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来源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条形统计图(一)例题精讲【试题来源】【题目】【答案】(1);(2)5;(3)23;(4)20;(5)65【解析】【知识点】条形统计图(一)【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D【解析】【知识点】条形统计图(一)【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1【试题来源】【题目】【答案】A、B【解析】【知识点】条形统计图(一)【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1【试题来源】【题目】【答案】B【解析】【知识点】条形统计图(一)【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1)舞蹈;(2)10;(3)11【解析】【知识点】条形统计图(一)【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1)江苏;(2)635;(3)217;(4)各省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很严重,我们要保护环境。
【解析】【知识点】条形统计图(一)【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10、20【解析】【知识点】条形统计图(一)【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1【试题来源】【题目】【答案】(1)80、100、60;(2)40;(3)80 【解析】【知识点】条形统计图(一)【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解析】【知识点】条形统计图(一)【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1)五(3);(2)69.9;(3)1533.1 【解析】【知识点】条形统计图(一)【适用场合】练习题【试题来源】【题目】【答案】(1)条形、20;(2)第二、第四;(3)61.5 【解析】【知识点】条形统计图(一)【适用场合】练习题【试题来源】【题目】【答案】①32;②漫画书、连环画;③漫画【解析】【知识点】条形统计图(一)【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1【试题来源】【题目】【答案】【解析】【知识点】条形统计图(一)【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2)10;(3)130;(4)近视的人数逐个年级增加,说明同学们视力越来越差。
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试题来源】【题目】2009年的春运期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192000000人,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人,日均480万人,其中客流最高峰日是2月14日,单日发送旅客592.9万人,省略万后面尾数记作是()万人.【答案】1.92亿、593【解析】把192000000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从个位起数出八位,点上小数点,去掉末尾的0,同时添上一个“亿”字;将592.9万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是要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再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近似数即可.解:192000000=1.92亿;592.9万=5929000≈593万.故答案为:1.92亿、593.【知识点】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适用场合】例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由2个十、3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读作().【答案】20.36、二十点三六【解析】由题意知,这个数十位上是2,十分位上是3,百分位上是6.其它数位上是0,从高位到低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读小数,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解:由2个十、3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20.36;20.36读作:二十点三六;故答案为:20.36,二十点三六.【知识点】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1【试题来源】【题目】()千克=2.6吨8.75元=()元()角()分2小时30分=()分0.56平方米=()平方分米.【答案】2600;8、7、5;150;56【解析】(1)把2.6吨换算成千克数,用2.6乘进率1000得2600千克;(2)把8.75元换算成复名数,整数部分就是8元,把小数部分0.7元换算成角数,用0.7乘进率10得7角;把小数部分0.05元换算成分数,用0.05乘进率100得5分;(3)把2小时30分换算成分数,先把2小时换算成分数,用2乘进率60得120分,再加上30分得150分;(4)把0.56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数,用0.56乘进率100得56平方分米.解:(1)2600千克=2.6吨;(2)8.75元=8元7角5分;(3)2小时30分=150分;(4)0.56平方米=56平方分米.故答案为:2600,8,7,5,150,56.【知识点】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适用场合】例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根据加法运算定律,(6.5+7.03)+ =6.5+( +2.97 ).【答案】2.97、7.03【解析】此题可运用加法结合律改写,即:(6.5+7.03)+2.97=6.5+(7.03+2.97 ).解:(6.5+7.03)+2.97=6.5+(7.03+2.97 ).故答案为:2.97,7.03.【知识点】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适用场合】例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下表是实验小学运动会四年级男子100米比赛成绩,获得第一名的同学是().李祺13.8秒东亮14.1秒刘岳东13.1秒张智远14.3秒【答案】刘岳东【解析】依据小数大小比较方法比较四人用时的多少,再根据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成反比即可解答.解:因为13.1<13.8<14.1<14.3,所以刘岳东获得第一名,答:获得第一名的同学是刘岳东,故答案为:刘岳东.【知识点】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答案】9.54、9.45【解析】(1)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百分位上的数舍去,舍去的数中4是最大的,据此求出;(2)最小是百分位上的数进一,进一数中5是最小的,百分位进一,十分位原来是5﹣1=4,据此写出.解:(1)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9.54;(2)最小是:9.45;故答案为:9.54,9.45.【知识点】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伟鹏说:“商场上一台彩电的标价是:3588元,如果改成用“万”作单位,读作:零点三千五百八十八万元”.………()【答案】×【解析】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从个位数到万位,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末尾的零去掉,再添上一个“万”字,根据小数的读法:先按整数的读法读出整数部分,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即可.解:3588元=0.3588万元,0.3588万元读作:零点三五八八万元,所以3588元,如果改成用“万”作单位,读作:零点三千五百八十八万元”.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知识点】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直接写得数.60×30= 1.7+0.04= 25×4= 8×9×125= 25÷5×6=3﹣2.4= 0.9+3.5= 100×0.16= 36﹣8+10= 40﹣0÷5= 【答案】解:60×30=1800, 1.7+0.04=1.74,25×4=100, 8×9×125=9000, 25÷5×6=30,3﹣2.4=0.6, 0.9+3.5=4.4,100×0.16=16, 36﹣8+10=38, 40﹣0÷5=40.【解析】根据整数和小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知识点】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 【适用场合】练习题 【难度系数】1【试题来源】【题目】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5+12×8168×25×4 39.5+98.8(竖式计算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32×87+13×3211.26﹣6.37﹣4.63 (101﹣98)×44÷12. 【答案】121、16800、138.3;3200、0.26、11【解析】(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2)运用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算;(3)根据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解答即可;(4)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5)运用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6)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从左向右进行计算即可.解:(1)25+12×8,=25+96,=121;(2)168×25×4,=168×(25×4),=168×100,=16800;(3)39.5+98.8=138.3;(4)32×87+13×32,=(87+13)×32,=100×32,=3200;(5)11.26﹣6.37﹣4.63,=11.26﹣(6.37+4.63),=11.26﹣11,=0.26;(6)(101﹣98)×44÷12,=3×44÷12,=132÷12,=11.【知识点】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适用场合】例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六一”儿童节到了,郭老师去购买奖品,买笔记本用去57.6元,买钢笔的钱比买笔记本的钱少23.7元,郭老师买奖品一共用去多少元?【答案】91.5元【解析】买笔记本用去57.6元,买钢笔的钱比买笔记本的钱少23.7元,则买钢笔的钱是57.6﹣23.7=33.9元,再据加法的意义,即可得解.解:57.6﹣33.9+57.6,=33.9+57.6,=91.5(元);答:郭老师买奖品一共用去91.5元.【知识点】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适用场合】例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换一种说法。
猎狗追兔问题学生姓名授课日期教师姓名授课时长知识定位本讲是奥数中行程问题的一种,它与一般的行程问题有着某种相通性,其中单位要统一是本类问题的关键。
通常我们遇到的题给的都是通用单位,如米、公里等等,这类题中会涉及狗步与兔步两个不同的单位,关键就在于将这两者统一,作行程问题最好能够脱离题海,要多注意总结,体会思想方法!很多看似无关的题目,实质思想是相通的!知识梳理注:在讲猎狗追兔问题之前,先复习追及问题的相关知识点,尤其要复习巩固一下需要统一单位的相关题目。
借此引起学生对单位统一的重视,提醒要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然后再介入猎狗追兔问题,重点讲解狗步与兔步的换算方法。
一、猎狗追兔问题猎狗追兔问题:兔子动作快、步子小;猎狗动作慢、步子大。
通常我们遇到的行程问题给的路程都是通用单位:米或千米等,但这类题中狗步与兔步是不一样的单位,解题关键在于统一单位,然后利用追及问题公式“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求解。
单位的统一:在猎狗追兔问题中,狗步与兔步之间在距离上有一定关系,比如猎狗跑四步(兔步)等于兔子跑七步(兔步),据此可以求出狗步与兔步的比,相同时间内(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兔子跑3步(兔步)猎狗跑2步(狗步),进而可以求出兔子与猎狗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分别跑多少兔步(或狗步)。
具体是统一为狗步或兔步,要视路程差的单位而定,若路程差的单位为狗步则速度要统一为狗步,反之统一为兔步。
若路程差为米或千米,则统一成狗步或兔步都行。
注:在猎狗追兔问题中,如果需要统一为狗步,则先求出相同路程时兔步与狗步最小公倍数,然后再在相同时间内进行转换,如果需要统一为兔步则相反。
二、重点难点解析1.行程问题中单位的统一。
2.追及问题的理解与应用。
3.比例及相关知识的初步引入。
三、竞赛考点挖掘1.猎狗追兔问题与一般行程问题的类比。
2.解题中追及问题公式、比例(或份数)等知识点的结合。
3.统一及转化思想的应用例题精讲【试题来源】【题目】猎狗前面26步远有一只野兔,猎狗追之。
国考言语理解文段阅读试题来源(二)尚政公考行测教研室30.有人说,经济领域与道德领域的规则不一样,经济领域强调的是“经济人”角色,以取得更大、更多的利润为做事原则;而道德领域则要求奉献、利他、互助等。
其实,经济领域固然有供求信号、等价交换、产权明晰、利润最大化等规则,但既然它是人们的社会活动,道德原则也会每时每刻渗透其中,两者难以清晰地割裂开来。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市场经济中伦理道德的作用是必然存在的B.社会性是经济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共同属性C.社会活动中各领域的价值观念在相互渗透D.在社会活动中需兼顾经济原则与道德原则【试题来源】《文汇报》周锦尉《道德也是“看不见的手”》31.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偏重的是一种影响力、一种精神性。
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外界对这座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觉反应和头脑印记,是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与依恋,是城市管理者智慧与情怀的折射。
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而两者的相加并非一个常数,软实力直接影响着硬实力效能的发挥。
软实力像一条软绳子,硬实力像一堆硬干柴,绳子虽软,却可以把硬干柴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铸造一座美好城市的巨大能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城市整体实力的概念及其构成B.城市软实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C.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各有侧重D.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试题来源】《光明日报》《应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的贡献率》3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并且基本消化了包括从农业和制造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存量在内的所有新增劳动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
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B.服务业是保障我国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C.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D.就业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试题来源】《瞭望东方周刊》《赢在软实力》34.①在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发现和出土的大量石斧、石制矛头、箭头和其他石制工具以及用树干造出的独木舟便是遗证②陆地上的积冰融化后,很快就出现了苔藓、地衣和细草,这些冻土原始植物引来了驯鹿等动物③又常年受着从西面和西南面刮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很适合生物的生长④动物又吸引居住在中欧的猎人在夏天来到北欧狩猎⑤北欧虽说处于高纬度地区,但这一带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地方⑥这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中石器时代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⑥②④①⑤③ B.⑤②③④①⑥C.⑥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②④⑥①【试题来源】/blog/ cns!e651c0bcd0a524a7!445.entry37.哲学曾经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学科培优数学“相遇与追及问题初步”学生姓名授课日期教师姓名授课时长知识定位在今天这节课中,我们来研究行程问题中的相遇与追及问题.这一讲就是通过例题加深对行程问题三个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使学生养成画图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在行程问题中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运动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知识梳理一、相遇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甲和乙一起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一般地,相遇问题的关系式为: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即二、追及有两个人同时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路程,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路程之差(追及路程).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的时间(追及时间)内: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时间.一般地,追击问题有这样的数量关系: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即【重点难点解析】1.直线上的相遇与追及2.环线上的相遇与追及tv S差差【竞赛考点挖掘】1. 多人多次相遇与追及例题精讲【试题来源】【题目】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6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
3.5小时两车相遇。
甲、乙两个城市的路程是多少千米?【试题来源】【题目】两地间的路程有255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
甲、乙两车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试题来源】【题目】两地相距3300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分钟行82米,乙每分钟行83米,已经行了15分钟,还要行多少分钟两人可以相遇?【试题来源】【题目】甲、乙二人都要从北京去天津,甲行驶10千米后乙才开始出发,甲每小时行驶15千米,乙每小时行驶10千米,问:乙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甲?【试题来源】【题目】南辕与北辙两位先生对于自己的目的地s城的方向各执一词,于是两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驾车同时分别往南和往北驶去,二人的速度分别为50千米/时,60千米/时,那么北辙先生出发5小时他们相距多少千米?.【试题来源】【题目】军事演习中,“我”海军英雄舰追击“敌”军舰,追到A岛时,“敌”舰已在10分钟前逃离,“敌”舰每分钟行驶1000米,“我”海军英雄舰每分钟行驶1470米,在距离“敌”舰600米处可开炮射击,问“我”海军英雄舰从A岛出发经过多少分钟可射击敌舰?【试题来源】【题目】小红和小蓝练习跑步,若小红让小蓝先跑20米,则小红跑5秒钟就可追上小蓝;若小红让小蓝先跑4秒钟,则小红跑6秒钟就能追上小蓝.小红、小蓝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试题来源】【题目】小明步行上学,每分钟行70米.离家12分钟后,爸爸发现小明的文具盒忘在家中,爸爸带着文具盒,立即骑自行车以每分钟280米的速度去追小明.问爸爸出发几分钟后追上小明?【试题来源】【题目】上午8点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了他.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又立刻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小明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这时是几点几分?【试题来源】【题目】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
2021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全解全析汇编(第二期)专题15 欧姆定律一、第一期汇编试题来源:2021年江苏连云港、2021年四川乐山、2021年四川泸州、2021年四川遂宁、2021年云南、2021年浙江湖州、2021年浙江金华、2021年浙江丽水、2021年安徽、2021年浙江嘉兴、2021重庆A卷年、2021年重庆B卷等12套试卷。
二、本期汇编试题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2021年浙江宁波、2021年四川内江、2021年四川南昌、2021年四川成都、2021年甘肃武威、2021年江苏扬州、2021年陕西、2021年山东临沂、2021年山东泰安、2021年上海等12套试卷。
三、第二期试题赏析:1、(2021·四川南充·T9)如图所示,这是一种显示汽车油箱油量的装置图,其中滑杆P相当于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A.若电流表读数增大,R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B.若电流表读数增大,表明油量增多C.若电流表读数减小,电阻0R的功率减小D.若电流表读数减小,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减小2、(2021·上海·T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中点。
用一阻值为20Ω的电阻替换R1,可能使电压表示数与替换R1前相等的方法是()A. 电源电压不变,不移动滑片PB. 电源电压不变,向左移动滑片PC. 减小电源电压,不移动滑片PD. 增大电源电压,向左移动滑片P3、(2021·江苏扬州·T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6V 不变,R 1=5Ω,R 3=15Ω,滑动变阻器R 2标有“15Ω 2A ”字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R 2的滑片P 在b 端,只闭合S 、S 1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电压表示数为0B .当R 2的滑片P 在b 端,只闭合S 、S 2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电压表的示数为3VC .当R 2的滑片P 在a 端,只闭合S 、S 2时,电流表示数为0.4A ,电压表示数为6VD .当R 2的滑片P 在a 端,闭合S 、S 1,S 2时,电流表示数为1.2A ,电压表的示数为04、(2021·四川南充·T24)如图所示,灯泡L 1、L 2分别标有“2.5V 0.5A ”和“3V 0.5A ”字样(灯丝电阻不变),5R =Ω,电源电压恒定。
第七单元教材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例题精讲【试题来源】【题目】【答案】C【解析】【知识点】折线统计图【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D【解析】【知识点】折线统计图【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B【解析】【知识点】折线统计图【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解析】【知识点】折线统计图【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解析】【知识点】折线统计图【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3【试题来源】【题目】【答案】(1)26;(2)6、5;(3)100【解析】【知识点】折线统计图【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1)折线、不但能知道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2)9、3;(3)2、3,5、7;(4)八月上旬水位有9天在警戒线以上,3天超过历史记录,应加强防汛。
【解析】【知识点】折线统计图【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1)6;(2)39.2、下降;(3)人的正常体温;(4)好转【解析】【知识点】折线统计图【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①97、1200;②96、450【解析】【知识点】折线统计图【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1【试题来源】【题目】【答案】【解析】【知识点】折线统计图【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15、30【解析】【知识点】折线统计图【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1【试题来源】【题目】【答案】【解析】【知识点】折线统计图【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1)10、女、男、14、男、女;【解析】【知识点】折线统计图【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1)4;(2)30;(3)740;(4)30【解析】【知识点】折线统计图【适用场合】练习题【难度系数】2【试题来源】【题目】【答案】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抢分秘籍秘籍07 从高考试题情境来源和设计找解题思路一、新高考选择题试题特点:1.题型数量二、高考试题情境来源要素和设计要素地理高考试题情境的来源要素和设计要素从高考地理情境命题的角度看看解题思路,主要是了解不怜悯境试题的特点以及能辨析出题者组织表达的地理情境信息,依据情境任务进行信息的对应。
〔一〕试题来源特点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情境来源的途径多样,主题性质反映出以生产情境、生活情境和学术情境为主的情境类型,时空分布反映出当代的各种现实问题。
1.试题来源途径:同学做题的根底是材料,熟悉试题来源途径只是作简洁的思维扩展。
试题情境主要基于真实生活中的社会生产活动及其学问应用,以及科学性的理论讨论和实践讨论成果,表达了试题情境来源的应用性和科学性。
结合来源的途径来看,同一组试题的情境主题可能同时反映和联系着几种情境类型。
【案例1】2021年北京卷第16题〔节选〕。
某校同学到甘肃省天水市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
读图10,答复以下问题。
任务一比照流域的径流量变化天水市桥子沟流域包括自然条件相像的东沟和西沟两个小流域。
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西沟根本保持原状。
同学们依据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得知,在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东沟、西沟年径流量分别为4700m3、12500m3。
〔1〕说出修建梯田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并分析缘由。
〔5分〕任务二调查梯田利用方式调查发觉,天水市自2000年以来调整种植结构,在海拔1000~1500米的梯田上引种樱桃。
该地种植的樱桃产量高,品质好,养分丰富。
〔2〕概述当地生产高品质樱桃的条件。
〔4分〕【解读】此题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为情境主题,整体来看,其情境来源的途径主要是学术期刊的讨论论文,“研学活动〞的主题性质属于地理学科开展的理论讨论与实践讨论。
“任务一〞与国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记录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桥子沟流域的地理信息数据集对应,说明情境主题与地理学科的理论讨论成果相联系,因此该题的情境类型属于学术情境。
学科培优数学“火车问题初步”学生姓名授课日期教师姓名授课时长知识定位在行程问题这个大家族中,除了我们常常研究的相遇与追击外,还有三大类我们必须了解的问题:火车过桥、流水行程和时钟问题.它们虽然也涉及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基本关系,但在应用中要兼顾考虑一些其它因素,譬如:火车车长、水流速度等等.其中火车过桥、流水行程是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的内容,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先回忆巩固原有基本概念,而后相应的拓展提高!知识梳理一、解火车过桥问题常用方法⑴火车过桥时间是指从车头上桥起到车尾离桥所用的时间,因此火车的路程是桥长与车身长度之和.⑵火车与人错身时,忽略人本身的长度,两者路程和为火车本身长度;火车与火车错身时,两者路程和则为两车身长度之和.⑶火车与火车上的人错身时,只要认为人具备所在火车的速度,而忽略本身的长度,那么他所看到的错车的相应路程仍只是对面火车的长度.对于火车过桥、火车和人相遇、火车追及人、以及火车和火车之间的相遇、追及等等这几种类型的题目,在分析题目的时候一定得结合着图来进行.【重点难点解析】1.火车过桥要谨记车身长度2.火车与多人多次相遇与追及【竞赛考点挖掘】1. 火车与多人多次相遇与追及例题精讲【试题来源】【题目】慢车的车身长是142米,车速是每秒17米,快车车身长是173米,车速是每秒22,慢车在前面行驶,快车从后面追上到完全超过慢车需要多少时间?【试题来源】【题目】一列客车长190米,一列货车长240米,两车分别以每秒20米和23米的速度相向行进,在双轨铁路上,两车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共需要多少时间.【试题来源】【题目】一列长72米的列车,追上长108米的货车到完全超过用了10秒,如果货车速度为原来的1.4倍,那么列车追上到超过货车就需要15秒。
货车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试题来源】【题目】长180米的客车速度是每秒15米,它追上并超过长100米的货车用了28秒,如果两列火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完全离开需要多少时间?【试题来源】【题目】快车长106米,慢车长74米,两车同向而行,快车追上慢车后,又经过1分钟才超过慢车;如果相向而行,车头相接后经过12秒两车完全离开。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定位本讲主要讲授的是分数的概念,以及简单的加减计算。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掌握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能利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梳理 例题精讲【试题来源】【题目】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阴影部分。
【答案】41、41、41、41 【解析】分数概念的理解在于平均分,与分割方法无关。
【知识点】分数的初步认识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1 【试题来源】【题目】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阴影部分。
【答案】85、32、65 【解析】85、32、65【知识点】分数的初步认识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1 【试题来源】【题目】写出下面阴影部分表示的分数。
【答案】62或31,92或184,21,42或21 【解析】可将阴影部分通过移动进行拼凑。
【知识点】分数的初步认识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3 【试题来源】【题目】用分数表示下面各空白部分。
【答案】54、97、41 【解析】注意仔细审题。
【知识点】分数的初步认识 【适用场合】当堂练习题【难度系数】1 【试题来源】【题目】(1)六分之一写作) () (;十二分之七写作)()(。
(2)73的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
【答案】(1)61;127(2)3、7、七分之三【解析】注意分子和分母的读写顺序。
【知识点】分数的初步认识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1 【试题来源】【题目】(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6份是( )个( )( ) ,写作( )( ),读作( )。
(2)在 57中,( )是分母,( )是分子,它表示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 )份,取了其中的( )份。
【答案】(1)八、一、81,6、81、86,八分之六。
(2)7,5,7,5【解析】注意区分分子与分母的不同。
【知识点】分数的初步认识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2 【试题来源】【题目】(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10块,每块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
试题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下图中F为某经线上一点,虚线为过该点的地面垂直线,Q1、Q2是F点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据此完成题。
【小题1】若Q1、Q2是F点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当角θ、ω相差16°时,则F点纬度为()A.16°N B.32°N C.74°N D.82°N
【小题2】若Q1、Q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当角θ、ω之差小于16°时,F点的纬度范围为()A.8°N—8°S B.16°N—16°S C.74°N—74°S D.82°N—82°S
【小题1】D
【小题2】A
试题分析:
【小题1】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是某经线上的,说明是正午和24时的阳光,图示地区是极昼地区。
由题干“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可推知夏至日这一天Q1、Q2这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分别来自本地的正北方与正南方,这种情况只有极昼地区才会出现。
而且太阳高度角角度小的是子夜太阳高度,角度大的则是正午太阳高度。
当日最大太阳高度与最小太阳高度(可以是负值)之差的一半,就是极点到该地的纬度差。
如果是北极点极点角θ、ω相差0°,角θ、ω相差16°,则F点离极点16/2=8°
所以F点纬度为D选项82°N。
【小题2】本题难度较大,若Q1、Q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θ、ω之差为0°时,F点的纬度为赤道。
当角θ、ω之差为16°时,F点的纬度为8°S或8°N。
则当角θ、ω之差小于16°时,F点的纬度范围为8°N—8°S。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2)正确理解“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这句话。
该地发生极昼,夏至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23.5°),子夜时太阳高度=当地纬度+23.5°-90°,两角度相差16°,可以算出该地纬度为82°N。
另外,根据本题信息也可推算当时对应的北京时间:Ql、Q2是F点某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F地有极昼现象,一条光线是正午12:00的光线,一条是24:00点的太阳光线,太阳高度角大的是12:00,小的是24:00点的,Q1大于Q2,也就是Q1时刻,本初子午线为12点,所以北京时间为2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