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国宝—大熊猫1
- 格式:ppt
- 大小:946.50 KB
- 文档页数:29
国宝——大熊猫同步训练题及答案国宝——大熊猫同步训练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注音。
濒()危獏()上林苑()翌()日栖()息繁衍()孤僻()璀璨()哺()乳分娩()笨拙()仔()熊猫2.选词填空。
(1)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________(温顺、温和、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2)它的听觉非常________(机敏、灵敏、灵活、机灵),受到惊扰时,就非常________(机敏、灵敏、灵活、机灵)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
(3)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却挺________(聪明、高强、高明)。
(4)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保护措施,细心________(保护、维护、呵护),以拯救这一濒危物种。
3.解释词语并造句。
(1)乐不可支:(2)璀璨:4.选出加粗字解释与例词相同的项。
(1)例:漫不经心()A.漫山遍野 B.漫无目的.漫无边际 D.黄沙漫天(2)例:屈指可数()A.屈打成招 B.屈膝投降.宁死不屈 D.理屈辞穷(3)例:乐不可支()A.支离破碎 B.合理支配.体力不支 D.长江支流5.说说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1)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
(2)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
(3)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4)如今,中国的大熊猫专家们逐渐掌握了大熊猫的生殖规律,已经有上百只仔熊猫在繁殖中心诞生了。
6.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1)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
说明方法:作用:(2)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
说明方法:作用:7.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因地致宜。
《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national treasure - Giant Panda"《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国宝——大熊猫》创意教案2、篇章2: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章3: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篇章1:《国宝——大熊猫》创意教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技能目标: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3、关注大熊猫中的特殊群体,给这些熊猫更多关怀。
二、教学重点: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1、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四、课前学习: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舒畅地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教我如何不想它》字词学习导入: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个动物,但凡见过这个动物,你就会对它一见钟情,时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教我如何不想它”。
它出生在人烟稀少、海拔三千的秦岭(nán lù),拒做“酒肉和尚”。
它隐逸在云雾缭绕、烟波(浩瀚、浩繁)的山林间,成了“竹林隐士”。
它喜爱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栖息、居住)场所。
它喜爱独来独往,养成它是计划生育的标兵,一般每胎(fen miǎn)一仔。
它是世上最负盛名的(bīn weī)物种。
它是一颗(cuǐ càn )的东方明珠。
啊!教我如何不想它!“它”是谁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叶永烈先生,与大熊猫来一次秋天里的约会。
请同学们看到课文《国宝——大熊猫》。
二、鉴宝问题情境:作者叶永烈把大熊猫称为“国宝”,他有什么依据吗?就请我们同学做一次民间鉴宝人,走进《鉴宝》系列节目之“魅力熊猫”,来共辨真伪,判断价值。
第17课《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濒.危栖.息分娩.繁衍.(cuǐ càn)浩(hàn)(yì)日(zhěng)救答案:bīn|qī|miǎn|yǎn|瀚|翌日|拯解析:注意“濒”字的声母是b不是p,“栖”的声母是q不x,“娩”的声母是m不是w。
“璨”字不要错写成“灿”,“拯”不要错写成“挽”。
点评:给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正确拼读拼音,再根据语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2.根据语意写出相应的词语①弯着指头计算数目:________②天真而略显傻气的神态:________③孤独怪僻:________答案:屈指可数|憨态|孤僻解析:了解释义内容,抓住其中关键意义,结合本文内容判断词语。
点评:学习课文时,对文中的词语从音、形、义各方面理解记忆,积累词汇。
3.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①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________(温顺、温和、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②它的听觉非常________(机敏、灵敏、灵活、机灵),受到惊扰时,就非常________(机敏、灵敏、灵活、机灵)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③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却挺________(聪明、高强、高明)。
④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分配制度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保护措施,细心________(保护、维护、呵护),以拯救这一濒危物种。
答案:温和|灵敏机灵|高明|呵护解析:了解中各句内容,辨析括号中近义词的区别,抓住与所填空内容有关的词语如“神态”“听觉”“爬树”“细心”从短语的修饰关系或搭配关系来判断选词。
点评:汉语中近义词很丰富,学习时在注意分辨,结合语境理解记忆。
叶永烈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
1940年生於浙江温州。
1963年毕业於北京大学。
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新著为“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四人帮”兴衰》——《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
《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
此外,还有长篇自传《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用事实说话——我的采访手记》以及《陈云之路》、《胡乔木传》、《傅雷与傅聪》、《行走美国》、《行走中国》、《行走俄罗斯》、《我的台湾之旅》、《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记述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等。
199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6卷本《叶永烈自选集》。
《叶永烈文集》正在分批出版。
作品曾获奖80余次。
1989年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
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
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于2002年12月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2005年10月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国宝—大熊猫》教案《国宝—大熊猫》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难点: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联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导入新课(生回答五个吉祥物)教师过渡:五个吉祥物中,晶晶便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大自然界中众多动物,为什么要将大熊猫作为吉祥物之一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国宝——大熊猫》二、走进作者:叶永烈,男,笔名萧通、久远、叶杨、叶艇。
汉族,1940年8月30日生,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
浙江温州人。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
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
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荣誉理事。
三、预习检测:请同学们自主完成下列生字词的注音。
嬉()戏憨()态可掬()濒()危獏()上林苑()璀璨()岷()山邛()秦岭南麓()浩瀚()北碚()栖()息孤僻()分娩()翌()日繁衍()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
3、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5、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五、合作探究:1、__从各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大熊猫,如果让你来介绍,你会选择哪方面?结合课文内容,选择你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向大家陈述一下。
2、__是如何来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的?3、分析大熊猫被称为国宝的原因4、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六、精读品析:比较课文和《辞海》对大熊猫形体的不同说明,比较一下两段文字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可以各抒己见。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精选6篇)《国宝——大熊猫》篇1一、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介绍国宝--大熊猫的说明文,作者从大熊猫温驯的性格、名字的来历、生活习性、繁殖能力等方面对大熊猫进行介绍。
运用了引资料、列数据等说明方法。
用生动、准确、风趣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我们的国宝。
学习本课的目的1.引导学生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
2.锻炼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3.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在教学中宜采用参观引趣法、板书引趣法、电教引趣法、导读启发式、讨论式等手段。
二、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可视条件播放有关大熊猫的资料片或展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先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并谈谈自己了解的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设计说明】此环节作为导入部分,用形象生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提示学生注重知识积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探索。
学生发言后,教师可总结导入本课:同学们刚才描述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也谈了不少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我国著名的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先生是怎样介绍大熊猫的样子的?他在文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二)学生阅读课文,探讨问题1.学生找出文中关于大熊猫外形特征的描写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文中的描写和《辞海》中的相关文字,以及学生自己的发言相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结合"探究•练习"第二和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进一步品味文中形象生动的语言。
【设计说明】本环节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思考题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文中介绍了有关大熊猫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可采用小组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4.小组互动,探究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大熊猫的有关知识,文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说它的作用。
5.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为"国宝"?文中介绍了大熊猫"天天"和"宝宝"到德国的情景,"兰兰"在日本的情况,还有"绍绍"在西班牙受到的礼遇。
国宝——大熊猫阅读理解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地球上最可爱、最引人注目的物种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的国宝。
作为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大熊猫的保护备受关注。
本文将带您逐步了解大熊猫的生态特征、饲养和保护状况,以及与人类的深厚情感。
1. 生态特征大熊猫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
它们以竹子为主要食物,属于食草动物,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以竹子为主食的熊科动物。
大熊猫以其独特的外貌而闻名,黑白相间的毛皮、圆润的身材和可爱的面容,成为了全球各地动物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明星。
2. 饲养管理大熊猫的饲养和管理可谓是一门艺术。
在野外,它们属于孤独的动物,非常注重领地的占有。
然而在人类的保护下,大熊猫已经适应了与人类接触的环境。
专业的大熊猫基地通过模拟自然环境来提供大熊猫们所需要的饲养条件,包括研究其饮食、睡眠、繁殖等方面。
饲养员们会根据每只大熊猫的个体特点和需求,制定专属的饲养方案,确保它们的健康和安全。
3. 保护状况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失去栖息地的扩张,大熊猫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威胁。
在20世纪70年代,大熊猫的数量不到1000只。
然而,经过中国政府及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共同努力,大熊猫的保护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到目前为止,大熊猫的数量已经增加到约2000只。
这得益于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投入,以及大熊猫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4. 与人类的情感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球动物保护事业的象征。
它们以其可爱的形象和温和的性格,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大熊猫的形象被广泛应用在衣物、玩具和文化创意产品中,成为中国的一种文化符号。
此外,许多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大熊猫合作研究计划,通过交流和合作来加深对大熊猫的研究,共同推动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
总结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生态意义。
通过野外保护和人工饲养,我们得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一珍稀动物。
大熊猫的保护不仅需要政府和机构的支持,也需要广大民众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