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运用与检修
- 格式:docx
- 大小:594.65 KB
- 文档页数:8
(一) 单选题1. 近期的生产发展规划是()。
(A)长期计划(B)季度计划和月计划(C)中期计划(D)周计划参考答案:(C)2. ()对整机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非常大的影响。
(A)装配(B)分解(C)清洗(D)检查参考答案:(A)3. ()的功能是主要根据走行公里和运用时间,编制检修计划,并管理计划推进情况。
(A)动车组检修计划系统(B)动车组运用系统(C)动车组技术履历系统(D)动车组技术状态分析系统参考答案:(A)4. ()是“全面检修+专项检修”的模式。
(A)三级检修(B)四级检修(C)一级检修(D)二级检修参考答案:(D)5. ()为该动车段及其派驻到其他动车段与高速运用检修所担当每一列车交路所需的运用动车组之和。
(A)运用动车组数(B)检修动车组数(C)备用动车组数(D)动车组需要量参考答案:(A)6. 检修地点集中和修专业集中体现了()的特点(A )互换修(B)集中修(C)状态修(D)均衡修参考答案:(B)7. CRH系列动车组的定期检修在()内进行。
(A)动车所(B)车辆段(C)动车段(D)机务段参考答案:(C)8. ()是检修过程的第一道工序。
(A)清洗(B)分解(C)检查(D)装配参考答案:(B)9. ()的功能是依据作业程序和作业计划,从工位级开始管理,采用刷卡上岗、退岗的方式,保证各级修程下的检修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推进。
(A)检修记录管理系统(B)生产管理系统(C)材料管理系统(D)动车组技术履历系统参考答案:(B)10. CRH2型动车组检修等级对应关系中,五级检修对应()。
(A)月检(B) 转向架修(C) 隔次大修(D) 大修参考答案: (C) 11.()的作业内容是对车体进行全部解体检修,更换重要部件,车体气密检查;整车性能试验和运行试验等。
(A) 四级检修(B) 五级检修(C) 三级检修(D) 二级检修参考答案: (B) 12.追求效益是制订计划的前提,体现了编制检修计划的()。
提高动车组运用检修能力方式的探讨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动车组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动车组的不断使用和运营,其检修维护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提高动车组运用检修能力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动车组运用检修能力的方式,旨在为动车组的安全运营和维护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一、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动车组运用检修能力的关键之一就是加强相关技术培训。
对于从事动车组运用检修工作的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动车组的运营安全和服务质量。
应加强对动车组运用检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教学方法,为学员们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培训,以提升其检修技能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动车组的运用检修工作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提高动车组运用检修能力的关键。
在管理体系方面,应加强对检修工作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的责任人和工作流程,以确保动车组的检修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在管理体系中还应强化对动车组运用检修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引入先进的检修设备和技术除了加强人员培训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外,引入先进的检修设备和技术也是提高动车组运用检修能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许多高效、智能化的检修设备和技术,可以大大提升动车组运用检修的效率和精度。
应积极引入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动车组的检修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四、加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动车组运用检修能力还需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动车组的运用检修工作属于高风险的工作范畴,任何一丝轻忽和疏忽都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流程。
浅谈动车组运行与检修摘要:动车组运行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动车组的工作效率以及安全运行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方面。
动车组的维护单位通过利用科学技术、建立智能化信息系统可以对动车组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及时发出数据信号,反映出动车组的实际工作情况,通过及时处理各类故障,有效维护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动车组;运行;检修1动车组运用检修概况1.1动车组运用检修的意义动车组是铁路旅客运输的高速运载工具,动车组的运用检修工作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效率和检修质量直接关系到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坚持质量第一和为运输服务的原则,贯彻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加强基础工作,完善运用检修管理制度,提供质量良好的动车组,服务好旅客,是动车组运用检修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动车组运用检修的意义所在。
1.2动车组运用检修内容动车组运用检修主要是依据动车组交路、周转方式、检修修程等作业规则,通过制定动车组运用计划和检修作业计划,进行动车组的配属、运用分配、调拨、回送、备用及保养。
动车组运用检修在动车运用所进行,定期检修在动车检修基地进行,动车组运用所承担始发、终到动车组的整备和存放作业,以及配属动车组的一、二级检修和临修作业,是动车组运用检修的主体。
在动车组运用检修中,动车组在动车运用所检修库内一级检修是日常动车组运用检修的主要作业,其技术作业时间标准为4h(需融冰除雪时6h),其中以CRH380B型动车组为例,一级检修应满足走行km小于等于5500km或者运用时间不大于48h。
动车组检修应满足检修作业标准,达到出库质量标准才能上线担当运行交路。
1.3动车组配属运用概况截止到2018年5月份,全路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共配属动车组2643列/3023标准组,累计运行里程已达到55.76亿km,其中配属复兴号动车组129列/129标准组,累计运行里程已达到3074万km。
预计到2020年末全路动车组配属将达到3800组。
动车组的运用及检修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动车组运用概述•动车组运用管理•动车组检修制度•动车组检修技术•动车组运用及检修的未来发展目录01动车组运用概述动车组是一种由动力分散或集中型电力动车和拖车(或动车和动车)组成的列车,具有在无列尾或部分列车不编组的情况下独立运行的能力。
动车组定义动车组具有较高的速度、安全、舒适、环保等特点,能够实现快速、准时、大运量的客运服务,已成为现代轨道交通的主要发展方向。
动车组特点动车组的定义与特点1动车组在我国的发展历程23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并使用动车组,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逐步推广。
初期发展阶段21世纪初,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动车组的需求迅速增长,我国开始大力推进动车组的自主研发和生产。
发展壮大阶段近年来,我国在动车组技术方面不断创新,研发出多种类型和速度等级的动车组,满足了不同地域和运输需求。
技术创新阶段03市域铁路我国市域铁路正在逐步发展,动车组将逐渐成为其主要运力之一,承担着城市与周边卫星城之间的客运服务。
动车组的主要运用范围01高速铁路我国高速铁路网发达,动车组已成为主要运力,承担着大量的高速铁路旅客运输任务。
02城际铁路我国城际铁路网逐渐形成,动车组是其主要运力之一,承担着城际间快速、便捷的客运服务。
02动车组运用管理运用计划根据客流预测和列车运行图,制定动车组运用计划,包括动车组的类型、数量、交路和停靠站等。
调度指挥通过列车调度系统,实时监控和调整动车组运用,确保动车组准时、安全、高效地运行。
动车组运用计划与调度安全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包括动车组行车安全规则、事故处理规则、应急预案等。
安全检查对动车组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动车组运用安全保障建立运用效率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列车正点率、平均停靠站时间、动车组利用率等。
评估指标通过对评估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动车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运用效率。
备通常是在生产或生活中所需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物质资料的总称,它可供长期使用并能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1]。
动车组运用检修设备(简称动车设备,区别于客车设备和货车设备)则特指为保证动车组检修质量、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在动车组运行途中或检查、检修库内,用来检测动车组及其部件状态、检修动车组故障等作业过程中用到的机械、动力、检测及试验等设备。
动车设备属于设备范畴,其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动车组检修质量,更加关系到动车组运行安全,因此,加强动车设备管理是各铁路局车辆系统设备管理工作的重点[2]。
车辆系统客、货车设备管理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其管理经验不容忽视,但随着高科技、新技术的引入,动车设备管理也应有其区别于传统设备管理的新思路。
1 动车组运用检修设备独立化管理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拉开了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序幕。
截至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铁路局均配属了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动车组的检修也由一、二级检修扩展到三、四、五级检修。
先期建设的4个检修基地(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均具备动车组三级修能力,而且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展动车组四级修试修工作。
动车组检修级别的提高直接表现在各动车运用所和动车检修基地配备动车设备数量的增长,以及动车设备所具有的科学技术大幅提高。
但全路各站段对于动车设备的管理仍处在沿用客、货车设备独立化检修的管理模式中。
1.1 车辆系统设备管理体制车辆系统设备管理基本可分为“管、用、养、修”4个层面,细分为“一分管、二分修、三分用、四分养”。
由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局、站段三级分别制定规程、工艺和指导书,由设备使用车间按照规定正确使用及保养设备,再由设备维修车间按照标准正确检修设备。
对于既有客、货车设备而言,其数量和科技含量均不高,这种模式能够按部就班开展,而且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最大程度发挥了站段内部管理及使用和维修人员的能力和作用。
动车组开行以来,各铁路局、站段都是沿用客、货车设备管理、检修模式开展动车设备管理。
《动车组检修管理与运用》课程标准一、课程代码自助填写二、课程性质本课程以满足动车组检修、运用部门相关岗位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岗位需求为目标,突出技能培养与开发方面,着眼于培养学生检修现场的组织指挥、动车组运行应急故障处理及应急救援指挥、动车组接送车及试运行试验、动车组专业技术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社会沟通能力及独立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
三、课程培养目标1、专业能力(掌握动车组一级、二级修检修的作业内容、工作流程、标准及质量控制办法;掌握维修现场安全控制办法;同时了解动车出库的质量标准,能够正确操作车载信息系统,并按照系统提示进行应急故障处理;熟知动车组回送操作流程及指挥工作职责;了解动车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防预警及信息报告制度;掌握动车组应急预案的响应程序及工作要求;2、方法能力能够按照检修要求完成动车组一级运用检修工作任务,并能处理一般故障;能够发现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漏洞,具有一定的安全卡控能力;能够注意规范作业并能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能够正确识别、使用随车备品;能够按照随车机械师一次往返作业标准进行作业;知识目标:了解动车组应急故障处理办法及流程;能够正确操作车载信息系统,并按照系统提示进行应急故障处理;能够按要求完成出库联检工作;能够与有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按照动车组接、送车程序组织动车组接、送车工作,完成接车手续办理工作;3、社会能力(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钻研业务;(2)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懂得体育锻炼方法;(4)具有相对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5)具有进取意识、自我学习能力;(6)具有节能环保意识;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动车组检修管理与运用,是本专业最后一些课程,只有在有良好的专业基础上才能对动车组的运用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动车组运用与检修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动车组运用与检修》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动车组检修设施中负责所有高速动车组大修的是[ ]A.动车运用所B.动车段C.大修工厂D.存车场2.( )是解决列车运行与设备维修施工之间矛盾的技术措施。
[ ]A.列车运行图B.列车周转图C.列车运用计划D.天窗3.列车通过综合维修作业地段时,按限速( )运行。
[ ]A.100km/hB.120km/hC.140km/hD.160km/h4.高速列车运行图上表示[ ]A.下行列车时刻的44sB.上行列车时刻的54sC.上行列车时刻的44sD.下行列车时刻的54s5.跨线列车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按( )设计和使用。
[ ]min6.高速列车在中间站在站停车时间为[ ]~5min ~3 min ~6 min ~4 min7.( )是慢行的区间运行时分与该区间正常的运行时分之差。
[ ]A.通通运行时分B.起车附加时分C.停车附加时分D.慢行附加时分8.动车组客运乘务人员(列车长、列车员)隶属( )管理。
[ ]A.机务段B.车辆段C.客运段D.动车段9.动车组本务司机、地勤司机隶属( )管理。
[ ]A.机务段B.车辆段C.客运段D.动车段10.( )是在检修基地内作业流程(过程)的规定。
[ ]A.检修规程B.检修标准C.检修细则(工艺)D.作业记录11.( )是有关检查体系、检修周期和报废年限的规定。
[ ]A.检修规程B.检修标准C.检修细则(工艺)D.作业记录12.( )的功能是根据走行公里和运用时间,编制检修计划,并管理计划推进情况。
[ ]A.检修记录管理系统B.动车组运用系统C.动车组技术状态分析系统D.动车组检修计划系统13.不落轮旋轮线作业区段两端的曲线半径应不小于[ ]A.200mB.300mC. 400 mD.500m14.列车运行图由多个基地配属的动车组担当,所编制的运用计划为[ ]A.单车种动车组运用计划B.单基地动车组运用计划C.多种类动车组运用计划D.多基地动车组运用计划二、填空题:1.德国高速客运网由五条高速新线主要有:()、()、()、()、()。
2.汉堡动车段能够在()内完成若干个从动轮对的更换等检修作业和动车组日常检查、整备作业。
3.高速客运专线的综合维修主要是指对()、()和()等固定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
4.天窗可分为()、()、()。
5.高速客运专线基本都采用整体道床,因此基本不需要预留()。
6.接触网的定期检修分为( )和( )两个修程。
接触网的系统整修应以( )和( )为主。
7.双线区段维修天窗分()和()两种基本形式。
8.在运行图技术资料中,区间运行时分标准由()、()、()和()组成。
9.客运专线可以简单地分为()和()。
10.客运专线的固定设备主要由()、()、()、()、()、()、()等组成。
11.列车车次的构成元素包括()、()、()、()、()。
12.动车组的检修主要在()进行,动车组的日常检查及整备作业在()、()均可进行,而()、()仅作为存车之用。
13.动车段(所)的构成元素为:()、()。
14.列车运行图以()为横轴,以()为纵轴。
15.动车组乘务制度按需要分别采用()和()。
16.优化编制乘务员运用计划的关键是()。
17.国外高速铁路动车组采用()与()相结合,以()为主的检修制度。
18.定期修主要以()、()和()为特征。
19.维修制度包括()、()、()、()、()和()等。
20.动车组的修程修制的基本内容包括()、()和()三项基本内容。
21.实施状态修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和()。
22.我国CRH系列动车组采用“(),()”的检修制度。
23.动车组修程修制的确定原则有()、()、()、()。
24.动车组的互换检修分成了独立的两大部分:()和()。
25.( )是动车组检修基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6.动车组检修基地优先选用()布置,但动车组检修基地采用()设计,以利于提高整体作业效率。
27.检修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和()四个方面的工作。
28.检修生产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29.动态调试是对列车的()、()及相关的控制功能所进行的测试。
系列动车组二级检修的I2检修作业主要包括()、()、()、()、()。
31.工务维修天窗实际上是指对()和()等预留的行车“空隙”。
32.线路大修主要有()和()两类。
系列动车组大修的技术文件有()、()。
三、名词解释:1.天窗2.检修工艺3.不固定使用方案4.动车组运用计划5.矩形天窗6.动车组运行区段7.动车组运行周转接续8.运用动车组数9.集中修10.均衡修11.装配12.装配精度13.检修生产控制14.工艺文件四、简答题:1.简述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四纵四横”。
2.简述汉堡动车段动车组的非动力轮对更换过程。
3.简述动车组的运用和检修管理体制与常规铁路机车车辆的区别。
4.简述动车组运用维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
汉堡动车段的主要设施有哪些请画出ICE动车组在汉堡动车段内的检修流程图。
6.动车组专业接口管理包括哪些内容7.维修思想和制度的体系分为哪两类8.简述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天窗设置原则。
9.简述动车组运用计划是如何制定的。
10.简述列车运行图与动车组周转图的区别。
11.简述乘务员运用计划的编制过程。
12.简述定期维修和视情维修的优缺点。
13.简述选择维修方式的步骤。
14.简述零部件检修安排送修的三种情况。
15.简述采用部件互换修为主的动车组检修模式的优缺点。
16.简述高速动车组维修制度特点。
17.简述动车组一至五级检修的主要任务。
18.动车组运用维修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哪七个子系统各子系统的功能是什么19.简述三级检修车辆落成的步骤。
20.简述大修项目后评价的程序。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1.汉诺威—维尔茨堡、曼海姆—斯图加特、汉诺威—柏林、科隆—法兰克福、纽伦堡—慕尼黑min3.线路、供电、信号4.工务维修天窗、电务维修天窗、接触网维修天窗5.线路中修天窗6.日常维修、大修、周期修、状态修7.矩形、V形8.通通运行时分、起车附加时分、停车附加时分、慢行附加时分9.固定设备、移动设备10.线路、桥梁、隧道、车站、房屋、通信设备、信号设备11.车次号、始发站、终到站、始发时间、终到时间、单交路里程12.动车段、动车运用所、动车段、存车场、存车线13.站名、规模14.时间、车站15.固定交路轮乘制、大套用轮乘制16.如何选择能够覆盖所有乘务区段的乘务交路以形成运用计划17.状态修、计划定期修、状态修18.定期检查、维护、更换重要的零部件19.维修计划、维修类型、维修方式、维修等级、维修组织和维修指标20.检修规程、检修标准、检修细则(工艺)21.范围广泛的计算机维修信息系统、先进的通信手段和精密可靠的检测诊断设备22.计划预防修的总体框架,结合状态预防修23.安全性、统一性、全面性、适用性24.整车检修、零部件检修25.实现动车组管理信息化26.纵列式、贯通式27.设计检修模式、准备检修资源、制订检修计划、进行检修控制28.计划、组织、控制29.牵引、制动工况30.动车轮对检查、拖车轮对检查、牵引电机组成检查、齿轮箱检查、联轴器检查31.轨道维修、行车设备改造32.换轨大修、不换轨大修33.动车组大修规程、工艺文件三、词语解释:1.将在列车运行图上预留的用于维修施工所需要的行车“空隙”称为天窗。
2.检修工艺是指劳动者利用各种方法、手段和工具对原有零部件进行检查和修复处理过程的操作经验总结。
3.不固定区段使用方案以全线为系统,统筹考虑动车组的使用与维修来安排动车组的运用。
不固定区段使用是指在假定各动车组之间没有差别的情况下,动车组完成一次列车任务后,下一次所担当列车的运行区段没有限制,一列动车组可多车次套用,原则上长短编组独立套用。
4.动车组运用计划是动车组运用和维修的综合计划,是运输组织的基本计划。
动车组运用计划的制定就是根据给定的列车运行图、有关动车组检修修程的法律规定以及检修基地条件等,对动车组在什么时刻、在哪个车站、担当哪次列车、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进行哪种类型的检修等做出具体安排,以确保运用状态良好的动车组实现列车运行图。
5.在列车运行图中的一个或几个区段内的上下行同时形成空白作为维修时间,通常设置在0:00~6:00时段内,由于该维修天窗的形状类似矩形,因此称为矩形天窗。
6.动车组运行区段(即交路)是指担当运输任务的动车组的运行周转区段,即动车组从动车段所在站(即配属站)出发到折返站之间往返运行的线路区段。
7.动车组运行周转接续是指当一套动车组完成一趟列车的牵引任务后,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继续担当下一趟列车的牵引任务。
8.运用动车组数为该动车段及其派驻到其他动车段与高速运用检修所担当每一列车交路所需的运用动车组n动车组之和。
9.集中修包含两层意义,一是指检修地点集中,即动车组部件的检修主要集中在检修基地,运用所仅承担日常的例行检查和部分临修作业;二是指检修专业集中,即对于可修复的主要零部件实行专业化集中修,也就是将它们送往专业化工厂、车间或工段,实行集中统一修理,则可提高维修质量,节约维修成本。
10.均衡修是指将原来集中在某几个检修时间段内的检修工作分散到运用窗口或较低级修程中进行,使整个检修工作分散而均衡,以平衡各级修程的休车(即停留)时间。
11.装配是按照工艺装配规程要求将零部件组装成更高一级部件或整机的工艺过程,是分解的逆过程。
12.装配精度是指装配后的质量与技术规格的符合程度,一般包括配合精度、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接触精度等。
13.检修生产控制就是使动车组检修活动能按预定计划实施,使其达到预定目标的管理活动。
14.工艺文件是作业人员的作业指导书,详细描述作业的步骤、测试的数据、使用的工具、设备等。
四、简答题:1.“四纵”:北京—上海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四横”,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2.首先,给轮对更换装置通上压缩空气,驱动该装置至需更换轮对所在的轨道桥下方并精确定位,然后利用装置自带的液压剪式升降台将该轮对顶起,四个可升降、可左右移动的轨道抓钩也同时升起并牢牢抓住左右两根钢轨,随后向左右两侧移动以便让开轮对下落所需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