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税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5
对某有限公司巨额财产损失的税务稽查案例2014-02-20 08:43:43| 分类:转贴财税好文|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作者:周建华赵志杰阮敏哲日期:2014-02-18近日,浙江省某聚氨酯(瑞安)有限公司最终同意调增2008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74.1万元,并表示自愿放弃该部分进口原材料的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增值税抵扣248.75万元,作进项转出。
考察取证,掌握生产工艺流程某聚氨酯(瑞安)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生产聚氨酯材料的日本独资企业,2008年开始试生产。
2012年下半年,瑞安市国税局在该公司检查时发现,其在2008年试生产期间发生了一笔5213.18万元的试生产损失。
这笔巨额财产损失立即引起税务人员的高度关注。
为进一步了解这笔巨额损失的详细情况,税务人员要求该公司提供当年汇算清缴时的申报材料,包括2008年财产损失鉴证报告和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税务人员在对该公司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时发现,该公司自2008年5月开始试生产聚氨酯产品,在2008年5月~9月试生产期间,其不合格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占同期生产总成本的76.67%,废品率极高!该公司负责人解释说,公司所有设备都是新的,新设备在磨合期必定会产生不合格产品。
由于税务人员对聚氨酯工艺流程缺乏系统了解,无法对该公司给出的理由进行反驳,此案陷入了困境。
要想突破此案,关键在于了解该产品的生产技术!认识到这些,瑞安市国税局立即向其上级部门——温州市国税局汇报。
经商议,决定派人前往宁波市生产同一聚氨酯产品的宁波市某公司考察,了解该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
2012年11月19日,温州市国税局、瑞安市国税局一行4人抵达宁波市。
宁波市某公司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该聚氨酯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这位技术人员说:“生产该聚氨酯产品分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两道生产工艺流程。
化学反应生产过程会产生废品,而物理反应生产过程则不会产生废品。
瑞安公司的生产过程只是生产该聚氨酯产品的其中部分生产过程,也就是物理反应生产过程。
出租财产所得税收筹划案例分次和按年出租财产所得税收筹划案例一、引言出租财产所得是指个人或企业通过将自己拥有的房屋、土地等不动产或者其他财产租赁给他人使用而获得的收入。
对于个人或企业来说,进行出租财产所得税收筹划可以有效地减少纳税额,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将通过一个详细的案例来说明如何进行出租财产所得税收筹划。
二、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房地产投资者,他拥有多套房屋并通过出租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收入。
然而,由于高额的房屋抵扣和其他费用支出,他在每年的纳税时都需要支付较高的个人所得税。
小明希望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来减少自己的纳税额。
三、分次筹划方案1. 分次缴纳个人所得税小明可以将每年的租金收入分成若干次进行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他每年获得10万元的租金收入,他可以将其分成两次缴纳,每次5万元。
这样做可以使他在每次缴纳时的个人所得税额度减少,从而降低整体的纳税负担。
2. 分次申报房屋抵扣根据相关税收政策,出租财产所得可以享受一定的房屋抵扣。
小明可以将每套房屋分别进行申报,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房屋抵扣额度。
如果他拥有两套房屋,每套房屋的月租金为5000元,他可以将每套房屋的租金分别申报为2500元,从而获得更多的房屋抵扣额度。
四、按年筹划方案1. 合理安排租金收入时间小明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租金收入时间来降低个人所得税。
如果他在12月份获得了10万元的租金收入,他可以选择将部分或全部收入推迟到下一年进行申报。
这样做可以使他在当前年度减少纳税额,并将其推迟到下一年支付。
2. 合理利用其他费用支出除了房屋抵扣外,小明还可以合理利用其他费用支出来减少个人所得税。
他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维修费用、物业管理费等方式来增加其他费用支出,从而减少应纳税额度。
3. 合理利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个人取得的各项收入达到一定数额后才开始计算纳税。
小明可以合理利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来降低纳税额。
如果他的租金收入未达到起征点,则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财产继承税务规划案例了解财产继承税务筹划的实际案例财产继承税务规划在个人财产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有效的税务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继承过程中的税收负担,确保财产的顺利过渡,并为后代留下更为丰厚的遗产。
下面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了解财产继承税务规划的重要性和应用。
案例一:家族企业传承规划王先生是一家成功企业的创始人,他希望将自己辛苦积累的财产顺利转移给下一代。
为了减少财产继承税的负担,王先生通过家族信托计划来进行税务规划。
他将企业的股权转移到一个设在离岸地区的信托基金中,并指定自己的子女作为受益人。
在这种方式下,王先生在遗产税和股权转让税方面享受了较低的税收负担,同时也保证了企业的连续经营和家族财富的传承。
案例二:个人财产分割规划李太太是一位富有的房地产投资者,在她去世后,她希望将自己的财产平均分配给两个子女。
然而,如果直接按照法定继承份额,子女们可能需要支付较高的遗产税。
为了降低税务负担,李太太决定在生前将自己的财产进行分割。
她通过在生前赠与方式,将一部分房地产赠与给子女,并利用每年的赠与额度避免高额的遗产税。
案例三:慈善捐赠规划张先生是一位富裕的企业家,他希望将一部分财产用于慈善捐赠,并通过减免税收来增加自己的财产继承。
他与一家慈善基金会合作,设立了一个慈善信托基金,并将一部分财产移入该基金。
张先生通过在信托基金中设置慈善受益人和慈善项目,享受了较低的遗产税率,并实现了自己的慈善愿望。
案例四:跨国家族财富传承规划刘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在不同的国家都拥有财产。
为了规划自己的跨国家族财富传承,他选择了利用离岸信托结构进行税务规划。
通过在离岸地设立信托基金,刘先生可以将自己的跨国财产合法地转移至信托基金中,并指定受益人为自己的子女。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继承税的负担,还可以为下一代提供更为灵活和安全的财产管理和继承方式。
案例五:企业价值转化规划陈先生是一家企业的创始人,并计划在退休后将企业财产转移给子女。
107个税务等划案例一、企业所得税方面。
1. 成本费用的合理列支。
案例:老张开了个小工厂,生产特色手工艺品。
他知道购买原材料的发票一定要保存好。
有一次,他为了节省几块钱,没要一个小批量原材料的发票。
到了年底算成本的时候就傻眼了,本来利润就不高,少了这部分成本列支,企业所得税得多交不少呢。
后来他学聪明了,不管金额大小,只要是用于生产经营的支出,都要求对方开发票。
这样成本费用多了,利润就相对减少了,企业所得税也就少交了。
就像你买菜的时候,要是能拿到发票,对于小本生意来说那也是能省一笔税钱的呢。
2. 固定资产折旧的巧用。
案例:小王的广告公司新购置了一批高端电脑设备,价值30万。
按照直线折旧法,可能每年折旧的金额相对固定。
但财务人员建议采用加速折旧法。
比如说双倍余额递减法。
这样在设备刚购置的前几年,折旧费用高,利润就会降低,企业所得税就少交了。
就好比你买了个很贵的手机,你要是觉得它前几年贬值快,那就按照一种让它前几年折旧多的方式算,这样在算账的时候,你的“损失”就可以在税上体现为少交钱啦。
等到设备使用后期,虽然折旧少了,但前期节省下来的税金已经可以用于企业的其他发展了。
3. 利用亏损结转。
案例:小李的餐饮公司去年因为疫情亏了20万。
今年生意好转,预计盈利30万。
如果不利用亏损结转政策,那就要按照30万的盈利来交企业所得税。
但他知道可以把去年的亏损结转到今年,这样今年只需要按照10万(30 20)的利润来交企业所得税就可以了。
这就像你之前打牌输了钱,下次赢钱的时候,可以先把上次输的扣掉,再算你真正赢到手的钱来交税(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哈,打牌交税另说)。
二、增值税方面。
1. 纳税人身份的选择。
案例:小赵有个小规模的服装店,年销售额在80万左右。
如果按照一般纳税人来算增值税,那税负可能比较高,因为一般纳税人是按照销项减去进项来计算增值税,而且税率相对高些。
而小规模纳税人按照简易征收办法,征收率比较低。
所以小赵选择保持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这样每年增值税交的就比较少。
中业财税诈骗案例
在中业财税领域,诈骗案件屡见不鲜,给企业及个人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
以下是一起典型的中业财税诈骗案例分析,以警示广大从业者提高防范意识。
一、案例背景
某企业负责人王先生,由于业务需要,计划进行一笔财税业务。
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一家名为“中业财税”的代理机构,宣称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财税服务。
王先生在与该机构沟通后,表示愿意合作。
二、诈骗手段及过程
1.诈骗团伙首先通过网络推广、广告等方式,虚构了一家名为“中业财税”的代理机构,声称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团队。
2.当王先生与他们取得联系后,诈骗团伙通过一系列虚假宣传和伪造的资质文件,取得了王先生的信任。
3.诈骗团伙以预付服务费、办理证件等名义,要求王先生多次转账支付费用。
在此过程中,王先生未对企业进行深入了解,轻信了诈骗团伙的说法。
4.转账完成后,诈骗团伙以各种理由推脱,不再履行承诺。
当王先生意识到问题时,已经为时已晚。
三、警示与防范建议
1.选择正规渠道了解信息:在寻找财税代理机构时,务必通过正规渠道了解企业背景,如查看官方网站、咨询同行等。
2.核实企业资质:与合作企业签订合同前,要认真核实其营业执照、税务
登记证等相关资质,确保对方具备合法经营资格。
3.谨慎支付费用:在缴纳服务费等费用时,务必提高警惕,尽量选择可追溯的支付方式,如对公账户转账等。
4.加强法律意识:当发现诈骗行为时,要勇于维权,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切勿纵容犯罪分子。
总之,财税诈骗案件对企业及个人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日常工作中,要提高防范意识,谨慎选择合作伙伴,确保财税业务的顺利进行。
一、应纳税所得额财产租赁所得一般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者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
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个人出租财产取得的财产租赁收入,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应该依次扣除一下费用: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2、由那会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
3、税法规定的其他费用扣除标准。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 准予扣除项目- 修缮费用(800元为限)- 800元每次收入超过4 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 准予扣除项目- 修缮费用(800元为限)} * (1-20%)二、个人将承租房屋转租取得的租金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的,应按”财产租赁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财产租赁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但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取得的所得,自2001年1月1日起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案例:张某1-6月将一栋自有的居住用房出租,每月按照市场价格收取租金6000元,每月支付相关税费339元,另外4月份发生修缮费1500元。
张某1-6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1-3月、6月:月应纳税所得额= (6000-339)*(1-20%)=4528.8应纳税额= 4528.8*10%=452.884月:应纳税所得额= (6000-339-800)*(1-20%)=3888.8应纳税额= 3888.8*10%=388.885月:应纳税所得额= [6000-339-(1500-800)]*(1-20%)=3968.8应纳税额= 3968.8*10%=396.881-6月:应纳税额= 452.88*4+388.88+396.88=2597.28。
个人税务筹划案例分享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随着个人收入和财富的增长,税务筹划对于个人财务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个人税务筹划旨在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少个人税负,提升个人财富的增值。
本文将分享一些个人税务筹划的成功案例,并总结相关经验。
案例一:投资收益避税小王是一名投资者,拥有多个投资项目。
在他实施税务筹划前,他的各项投资收益都要缴纳较高的个人所得税。
为了避免过多缴纳税款,小王咨询了一位税务专家。
根据专家建议,小王将自己的投资项目进行重新调整,合理构建了一套避税方案。
首先,他分散投资到多个经济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到了相应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其次,他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风险投资基金中,因为该基金对于投资收益不征税。
最后,他挑选了一家投资公司,通过公司投资,实现了资金的合法转移和税负的降低。
通过以上改变,小王成功地减少了投资收益的税负,提升了自己的财务状况。
经验总结:1. 了解相关税收政策和法规,合理遵守并利用相关政策和法规。
2. 分散投资,选择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和项目。
3. 充分利用投资工具和机构,如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公司等。
案例二:合理财产规划小李是一名富有的企业家,他意识到他需要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合理规划,以减轻个人和家族的税务负担,并确保财产的平稳过渡。
他咨询了一位专业税务规划师。
根据规划师的建议,小李将自己的财产逐步转移至信托基金,并定期调整信托计划以适应法规和税收政策的变化。
这不仅有利于避税,还能起到财产保护的作用。
小李还利用离岸公司的优势,在海外设立了一家公司,将部分资产转移到公司名下。
通过合理运用离岸法律和税务政策,他成功地降低了个人税务负担,并将财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经验总结:1. 利用信托基金等工具进行财产规划,确保财产的合法转移和保护。
2. 运用离岸公司等方式,合法降低个人税务负担。
3. 定期调整规划,以适应法规和税收政策的变化。
案例三:房产税务优化小张是一位房地产投资者,他了解到房产税是自己最大的财务负担之一。
保险行业纳税评估案例
为了更好地了解保险行业的纳税情况,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案例来进行评估。
某保险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经营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业务。
根据其财务报表,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关键数据。
首先,我们可以查看该公司的总保费收入。
根据公司报表,2019年保费收入为5000万元。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保险公司需要缴纳所得税。
假设该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因此我们可以计算出其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为5000 * 0.25 = 1250万元。
其次,我们可以考虑该公司的各项支出情况。
根据报表,2019年支出包括业务费用、人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假设这些支出总额为3000万元。
根据相关规定,这些支出可以抵扣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
所以,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 - 3000 = 2000万元。
基于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我们可以计算其需要缴纳的所得税。
假设该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其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为2000 * 0.25 = 500万元。
此外,该公司还需要根据相关规定缴纳增值税和其他税费。
根据其财务报表,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些额外税费的金额。
假设该公司的增值税和其他税费总额为1000万元。
综上所述,该保险公司在2019年需要缴纳的纳税总额为1250 + 500 + 1000 = 2750万元。
但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案例,真实情况可能还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和规定。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保险公司的纳税情况,并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基础。
当然,在实际评估中,我们还需要考虑更多的数据和具体规定,以便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按照美国的法律,如果富豪要把遗产留给子女,联邦政府会从中抽掉过半的遗产税。
事实上,许多美国富豪都以慈善捐款的手段规避遗产税,因为西方以捐抵税是一项基本政策。
号称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夫妇,名下的资产超过4 0 0亿美元,迄今为止已经捐出了超过250亿美元。
比尔·盖茨在遗嘱中计划将遗产的9 8%捐给自己创办的、以他和妻子名字命名的比尔和梅林达基金会,用于研究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
乔布斯遗产交与信托基金管理苹果公司前董事长、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辞世后,名下至少有3座房产置于信托机构名下,这一举动使得乔布斯的巨额财产数额和分配成谜。
乔布斯拥有555万股苹果股票(市值大约20.5亿美元)及1.38亿股迪士尼股票(价值大约47.4亿美元)。
虽然在乔布斯去世后,其遗产被交由一个信托基金管理,以避免遗嘱认证税,但其税率仍然高达15%。
爱德华多·萨维林放弃美国国籍为躲税?美国是经合组织中唯一对居住在任何地方的本国公民征税的国家。
于是,许多美国富豪都以放弃国籍的手段规避遗产税。
2012年大约有1780名移居海外的美国人前往美国使馆,放弃自己的美国国籍,而2008年只有235人。
Facebook联合创始人爱德华多·萨维林近日移民新加坡之后,就宣布放弃美国国籍。
如果此举被证明为了躲避Facebook I PO收益所得带来的巨额税收,他将被永远禁止进入美国。
蔡万霖财产转移子女名下规避遗产税2 0 0 4年9月14日去世的台湾首富蔡万霖,仅仅缴纳了1亿多元新台币的遗产税。
据《福布斯》报道,蔡万霖的财产高达46亿美元,约合1564亿元新台币,按照台湾现行50%的遗产税率来算,蔡家后人本应缴纳的遗产税为782亿元新台币。
然而在蔡万霖去世之时,人们发现其名下财产仅有3亿元新台币,原来蔡万霖生前,早已通过各种途径将财产转移到子女名下。
梅艳芳立遗嘱信托一代歌后梅艳芳香消玉殒已近9年,却依然无法从人们的视线中远去,与她有关的新闻时不时还会占据各大媒体的大幅版面,其中,她的上亿遗产尤其令人关注。
财产险案件模板一、事故背景:2008年05月10日晚21点左右,因为山东省管辖地区普降暴雨,造成一家生产办公家具的公司被水淹,厂区内进水最深的地方70CM,最浅的地方10CM。
因为暴雨造成被保险人的房屋建筑、机器设备、库存货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事故发生后,险人积极组织相关人员施救。
被保险人厂区内的施救工作一共持续了3天时间,参与施救的人员每天大约30人左右。
我公司的理赔人员也积极的参与施救和受损物品的清点工作。
二、报案受理:我司电话中心晚21点30分左右接到被保险人报案,派工查勘人员XXX,查勘人员接到电话中心的通知后,立刻赶往现场,赶到现场后因为被保险人厂区周围积水太深无法进入,于是回到公司查阅了保单的情况后,与被保险人电话联系约定次日早晨赶到现场。
三、承保情况介绍:通过查阅被保险人的保单发现,被保险人在我公司投保财产综合险,保险的有效期是从2007年12月30日至2008年12月29日,保单的地址与被保险人报案所述地址基本,具体现场查勘的时候在进一步核对。
保险项目包括:房屋建筑及装修、机器设备、办公用具、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保险金额的确定都是根据2007年11月份的资产负债表中数据确定。
保额合计1000万元,所教保费为人民币30000元,保单约定每次事故免赔额为人民币1000元或损失金额的10%,两者以高者为准。
保单的特约中没有约定与本次事故有关的内容(附件一:保单;附件二:投保单;附件三:投保明细)。
四、现场查勘:我公司的查勘人员在2008年5月11日上午9点赶到现场协助被保险人施救并开始现场查勘工作:1、组织人员找来堵水用的沙袋,将车间、仓库等现在还有积水的地方用沙袋将门口堵住后开始向外排水;2、从走廊到厂区门口挖排水沟,将水引到厂区门外。
施救工作花了近半天的时间处理完毕,然后双方按照被保险人出两个人我方出一个人组成一个组,对现场受损的物品开始清点工作。
同时组织两个有丰富理赔经验的人员开始对相关人员(第一个发现出险的人员、组织现场施救的领导、各个仓库的保管、车间生产主管、财务主管、销售主管等)进行笔录工作(详见附件:询问笔录)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遗产税的案例遗产税(Estate tax)是指国家为了减轻财富不平等,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而对个人遗产进行征税的一种税收制度。
下面将介绍一个关于遗产税的案例。
某市有一位富有的老人,名叫张爷爷,他在世时经营了多个成功的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由于年纪老大不经营企业的能力不再强,张爷爷决定将他的财产分配给他的子女和孙子孙女。
在征求了法律和财务专业人士的意见之后,张爷爷决定采取一些策略来减少他们的遗产税负担,并确保他的财富能够平等地分配给他的继承人。
首先,张爷爷决定在他生时将一部分财产转移给他的子女,每个子女每年可以收到一定数量的礼物,而这些礼物对子女和张爷爷本人来说都是免税的。
这样,张爷爷不仅可以减少他死后可能要支付的遗产税数额,还能确保他的子女们能够享受到一部分遗产。
其次,张爷爷还决定将一部分财产设立为信托基金,以确保在他去世后,财产的管理和分配受到专业信托机构的监管,并确保财产能够持续地为他的子女和孙子孙女们提供福利。
由于信托基金是独立的法律实体,它并不是张爷爷个人的财产,因此遗产税也不适用于信托基金。
最后,为了最大程度地减轻遗产税负担,张爷爷决定在他去世后,将一部分财产捐赠给慈善机构。
根据国家的遗产税政策,对于捐赠给慈善机构的财产,免税额度相对较高,捐赠者可以享受到更大的税收减免。
通过将一部分财产捐赠给慈善机构,张爷爷不仅可以减少遗产税负担,还能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在张爷爷去世后,根据他的遗嘱和财产分配安排,他的遗产将根据相应的税法规定进行评估,并根据不同的法定遗产记录和赠与历史以及遗嘱文件进行分配。
在进行税收计算时,根据相关的遗产税免税额度和税率进行计算,确定要征收的遗产税金额。
通过上述策略,张爷爷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减少了他的遗产税负担,并实现了他遗产的平等分配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
遗产税制度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减轻财富不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趣的税收筹划案例税务筹划的10个案例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情不可避免:一是死亡,二是税收。
”虽然税收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减少缴纳税款。
这里,小DA会通过10个案例把税务筹划的基本方式分享给大家。
案例12000万遗产传给儿子还是孙子?遗产税相差250万!一个老人有财产2000万元,他有一个儿子,一个孙子。
他的儿子、孙子都已很富有。
假设遗产税税率为50%。
如果这个老人的儿子继承了财产后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财产值,然后遗赠给老人的孙子,孙子继承了财产后也没有减少和增加财产值,在孙子去世时再遗赠给他的子女,那么从遗产税的角度来看,老人应该如何分配遗产?若老人不进行税收筹划这个老人的财产所负担的遗产税为:2000×50%+1000×50%+500×50%=1750万元。
若老人采用节税方案将其财产遗赠给其孙子。
这个老人的财产所负担的遗产税为:2000×50%+1000 ×50%=1500万元。
进行税务筹划后的结果:间接减少遗产税250万!案例2合伙制vs有限责任制,税收负担率相差27%!王某和两位朋友打算合开一家花店,预计年盈利180000元,工资每人每月1600元。
花店面临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形式的选择。
那么,从减少税收的角度来看,哪种方式更佳呢?合伙制形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每人应税所得=[(180000+ 1600×12×3)÷3人-1600×12]=60000每人应纳税额=60000×35%-6750=142503位合伙人共应纳税额=14250×3=42750税收负担率=42750÷180000=23.75%有限责任公司形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18000+(1600-800)×12×3)×33%]=68904税后净利润=180000-68904=111096每位合伙人应纳个人所得税=111096÷3×20%=7406.43位合伙人共应纳个人所得税=7406.4×3=22219.2共计所得税数额=68904+22219.2=91123.2税收负担率=91123.2÷180000=50.62%案例3外籍人员如何利用临时离境的规定进行节税?某外籍人员准备2017年利用临时离境的规定来实现节税的目的。
第二章保险基本原则1、原告甲公司对其营运的半挂大货车于2007年3月30日向被告乙保险公司投保车上货物责任险。
保险金额50000元,免赔率20%,保险期间为2007年4月10日起至2008年4月9日止。
原告向被告支付保险金782.47元,被告向原告签发了保险单及批单。
2007年9月27日,原告的驾驶员韩某驾驶该大货车运输彩色显像管,沿312国道由西向东行至1247㎞处时,由于下雨路滑急刹车时,车上货物侧翻于路面造成交通事故。
2007的10月10日,商南县交警大队作出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韩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事故发生以后,原告立即向被告报案,被告派员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勘察,确认车载彩色显像管损坏576支,并对剩余864支待检彩色显像管签署了“回厂家检验”的意见。
经厂家检验,剩余864支待检彩色显像管损坏72支,加上之前确认损坏的576支彩色显像管,此次事故共有648支彩色显像管损坏。
厂家对此确认之后,对全部损坏的648支彩色显像管开具了总值为265680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随后,原告持相关单据向被告申请保险理赔,被告以被保险车辆并未发生碰撞等事故,车上货物的损失是由于下雨、路滑,转弯急刹车致货物掉落所致,而被险车辆所投保的是“车上货物责任险”而非是“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等理由不予理赔。
原告诉至人民法院,请求依......不予赔付的理由不能成立在近因原则中,那些造成保险标的损害的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属于近因,对此损害保险人应当承担保险金的赔偿责任本案中原告投保的是车上货物责任险(附加险),约定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车载货物遭受直接损毁,被告在保险限额内负责赔偿。
原告运输货物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而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下雨、路滑,转弯急刹车所致。
首先,下雨、路滑属于不可抗力,在此因素的影响下车辆发生事故的几率大大增加,必将成为事故主要的、起决定性的原因。
其次,转弯增加了车辆驾驶难度,构成事故的诱因,而急刹车有过失之嫌,但却可以排除故意行为。
税务筹划经典案例
案例一:科技公司税务筹划
某科技公司在美国境内拥有多个办公室,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公司专门成立了全球税务策略团队,了解各国税收政策和法规,以制定全球税务策略。
该团队针对美国税收政策,通过研究慈善捐赠的相关法规,为公司设计了一项慈善计划,既能达到公司社会责任的目的,又能够在税务上获得优惠。
该计划通过将公司股票捐赠给一家注册慈善组织,通过减免资本收益税的方式,在税务上获得了明显的优惠,有效地降低了公司的税负。
案例二:国外个人财产税筹划
某位在国外定居的个人,在美国拥有房产和投资组合,税务筹划的目的是降低美国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和遗产税等方面的负担。
针对该情况,税务策略团队提出了以下建议:
1. 参考美国税法条款,首先确定个人对所得税、财产税和遗产税的适用情况。
2. 将房产的所有权转移给定居在非美国籍国家的亲属,降低其美国财产税的负担。
3. 调整投资组合,优先选择免税或者低税收的投资对象,减少其所得税和资本收益税的负担。
4. 减少现金资产,将其转换为非现金资产,以降低其遗产税的负担。
通过这些税务策略的采用,有效地降低了该个人在美国的税务负担。
案例一
某集团公司2000年购入房屋一栋,原值300万元,2005年1月将其联营投资,经营期10年,年租金35万元;该集团自有办公楼2幢,原值共计500万元,请计算2001年该企业应纳的房产税。
(该地规定允许按原值一次扣除30%)
(1)联营投资,收取固定收入,不承担经营风险,房屋从租计税,应纳房产税为:
35× 12%=4.2(万元)
(2)自有办公楼从价计税,应纳房产税为:500× (1-30%) × 1.2% =4.2(万元)该集团公司当年共纳房产税为8.4万元。
案例二
某国有饭店房产原值2000万元,2005年该饭店内装修,6月份装修完毕办理竣工结算,装修支出250万元(包括中央空调更换支出),均计人固定资产原值,请计算该企业2005年度应纳房产税。
(该地规定允许按原值一次扣除20%)
(1)上半年应纳房产税为2000×(1-20%)×1.2%÷2=9.6(万元)
(2)下半年应纳房产税为(2000+250) × (1-20%)× 1.2%÷2= 10. 8(万元)
该企业2005年度共应纳房产税20.4万元。
案例一
某运输公司有货车挂车10辆,净吨位5吨,另有卡车8辆,净吨位3.7吨,仅供内部行驶的平板货车一辆,接送职工面包车一辆(18人座),1月份还新添3辆卡车,当月投入使用,每辆净吨位为2吨,当地政府规定载货汽车单位税额为60元/吨,30座以内乘人汽车单位税额为250元。
要求:计算该单位全年应纳车船税多少?
(1)货车挂车,按机动车税额的7折计税:应纳车船税=10× (60×70%)×5=2100(元)
(2)卡车按净吨位征税,净吨位尾数半吨以下按半吨计算;超过半吨,按1吨计算。
应纳车船税=4×60×8=1920(元)
(3)仅供内部行驶的平板货车免税。
(4)接送职工面包车按“辆”计税:应纳车船税=1 × 250=250(元)
(5)新添卡车自使用之月纳税应纳车船税额=3×60×2=360(元)
该单位当年应纳车船税=2100+1920+250+360=4630(元)
案例二
某商场有送货车6辆,其中1辆出租半年,每辆净吨位3吨,20人座班车2辆,客货两用车2辆,乘客座位6人,载货净吨位2吨。
(10人座以下客车年税额180元/辆,11—30人座客车年税额250元/辆,货车年税额40元/吨)。
要求:计算该商场当年应纳车船税税额。
(1)送货车应纳车船税为:6×3×40=720(元)
(2)班车应纳车船税为:250× 2 = 500(元)
(3)客货两用车应纳车船税为:(180÷2+40×2) × 2=340(元)
该商场当年共纳车船税为720 + 500+ 340 = 1560(元)。
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规定,客货两用汽车,载人部
分按乘人汽车税额减半征收,载货部分净吨位在1吨以上者(含1吨)按机动载货汽车税额征税,净吨位在1吨以下的免征。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规定,载客汽车是以“辆”为计税单位,计算车辆的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是以“自重每吨”为计税单位,计算车辆的年应纳税额。
客货两用车如何征收车船税,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26条明确规定:“客货两用汽车按照载货汽车的计税单位和税额标准计征车船税。
”改变了以前的规则。
第十一章印花税案例
案例一
某外贸企业于2004年8月18日开业,领受工商执照、房产证、商标注册证各一件;注册资本380万元,实收资本200万元,除记载资金的账薄外,还建有5本营业账薄。
开业当年签订财产保险合同一份,投保金额120万元,缴纳保险费2.4万元;向银行借款合同一份,借款金额50万元(利率8%);购销合同2份,其中一份为外销合同,所载金额180万元,另一份为内销合同,所载金额100万元。
2005年,该企业与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一份,金额为30万元;与货运公司签订运输合同一份,支付运输费5万元,装卸费0.4万元。
营业账薄册数没变,只是记载资金的“实收资本”数额增加到280万元。
要求:请计算2004年、2005年该企业各缴印花税税额为多少?
(1)该外贸企业2004年应纳印花税:
①领受权利许可证照应纳税额=3份×5元/份=15元
②资金帐薄应纳税额=200万元×0.5‰=1000元
③其他营业账薄应纳税额=5册×5元/册=25元
④财产保险合同应纳税额= 2.4万元×1‰ = 24元
⑤借款合同应纳税额=50万元×0.05‰=25(元)
⑥购销合同应纳税额=180万元×0.3‰+100万元× 0.3‰=840(元)
2004年共纳印花税1929元。
(2)该外贸企业2005年应缴纳印花税:
①技术转让合同应纳税额=30万元× 0.3‰=90(元)
②货物运输合同应纳税额=5万元× 0.5‰=25(元)
③资金账薄应纳税额=(280-200)万元× 0.5‰= 400(元)
④其他营业账薄应纳税额=5册×5元/册=25(元)
2005年共纳印花税540元。
案例二
某电子企业2006年4月签订以下合同:
①与某工厂签订加工承揽合同,受托加工一批专用电子部件。
合同规定,工厂(委托方)提供价值70万元的原材料,电子企业(受托方)提供价值15万元的辅助材料,另收加工费加万元;
②与铁路部门签订运输合同,所载运输费及保管费共计2万元;
③与某开发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合同,规定按开发产品销售收入的2%提取转让收入,每季度结算一次。
④与某农机站签订租赁合同,将本企业3台闲置设备出租,总价值21万元,租期1年,每年每台租金2万元。
要求:请计算该电子企业2005年4月共缴印花税税额为多少?
①加工承揽合同以合同中规定的受托方加工费和提供的辅料之和作为计税依据。
应纳税额=(15+20)万元× 0.5‰=175元
②同一凭证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事项,如未分别记载金额,应按最高一种适用税率计税贴花,应纳税额=2万元× 1‰=20(元)。
③该技术转让合同签定时无法确定计税金额,应先按定额贴花5元;季末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和适用税率,补贴印花税票。
④租赁合同计税金额是租赁费金额应纳税额=2万元×3 ×1‰=60(元)
该电子企业2005年4月共纳印花税为175+20+5+60=2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