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代数》教学设计1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5
数与代数教学设计数与代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整理与复习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习有关万以内数的数的读写法,比较大小等,培养学生的数感。
3.会计算万以内有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加减法,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会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运算。
以及两步运算为主的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会比较数的大小;结合生活实际,会估一估。
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比较数的大小,掌握数的基本计算。
教学过程:一、我的成长足迹。
1.师:同学们,三年的学习生活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我相信你们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同伴和老师说一说吧,谁愿意说一说三年来你在数学上有了哪些收获?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3.作品欣赏。
将上学期在数学活动周中获奖的'优秀学生作品《数学小报》进行展示。
学生的优秀作业本进行展示。
4.学生自评、互评。
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三年来在课堂上、作业方面、数学兴趣等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以及说一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同桌互评:同桌之间或者比较了解的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
二、计算。
1.简单地复习有关加减乘除的有关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练习。
2.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或者说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其他同学的。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把学生作业中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和类型进行讲解。
3.完成书本上课后习题:要求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检查,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检查的。
从而提高学生检查的意识和能力。
三、基本练习。
1.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下画钩。
(1)两个数相乘,积比1000大一些,比20某某少得多,可能是(); 3270 4819 2151(2)38与23的积可能是:863 874 594这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然后老师进行概括。
如第二题,可以先判断积是个位是几,因为两个乘数的个数是8和3,所以积的个位肯定是4,因此排除863,再进行估算选出合适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六单元《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的熟练的读、写整数与小数,比较数的大小。
3、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比较数的大小。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对小学阶段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1、请同学们来看屏幕上的信息,在这些信息中你能找到哪些熟悉的数?(课件2)让学生自由发挥个人的认识:有整数、小数、负数、分数、还有百分数……。
2、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数。
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你学过的数?(课件3)学生补充:正数、负数、真分数、假分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二、复习数的意义1、结合P76主题图说说这些数的意义(课件4-5)女如: 1722是自然数。
这里表示词典页码的数量:有 ___________ 个1页8844.43是小数。
表示八千八百四十四又百分之四十三。
3是分数。
这里表示把全年天数平均分成份,空气质量良好5的占其中的 ______ 。
40% 60%是百分数。
这里分别表示羊毛和化纤成分占总成分的-25 C是负数。
它表示比0C还 ___________ 的气温度数。
2、整数(课件6-7)①什么是整数,整数包括哪些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整数的个数是__________ 。
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自然数的单位是 _____ 。
最小的自然数是________ 。
③做一做()是正数,()是负数。
()是自然数,()是整数。
三、数的读、写1、数位顺序表。
①填一填,读一读。
(课件8)②什么是数位?数位与位数相同吗?(课件9)这些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指整个数某一位所在位置位数:指整个数的长度③什么是计数单位?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课件10)一(个)、十、百、千、万等,叫做数的计数单位。
《数与代数》教案第1节数的认识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3〜55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对学过的数进行较系统地整理,进一步掌握数的知识,发展数感。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经历自主回顾与整理数的认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自主整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系统整理对数的认识。
难点:形成数的知识体系。
教具学具投影仪。
教学设计一、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回忆数的认识1、回顾数的意义。
师:您学过哪些数?生:整数、小数、分数、正数、负数、自然数。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瞧瞧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投影出示教材中的数字卡片。
学生齐读。
师:兔博士有个问题要考我们:举例说明这些数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回答。
2、数的分类。
完成例1(1)。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种数,现在把上面的数填到合适的位置吧!学生独立完成。
点名回答。
师:每种类型的数,除了上面呈现的,您还能举出其她的不?学生回答。
3、数的互化。
出示例1(2)。
说一说分数、小数、百分数就是怎样互化的。
全班交流,并完成数的互化。
4、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例1(3)。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学生出现不同的比较方法,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5、适时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复习到数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与交流,帮助学生明确自然数、负数、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并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清概念的发展脉络,体会其相互关系。
二、整理回顾有关倍数与因数的知识1、引出问题。
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少岁了?(投影)老师年龄数的十位上就是最小的奇数型质数,个位上的数既不就是质数也不就是合数。
您们说老师今年多少岁了?猜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哪些数学知识呢?(有关倍数与因数)明确:我们一起来回顾与整理倍数与因数吧。
2、梳理知识,形成脉络。
(1)集中呈现。
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您们的想法,把学过的倍数与因数这部分知识整理在下发的纸上。
(请大家认真讨论商量, 并由组长记录)等会儿我们要比一比,瞧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完整又科学合理。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新苏教版《数与代数》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数与代数数的认识第一课时:整数、小数的认识与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68~70“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9题教学目标:1.学生回顾整数与小数的相关知识,加深理解整数与小数的意义,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弄清相关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整数、小数认识的知识网络。
2.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整数、小数的相关知识,掌握数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认数的作用,产生对数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整数(自然数)和小数的意义、组成及读写。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相关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总复习。
这节课我们进行整数和小数的与复习。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小数的有关知识,提高数的应用能力。
二、回顾1.讨论。
提问: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了解整数和小数的哪些知识?请你结合小面的问题先自已思考、,再与同学说一说。
出示问题:(1)你能举例说说怎样的数是整数,怎样的数是负数,怎样的数是小数吗?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你能说出整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吗?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几?举例说一说。
(3)你能举例说说读、写整数和小数要注意什么吗?怎样比较整数和小数的大小?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让学生围绕上面三个问题思考,并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
(1)提问:你能举例说说怎样的数是整数,怎样的数是负数,怎样的数是小数吗?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2)提问:你能说出整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吗?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有是几?举例说一说。
根据学生回答呈现数位顺序表。
提问:整数部分计数单位排列有什么规律?每个数级上的数表示什么?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数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请举个例子说一说。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的读法与数位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把两位数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数的读法和数位的意义2.把两位数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难点1.对数字的理解及计算运用。
教学内容1. 数的读法和数位的意义教学步骤1.教师出示一个两位数,然后让学生快速读出来。
2.教师让学生说说这两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3.教师出示一个两位数,让学生猜想这个数字是什么,然后掰手指数数检查。
4.教师出示一个两位数,让学生按照顺序报出这个数字的十位和个位数。
5.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比较读出的数字的准确性。
教学要点1.通过让学生读出一个两位数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读法。
2.通过让学生说出这两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和有什么用处,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意义。
3.通过让学生猜想一个两位数,并按照顺序报出这个数字的十位和个位数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位置意义。
2. 把两位数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教学步骤1.教师出示一个两位数,让学生用棍棒和个位方块表示出来。
2.教师询问学生自己能否将之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
3.教师出示一个两位数,让学生将其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然后询问学生这两份数的总和。
4.教师出示一个两位数,让学生将其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然后将两份数翻转一下再相加,然后询问学生这个数字相加的结果是多少。
教学要点1.通过让学生用棍棒和个位方块表示出一个两位数,并询问能否将其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一个两位数分拆。
2.通过让学生将一个两位数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并询问学生这两份数的总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一个两位数分拆后进行简单的运算并且回答问题。
3.通过让学生将一个两位数分拆成十位和个位数,并将两份数翻转一下再相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分拆的两份数反转后进行简单的运算并且回答问题。
数与代数(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单元“2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比多少、比较大小、数的顺序、序数和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理解。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20以内数的序数含义、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基数与序数含义的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师:这一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数,你能说一说都有哪些数吗?让几位同学站起来说一说这学期学过的数。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
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课前整理的知识网络?选取典型展示并交流。
(二)重点复习,沟通联系1.复习数数和比多少。
课件出示:看图说数。
师:先想一想,数数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做到既不漏数,也不重复数?预设1:可以用点数法有序数数。
预设2:可以标上数字数数。
预设3:可以用笔边圈边数,这样可以几个几个地数。
师:接下来请大家用你喜欢的方式数一数吧。
让2名学生依次说出括号里应该填几。
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学生集体订正。
师:我们再加上几只蜜蜂,现在你能说一说,蜜蜂和玻璃球谁多谁少吗?要比较两种物品谁多谁少,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回想一一对应的方法。
课件演示将蜜蜂与玻璃球一一对应,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得到玻璃球的数量比蜜蜂的数量多。
2.复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105页第1题的表格。
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先填表,然后观察,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完整的表格。
师:接下来要按照从1~19的顺序从入口走到出口。
谁能先按照1~19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预设:1,2,3, (19)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走一走(课件出示其中一种走法)。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让有不同走法的学生上台展示,只要保证连接数的顺序正确,教师就应予以鼓励。
师:你发现这个表格中的数是怎样排列的了吗?学生会发现,第1行是1~10,第10行是10~19,这些数从左往右依次多1,从上往下也是依次多1。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理解代数的概念,掌握数的顺序排列和实现代数式的基本方法,为三年级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2.能够结合生活实例,运用数和代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简单问题。
3.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意识,互相合作、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内容1.数的概念2.数的顺序排列3.代数的概念4.实现代数式的方法教学重点1.数的概念和代数的概念2.实现代数式的方法教学难点实现代数式的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先向学生讲述一则简短生动的故事,通过故事来告诉学生本课的内容和学习重点。
2. 学习核心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数的概念教师先向学生了解数的概念,通过讲解附带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数,以及数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数的顺序排列教师现在板书上写出一组数字,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数字的大小,获得数字顺序关系的基本体验。
然后通过大屏幕投影多个数字,让学生能够理解多组数字的排序方法。
•代数的概念教师先向学生讲解代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代数的重要性和基础知识。
教师可举一些简洁有趣的例子来展示代数的运用与实现。
•实现代数式的方法教师在讲解中给出一些习题,让学生在理解代数式的基础上,掌握实现代数式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互动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对听入和参与度更高。
3. 合作探究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进行互动合作,相互讨论,分享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同时教师也要适时地给小组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合作和探究。
4. 家庭作业由于本课学习的难度较大,教师要布置一些选难题作家庭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本课的核心知识和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数学教学设计,让我深感到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年级段的教学,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难度级别划分。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并适时地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第9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内容】教材109~110页第1题第(3)问和第2题。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2.经历独立整理、相互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3.能通过自我反思,检查纠正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4.提高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回忆再现整理知识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1.明确复习内容。
师:从今天起我们进入总复习阶段。
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
(板书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2.再现知识。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主复习。
出示复习提纲:①整体快速阅读这两单元的内容,弄清楚这部分内容分几个小节。
②仔细阅读各小节,弄清各小节有几个例题。
③认真思考每个例题,弄懂每个例题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并举例说明。
(2)学生组内交流复习情况,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例题的主要内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3.知识梳理。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交流:说一说在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中,你学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发言。
教师适时板书:学生了解要复习的内容。
开门见山,明确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阅读教材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建构的重要途径,详细的复习提纲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整理数学知识。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感受自我的价值,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生根据复习提纲的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以备在组内交流。
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小组,教师要参与其中,适时引导。
学生组内交流,小组间进行交流。
通过整理使学生对本册的乘、除法计算有了清晰的整体认识。
进一步弄清在乘、除法计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乘、除法计算。
二、深化提高1.计算246÷5,并验算。
先观察题目,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跟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与代数(1)》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在已有整数运算的基础上,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还配备了一系列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于分数的概念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理解不深,运用不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理解和运用分数加减法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生动有趣的PPT,展示实际问题和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2.练习题:准备一系列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有多少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加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呈现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和说明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六单元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的熟练的读、写整数与小数,比较数的大小。
3、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比较数的大小。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对小学阶段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1、请同学们来看屏幕上的信息,在这些信息中你能找到哪些熟悉的数?(课件2)
让学生自由发挥个人的认识:
有整数、小数、负数、分数、还有百分数……。
2、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数。
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你学过的数?(课件3)
学生补充:正数、负数、真分数、假分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二、复习数的意义
1、结合P76主题图说说这些数的意义(课件4-5)
如:1722是自然数。
这里表示词典页码的数量:有__________个1页。
8844.43是小数。
表示八千八百四十四又百分之四十三。
3是分数。
这里表示把全年天数平均分成_______份,空气质量良好
5
的占其中的______份。
40%、60%是百分数。
这里分别表示羊毛和化纤成分占总成分的__________。
-25℃是负数。
它表示比0℃还________的气温度数。
2、整数(课件6-7)
①什么是整数,整数包括哪些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数的个数是__________。
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自然数的单位是______。
最小的自然数是______。
③做一做
()是正数,()是负数。
()是自然数,()是整数。
三、数的读、写
1、数位顺序表。
①填一填,读一读。
(课件8)
②什么是数位?数位与位数相同吗?(课件9)
这些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指整个数某一位所在位置
位数:指整个数的长度
③什么是计数单位?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课件10)
一(个)、十、百、千、万……等,叫做数的计数单位。
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做一做。
(课件11)
27046=2×()+7×()+4×()+6×()
2、读法和写法。
(1)读出下面各数。
(课件12)
要求:a、读一读;
b、说一说读数的方法、要点。
106000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各数。
(课件13)
要求:a、写一写;
b、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九十万三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亿五千零十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零点二零零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写(课件14)
要求:a、独立改写。
b、说一说改写的方法、要点。
①把54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24940000000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______________。
四、数的大小。
1、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举例说明。
(课件15)
(1)整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两个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它们的小数部分,从高位看起,依数位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不同的分数,先通分在比较。
2、完成P79练习十三第6题: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课件16)
五、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1)填一填。
(课件17)
(2)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课件18)
学生汇报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方法。
六、课堂总结、畅谈收获(课件19)
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