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诺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乔尔丹诺·布鲁诺简介资料乔尔丹诺·布鲁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乔尔丹诺·布鲁诺简介资料,供大家参阅!乔尔丹诺·布鲁诺简介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年2月17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作为思想自由的象征,他鼓励了16世纪欧洲的自由运动,成为西方思想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葬者。
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和宇宙观、宗教哲学,这些在他所处的时代中,都使其成为了风口浪尖上的人物,1592年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992年,罗马教皇宣布为布鲁诺平反。
他一生始终与“异端”联系在一起,并为此颠沛流离,最终还被宗教裁判所烧死在鲜花广场上。
因而,他常常被人们看作是近代科学兴起的先驱者、是捍卫科学真理并为此献身的殉道士。
但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因为布鲁诺并不是因为哥白尼的日心说而死的,一个证据是,在他被烧死时,罗马教会根本还没有查禁哥白尼的《天球运行论》。
人们也常常将处死他的宗教裁判所代表的宗教势力与他所支持的哥白尼学说所代表的科学,看作是一对存在着尖锐冲突的对立物。
乔尔丹诺·布鲁诺人物生平1548年,乔尔丹诺·布鲁诺出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诺拉城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
在十余岁时,父母将他送到了那不勒斯的一所私立人文主义学校就读。
布鲁诺在这所学校学习了六年。
1565年,布鲁诺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进入了多米尼克僧团的修道院,第二年转为正式僧侣。
布鲁诺在修道院学校攻读神学,同时他还刻苦钻研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和东方哲学。
布鲁诺真的是因为捍卫“⽇⼼说”被教会活活烧死的吗?『科学家』公元1600年2⽉17⽇,罗马鲜花⼴场上挤满了⼈,⼤家都是来观看⼀次⽕刑的。
⼀个⾐衫褴褛、头发蓬乱的男⼈被绑在了⽕刑柱上,声嘶⼒竭的⼤喊⼏句之后,就被活活烧死了。
这个男⼈名叫布鲁诺,他的罪⾏是传播“异端学说”、⽀持哥⽩尼的⽇⼼说……上⾯这段内容,已经被⼤众所熟知,甚⾄谈到布鲁诺的时候,都会给他加上“捍卫科学”的标签,给他冠以科学家的称号。
可实际上,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布鲁诺并⾮⼀个真正的科学家,也并⾮因为⽀持“⽇⼼说”⽽被烧死的。
我们先从“⽇⼼说”开始,看看哥⽩尼为什么没被烧死。
哥⽩尼哥⽩尼出⽣于15世纪,当时欧洲已经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天⽂学也发展起来。
哥⽩尼正是在克拉科夫⼤学跟随天⽂学家沃依切赫学习了天⽂学知识,才慢慢形成了⾃⼰的“⽇⼼说”观点,认为宇宙的中⼼不是宗教宣扬的地球,⽽是太阳。
和⼤众所熟悉的不⼀样,16世纪的宗教改⾰,绝⼤多数的⽭盾冲突并⾮对神学的质疑,⽽是宗教改⾰者对当时罗马教会的反对。
也就是说,就算是最激烈的改⾰者,或者是⾮常权威的科学家,也不反对神学——他们仍然相信上帝,只不过反对当时罗马教会的残酷统治。
哥⽩尼不仅是⼀位天⽂学家,更是⼀位虔诚的天主教徒。
和现代⼈的普遍理解不同,当时的宗教⼈⼠并不反对科学,甚⾄还⽀持科学的发展。
罗素的《西⽅哲学史》评价哥⽩尼称:“哥⽩尼是⼀位波兰教⼠,抱着纯真⽆暇的正统信仰……他不认为⾃⼰的学说与圣经相抵触。
”在当时不管是天⽂学还是数学,只要不被拿出来质疑教会的统治和上帝的存在,就是可以被宣扬的。
当哥⽩尼完成了⾃⼰的“⽇⼼说”研究之后,1533年他还在罗马进⾏了⼀系列的演讲,宣传⾃⼰的观点。
但是教皇并没有迫害他,甚⾄都没有反对他的观点。
哥⽩尼⽇⼼说模型虽然哥⽩尼害怕教会迫害,在临死前才发表《天体运⾏论》,但是罗马教廷并没有明令取缔这本著作。
所以之后的开普勒、伽利略、布鲁诺等等知名⼈⼠,才会到处宣扬“⽇⼼说”的观点。
布鲁诺与阿诺德的启示布鲁诺和阿诺德是两位具有激励力的人物,他们的故事和经历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教训。
他们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坚持不懈、勇于突破以及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布鲁诺是一个年轻有为的企业家,他从小就对创业和商业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在大学期间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虽然起初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持的态度。
布鲁诺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和坚持,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公司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行业的领导者。
阿诺德是一位职业体育运动员,他从小就对体育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在他的职业生涯初期,他遭遇了一次严重的运动伤害,这使得他的运动生涯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面对这个打击,阿诺德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积极面对和克服困难。
他通过坚持康复训练和专业指导,最终成功地走出了低谷,重新回到了赛场上。
阿诺德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保持坚持和积极的态度,我们就能够战胜困难,实现我们的目标。
布鲁诺和阿诺德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教训。
首先,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坚持不懈是成功的关键。
无论是创业还是职业生涯,都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
其次,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勇于突破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只有敢于挑战自己,勇于面对困难和风险,我们才能够成长和进步。
最后,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求梦想是每个人的权利和责任。
只有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我们才能够过上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借鉴布鲁诺和阿诺德的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去实践呢?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只有明确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才能够有所行动。
其次,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策略。
计划和策略是我们实现目标的路线图,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规划好每一步的行动和决策。
然后,我们需要付诸行动并持之以恒。
行动是实现梦想的关键,只有付出实际行动才能够取得真正的进展。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
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但只有保持积极乐观,我们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布鲁诺一、渴求知识乔丹诺・布鲁诺(1548~1600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纠正并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的天文学家,反对天主教会黑暗势力的不屈斗士。
菲利波・布鲁诺生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小城。
父亲乔万尼・布鲁诺虽然也算是个贵族,日子却过得很艰难。
他得服军役,常常出征,母亲弗劳丽莎常常哭肿了双眼盼着他回来。
弗劳丽莎的父母传给她的一小块地和一座破败的小房子,算是他们的全部财产。
当乔万尼从军中归来,那真好象是过节,小菲利波跟着父亲,寸步不离,拿无穷无尽的问题来缠他。
乔万尼谈他的见闻,朗诵他心爱的诗人兼袍泽坦亚洛的诗篇,一口气说好多在那不勒斯王国各地流传的笑话。
菲利波生就不安分的性格,思想活跃,敏于感受,连非常了解他的人,也常常为他惊讶。
他尽做出些怪事。
有一次,当时他还是个婴孩,墙缝里爬出老大一条蛇,他十分害怕,放声叫父亲,父亲在隔壁房间,听见叫声跑来,用棍子打死了蛇。
叫父母大吃一惊的是,菲利波躺在摇篮里,怎么会叫父亲呢?而且这孩子多年后还详细地记得这件事。
本教区的神父教菲利波学习教义问答,教他读书写字。
菲利波脑子挺好使,念书不费劲,问起老师来没完没了。
他对在《圣经》里的故事以及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感兴趣。
菲利波从小被教导信仰基督教,但他并没有成为一个好教徒。
每逢节期,各地的香客云集诺拉,广场上比赶集还挤。
同是那些人,一会儿疯狂地祈祷,一会儿亵渎神明;咒骂异端的同时又嘲笑神父;把扣子扔到教堂献金箱里冒充金钱,可是又掏出最后一个铜板去追荐亡魂。
迷信同自由思想同生共存。
诺拉人崇拜他们的圣费利彻,然而又刻薄恶毒地讥嘲僧侣。
一针见血挖苦僧侣的俏皮话,不会在菲利波身上培养起对神职人员的尊敬。
不到14岁的菲利波,智力超群,具有罕见的天赋,好学不倦。
他被送到那不勒斯王国的首都深造。
起初,他还担心会怀念亲爱的故乡诺拉,但事实并非如此,蔚蓝的海湾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令人目眩;巍峨的维苏威火山在旁边睥睨(bì nì)天空,一个个岗峦都是满山坡的葡萄园。
人物评价:乔尔丹诺·布鲁诺作者:王振飞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第07期提起真理的“殉道者”,人们便会想起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乔尔丹诺·布鲁诺(1548-1600),但中外哲学史专著对他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和介绍,因而在人物整体评价上有所偏离。
布鲁诺的个人性格和独特经历造就了他的传奇一生,本文通过对乔尔丹诺·布鲁诺独特的成长环境和理论贡献分析,作出切实合理的人物评价。
流亡的一生布鲁诺幼年丧母,父亲是军人,这样的家庭背景无疑使布鲁诺的成长多了更多的艰辛,他全凭自己的勤奋、努力,在人生早年就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
在修道院学习期间,他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交往密切,有机会系统地阅读了不少禁书。
在读到哥白尼的著作后,他特别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所吸引,并为哥白尼著作中严谨的逻辑和精辟的论证所倾倒。
此后他逐渐对《圣经》产生了怀疑。
他认为《圣经》关于上帝具有“三位一体”性的教义是错误的,他离经叛道的言行,激怒了教会,被教会革除教籍。
但他毫不动摇,为躲避教会的迫害,他毅然决然离开了修道院。
成长环境影响个人性格,个人性格决定人生命运。
布鲁诺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条不变的至理名言。
1576年,布鲁诺为躲避宗教裁判所的追捕,逃往意大利北部流浪。
但整个国家到处都有教会的密探和爪牙,没有一块他可以自由生存的土地。
1578年,他来到瑞士,由于反对教会,在日内瓦又遭到逮捕和监禁。
1581年,他到达巴黎,继续宣传太阳中心说,遭到法国教会的围攻。
1583年他又侨居英国伦敦,在牛津大学的一次辩论会上,他发表演说批判了被教会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托勒密地心说,并同经院哲学家展开了激烈论战。
1586年春天,布鲁诺重返巴黎,在巴黎一次大规模的辩论会上,他再次论证他的新宇宙观,反对被教会奉为“绝对权威”的《圣经》,因而被驱逐出法国。
以后他又陆续到了德国和捷克。
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Time&space I时空I古代错案型——编者按从2014年6月下半月刊起,《古代错案》栏lfl将关注国外历史上的著名冤案,以追寻法律在人类历史上的多种演变,拓宽读者的视野。
布鲁诺:因异教徒身份被冤死的意大利科学家文/杨字冠冤案主角: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ru no,1548~1600年),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因支持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反对地心说、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冤案特点:布鲁诺生活在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在传统封建神学束缚下的思想得到解放,他汲取先进科学成果所形成的思想和学说严重挑战了教会的教义和权威,引起罗马教皇的恐惧和仇恨,终被教会的宗教裁判所迫害致死。
因坚持科学信仰被判为宗教“异端" “异端”,被革除教籍。
但布鲁诺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1548年,布鲁诺生在意大利。
17岁时,他进入多米尼毫不动摇。
为了逃避审判,他离开修道院,从1578年开克僧团修道院攻读神学,同时钻研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始在瑞士、法国、英国等国的大学任教。
布鲁诺为捍卫和东方哲学。
1 0年后,他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和神甫教职。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到处发表演说批判教会的谬误,布鲁诺在学习期间经常参加当时的社会活动,与为此遭到屡次迫害。
1592年年初,思乡心切的布鲁诺不人文主义者交往甚密。
在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布鲁诺顾个人安危回到威尼斯后,被捕入狱。
威尼斯政府把他阅读了许多禁书,包括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他被哥交给了罗马教廷宗教裁判所。
白尼的学说所吸引,开始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兴趣,逐渐对宗教神学产生怀疑。
布鲁诺认为天主教会所提出宗教裁判所的“纠问式"案件处理程序的关于上帝具有“三位一体”性的教义是错误的,并对在欧洲历史上曾存在过不同的宗教裁判机构。
对经院哲学家宣扬的“变体说”、“圣母洁净怀胎说”和“上布鲁诺进行审判的是教宗保罗三世于1542年成立的帝创世说”等教义持否定态度。
世界名琴布鲁诺钢琴---百年臻品质,德国钢琴品牌Slogan:德国布鲁诺,百年臻品质!不只是钢琴,更关乎艺术,德国布鲁诺,钢琴臻品质,一架永相随。
◆简介·布鲁诺故事布鲁诺(BRUNO)的故事,要从1925年说起,莱比锡当时的钢琴制作工艺参差不起,引起许多钢琴家的不满。
出于对音乐的敬畏,钢琴家Bruno·Serkin决定亲自打造一架完美的钢琴。
于是,他在德国发起一场招募行动,精心挑选了15位懂琴懂乐的手艺人,并汇聚起当时最好的材料,从琴弦、踏板、琴槌,到制音器、背板、琴键,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历经20个月的手工打造,布鲁诺首架钢琴的初品面世,绝美的音色轰动世人,但苛求的Bruno·Serkin仍不满足,诚邀德国近20位钢琴大师组成顾问团队,对这家钢琴进行音色的调校,历经2个月后,第一架BRUNO钢琴在1927年3月26日成功问世,并以此纪念音乐大师贝多芬逝世100周年。
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中,布鲁诺始终坚守对音乐艺术的承诺,以最动人的姿态打造每一架钢琴,诉说着别具一格的钢琴故事;以专业的实力改进每一次创新,呈现着每个时代最好的钢琴。
最终,布鲁诺钢琴驰名欧洲,成为德国知名钢琴品牌、世界最古老的钢琴品牌之一。
布鲁诺钢琴渗透着德国的专业工艺,流淌着优良的音乐细胞,百年品质的中古琴,奢华美观、音色纯正,不仅完美,而且极致,深受广大音乐家的青睐和称赞。
与此同时,布鲁诺钢琴严苛每个细节,不断在外观设计、原料选择、包装等方面的创新、改进和提升,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钢琴的艺术。
品质不只是简单传承,而是结合时代的特色,总结几代人的宝贵经验去设计、去生产,这就是布鲁诺专业的姿态。
布鲁诺钢琴铸铁的响板不仅美观,更能承受20吨重琴弦的拉力;布鲁诺钢琴的专利琴壳构造,不仅保证稳定性和耐久性,更能保证独一无二的音色,这就是布鲁诺与众不同的魅力,让其古老的品牌散发着时代的光芒!近乎苛求的选材,复杂的工艺设计,是对一生一琴的品质追求。
科学的殉道士---乔尔丹诺·布鲁诺(公元1548~1600年)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镇。
大概他幼年丧失父母,或者是家境贫寒,靠神甫们收养长大。
这个穷孩子自幼好学,15岁那年当了多米尼修道院的修道士。
全凭顽强自学,终于成为当代知识渊博的学者。
这位勤奋好学、大胆而勇敢的青年人,一接触到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立刻激起了他火一般的热情。
从此,他便摈弃宗教思想,只承认科学真理,并为之奋斗终身。
布鲁诺信奉哥白尼学说,所以成了宗教的叛逆,被指控为异教徒并革除了他的教籍。
公元1576年,年仅28岁的布鲁诺不得不逃出修道院,并且出国长期漂流在瑞士、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他四海为家,在日内瓦、图卢兹、巴黎、伦敦、维登堡和其他许多城市都居住过。
尽管如此,布鲁诺仍然始终不渝地宣传科学真理。
他到处作报告、写文章,还时常地出席一些大学的辩论会,用他的笔和舌毫无畏惧地积极颂扬哥白尼学说,无情地抨击官方经院哲学的陈腐教条。
布鲁诺的专业不是天文学也不是数学,但他却以超人的预见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哥白尼学说。
他在《论无限、宇宙及世界》这本书当中,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思想,他认为宇宙是统一的、物质的、无限的和永恒的。
在太阳系以后还有无以数计的天体世界。
人类所看到的只是无限宇宙中极为渺小的一部分,地球只不过是无限宇宙中一粒小小的尘埃。
布鲁诺进而指出,千千万万颗恒星都是如同太阳那样巨大而炽热的星辰,这些星辰都以巨大的速度向四面八方疾驰不息。
它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我们地球这样的行星,行星周围又有许多卫星。
生命不仅在我们的地球上有,也可能存在于那些人们看不到的遥远的行星上……布鲁诺以勇敢的一击,将束缚人们思想达几千年之久的“球壳”捣得粉碎。
布鲁诺的卓越思想使与他同时代的人感到茫然,为之惊愕!一般人认为布鲁诺的思想简直是“骇人听闻”。
甚至连那个时代被尊为“天空立法者”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无法接受,开普勒在阅读布鲁诺的著作时感到一阵阵头目眩晕!布鲁诺在天主教会的眼里,是极端有害的“异端”和十恶不赦的敌人。
他们施展狡诈的阴谋诡计,以收买布鲁诺的朋友,将布鲁诺诱骗回国,并于公元1592年5月23日逮捕了他,把他囚禁在宗教判所的监狱里,接连不断地审讯和折磨竟达8年之久!由于布鲁诺是一位声望很高的学者,所以天主教企图迫使他当众悔悟,声名狼藉,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切的恐吓威胁利诱都丝毫没有动摇布鲁诺相信真理的信念。
一些神夫找布鲁诺交谈,说依他的天资,倘若重新回归宗教,苦心钻研教条,肯定会升高罗马的教廷.他坦然的说:”我的思想难以跟<<圣经>>调和.”天主教会的人们绝望了,他们凶相毕露,建议当局将布鲁诺活活烧死。
布鲁诺似乎早已料到,当他听完宣判后,面不改色地对这伙凶残的刽子手轻蔑地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
”公元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上英勇就义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就这样被烧死了。
由于布鲁诺不遗余力的大力宣传,哥白尼学说传遍了整个欧洲。
天主教会深深知道这种科学对他们是莫大的威胁,于是公元1619年罗马天主教会议决定将《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不准宣传哥白尼的学说。
布鲁诺不畏火刑,坚定不屈地同教会、神学作斗争,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他的科学精神永存!1889年,人们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竖起他的铜像,永远纪念这位为科学献身的勇士。
布鲁诺后被人们称为“继哥白尼之后的天文学家”。
不仅如此,布鲁诺越发受人尊敬,教会也为当时的行为感到可悲……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
为了证实和传播N.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献出了毕生精力。
由此,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
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他的工作,为I.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生平和学术生涯早年活动伽利略1564年2月15日生于比萨,父亲芬琴齐奥·伽利莱精通音乐理论和声学,著有《音乐对话》一书。
1574年全家迁往佛罗伦萨。
伽利略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对音乐、诗歌、绘画以及机械兴趣极浓;也像他父亲一样,不迷信权威。
17岁时遵从父命进比萨大学学医,可是对医学他感到枯燥无味,而在课外听世交、著名学者O.里奇讲欧几里得几何学和阿基米德静力学,感到浓厚兴趣。
1583年,伽利略在比萨教堂里注意到一盏悬灯的摆动,随后用线悬铜球作模拟(单摆)实验,确证了微小摆动的等时性以及摆长对周期的影响,由此创制出脉搏计用来测量短时间间隔。
1585年因家贫退学,担任家庭教师,但仍奋力自学。
1586年,他发明了浮力天平,并写出论文《小天平》。
1587年他带着关于固体重心计算法的论文到罗马大学学求见著名数学家和历法家C.克拉维乌斯教授,大受称赞和鼓励。
克拉维乌斯回赠他罗马大学教授P.瓦拉的逻辑学讲义与自然哲学讲义,这对于他以后的工作大有帮助。
1588年他在佛罗伦萨研究院做了关于A.但丁《神曲》中炼狱图形构想的学术演讲,其文学与数学才华大受人们赞扬。
次年发表了关于几种固体重心计算法的论文,其中包括若干静力学新定理。
由于有这些成就,当年比萨大学便聘请他任教,讲授几何学与天文学。
第二年他发现了摆线。
当时比萨大学教材均为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学者所撰,书中充斥着神学与形而上学的教条。
伽利略经常发表辛辣的反对意见,由此受到校内该学派的歧视和排挤。
1591年其父病逝,家庭负担加重,他便决定离开比萨。
帕多瓦时期1592年伽利略转到帕多瓦大学任教。
帕多瓦属于威尼斯公国,远离罗马,不受教廷直接控制,学术思想比较自由。
在此良好气氛中,他经常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文化活动,与具有各种思想观点的同事论辩。
此时他一面吸取前辈如N.F.塔尔塔利亚、G.B.贝内代蒂、F.科门迪诺等人的数学与力学研究成果,一面经常考察工厂、作坊、矿井和各项军用民用工程,广泛结交各行业的技术员工,帮他们解决技术难题,从中吸取生产技术知识和各种新经验,并得到启发。
1515年,哥白尼开始写作《天体运行论》一书。
在《天体运行论》完成后,哥白尼却对它的出版犹豫不决了。
他但心这部书出版后会遭受到地心说信徒们的攻击,并受到教廷的压制。
在朋友和学生的支持鼓励下,经过长期反复的考虑,哥白尼终于决定出版这部著作。
1542年6月,《天体运行论》和排印工作开始进行。
1543年5月24日,弥留之际的哥白尼终于见到刚刚出版的《天体运行论》,可惜当时的他已经因为脑溢血而双目失明,他只摸了摸书的封面,便与世长辞了。
1473 年2 月19 日,尼古拉·哥白尼诞生在波兰西部维斯杜瓦河畔托伦城圣阿娜巷的一个商人家庭。
哥白尼十岁那年,父亲病逝。
由舅父加斯·瓦兹洛德扶养。
舅父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他和当时波兰进步的知识界来往极为密切。
在哥白尼念中学时,瓦兹洛德就带他参加人文主义者的聚会。
1491 年,按照舅父的安排,哥白尼到克拉科夫大学去学习天文学和数学。
在这座以天文学和数学闻名于全欧的古老大学里,新兴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和腐朽封建教会的经院哲学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
尼古拉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
该校教师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活伊切赫·波鲁泽夫斯教授。
这位学者对公元2 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说”(又称“天动说”)提出了怀疑。
古希腊的大天文学家托勒密,在公元2 世纪时,总结了前人在400 年间观测的结果,写成《天文集》一书,提出“ 地球中心说”。
托勒密认为,地球静止不动地坐镇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体,包括太阳在内,都围绕地球运转。
他的学说由于和神学观点不谋而合,就一直为神学家利用和把持,成了一个宗教神学家愚弄人类的弥天大谎。
哥白尼在克拉科夫大学读书时,就开始考虑地球的运转问题,他在沃伊切赫的指导下,学会了运用天文仪器进行观测天象。
这个时期,哥白尼刻苦钻研天文学家和数学,曾搜集、阅读和研究了许多有关天文学和数学方面的书籍。
哥白尼从克拉科夫大学毕业后,1459 年,奉舅父瓦兹洛德之命,前往当时欧洲文化中心意大利留学。
哥白尼认为抗击德国人的十字骑士团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尽管他爱好天文学和数学,他还是听从了舅父的安排。
他在意大利北部的波伦亚大学学习“教会法”,同时努力钻研文学。
在这里他结识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多米尼克·玛利亚,同他一起研究月球理论。
他们开始用实际观测来揭露托勒密学说和客观现象之间的矛盾。
他发现托勒密对月球的解释得出一个荒寥的结论:月亮的体积时而膨胀时而收缩,满月是膨胀的结果,新月是收缩的结果。
1947 年 3 月9 日,哥白尼和玛利亚进行了一次著名的观测。
证明了月球的体积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就这样,哥白尼把托勒密的地心说打开了一个缺口。
1500 年,哥白尼由于经济困难,到罗马担任数学教师。
在这个“圣都”里,他看到了罗马教廷的虚伪荒淫。
第二年夏天,哥白尼回国,后因又取得教会的资助,秋天重新回到意大利的帕都亚学医。
1503 年,哥白尼在法腊罗大学取得教会法学博士的学位。
这时哥白尼还努力研读古代的典籍,目的是为“太阳中心说”寻求参考资料。
他几乎读遍了能够弄到手的所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