至今仍广为应用。
但中药丸剂一般服用量较大,有待于改进。
近年来,随着制丸设备、制丸技术的发展和新辅料的开发,中药丸剂的体积可以大幅度的减小,质量也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为了制成缓释、控释制剂,许多西药被制成微丸的形式,从而给中药丸剂这一古老剂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中药丸剂的辅料中药丸剂的主体由药材粉末组成的,因此,所加人的辅料赋形剂主要是一些润湿剂、粘合剂、吸收剂或稀释剂,从而有助于丸剂的成型。
十五章丸剂、滴丸剂与微丸丸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以适当方法制成的球状或类球状的制剂,一般供口服用。
丸剂的种类较多,主要有中药丸剂、滴丸剂与微丸三类。
一般丸剂就指中药丸剂。
第一节中药丸剂一、含义、分类与特点系指中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等辅料制成的球形固体制剂。
根据所用赋形剂与制法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若干种类,如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和微丸( 中药) 等:1 .蜜丸蜜丸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2 .水蜜丸水蜜丸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3 .水丸水丸系指药材细粉以水( 或以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 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4 .糊丸糊丸系指药材细粉以面糊或米糊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5 .浓缩丸浓缩丸系指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的清膏或浸膏,与适宜的辅料或药物细粉,以水、蜂蜜或水和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根据所用粘合剂不同,又可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蜜丸) 。
6 .微丸( 中药) 将普通的各类中药丸剂制成直径小于2 .5mm 的小丸,称为微丸( 中药) ,与下述的西药微丸既有自己的特点,也有相似之处。
中药丸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剂型,其特点在于:作用持久、缓和,比散剂服用方便,便于携带;可通过包衣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和防止氧化、变质、受潮;对毒剧、刺激性药物可因延缓吸收而减少毒性和不良反应。
但自从片剂、胶囊剂等日益广泛的使用,丸剂的使用范围渐渐缩小,目前西方国家巳很少使用。
而我国的丸剂在市售成药中仍占较大比重,《中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载中药丸剂211 种,可见至今仍广为应用。
但中药丸剂一般服用量较大,有待于改进。
近年来,随着制丸设备、制丸技术的发展和新辅料的开发,中药丸剂的体积可以大幅度的减小,质量也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为了制成缓释、控释制剂,许多西药被制成微丸的形式,从而给中药丸剂这一古老剂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中药丸剂的辅料中药丸剂的主体由药材粉末组成的,因此,所加人的辅料赋形剂主要是一些润湿剂、粘合剂、吸收剂或稀释剂,从而有助于丸剂的成型。
丸剂和滴丸剂(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一般滴丸丸重在多少以下∙A.100mg∙B.200mg∙C.300mg∙D.400mg∙E.50mg(分数:1.00)A. √B.C.D.E.解析:2.水丸、糊丸或浓缩水丸含水分不得超过∙A.9%∙B.10%∙C.11%∙D.12%∙E.13%(分数:1.00)A. √B.C.D.E.解析:3.以水溶性强的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用下列哪一种冷凝液∙A.水与乙醇的混合物∙B.乙醇与甘油的混合物∙C.液体石蜡与乙醇的混合物∙D.液体石蜡∙E.液体石蜡与甘油的混合物(分数:1.00)A.B.C. √D.E.解析: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小蜜丸剂所含水分∙A.不得超过13.0%∙B.不得超过13.00%∙C.不得超过14.0%∙D.不得超过15.0%∙E.不得超过12.0%(分数:1.00)A.B. √C.D.E.解析:5.水丸∙A.用水做黏合剂∙B.用淀粉做黏合剂∙C.用蜂蜜做黏合剂∙D.以上均可作为水丸的黏合剂∙E.以上均不可作为水丸的黏合剂(分数:1.00)A. √B.C.D.E.解析:6.滴丸剂的生产中使用的基质十六醇还有何名称∙A.甘油∙B.硬脂醇∙C.鲸蜡醇∙D.软脂醇∙E.月桂醇(分数:1.00)A.B.C.D. √E.解析:7.混合基质的特点是∙A.可促进药物吸收∙B.可增加药品的保质期∙C.可降低药物熔化时的溶解量∙D.可增加药物熔化时的溶解量∙E.可以延长药物的释放(分数:1.00)A.B.C.D. √E.解析:8.大蜜丸、小蜜丸、浓缩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超过∙A.15%∙B.20%∙C.25%∙D.30%∙E.35%(分数:1.00)A.B. √C.D.E.解析:9.滴丸的制备在药液的温度和滴速不变的情况下什么是决定丸重的主要因素∙A.滴管的长度∙B.滴管口的位置∙C.滴管口的半径∙D.滴管口的形状∙E.滴管口的半径和形状标准答案:C(分数:1.00)A.B.C. √D.E.解析:10.除另有规定外,用搓丸法制备大、小蜜丸时,炼蜜应当何时入药粉中(不含有树脂、胶类以及具有挥发性的药物)∙A.完全冷却加∙B.降低到一定温度加∙C.趁热加∙D.随时加入∙E.同时加入(分数:1.00)A.B.C. √D.E.解析:11.滴丸剂的生产实际上是将什么制成滴丸的形式∙A.固体药材∙B.液体分散体∙C.固体分散体∙D.以上说法均正确∙E.以上三种均不可以(分数:1.00)A.B.C. √D.E.解析:12.滴丸剂的制备,药液温度升高药滴的表面张力∙A.增大∙B.减小∙C.不变∙D.变为0∙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分数:1.00)A. √B.C.D.E.解析:13.糊丸∙A.用水做黏合剂∙B.用淀粉做黏合剂∙C.用米糊或面糊做黏合剂∙D.以上均可作为水丸的黏合剂∙E.以上均不可作为糊丸的黏合剂(分数:1.00)A.B.C. √D.E.解析:1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丸剂所含水分∙A.均≤18.0%∙B.均≤19.0%∙C.水丸≤9.05,大蜜丸≤15.0%∙D.水丸≤18.0%,水蜜丸≤19.0%∙E.水丸≤19.0%,水蜜丸≤18.0%(分数:1.00)A.B. √C.D.E.解析:15.丸剂一般宜以什么方法储藏∙A.密封∙B.密闭∙C.冷藏∙D.避光∙E.避光冷藏(分数:1.00)A.B.C. √D.E.解析:16.滴丸重除主药以外的附型剂均称为∙A.辅料∙B.干燥剂∙C.基质∙D.黏合剂∙E.润滑剂(分数:1.00)A.B.C. √D.E.解析:17.炼蜜程度分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嫩蜜∙B.中蜜∙C.老蜜∙D.陈蜜∙E.新蜜(分数:1.00)A.B.C.D. √E.解析:18.微丸系指直径小于多少毫米的各类丸剂∙A.1.mm∙B.2.0mm∙C.2.5mm∙D.3.0mm∙E.3.5mm(分数:1.00)A.B.C. √D.E.解析:19.在下列融合物中可作为蜜丸润滑剂的是∙A.蜂蜜与甘油的融合物∙B.石蜡与甘油的融合物∙C.蜂蜜与芝麻油的融合物∙D.石蜡与芝麻油的融合物∙E.石蜡与蜂蜜的融合物(分数:1.00)A.B.C.D. √E.解析:20.蜂蜜炼制老蜜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含水量14%~16%∙B.比重1.37左右∙C.出现均匀、淡黄色细气泡∙D.可拉出长白丝∙E.以上说法均正确(分数:1.00)A.B. √C.D.E.解析:21.滴丸剂的制备,在前一滴药丸脱离滴管口时滴管口所残留药量取决于什么因素∙A.滴速∙B.丸重∙C.温度∙D.药液黏度∙E.以上答案均正确(分数:1.00)A.B.C.D. √E.解析:22.滴丸剂检查法应取滴丸剂多少丸,精密称总重量,求得平均丸重∙A.5∙B.10∙C.15∙D.20∙E.25(分数:1.00)A.B.C.D. √E.解析:23.滴丸剂的生产中使用非水物作为基质∙A.不易引起水解∙B.容易引起水解∙C.容易干裂∙D.不易干裂∙E.均有可能(分数:1.00)A.B.C.D. √E.解析:24.滴丸剂的制备滴管口与冷凝液面控制在多少∙A.5厘米以下∙B.10厘米以下∙C.15厘米以下∙D.20厘米以下∙E.25厘米以下(分数:1.00)A.B. √C.D.E.解析:25.滴丸剂的制备,温度过高则丸重有什么变化∙A.丸重减轻∙B.丸重加重∙C.无法成型∙D.无根本影响∙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分数:1.00)A.B. √C.D.E.解析:26.国家标准有关规定供制丸用的药粉除另有规定外,应通过∙A.六号筛或五号筛∙B.七号筛或六号筛∙C.八号筛或七号筛∙D.九号筛或八号筛∙E.十号筛(分数:1.00)A. √B.C.D.E.解析:27.滴丸剂的生产中国内常用什么与适量硬脂酸调整熔点∙A.PEG6000∙B.PEG200∙C.PEG20∙D.PEG30∙E.PEGl500(分数:1.00)A.B.C.D. √E.解析:28.浓缩丸∙A.用药物的浓缩提取液制成的丸剂∙B.用药物的浓缩液、浸膏、流浸膏做黏合剂而制成的丸剂∙C.在原药品基础上将其浓缩制成浓度更高体积更小的丸剂∙D.以上说法均正确∙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分数:1.00)A.B. √C.D.E.解析:29.联苯双脂滴丸达到同等药效,其计量是片剂的∙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E.六分之一(分数:1.00)A.B. √C.D.E.解析:30.滴丸剂能应用于什么样的药物∙A.容易吸收的∙B.不易吸收的∙C.剂量较少∙D.剂量较大(分数:1.00)A.B.C. √D.E.解析:31.水蜜丸∙A.在水丸基础上加入蜂蜜做黏合剂而制成的丸剂∙B.在蜜丸基础上加入水做黏合剂而制成的丸剂∙C.用水与蜂蜜的固定比例做黏合剂而制成的丸剂∙D.用水与蜂蜜的不同比例做黏合剂而制成的丸剂∙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分数:1.00)A.B.C.D. √E.解析:32.作为滴丸剂的机制应具有良好的∙A.表面活性∙B.表面稳定性∙C.化学活性∙D.化学惰性∙E.物理稳定性(分数:1.00)A.B.C.D. √E.解析:33.滴丸剂的生产中使用的基质十八醇还有何名称∙B.水杨醇∙C.软脂醇∙D.硬脂醇∙E.月桂醇(分数:1.00)A. √B.C.D.E.解析:34.除另有规定外,水蜜丸、水丸或浓缩水蜜丸、浓缩水丸应在多少摄氏度以下时行干燥∙A.60∙B.70∙C.80∙D.90∙E.50(分数:1.00)A.B.C. √D.E.解析:35.滴丸剂的制备冷凝液以水溶性可分为几类∙A.一类∙B.二类∙C.三类∙D.四类∙E.五类(分数:1.00)A. √B.C.D.E.解析:36.关于滴制法制备丸剂特点的叙述,哪一项是错的∙A.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B.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减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C.可使液态药物固态化∙D.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E.以上答案都不正确(分数:1.00)A.B. √C.D.E.解析:37.滴丸的制备,滴制时能否成型取决于丸滴的什么因素∙A.丸滴的内聚力∙B.丸滴的表面张力∙C.丸滴的黏附力∙D.以上说法均正确∙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分数:1.00)A.B.C. √D.E.解析:38.胶丸与滴丸的共同的特点是∙A.均为药丸∙B.均为滴制法制备∙C.均采用明胶膜材料∙D.均采用PEC(聚乙二醇)类基质∙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分数:1.00)A.B.C. √D.E.解析:39.滴丸的制备中目前国内滴丸机的种类为多少种?∙A.3种∙B.4种∙C.5种∙D.6种∙E.7种(分数:1.00)A.B. √C.D.E.解析:40.灰黄霉素滴丸应选用哪一种冷凝液处方:灰黄霉素1份PEG60009份∙A.含43%煤油的液体石蜡∙B.含43%植物油的煤油∙C.含43%煤油的甲基硅油∙D.含43%液体石蜡的植物油∙E.含43%液体石蜡的乙醇(分数:1.00)A.B.C.D. √E.解析:41.关于丸剂特点说法不对的是∙A.作用缓和持久∙B.可掩盖不良味道∙C.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小∙D.制造设备简单,制造方法简便∙E.以上说法均为丸剂特点(分数:1.00)A. √B.C.D.E.解析:42.冷凝剂必须安全无害,不常用的有∙A.液状石蜡∙B.植物油∙C.二甲基硅油∙D.乙醇∙E.乙醚(分数:1.00)A.B.C.D.E. √解析:43.滴丸剂检查法每丸重量与平均重相比较,超出重差异限度的滴丸不得多于多少丸∙A.2∙B.4∙C.6∙D.8∙E.10(分数:1.00)A.B.C.D. √E.解析:44.制备六味地黄丸时,每1000g粉末应加炼蜜∙A.100g∙B.1000g∙C.1500g∙D.2000g∙E.500g(分数:1.00)A.B.C.D. √E.解析:45.水蜜丸、浓缩水蜜丸含水分不得超过∙A.12%∙B.13%∙C.14%∙D.15%∙E.16%(分数:1.00)A. √B.C.D.E.解析:46.下列哪一项是液体药物制成固体滴丸∙A.云香油滴丸∙B.苯二甲酸乙脂滴丸∙C.联苯酸脂滴丸∙D.青霉素滴丸∙E.灰黄霉素滴丸(分数:1.00)A. √B.C.D.E.解析:47.滴丸剂检查法每丸重量与平均重相比较,不得有多少超出限度1倍∙A.1∙B.2∙C.3∙D.4∙E.5(分数:1.00)A. √B.C.D.E.解析:48.蜜丸∙A.用水做黏合剂∙B.用淀粉做黏合剂∙C.用蜂蜜做黏合剂∙D.用米糊或面糊做黏合剂∙E.以上均可作为蜜丸的黏合剂(分数:1.00)A.B.C. √D.E.解析:49.滴丸的制备药液滴的内聚力用什么符号来表示∙A.Wa∙B.Wb∙C.Wd∙D.We∙E.Wc(分数:1.00)A. √B.C.D.E.解析:50.滴丸的制备药液与冷凝液间的黏附力用什么符号来表示∙A.Wa∙B.Wb∙C.Wd∙D.We∙E.Wc(分数:1.00)A. √B.C.D.E.解析:二、X型题(总题数:18,分数:18.00)51.存放蜜丸过程中发霉生虫主要原因是(分数:1.00)A.包装不严,在储存中污染√B.药料加工炮制不净,残留微生物或虫卵等√C.蜂蜜炼制不到程度,消毒不严格以至于蜂蜜中含有虫卵D.制备操作中卫生条件差被污染√E.蜂蜜质次,含果糖少,不能起防腐作用解析:52.滴丸基质应具备的条件是(分数:1.00)A.不与主药发生作用,不影响主药的疗效√B.要有适当的比重C.对人体无害√D.在常温下为液态E.熔点较低,在一定的温度(60~100℃)下能熔化成液体,而遇骤冷又能凝固成固体√解析:53.滴丸剂的生产中下列基质中哪几项是水溶性基质(分数:1.00)A.聚乙二醇√B.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C.硬脂酸D.单硬脂酸甘油酯E.虫蜡解析:54.滴丸剂的生产中下列基质中哪几项是水溶性基质(分数:1.00)A.硬脂酸钠√B.鲸蜡醇C.硬脂酸D.泊洛沙姆√E.硬脂醇解析:55.制造六味地黄丸组分的粉碎应采取的粉碎方法是(分数:1.00)A.单独粉碎法B.串料法√C.串油法D.干法粉碎E.湿法粉碎√解析:56.大蜜丸一般采用什么材料包装(分数:1.00)A.小瓷瓶B.纸袋C.塑料袋D.塑料盆√E.蜡纸盒√解析:57.生产滴制胶丸时,理想的操作条件应包括(分数:1.00)A.车间温度20℃以下√B.车间温度2512以下C.车间相对湿度75%以下√D.滴头温度40℃~7012E.滴头温度60℃~7012解析:58.基质与滴丸的形成与以下哪些条件有密切联系(分数:1.00)A.温度B.溶出度√C.稳定性√D.溶散时限√E.药物含量√解析:59.滴丸可以外用于人体的哪些部位(分数:1.00)A.耳√B.鼻√C.眼√D.直肠√E.阴道√解析:60.蜜丸变硬的原因是(分数:1.00)A.用蜜量不足√B.蜜温过低√C.炼蜜过老√D.含胶类药材多√E.药粉过粗解析:61.关于滴丸冷凝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分数:1.00)A.不与主药相混合√B.不与基质发生作用√C.不影响主药疗效√D.有适当的密度√E.所用冷凝液黏度尽可能小解析:62.目前滴制法不仅能制成球形丸剂,而且也可制成(分数:1.00)A.圆片形√B.菱形C.橄榄型√D.正方体E.椭圆形√解析:63.下列哪些药物属于丸剂范畴(分数:1.00)A.水丸√B.蜜丸√C.水蜜丸√D.浓缩丸√E.糊丸√解析:64.在滴丸剂生产中混合基质可以调节药品的(分数:1.00)A.吸收速度B.溶出速度√C.吸收时限D.溶散时限√E.药物代谢解析:65.老蜜的炼制应符合哪些条件(分数:1.00)A.手捻之自然粘着,但两手指拉开时出现白丝√B.相对密度1.37左右C.出现翻腾着的均匀淡黄色细气泡D.出现较大红棕色气泡√E.含水量14%~16%解析:66.用于制作水蜜丸的水丸,其炼蜜与水的组成比例错误的是(分数:1.00)A.炼蜜1份+水1份√B.炼蜜1份+水2份√C.炼蜜1份+水5份√D.炼蜜1份+水4份√E.炼蜜1份+水3份解析:67.蜂蜜炼制不到程度,蜜嫩水多可导致蜜丸(分数:1.00)A.表面粗糙B.皱皮√C.蜜丸变硬D.反砂√E.无任何影响解析:68.滴丸剂的生产中下列基质中哪几项是水溶性基质(分数:1.00)A.单硬脂酸甘油酯B.硬脂酸C.硬脂酸钠√D.甘油明胶√E.硬脂醇解析:。
第九章中药丸剂、滴丸剂一、A型选择题1、下列关于丸剂的叙述错误的为 EA.微丸在胃肠道的分布面积大,吸收较快B.微丸可根据需要制成速效、缓释或控释制剂C.微丸剂可以通过包衣的方法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提高稳定性D.微丸可装入硬胶囊中服用E.微丸剂主要供内服,也可外用2、以水溶性强的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用哪—种冷凝液 DA.水与乙醇的混合物B.乙醇与甘油的混合物C. 液状石蜡与甘油的混合物D.液状石蜡E.甘油3、关于滴丸的叙述错误的为 CA.滴丸剂中常用的基质有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类B. 生产设备简单、生产车间内无粉尘,有利于劳动保护C.滴丸剂均起速效作用D.液体药物可制成固体滴丸,便于携带和服用E.增加药物的稳定性4、滴丸与胶丸的相同点是 BA.均为药物与基质混合而成B.均可用滴制法制备C.均以明胶为主要囊材D.均以PEG为主要基质E.无相同之处5、滴丸的工艺流程为 AA.药物和基质一混悬或熔融一滴制一冷却一洗丸一干燥一选丸一质检一分装B. 药物—熔融一滴制一冷却一洗丸一干燥—选丸一质检一分装C. 药物一混悬一滴制一冷却一洗丸一干燥一选丸一质检一分装D. 药物和基质一混悬或熔融一滴制一洗丸一干燥一选丸一质检一分装E. 药物和基质一混悬或熔融一滴制一冷却一洗丸一选丸一质检一分装6、药物与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得到BA.胶丸B.滴丸C. 脂质体D.耙向乳剂E. 微球二、X型选择题1、关于滴丸剂中冷凝液的选择原则是ABCDEA.不与主药相混溶B.不与基质发生作用C.不影响主药疗效D.有适当的密度E.有适当的粘度2、滴丸基质应具备的条件是ABCDEA.不与主药发生作用,不影响主药疗效B.在常温下保持固态C.基质在60—160℃下能熔化,遇冷立即凝成固体D.有适当的比重E.对人体无害三、问答题1、中药丸剂常用辅料有哪些?2、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有哪些?第十章中药丸剂、滴丸剂习题答案一、A型选择题1- 5 EDBCBA 6、B二、X型选择题1-2 ABCDE,ABCDE三、问答题1、中药丸剂常用辅料有哪些?答:一、黏合剂1、蜂蜜(1)嫩蜜(2)中蜜(3)老蜜2、米糊或面糊3、清膏或浸膏4、蜂蜡5、饴糖或液状葡萄糖二、润湿剂1、水2、酒3、醋4、稀药汁5、糖汁三、吸收剂碳酸钙、氧化镁、碳酸镁四、崩解剂微晶纤维素、CMC-Na 、CMC 、L-HPC 、HPMC2、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有哪些?答:一、搓丸法药物+辅料→丸块→丸条→湿丸粒→丸剂→质量检查→包装二、泛丸法 1、手工泛丸起模→成丸→盖面→干燥→包衣2、机械泛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