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与装配工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17
钳工(维修、装配)操作规程钳工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操作规程严谨细致,以确保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下面是钳工(维修、装配)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一、工作准备1. 维修任务确认:根据任务单确认维修工作内容和要求,了解设备故障原因和修理方法。
2. 工具设备准备:根据维修任务的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各类工具和设备,包括钢尺、游标卡尺、千分尺、量具、各类扳手和钳子等。
3. 安全防护准备: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鞋、安全帽、护目镜等,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二、设备维修操作1. 检查设备状态:在维修操作之前,先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点。
2. 制定维修方案:根据设备故障原因和维修经验,制定出合理的维修方案,包括维修方法、所需工具和材料等。
3. 维修操作规范:按照制定的维修方案,进行维修操作。
在拆卸设备时,注意标记和记录,确保在组装时能正确安装每个部件。
4. 维修记录和检查:在维修过程中,及时记录每次维修的情况,包括拆装过程、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等。
在维修完成后,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三、设备装配操作1. 确认装配方案:根据装配任务要求,制定出合理的装配方案,包括顺序和方法等。
2. 准备装配工具:根据装配方案,准备好所需的各类工具和设备,包括各类扳手、钳子、螺丝刀等。
3. 装配操作规范:按照制定的装配方案,进行装配操作。
在装配过程中,注意装配顺序和对应的紧固力度,确保每个部件的装配准确和牢固。
4. 装配记录和检查:在装配过程中,及时记录每次装配的情况,包括装配过程、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等。
在装配完成后,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装配质量达到要求。
四、安全操作要求1.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维修和装配操作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整性。
2. 防止触及旋转机械部件:在操作时要注意避免触及旋转机械部件,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3. 使用工具正确和安全:使用各类工具时,要正确使用,不可乱用,确保工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装配钳工讲义第一节、钳工分几种(装配钳工的通用技术标准)1、装配钳工(主要装配设备)2、模具钳工(主要手工制作胎具)3、划线钳工(分平面划线,立体划线)4、安装钳工(在现场安装设备)5、维修钳工(也叫保全钳工)(主要维修机床设备)第二节、什么叫钳工1、钳工是利用虎钳和各种手工具以及钻床来完成,目前机械加工还不能完成的工作。
2、工作范围包括:划线、錾切和锯割、锉割、矫正和弯曲、铆接、锡焊、钻孔、扩孔、惚孔、攻丝和套扣、刮削和研磨以及机器的装配安装、维修、工具和模具的制造。
(攻丝和套扣)、要分清。
第三节、钳工应具备的素质认真这是工作好的主要因素,爱学习新的知识,遇到问题多动脑子,业务精通,人际关系好,与上下级沟通能力强,搜集设备状况处理设备故障的能力强。
下一步你想怎么样、就是你要成功。
第四节、什么叫装配在生产过程中,按图纸的技术要求将若干零件结合成部件或将若干零件和部件结合成机器的过程,称为装配。
设备修理过程中,机器或部件经过拆卸、清洗和修理后也要进行装配。
在装配过程中感到很有意思边干边想,找到工作的乐趣,这样才能做工作好。
第五节、装配前的准备工作1、我认为首先准备好所用的工具,按顺序摆放整齐、有顺序,拆卸下来的工件要有标识;2、零件的清理和清洗很重要,清洗不到位,有裂纹没有看到、如果就这么装上、大家想会发生什么情况。
所以清洗会对提高装配质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轴承精密配合件液压件,清洗工作做的不好,会使轴承发热,很快失去精度,也会因污物和毛刺伤到配合面,使相对滑动的工作面出现研伤,甚至发生咬合等严重事故,由于油路堵塞,相互运动之间得不到很好的润滑,使零件磨损加快;3、零件清理和清洗工作的内容方法内容:砂、铁锈、切削、油污等对槽、孔及其它容易存下的污物之处更应仔细清除。
象伞齿轮倒角、刷漆、齿轮、滚齿不到位,攻丝后的铁削,摆放干净的地方,要整齐,用压缩空气吹扫,用汽油清洗最好,清洗力最好,可是不安全,煤油和柴油清洗后干燥较慢;4、零件的密封性试验,铸造疏松,气孔、砂眼、渗漏等;5、旋转件的平衡;6、静平衡;7、动不平衡。
装配钳工工作策划书3篇篇一《装配钳工工作策划书》一、工作目标1. 确保装配工作的准确性和高质量,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2. 提高装配效率,减少装配时间和成本。
3. 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整洁,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二、工作内容1. 阅读装配图纸和技术规范,了解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装配要求。
2. 根据装配图纸和技术规范,准备所需的工具、量具和设备。
3. 领取装配所需的零部件,并进行检验,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4. 按照装配顺序,将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产品。
6. 对装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反馈,及时解决问题。
7. 填写装配记录,包括装配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检验结果等。
三、工作步骤1. 准备工作(1)阅读装配图纸和技术规范,了解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装配要求。
(2)根据装配图纸和技术规范,准备所需的工具、量具和设备。
(3)领取装配所需的零部件,并进行检验,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2. 装配工作(1)按照装配顺序,将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产品。
(3)对装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反馈,及时解决问题。
3. 检验工作(2)填写装配记录,包括装配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检验结果等。
四、工作要求1. 严格按照装配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装配,确保产品质量。
2. 注意工作安全,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防止发生事故。
3. 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有序,工具、量具和零部件应摆放整齐。
4.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装配时间和成本。
5. 对装配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反馈,及时解决问题。
五、注意事项1. 在装配过程中,应注意零部件的安装方向和位置,确保装配正确。
2. 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和量具,避免使用损坏或不准确的工具和量具。
3. 在进行装配前,应检查零部件的表面质量,如有缺陷应及时处理。
4. 应注意保护产品的表面质量,避免在装配过程中造成划伤或损坏。
5. 在装配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零部件丢失或损坏。
篇二《装配钳工工作策划书》一、工作目标本次工作的目标是确保装配钳工工作的高效、精准和高质量完成,以满足生产需求和客户要求。
装配钳工培训教学计划精选阅读本课程是培训电工类电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电工基础知识、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变配电所知识以及安全文明生产知识。
一、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培训劳动预备制电工专业初级电工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掌握初级电工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作业技术,达到初级电工水平。
二、课程要求(1)获得必要的初级电工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
(2)了解一些常用电气设备的主要性能和用途。
(3)能看懂一般简单的电气图。
(4)掌握一般的内外线电工工艺。
(5)了解变、配电所一般的维护和操作知识。
(6)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并能正确使用一般电气设备。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四、附:实习内容及学时分配表基础训练学习曲目介绍曲目第一期古筝讲座左右手基本练习简谱知识风翔歌剪静花渔舟唱晚第二期古筝的定弦及调音方法双手练习曲目阳调上楼小开手纺织忙高山流水(浙版)第三期中级班电子校方仪的应用摇指练习介绍双手琴音练习秋风词茉莉花出水莲第四期试唱练耳双手快速练习浏阳河湘妃泪关山月第五期双手练习摇指练习香山射鼓寒鸦戏水第六期(高级班)秦桑曲苏武思乡哭周瑜打雁第七期(高级班)高山流水(双八度)高山流水(山东四段)丰收锣鼓第八期(高级班)春江花月夜落院创业(一)一、培训目标:通过对具有创业意向和创业基本条件的城乡劳动者进行创业培训,使之建立坚定的创业信念、掌握创办微小企业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强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质量意识,成为具有较强创业能力的创业者。
二、培训内容时间课程内容三、组织形式:统一教材、统一师资。
四、考试方式:创业培训结束后,统一组织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结业证。
五、培训要求:1、实用性:创业培训要围绕创办小型企业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展开教学,培训内容应遵循实用性原则,侧重于创业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避免以学科体系为主的纯理论性教学方式。
一、课程名称装配钳工实操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装配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攻螺纹、套螺纹等。
2. 熟悉装配钳工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装配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内容1. 装配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2. 装配钳工的操作规程3. 安全注意事项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1)讲解装配钳工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介绍装配钳工实操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2. 理论知识讲解(1)装配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攻螺纹、套螺纹等。
(2)装配钳工的操作规程:准备工作、装配顺序、测量方法、调整方法等。
3. 实操演示(1)教师演示装配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2)教师讲解安全注意事项。
4. 学生实操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实操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第二课时1. 复习与巩固(1)复习装配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操作规程。
(2)巩固学生的实操技能。
2. 实操考核(1)学生分组进行实操考核。
(2)教师根据学生的实操表现进行评分。
3. 总结与反馈(1)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点评。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装配钳工实操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安全意识。
3. 学生对装配钳工实操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装配钳工》2. 教具:划线工具、錾削工具、锯削工具、锉削工具、钻孔工具、攻螺纹工具、套螺纹工具等3. 实操场地:装配钳工实操室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操技能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确保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安全。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
钳工基本技能训练任务一:锯、锉、錾的基本操作一、教学内容锯、锉、錾的基本操作中锯削的基本操作二、教学目标1、了解钳工的工作范围及特点。
钳工一般是指工人手持工具对材料进行除层的加工方法。
主要工作包括划线,锯削,锉削,錾削,钻孔,铰孔,攻丝,套丝,刮削,研磨,抛光,装配和修理等。
钳工工具简单,操作灵活,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易学难精,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完成用机械加工不方便或难于完成的工作。
因钳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所以常在零件的或小批量生产中采用。
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钳工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熟悉钳工工作台和掌握使用台虎钳。
钳工大多数操作是在钳工工作台和台虎钳上进行的。
一般用坚固的木材和钢铁制成,要求牢固平稳,台面高度800——900mm为宜。
为了安全生产,以面正前方常装有防护装置。
台虎钳是钳工夹持工件的主要工具,它有固定式和回转式两种。
台虎钳规格用钳口宽度表示,常用的为100——150mm。
台虎钳夹持工件时,尽可能夹在钳口中部,使钳口受力均匀;夹持工件完工后的表面应用软钳口(软钳口常用铜皮或铝皮制成)加以保护。
3、掌握锯削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重点掌握锯削这种钳工加工的方法和所用的工具四、教学难点掌握锯削这种钳工加工的方法和所用的工具>五、教学准备准备尽量多的工具图片,以便学生在理论课上能对钳工这个工种中的工具有更多直观的了解。
六、教学内容和过程锯弓架+锯条锯弓架:安装和张紧锯条锯条:锯条用碳素工具钢(T10或T10A)制成,并经过淬火处理。
常用锯条长度300mm,宽12mm,厚0.8mm。
为了适应材料性质和锯割面的宽窄,锯齿分为粗、中、细三种。
粗齿锯条齿距大,容屑空隙大,适用于锯软材料或锯剖面较大的工件。
锯硬材料时,则选用细齿锯条,锯齿的粗细,通常是以每25mm长度内有多少齿来表示。
选择锯条必须根据锯割部分材料的厚薄和软程度综合考虑。
2、锯削的操作$1)锯条的安装锯割前选用合适的锯条,使锯条齿尖朝前,装入夹头的销钉上。
钳工教案教学时数: 1 学时课题: 绪论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2、让学生了解钳工的特点和在工种中的地位及作用3、让学生了解钳工工作的基本内容4、掌握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教学重点:钳工的地位与作用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难点: 钳工的地位与作用、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理解及学习好本课程信心的建立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 相应的工具、挂图、模型教学内容及步骤:〈引入新课〉由简单的自我介绍引入〈讲授新课〉绪论一、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及机械技术工种的分类1、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储存、生产技术准备、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零部件装配、产品测试检验、涂装待运等工作。
2、机械技术工种的分类:机械技术工人可分为:铸工、锻工、焊工、热处理、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钳工的工种。
二、钳工的概念、特点、地位和作用1、概念: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按照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理、装配的工种。
2、特点:灵活性强、工作范围广、技艺性强、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决定加工质量。
3、地位和作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钳工工种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钳工工作的基本内容划线、錾削、锯削、挫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与套螺纹、矫正与弯曲、铆接、刮削、研磨、技术测量、简单的热处理等,并能对部件或机器进行装配、调试、维修等。
四、学习本课程的目的1、正确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常用设备,懂得常用工具、量具、夹具的结构,熟练掌握其使用、调整和维护保养的方法;2、掌握钳工工作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合理选择切削用量;能根据工件的技术要求编制加工工艺。
能文明生产;3、熟悉掌握常用典型结构的装配工艺过程,理解尺寸链的概念,掌握尺寸链的基本解法,理解定位、夹紧的概念;4、懂得机床维修的一般知识。
〈巩固练习〉让学生再看一遍绪论部分的内容〈课堂小结〉对学好本课程的要求:1、明确学习目的,要有学好本课程的信心;2、作风认真严肃,决不敷衍了事。
钳工与装配工部教案第一章:钳工基础技能1.1 课程简介:本章节主要介绍钳工的基本概念、工具和设备,以及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1.2 教学目标:了解钳工的定义和工作内容;熟悉钳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1.3 教学内容:钳工的定义和工作内容;钳工工具的使用和维护;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钻孔等。
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钳工的定义和工作内容,钳工工具的用途和维护方法;演示法:展示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1.5 教学评估:观察法: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提问法: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钳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装配工基础技能2.1 课程简介:本章节主要介绍装配工的基本概念、工具和设备,以及装配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2.2 教学目标:了解装配工的定义和工作内容;熟悉装配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掌握装配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2.3 教学内容:装配工的定义和工作内容;装配工工具的使用和维护;装配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螺纹连接、焊接、铆接等。
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装配工的定义和工作内容,装配工工具的用途和维护方法;演示法:展示装配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5 教学评估:观察法: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提问法: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装配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钳工与装配工的安全知识3.1 课程简介:本章节主要介绍钳工与装配工在工作中应遵守的安全知识。
3.2 教学目标:了解钳工与装配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熟悉钳工与装配工的安全操作规范。
3.3 教学内容:钳工与装配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钳工与装配工的安全操作规范。
3.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钳工与装配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操作规范;案例分析法:分析安全事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3.5 教学评估:提问法: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钳工与装配工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遵守安全规范。
钳工与装配工部教案第一章:钳工基础技能1.1 钳工概述1.1.1 钳工的定义与分类1.1.2 钳工工具与设备1.2 钳工基本操作1.2.1 划线1.2.2 錾削1.2.3 锯削1.2.4 锉削1.2.5 钻孔1.2.6 扩孔、铰孔与锪孔1.3 钳工工艺与操作要点1.3.1 工艺流程与操作规范1.3.2 安全注意事项第二章:装配工基础技能2.1 装配工概述2.1.1 装配工的定义与分类2.1.2 装配工具与设备2.2 装配基本操作2.2.1 零部件清洗与检查2.2.2 装配方法与技巧2.2.3 紧固件安装2.2.4 轴承与传动装置装配2.3 装配工艺与操作要点2.3.1 工艺流程与操作规范2.3.2 安全注意事项第三章:钳工与装配工综合训练3.1 钳工与装配工的共同点与区别3.1.1 共同点3.1.2 区别3.2 钳工与装配工的协作与沟通3.2.1 协作意义3.2.2 沟通技巧3.3 钳工与装配工的综合训练项目3.3.1 训练项目选择3.3.2 训练过程与评价第四章:钳工与装配工的安全防护4.1 安全防护知识4.1.1 安全操作规程4.1.2 个人防护装备4.2 常见事故预防与处理4.2.1 事故类型与原因4.2.2 事故预防措施4.2.3 事故处理流程4.3 应急预案与救援措施4.3.1 应急预案制定4.3.2 救援设备与人员第五章:钳工与装配工的职业生涯规划5.1 钳工与装配工的职业发展路径5.1.1 职业技能提升5.1.2 职业晋升机会5.2 职业生涯规划方法与策略5.2.1 自我评估5.2.2 目标设定5.2.3 计划实施与调整5.3 行业动态与趋势分析5.3.1 行业发展趋势5.3.2 行业竞争态势第六章:钳工与装配工的精准测量6.1 测量基础6.1.1 测量工具与设备6.1.2 测量原理与方法6.2 钳工与装配工的测量操作6.2.1 划线工具的测量与校准6.2.2 零件尺寸的测量6.2.3 角度与曲率的测量6.3 测量误差与纠正6.3.1 误差类型与来源6.3.2 误差分析与计算6.3.3 误差纠正方法第七章:钳工与装配工的焊接技术7.1 焊接基础7.1.1 焊接方法的分类7.1.2 焊接材料与设备7.2 钳工与装配工的焊接操作7.2.1 焊接前的准备7.2.2 焊接过程控制7.2.3 焊接后的检查与修整7.3 焊接质量的评估与控制7.3.1 焊接质量标准7.3.2 焊接质量检测方法7.3.3 焊接质量问题的解决第八章:钳工与装配工的机械加工8.1 机械加工基础8.1.1 机械加工方法的分类8.1.2 机械加工设备与工具8.2 钳工与装配工的机械加工操作8.2.1 加工前的准备8.2.2 加工过程的操作要点8.2.3 加工后的检查与处理8.3 机械加工质量的控制8.3.1 加工质量的评估标准8.3.2 加工质量的检测方法8.3.3 加工质量问题的解决策略第九章:钳工与装配工的故障分析与解决9.1 故障类型与原因9.1.1 故障的分类9.1.2 故障的原因分析9.2 故障诊断与分析方法9.2.1 故障诊断流程9.2.2 故障分析技巧9.2.3 故障诊断工具与设备9.3 故障解决策略与预防措施9.3.1 故障解决方法9.3.2 故障预防措施9.3.3 故障记录与资料整理第十章:钳工与装配工的综合素质培养10.1 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10.1.1 职业素养的重要性10.1.2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0.1.3 职业行为规范10.2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10.2.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10.2.2 沟通技巧与方法10.2.3 冲突管理与协调10.3 终身学习与自我提升10.3.1 终身学习理念10.3.2 自我提升的方法与途径10.3.3 应对行业变化的能力培养重点解析钳工与装配工部教案的重点和难点如下:重点:1. 钳工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
钳工与装配实习设计隐藏左栏添加:2005-8-16 作者:未知来源:未知录入:admin 人气:3550--------------------------------------------------------------------------------钳工实习的基本要求一.实习目的:1.了解钳工工作在机械制造及维修中的作用;2.了解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的方法及应用;3.了解刮研的方法和应用;4.了解钻床的组成、运动和用途;5.了解扩孔、铰孔和锪孔的方法;6.了解机械部件装配的基本知识;7.了解钳工生产的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
二.基本操作技能1.掌握钳工基本技能;2.掌握钳工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3.能独立完成钳工作业件;4.具有独立拆装简单部件的技能;5.具有独立在钻床上装夹、钻孔加工操作的技能。
三.实习安排:步骤学生实习细节指导人员职责及检查要点安全教育(15分钟)认真阅读有关钳工实习安全规程指导人员监督及现场讲解预习教材相关内容(120分钟)认真阅读实习教材和观看钳工实习录像,并做好记录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并随时回答学生的提问指导教师就钳工实习作业件的加工过程做示范和讲解(180分钟)1.钳工实习作业件的加工过程:(1)材料的选择(2)开料2.加工方法:(1)锯削法(2)锉削法(3)加工件上钻孔、扩孔、铰孔(4)攻螺纹、板螺纹(5)刮研法(6)拆装基本法3.钳工操作技术:(1)锯削的技巧(断面沟槽)(2)锉削平面的技巧(3)弧开锉削法(4)角度锉削法(5)圆孔锉削法4.钻孔操作法:(1)通孔的加工法(2)盲孔的加工法(3)扩孔、铰孔的加工法5.攻螺纹、板螺纹的方法:(1)攻螺纹的方法(2)板螺纹的方法6.刮研加工:(1)平面刮研的方法(2)燕尾槽刮研法(3)刮削精度检验法7.拆装操作方法:(1)机修拆卸的方法(2)装配法1.讲解钳工实习作业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及基本操作方法与技巧2.讲解钳工实习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安全问题3.示范有关的制作过程学生实践操作(26小时)六角螺母、电工小锤的制作:1.选料2.开料3.按图纸要求加工4.钻孔5.攻螺纹、板螺纹6.成型现场指导和示范理论概念指导(60分钟)完成钳工实习报告及有关节作业布置与钳工在关的理论概念和习题并及时回答学生和问题实习结束(30分钟)1.交回钳工所用的工具2.交作业3.集中总结实习工作情况1.清理干净实习场地2.保养有关设备钳工实习教学进度表(机械类学生)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上午教案一:1.讲解安全操作内容2.观看教学录像3.讲解与示范实习件一继续第一天的操作练习教案二:1.讲解与示范实习件二2.加工实习件二1.继续第三天下午的操作练习2.钻盲孔、攻盲孔螺纹、板外径螺纹教案四:1.拆装讲解与示范2.操作练习下午实践操作实习件一1.讲解示范钻孔、攻螺纹知识2.练习操作3.扩孔继续上午的操作练习教案三:1.刮研讲解与示范1.继续上午的操作练习2.总结交实习作业3.清理实习场地。
装配钳工工作策划书3篇篇一一、工作目标1. 确保装配工作的准确性和高质量,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2. 提高工作效率,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3. 保证工作安全,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4. 持续提升自身技能,适应工作的发展和变化。
二、工作内容1. 阅读和理解装配图纸、工艺文件等,明确装配要求和步骤。
2. 准备所需的工具、量具和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对零部件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其质量和完整性。
4. 按照装配顺序进行组装,注意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和方向。
5. 使用工具和量具进行调整和校准,确保装配精度。
7. 记录装配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8. 维护和保养工作区域,保持环境整洁。
三、工作安排1. 每天上班前检查工具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根据生产任务安排,合理分配工作时间,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3. 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操作规程。
4. 定期对工作区域进行清理和整理,保持环境整洁。
5. 参加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自身技能水平。
四、技能提升1. 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课程,学习新的装配技术和工艺。
2. 阅读相关的技术资料和书籍,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3. 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和技巧。
五、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2. 遵守操作规程,不擅自操作不熟悉的设备。
3. 在使用工具和设备时,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定期检查工具和设备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5. 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有序,避免因杂物堆积而引发安全事故。
篇二《装配钳工工作策划书》一、工作目标1. 提高装配效率: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改进装配方法,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2. 保证装配质量:严格按照装配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装配质量符合要求,减少次品率。
3. 提升技能水平:通过培训和学习,提升装配钳工的技能水平,掌握新的装配技术和工艺,提高工作能力。
钳工装配的工作流程案例一、钳工装配工作的前期准备。
1.1 了解装配任务。
钳工在接到装配任务的时候啊,那得像学生搞清楚考试题目一样,把任务了解得透透的。
是要装配个啥机器,这机器有啥功能,心里得有数。
就好比要盖房子,得先知道是盖住宅还是厂房不是?不能稀里糊涂就上手。
1.2 收集工具和零部件。
这就像大厨做菜得先把食材和厨具准备好。
钳工得把要用的扳手、螺丝刀、钳子等工具找齐咯,还有那些零部件,一个都不能少。
要是少个螺丝帽,就像炒菜少了盐,整个装配工作可能就进行不下去了。
这些零部件还得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损坏或者质量不过关的,要是有问题的零件混进去了,那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啊。
二、钳工装配工作的实际操作。
2.1 部件的清洗与整理。
部件拿过来,很多时候就像刚从泥地里挖出来的土豆,脏兮兮的。
钳工就得把它们洗干净,把上面的油污、铁锈啥的都除掉。
这就好比给要参加选美的姑娘梳妆打扮一样,得让部件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
整理的时候,还要按照装配顺序摆放好,就像把士兵按照作战队列排好,这样在装配的时候才能做到有条不紊。
2.2 零件的装配。
开始装配零件了,这可是钳工的看家本领。
每一个零件就像拼图的一块,得准确无误地放到它该在的地方。
这可不能马马虎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装配的时候,要根据装配图的要求,这里拧个螺丝,那里装个垫片,就像搭积木一样,但是这个积木可不能搭错了。
有时候零件之间的配合要恰到好处,太紧了不行,就像穿小鞋一样难受;太松了也不行,就像松松垮垮的腰带,起不到作用。
2.3 装配中的调整。
装配的过程中啊,不可能一帆风顺。
有时候装好了发现有点小问题,这时候钳工就得像个老中医一样,望闻问切,找出问题所在。
可能是某个零件的位置有点偏差,那就得调整一下。
这个调整就像给走歪了的小树扶正一样,得小心翼翼,可不能用力过猛把零件弄坏了。
三、钳工装配工作的后期检查。
3.1 外观检查。
装配完了,首先得看看外观。
就像买东西得看卖相一样。
《钳工工艺》实训一体化课程教案金工(钳工)实训任务书任课教师签名:年月日评分标准及得分任课教师签名:年月日《钳工工艺》实训一体化课程教案知识链接一、常用量具的使用钳工基本操作中常用的量具有钢尺、刀口形直尺、内外卡钳、游标卡尺、千分尺、直角尺、万能量角器、厚薄规、百分表等。
要学会正确的使用和保养。
(一)游标卡尺的读数及使用方法游标的小数部分读数方法是:首先看游标的哪一条线与尺身刻线对齐;然后把游标这条线的顺序数乘以游标读数值,就得出游标的读数。
即:游标的读数=游标读数值X游标对齐刻线的顺序数可分三步:1.先读整数——看游标零线的左边,尺身上最靠近的一条刻线的数值,读出被测尺寸的整数部分;2.再读小数——看游标零线的右边,数出游标第几条刻线与尺身的数值刻线对齐,读出被测尺寸的小数部分(即游标读数值乘其对齐刻线的顺序数);3.得出被测尺寸——把上面两次读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相加,就是卡尺的所测尺寸。
(二)万能角度尺的读数及使用方法1.游标万能角度尺的结构主要由主尺1.游标2和扇形板3等组成,如图示。
扇形板3与游标2固定为一体,可在主尺1上回转,测量工件的角度。
90º角尺5和直尺6同时用支架4连接并固定在扇形板3上,也可分别固定在扇形板3上,随游标2回转移动,对工件进行角度测量。
2.游标万能角度尺的工作原理游标万能角度尺主尺的刻线每格1º,分度值为2´的游标刻线是将主尺上29º所占的弧长等分为30格,则游标上每格刻线的角度为29º/30即58´,与主尺每格的角度差即分度值为2´。
根据产品被测部位的情况,先调整好角尺或直尺的位置,用卡块上的螺钉把它们紧固住,再来调整基尺测量面与其它有关测量面之间的夹角。
测量时应先校准零位,万能角度尺的零位,是当角尺与直尺均装上,而角尺的底边及基尺与直尺无间隙接触,此时主尺与游标的“0”线对准。
[调整好零位后,通过改变基尺、角尺、直尺的相互位置可测试0-320°范围内的任意角,测量工件时,要根据所测角度适当组合量尺。
钳工与装配工部教案设计人孔繁征教学进程表第1阶段基本知识训练(1小时)一、教学目标:1.概括了解钳工加工的特点和应用,钳工工艺方法;钳工在机械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认识和了解钳工加工使用的设备、工具、量具。
3.了解从零件图出发进行钳工工艺设计的基本思想。
4.了解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二、教学方法和原则1.采用研究式教学:启发式、案例式、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2.体现“做学融合、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理论联系实际。
3.体现“教师+工程师+技术工人三位一体”的指导模式。
三、案例、教具和教学手段1.案例:羊角锤、减速器等。
2.挂图:手锯、锉刀等。
3.实物:设备、主要工具、量具。
4.板书:加工的特点和应用、钳工包含的各种工艺方法、进一步思考感悟的主要问题四、教学要点、过程和时间分配(一)导言,5min1、介绍本次课的主题:认识钳工加工方法、工具、设备;装配的概念2、介绍任课教师:王宝春、孟庆鹏3、展示羊角锤零件图,分析零件结构、技术要求、制造流程,提出需要使用的毛坯。
4、提出钳工的特点:从毛坯下料,引出钳工从锯削—划线—锉削—钻孔—攻螺纹等基本工艺方法及过程。
进一步介绍其他工艺方法——刮削、研磨、扩孔、铰孔。
5、从工艺过程,引出应用范围,在机械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钳工种类划分。
6、从加工方法,引出工具、量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7、介绍减速器,引出装配方法。
(二)师傅演示各种工具和设备的使用,20min1、设备:台虎钳、台钻、砂轮机2、工具:锯削工具——手锯;锉削工具——锉刀;划线工具:划针、方箱、V型铁、平板、高度尺、角度尺、划线盘、样冲、手锤、直尺等;攻螺纹与套螺纹工具:丝锥与板牙(三)学生亲自体验各种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教师巡视),30min1.识别、体验各种工具。
2.体验基本设备操作3.教师、工程师和师傅巡视,观察学生操作,记录违章或不合理的操作,记录出现的问题。
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师生互动——质疑、讨论、总结,5min1、质疑讨论问题1:为什么现代制造技术如此发达还需要手工操作?总结:引出钳工加工的特殊性——有些机械加工不太适宜或不能解决的工作,还是由钳工完成,比如:设备的组装及维修等。
问题2:划线为什么点样冲孔?总结:保证零件尺寸的精度:清晰、准确、合理利用材料问题3:两对面钳工工作台间为什么加隔网?总结:保证工作安全:引出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问题4:为什么台钻钻孔时不能用手去停止时钻夹头转动?总结:保证工作安全:引出钻床安全操作规程。
3、讨论总结——钳工的特点1)加工灵活、方便,能够加工形状复杂、质量要求较高的零件2)工具简单,制造刃磨方便,材料来源充足,成本低。
3)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第2阶段基本训练之一:划线、锯削、锉削(6小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划线、锯削、锉削的基本技能。
2.了解零件加工过程中质量检验方法和质量控制3.了解从零件图出发设计钳工工艺路线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二、教学方法和原则1.采用研究式教学:启发式、案例式、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2.体现“做学融合、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理论联系实际。
3.体现“教师+工程师+技术工人三位一体”的指导模式三、案例、教具和教学手段1.案例:羊角锤制作2.挂图:羊角锤的零件图、手锯、锉刀3.实物:手锯、划线工具、锉刀、量具四、教学要点、过程和时间分配(一)导言,5min1、介绍本次课的主题:划线、锯削、锉削操作2、展示羊角锤零件图,分析零件结构、技术要求,设计加工过程。
(二)师傅讲解与演示划线、锯削、锉削操作过程,1小时1、划线(1)讲解1)划线的特点、划线的作用、划线的种类2)划线工具:用途、结构3)划线前的准备工作a.工件的清理及检查b.工件的涂色c. 在工件孔中心装中心块4)划线的方法及步骤a.基准的选择b.划线基准的选择c.划线的找正与借料d.划线的步骤(2)示范:工具的使用方法、划线操作过程。
2、锯削(1)讲解1)锯削的特点2)手锯的种类及构造3)锯条a.锯条的规格b.锯齿角度,前角γ,楔角β,后角αc.锯路及种类d.锯齿的粗细及锯条正确选用4)锯削方法a.起锯方法b.锯削速度,压力,往复长度c.各种工件的锯削方法5)锯条损坏和工件产生废品的原因分析及预防(2)示范1) 锯条安装安装锯条时,锯齿要朝前,不能反装。
锯条安装松紧要适当,太松或太紧在锯削过种中锯条都容易折断,太松还会在锯削时锯缝容易歪斜,一般松紧程度以两个手指的力旋紧为止。
2)锯削姿势与操作方法锯削时,左脚向前半步,右脚稍微朝后,自然站立,重心偏于右脚,右脚要站稳伸直,左脚膝盖关节应稍微自然弯曲,握锯要自热舒展,右手握柄,左手扶弓,运动时右手施力,左手压力不要太大,主要是协助右手扶正锯弓。
锯削时的姿势有两种:一种是直线往复运动,适用于锯薄形工件和直糟;另一种是摆动式.这种操作方法,两手动作自然.不易疲劳,切削效率高。
锯削时工件应夹在左面,以便操作。
工件要夹紧,以免在锯削过程中产生振动3) 圆棒锯削圆棒锯削有两种方注:-种是沿着从上至下锯削,断面质量较好,但较费力;一种是锯下一段截面后转一角度再锯削,这样可避免通过圆棒直径锯削,减少阻力,效率高,但断面质量一般较差。
4)平面锯削为能准确地切入所需要的位置,避免锯条在工表面打滑,起锯时,要保持<15°的起锯角。
起锯时.用左手的大姆指挡住锯条,往复行程要短,压力要轻,速度要慢。
起锯好坏直接影响断面锯削质量。
5)簿管锯削为防止管子夹扁,应把管子夹在两块木制的V形糟垫块里,锯削时,不断沿锯条推进方向转动。
不能从一个方向锯到底,否则锯齿容易崩裂。
3、锉削(1)讲解1)锉削的特点及应用2)锉刀a.各部分名称及规格b. 锉刀的齿纹c. 锉刀的种类d.锉刀的粗细及选择e.锉刀的正确使用和保养3)锉削方法a.工件的夹持b.正确锉削方法c.锉削速度4)各种表面的锉削方法及检查a.大平面的锉削方法及检查b. 内外圆弧面的锉削方法及检查(2)示范操作1)锉刀柄的装拆方法用左手扶柄、右手将锉舌插入锉刀柄内,用右手将锉刀的下端垂直在钳合上轻轻撞紧。
拆柄时将柄搁在虎钳口上轻轻撞出来。
2)锉削的姿势与操作方法锉削时人的站立位置与錾削相似,锉削时要充分利用锉刀的全长,用全部锉齿进行工作。
开始时身体要向前顷斜10°左右,右肘尽可能收缩到后方。
最初三分之一行程时,身体逐渐前倾到15°左右,使左膝稍弯曲;其次三分之一行程,右肘向前推进.同时身体也逐渐前倾到18°左右;最后三分之一选种,用右手腕将锉刀推进,身体随锉刀的反作用力退回到15°位置。
锉削行程结束后,把锉刀略提起一些,身体恢复到起始位置姿势。
锉削时为了锉出平直的表面,必须正确掌握锉削力的平衡,使锉刀平稳。
锉削时的力量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推动主要由右手控制,其大小必须大于切削阻力,才能锉去切屑;压力是由两手控制的,其作用是使锉齿深入金属表面。
由于挫刀两端伸出工件的长度随时都在变化,因此两手的压力大小必须随着变化,保持力矩平衡,使两手在锉削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
3)平面锉削方法及检查粗加工时用两个交叉的方向对工件进行锉削,这种交叉锉削方法可以判断锉削面的高低情况,以便把高处锉平,精加工时用锉刀顺着长度方向对工件进行锉削,锉削后可得到正直的锉痕,比较整齐美观;修正平面或修正尺寸可用推锉,以提高精度或降低表面粗糙度。
在锉削平面时,要经常检查工件的锉削表面是否平整,一般用钢皮尺或直角尺通过透光法检查,将尺紧贴工面,沿纵向、横向、两对角线方向多处检查。
检查角度时,可用直角尺、量角器或样板尺把角度对好,用透光法检查。
4)外圆弧锉削方法及检查外圆弧面锉削,就是横对着圆弧面锉,把圆弧处部分锉成非常接近圆弧的多边形,这种方法效率较高,适用于圆弧面粗加工阶段。
顺着圆弧面锉,也称为滚锉法,锉削时锉刀要同时完成两个运动:前进运动和绕工件圆弧中心作摆动,用于圆弧面的精加工阶段。
外圆弧面检查要用圆弧样板尺紧贴加工面用透光法检查。
(三)学生自主训练,教师巡视,4.5小时1.布置任务:自己动手,下料、划线、锉削羊角锤。
2.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羊角锤加工。
3.指导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记录违章或不合理的操作,记录出现的问题。
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师生互动——质疑、讨论、总结,20min1、质疑讨论问题1:如何锯削薄壁管?总结:为防止管子夹扁,应把管子夹在两块木制的V形糟垫块里,锯削时,不断沿锯条推进方向转动。
不能从一个方向锯到底,否则锯齿容易崩裂问题2:当锯躬高度不够时怎么办?总结:可将锯条转90º安装。
问题3:如何合理分配各加工面的余量?总结:划线不仅能使加工有明确的界限,而且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的毛坯,避免造成损失,而在毛坯误差不太大时,往往又可依靠划线的借料法予以补救,使零件加工表面仍符合要求问题4:使用锉刀时应注意安全事项?总结:1)不使用无柄或柄已裂开的锉刀,防止刺伤手腕;2)不能用嘴吹铁屑,防止铁屑飞进眼睛;3)锉削过程中不要用手抚摸锉面,以防锉时打滑;4)锉面堵塞后,用铜锉刷顺着齿纹方向刷去铁屑;5)锉刀放置时不应伸出钳台以外,以免碰落砸伤脚3、讨论总结(1)划线是钳工操作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划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件的精度和质量;要掌握划线工具的使用以及划线基准的选择。
(2)锯削各种不同材料时,应选用合理的锯条和锯削方法,以保证尺寸的精确和减少锯条的损坏(3)锉削时应选用合理的锉刀,正确加工方法,才能保证零件的形状、表面粗糙度;锉削过程中正确使用量具,不断检验以确保尺寸精度。
(五)进一步的思考和训练任务,5min1.如何修整零件的特殊表面?——有各种形状截面锉刀,如人造金刚石是专门应用于锉削硬度较高的金属。
2.如何保证锉削平面的平面度?3.如何保证两平面的相互垂直度?4.划线时怎样充分利用材料?第2阶段——基本训练之二钻孔、攻螺纹、套螺纹、刮削(2小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钻孔、攻螺纹、套螺纹、刮削的基本操作技能。
2.了解钻孔、攻螺纹、套螺纹、刮削特点和质量检验方法3.从零件图出发对零件进行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二、教学方法和原则1.采用研究式教学:启发式、案例式、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2.体现“做学融合、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理论联系实际。
3.体现“教师+工程师+技术工人三位一体”的指导模式三、案例、教具和教学手段1.案例:羊角锤2.挂图:羊角锤的零件图、3.实物:丝锥、板牙、台钻、钻头、刮刀等4.板书:四、教学要点、过程和时间分配(一)导言,5min1、介绍本次课的主题:羊角锤螺纹加工、刮削操作2、展示羊角锤零件图,分析零件结构、技术要求、螺纹加工过程。
(二)师傅讲解、演示螺纹加工和刮削操作过程,25min1、钻孔(1)讲解1)孔加工的几种方法2)在钻床上孔加工的特点3)与其它机床的孔加工的比较4)钻床台式钻床、立式钻床、摇臂式钻床5)麻花钻a.各部分名称及作用b.钻头几何角度分析c.麻花钻的刃磨6) 介绍其他钻头7)钻孔方法a.钻孔的辅助工具及工件夹持b. 各种孔的钻削方法c.切削用量及选择(2)示范操作;1)钻头的刃磨钻头的后刀面接触砂轮进行刃磨,右手绕钻头的轴线作微量的转动.左手作上下少量的摆动,这样钻头的轴心与砂轮圆柱面母线的夹角等于钻头顶角2φ的一半,可同时磨出顶角、后角、横刃斜角,磨好一面再磨另一面,刃磨时,要随时检查角度的正确性与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