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画猫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大班音乐教案《老鼠画猫》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趣味童谣》中的《老鼠画猫》。
该教学内容详细讲述了老鼠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猫,通过童谣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到老鼠的机智与勇敢。
主要包括歌词学习、节奏练习、动作创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老鼠画猫》的歌词,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动作的创编。
2. 教学重点:歌词的学习和演唱,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感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黑板、粉笔、卡片。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老鼠和猫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 歌词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讲解歌词含义。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3. 节奏练习(10分钟)教师示范歌曲中的节奏,让学生模仿。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动作创编(10分钟)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随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创编属于自己的动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同时展示动作。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学生集体演唱歌曲,展示动作。
六、板书设计1. 《老鼠画猫》2. 歌词:歌词全文3. 节奏:歌曲节奏示例4. 动作:动作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将今天学唱的《老鼠画猫》唱给家长听,并展示所学动作。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节奏练习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下节课继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动物为主题的童谣,并分享给同学。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动作的创编。
2. 作业设计:回家后,将学唱的《老鼠画猫》唱给家长听,并展示所学动作。
大班音乐《老鼠画猫》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活动,教材为《幼儿音乐教育与活动指导》第四章第二节,内容为《老鼠画猫》。
通过该曲目的学习,让幼儿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其音乐节奏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老鼠画猫》的音乐旋律,能准确地唱出歌词,并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音乐活动,使幼儿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与他人共同完成音乐活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掌握音乐节奏,准确地唱出歌词。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乐磁带、黑板、粉笔、音乐卡片。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讲述一只小老鼠为了给猫画像,而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通过情景引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唱(10分钟)(1)教师播放《老鼠画猫》的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2)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音乐节奏和歌词。
(3)分组进行练习,让幼儿互相纠正,共同进步。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音乐卡片,讲解简单的音乐符号和节奏。
(2)结合歌曲,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音乐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进行音乐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邀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提高其自信心。
5. 创作环节(10分钟)(1)教师分发画纸、画笔、水彩,让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自由创作。
(2)鼓励幼儿互相欣赏、交流,提高其审美能力。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六、板书设计1. 《老鼠画猫》2. 内容:(1)音乐节奏:强弱、快慢(2)歌词:猫儿、老鼠、尾巴、耳朵(3)音乐符号: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与《老鼠画猫》相关的画。
大班音乐活动《老鼠画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老鼠画猫》。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歌曲《老鼠画猫》,通过歌词理解与动作表现,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力和合作精神;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通过拍手、敲击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喜爱歌曲《老鼠画猫》,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演唱。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使其能跟随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其音乐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动作的配合。
教学重点:歌词的理解与演唱,音乐节奏的感知与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卡片、画猫头饰等。
学具:拍手器、小鼓、沙锤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老鼠和猫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播放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分组学习歌词,指导幼儿正确发音,注意歌词中的节奏变化。
c. 教师示范演唱,带领幼儿一起学唱。
3. 动作学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动作,让幼儿跟随学习。
b. 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动作。
c. 配合音乐,全体幼儿一起完成动作。
4. 节奏练习(10分钟)a. 教师用钢琴或音响设备播放节奏,让幼儿用拍手器、小鼓等学具模仿。
b. 分组进行节奏练习,相互鼓励、交流。
5. 实践表演(10分钟)a.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段表演,包括演唱、动作和节奏。
b. 各小组轮流表演,教师和同学们给予评价。
b. 全体幼儿佩戴猫头饰,一起演唱《老鼠画猫》,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老鼠画猫》2. 歌词:画猫、画狗、画小兔,画出一个小猫咪。
3. 节奏:强弱、快慢、长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老鼠画猫》,并分享课堂所学的故事。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用拍手器、小鼓等学具,为家长表演一首简单的节奏。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跟上课程。
大班音乐活动:老鼠画猫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学会演唱歌《老鼠画猫》。
2.感要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体验用滑音唱法表现小老鼠机灵、俏皮的形象。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面有猫轮廓的纸,粗水彩笔,音乐《老鼠面猫》。
活动过程一、设置情境,谈话引题。
1.教师模仿老鼠的形象动作,发出“吱吱吱”惊慌失措的叫声,提问:是谁来了?它为什么这么害怕?2.提问:老鼠最怕谁?(猫。
)老鼠为什么最怕猫?(会被猫抓,会被吃。
)老鼠最怕猫身上的哪些地方?(爪子、牙齿、眼睛等。
)二、启发想象,大胆猜测。
1.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想象:有一天,小老鼠梦见自己有一只神奇的画笔,它要用这只画笔把猫画成不会抓老鼠的猫。
小朋友,你们能猜得出来小老鼠画的猫会是什么样的吗?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三、学唱歌曲,理解歌词。
1.教师边范唱歌曲《老鼠画猫》,边在图画纸上画出歌词中唱到的猫的样子,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教师指着画面,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学唱歌曲,着重练习“小老鼠”和“胡子翘”的滑音唱法。
3.帮助幼儿理解歌曲中“哎呀”一句的含义,引导幼儿唱好表现小老鼠得意心情的歌词。
4.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边唱边自主表演,重点鼓励幼儿用动作将小老鼠得意、滑稽的样子唱出来、做出来。
四、多样化方式演唱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1.尝试加衬词“嘻嘻”“哈哈”等来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
如:教师唱歌词“小老鼠”幼儿在滑音的位置唱衬词“嘻嘻”;教师唱歌词“来画猫—”幼儿在第四拍的位置唱衬词“哈哈”。
也可以把幼儿分组,一半幼儿唱歌词,另一半幼儿唱村词。
提问:小老鼠画了一只这样的猫,它的心情会怎样?如果你们是小老鼠,很得意时你们会怎么笑?(嘻嘻、哈哈。
2.游戏法演唱歌曲。
请个别幼儿扮演小花猫,教师带领其他幼儿边玩游戏边用适当的动作、表情和神态完整表演歌曲。
幼儿集体演唱完歌曲后要马上坐下或蹲下不动,表示安全钻回到自己的老鼠洞里了。
扮演小花猫的幼儿,发现还在动的幼儿就可以抓住他。
睡前故事《老鼠画猫》
有一只老鼠非常爱画画,而且不管画啥都非常的漂亮,猫国的国王听说了这件事,抉择呼喊这只老鼠为自己画一幅肖像,假如画的欠好,猫国王就把它吃掉。
老鼠抱着自己的画纸和画笔来到了猫国的宫殿,这可比鼠国的要气度的多,老鼠小心谨慎的画着猫国王的姿势,老鼠在心里想“今日我怕是走不出这猫国了,猫大王是铁了心的要吃掉我,不然如何会戴着面具让我画肖像。
”
正本猫大王耍心计在脸上戴了一个面具,看不见脸这可如何画啊!老鼠动了动脑筋,想出了一个方法,它把猫大王画的脸画的英俊无比,一只八面威风的猫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老鼠说:“我虽然看不见面具后边猫大王的脸,但我知道猫大王一定和我所画的一样英俊洒脱,八面威风。
猫大王被老鼠恭维的非常高兴,满意了虚荣心的猫大王放了老鼠归国,并赏了它很多的珠宝,猫国王的大臣们都觉得这幅画像和猫大王一点也不像。
但是没人敢说出真话。
大班音乐活动《老鼠画猫》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趣味音乐游戏》,详细内容为《老鼠画猫》一节。
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音乐节奏、旋律的变化,并学会用肢体动作表达音乐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老鼠画猫》的歌词和旋律,培养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表演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游戏的兴趣,激发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音乐节奏的变化和肢体动作的协调。
重点:掌握《老鼠画猫》的歌词、旋律及表演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黑板、卡片、节奏棒、五线谱纸。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的故事引入,讲述老鼠和猫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角色。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老鼠画猫》歌曲,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学唱。
期间,教师对歌词、旋律进行详细讲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的典型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节奏变化。
4. 肢体动作练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练习与歌曲相匹配的肢体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音乐游戏进行表演,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词展示,包括重点节奏和词汇。
2. 黑板右侧:五线谱展示,标注旋律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老鼠画猫》的歌曲和肢体动作,并尝试创作一个新的音乐游戏。
2. 答案: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作业,教师下次课进行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针对课堂效果,教师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适,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元素,鼓励他们尝试创作音乐游戏,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肢体动作练习的指导5. 作业设计的创新性和实践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大班音乐《老鼠画猫》背景介绍《老鼠画猫》是一首经典的民歌,由崔健作词作曲。
这首歌曲讲述的是一个老鼠在画猫的故事,寓意着人们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梦想和追求,即使看似不可能实现,也应该去尝试。
大班音乐教学中引入这首歌曲,能够让孩子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学会了关于追求梦想和勇敢尝试的精神。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大班幼儿应该能够达到如下目标:•掌握《老鼠画猫》的歌曲韵律和节奏;•了解崔健这位音乐人以及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能够演唱这首歌曲,并且在演唱时能够运用正确的音乐技巧。
教学准备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准备如下学具和器材:•教材:《老鼠画猫》歌曲录音;•教具:小提琴或吉他模型;•器材:音箱、话筒、音响线。
教学过程内容一:引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老鼠画猫》的歌曲录音来引入本课程。
播放结束后可以和孩子讨论这首歌曲的内容,听听孩子们对这首歌曲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
内容二:歌曲教学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孩子们介绍这首歌曲的歌词,同时教授这首歌曲的节奏和唱法。
这里建议教师把这首歌曲先分成几段,让孩子们可以分块来学习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加入口感训练、乐器模仿等内容,以进一步提高孩子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内容三:乐器模仿通过介绍乐器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方式,教师可以让孩子们逐步掌握小提琴或吉他模型的演奏技巧。
在教学中,教师建议可带领孩子们齐声模仿乐器的唱法和弦音,以便更好地理解音乐与乐器间的关系,并培养良好的音乐素质和表演技巧。
内容四:音乐表演在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音乐表演。
为了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教师可以设置舞台布置及灯光效果,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在音乐表演过程中,教师还可适当地加入音乐互动、朗诵等环节,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大班幼儿们不仅学会了《老鼠画猫》这首经典的民歌,还掌握了乐器模仿和音乐表演等技能。
同时,孩子们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探索,并结交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好伙伴。
大班音乐《老鼠画猫》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音乐《老鼠画猫》优秀教案(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音乐《老鼠画猫》优秀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从教育杂志上看到了这首《老鼠画猫》的歌曲,觉得此歌无论是从形象,还是从风格上来看,都是幼儿感兴趣的。
这首情节幽默,诙谐的歌曲也是其中之一,我改变了以往老师唱孩子学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理解,感受歌曲丰富的画面且让幼儿通过操作想象及自身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幼儿在边演示操作、边画、边唱的过程中很快掌握了这首难度较大的歌曲。
这种以弱战强,以智取胜的诙谐生动的反串角色的表演,使幼儿的兴趣和好胜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活动目标1、能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曲的趣味及滑音的乐趣。
2、学会演唱歌曲,借助简单而有节奏的念、唱和体态律动,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达形式。
3、幼儿理解滑音的唱法,尝试说唱的形式表演歌曲,大胆的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的和谐,幽默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按照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我把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习理解歌曲内容,活动中会控制自己的歌声。
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及掌握滑音的唱法,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活动准备1.画有猫轮廓的纸若干张,黑笔人手一支;2.猫头饰,大老鼠头饰各一个,小老鼠头饰与幼儿相等`;3.音乐光盘《老鼠画猫》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创设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出新歌曲。
1、老师扮演老鼠妈妈带领小老鼠去找食物,老鼠大队前进!播放音乐《小老鼠上灯台》。
2.遇到了一只凶狠的大野猫(另一老师饰),使老鼠们的觅食行动受到了阻碍,猫趾高气昂地走了。
3.为新歌的画面,埋下伏笔。
鼠妈妈:“哎呀呀,好痛!我可怜的孩子们被吓坏了吧?该死的野猫,眼睛要是再小点就不会发现我们了,看,这是被猫爪子抓的,要是猫的爪子再少一点,该多好啊!”(二).学习新歌曲《老鼠画猫》1、初步感受旋律。
幼儿园大班音乐精品教案《老鼠画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中《老鼠画猫》这一章节。
该内容主要通过一首富有童趣儿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学习音乐。
详细内容包括儿歌学习、节奏掌握、动作创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喜爱这首富有童趣儿歌;2. 培养幼儿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3. 激发幼儿想象力,培养他们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节奏掌握和动作创编;2.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老鼠画猫》这首儿歌,并能进行简单动作表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卡片等;2. 学具:彩色笔、画纸、画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老鼠和猫咪故事,引导幼儿进入音乐课堂;2. 例题讲解:播放《老鼠画猫》儿歌,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学唱;3. 节奏练习:让幼儿用手拍击桌子,感受音乐节奏;4. 动作创编:分组让幼儿自由创编动作,教师进行指导;5.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进行演唱和动作表演,互相观摩和学习;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小老鼠和猫咪形象,标注对应歌词;2. 用卡片展示不同节奏,让幼儿对照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让家长帮忙录制演唱《老鼠画猫》视频,并发送到班级群;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音乐、动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愉快氛围中学习音乐。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孩子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课堂,一起进行亲子演唱和表演,增加课程趣味性和互动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在选择《老鼠画猫》这一教学内容时,我特别关注儿歌趣味性和节奏性,这对于吸引幼儿注意力至关重要。
我需要在教学前对儿歌旋律、节奏进行深入研究,确保自己能够熟练地引导幼儿学习。
二、教学目标确立1. 为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并掌握节奏,我计划在课堂上设计多种节奏游戏,如拍手、敲击乐器等,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内化节奏感。
大班音乐《老鼠画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趣味音乐》,详细内容为《老鼠画猫》。
通过该曲目的学习,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老鼠画猫》这首歌曲,并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把握。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乐播放器、歌词卡片、画猫道具。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参与画猫活动,引导幼儿观察猫的特点。
(2)通过讨论,让幼儿尝试用画笔描绘猫的形象。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老鼠画猫》的歌曲,注意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2)分小组进行歌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段,进行节奏和旋律的讲解。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共同纠正错误。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独立演唱《老鼠画猫》。
(2)分小组进行演唱比赛,评选出最佳演唱奖。
5. 创作展示(10分钟)(1)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自由发挥,创作绘画作品。
(2)将作品进行展示,邀请其他幼儿欣赏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老鼠画猫》2. 歌曲节奏:强弱规律,音符时值3. 歌曲旋律:五线谱,音高,音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老鼠画猫》并创作一幅画猫作品。
2. 答案:(1)演唱要求:节奏准确,旋律流畅,表情生动。
(2)绘画要求:形象生动,色彩搭配合理,创意新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加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演奏等。
活动目标: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能掌握滑音的唱法。
2\体会老鼠画猫的快乐心情,愿意用动作表现歌曲幽默的特点。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出新歌曲。
1、老师扮演老鼠妈妈带领小老鼠去找食物,老鼠大队前进!播放音乐《小老鼠上灯台》。
鼠妈妈:你们看,我是谁?今天我来当老鼠妈妈,走!鼠宝宝们快来跟我去找好吃的。
2、鼠妈妈:“不好,猫来了。
快回家。
哎呀呀,我的鼠宝宝被吓坏了吧?可恶的老猫,眼睛要是再小点刚刚就不会发现我们了,爪子也要再少一点,就象下面这首歌里唱的这样,那该多好啊!”
二.学习新歌曲《老鼠画猫》
1、初步感受旋律:
⑴鼠妈妈:歌曲里的猫变成什么样了?(眼睛太小、小爪太少、小腿太短、胡子太翘、没有牙齿。
)猫的胡子一变翘它就没办法测量我们洞口的大小了。
2、理解、熟悉歌词:
⑴鼠妈妈:为什么眼睛要变得小小的,腿变得短短的,胡子要往上翘?┄┄(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老师范唱:这下我们老鼠可不怕它了,我们把这只不吓人的猫画下来吧。
老师一边唱,一边画,幼儿观看倾听。
3、幼儿跟着老师唱。
鼠宝宝,把你的手伸出来,跟鼠妈妈一起来画吧。
幼儿空手做画猫的样子。
3、跟音乐唱。
鼠妈妈:乖宝宝,你们的心思和妈妈是一样的,都想让猫变得没办法再抓到我们。
来,我们把这只猫的样子唱给所有的老鼠听吧,他们一定特别高兴。
4、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演唱要求。
在演唱中加滑音的唱法。
老师:现在连猫都不怕了,我们老鼠太神气了,尾巴也翘起来了,我们唱到鼠的时候就像翘起尾巴一样,象这样:要求幼儿唱到“小老鼠”的“鼠”字的时候声向上翘。
三、歌表演两遍
1、这下可把得意的劲唱出来了,今天啊我们老鼠太开心了,我们一起跳舞来庆祝吧!
2、喵,什么声音?别怕别怕,那只是一只没办法抓到我们的猫,鼠宝宝我们继续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