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
- 格式:ppt
- 大小:8.48 MB
- 文档页数:60
卵巢肿瘤CT及MR诊断发表时间:2013-01-23T10:25:28.2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7期供稿作者:王旭东1 徐剑锋2[导读]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占妇科肿瘤的4%~24%。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三大生殖器恶性肿瘤之一王旭东1 徐剑锋2(通讯作者)(1如东县中医院放射科江苏如东 226400;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江苏南通 226000)【摘要】目的分析卵巢肿瘤患者影像征象,以提高对该病CT、MR诊断水平。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及CT/MR 图像特点。
结果共计41个病灶,手术及病理证实体腔上皮来源:滤泡囊肿3个,黄体囊肿1个,粘液性囊腺瘤2个,浆液性囊腺瘤5个,囊腺癌8个,卵巢癌术后复发4个,内膜样腺癌5个;性索间质来源:硬化性间质瘤1例,卵泡膜细胞瘤3个,颗粒细胞瘤2个;生殖细胞来源:囊性畸胎瘤2个,卵黄囊瘤1个;转移性:Krukenberg瘤4个。
结论卵巢肿瘤CT及MR表现有一定特征,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卵巢肿瘤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诊断【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052-02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占妇科肿瘤的4%~24%。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三大生殖器恶性肿瘤之一,但因卵巢位于盆腔深部,不易扪及或查得,恶性肿瘤发现时已不是早期,卵巢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肿瘤。
CT及MR为断层成像,对肿瘤定位及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2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提高CT、MR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一资料与方法本文32例卵巢肿瘤患者,年龄9岁~80岁,平均51岁。
主要症状及体征为经期疼痛或下腹痛14例,盆腔肿块13例,阴道流血5例,进行性消瘦8例,月经紊乱5例,胃癌史2例,卵巢癌术后4例,AFP明显升高1例。
MRI检查美国GE公司Signa HDx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及随机配置体部线圈,检查前4小时禁食,并饮水700-1000 ml,适当充盈膀胱,扫描范围自脐至耻骨联合。
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引言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影响了众多女性朋友的健康。
卵巢肿瘤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其影像学表现和鉴别对于卵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与其他良性或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
影像学表现肿瘤大小和形态特征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卵巢肿瘤的大小和形态特征是最容易被观察到的。
常见的卵巢肿瘤包括囊性肿瘤、实性肿瘤和混合性肿瘤。
囊性肿瘤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0厘米以上。
实性肿瘤则更加不规则,呈现出分叶状甚至是公主团状的形态。
混合性肿瘤的形态则介于囊性肿瘤和实性肿瘤之间。
总的来说,卵巢肿瘤的大小、形态是其影像学层面的最显著特征。
内部结构特征卵巢肿瘤的内部结构特征主要包括囊实性程度、囊壁和实性部分的回声、囊实性部位和有无隔膜。
囊性肿瘤主要以其囊壁和内部分隔的数量来进行鉴别,通常囊壁在0.5cm以下,内部分隔<3,囊性部分占肿瘤体积的比例多。
实性肿瘤则表现为在囊性肿瘤内出现实性部分,在超声检查时呈现为向前突出的实性回声。
实性部分的回声强度与周围卵巢组织一致或略低于周围组织,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回声。
但是隔膜的存在和强烈性是恶性肿瘤的有力证据。
血流灌注情况颜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评估卵巢肿瘤血流灌注情况的常见方法。
良性肿瘤往往血流灌注均匀或缺乏血流信号,而恶性肿瘤往往血流灌注不均,甚至有高度血流灌注区。
因此,颜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卵巢肿瘤恶性肿瘤的诊断手段之一。
MRI检查MRI检查在卵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MRI检查可以展示卵巢肿瘤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其与周围卵巢组织的关系。
另外,MRI检查还可以提供详细的组织学信息、腹腔的转移情况和恶性程度的评估等内容,更有针对性的做出诊断和治疗措施。
鉴别诊断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良性囊性卵巢肿瘤、恶性卵巢肿瘤和功能性卵巢囊肿。
良性囊性卵巢肿瘤良性囊性卵巢肿瘤一般是单侧性、卵圆形或椭圆形,囊壁光滑,多个的内部分隔,囊壁和内部分隔<2mm(以内部分隔由囊状形态包绕的部分为准),内部分隔总长度<3cm,有液性的内部成分,内部无实质成分,血流灌注不显著。
卵巢癌MRI影像诊断怎么看,卵巢癌都有哪些症状近年来,卵巢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早期诊断和准确分期对卵巢癌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卵巢癌的MRI影像诊断和常见症状,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识别卵巢癌的常见表现。
一、卵巢癌简介卵巢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根据统计数据,卵巢癌的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但死亡率却居首位。
由于卵巢癌在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治疗难度较大,预后也较差。
对于卵巢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我们需要重视定期体检和关注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同时,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降低发病风险。
二、卵巢癌症状(1)疼痛:大多数卵巢癌患者在早期可能会感到腹部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是一种持续性的隐痛或钝痛。
疼痛的严重程度可以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会感到难以忍受,影响睡眠。
(2)腹部包块:随着卵巢癌肿瘤的增大,患者可能会在腹部触摸到质地坚硬的包块。
这些包块通常是不规则形状的,可能会在腹部移动或变形。
腹部包块是卵巢癌的一个常见症状,但它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迹象,因此需要进行医学检查以确定其原因。
(3)月经紊乱:一些卵巢癌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增多或月经淋漓不尽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与卵巢癌肿瘤的生长和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关。
(4)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由于卵巢癌肿瘤的消耗和食欲减退,患者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可能是卵巢癌的一个迹象,但它也可能是其他健康问题的表现,如焦虑、抑郁或胃肠道问题。
三、卵巢癌诊断对于卵巢癌的诊断,医生会采取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方法,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除了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外,影像学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
其中,MRI影像诊断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MRI影像诊断中,卵巢癌通常呈现出一些特征性的影像特征。
其中之一是形态的不规则性,通常在盆腔内可见到不规则的信号影,其边界往往模糊不清。
卵巢Sertoli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卵巢Sertoli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肿瘤,起源于Sertoli细胞,它通常是良性的,但也有可能是恶性的。
本文将对卵巢Sertoli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一、临床表现卵巢Sertoli细胞瘤的患者大多数为女性,年龄分布较广,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包括闭经、月经紊乱、不规律出血等,还有盆腔疼痛、体重增加、乳房发育异常、多毛等内分泌方面的表现。
少数患者在体检或手术中被发现,但没有明显的症状。
二、影像学表现卵巢Sertoli细胞瘤在影像学表现上通常呈单侧卵巢占位,大小不一,囊实性结合,在B超上呈囊实性混合性占位,CT和MRI显示为均匀低密度或等密度占位,少数为囊肿,一般无明显造影,良性Sertoli细胞瘤边界清晰,无侵袭性生长,恶性者可侵犯邻近器官。
有利于临床医生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
三、组织学表现卵巢Sertoli细胞瘤的组织学特点是:细胞间质中有大量富含蛋白质的胶原纤维,肿瘤细胞多呈规则排列,瘤细胞为多边形、纤细、不规则形,部分细胞胞浆含有大量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圆形,置于细胞中央,核仁小且欠明显;胶原纤维呈分泌型和非分泌型。
瘤细胞核分裂少见。
四、免疫组化及遗传学卵巢Sertoli细胞瘤免疫组化检测显示阳性表达瘤细胞:S-100和细胞骨架蛋白Vimentin,部分病例表达细胞内淋巴细胞标记LCA。
超微结构下瘤细胞呈Sertoli细胞样型,胞浆中具泡状囊泡,部分细胞内见到排列整齐的微丝束。
染色体核型分析Sertoli细胞瘤发现10-15%可能是持有性染色体异常,与病理发生学远不相符。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卵巢Sertoli细胞瘤的诊断需要综合利用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
需要排除其他非卵巢来源的类囊、实性肿瘤,如演示性成熟性卵巢畸胎瘤、性索间质肿瘤、生发区角质瘤、卵巢类囊腺瘤和性索间质丸瘤等疾病。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影像学诊断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borderline serous papillary cystadenoma)是一种卵巢上皮肿瘤,具有间质浆液性肿瘤的特征,但没有浸润性生长的迹象。
影像学诊断在鉴别该瘤与其他良性和恶性肿瘤中起着关键作用。
影像学检查方法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在超声图像上呈现为囊性肿块,囊壁较厚,内含状突起。
状突起表面规则,形态多样化,呈现为多个细小,与卵巢表面静脉相连,血流信号丰富。
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肿瘤的大小、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转移等。
CT扫描CT扫描可提供更为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在CT图像上呈现为腔内实性结节或状突起。
囊壁厚度较超声检查更容易观察到,而囊内状突起在CT图像上则不如超声清晰。
MRI检查MRI检查对于卵巢肿瘤的定性和定位具有优势。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在MRI上呈现为具有一定增强程度的囊性结节,状突起未必清晰可见。
影像学诊断特点影像学检查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的诊断中有一些特点:- 多囊性病变: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常表现为囊性病变,囊壁厚度较大。
多囊性病变: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常表现为囊性病变,囊壁厚度较大。
- 状突起:囊内可见规则的状突起,形态多样化,与囊壁相连。
乳头状突起:囊内可见规则的乳头状突起,形态多样化,与囊壁相连。
- 血流信号:状突起与卵巢表面静脉相连,呈现出血流信号丰富的特点。
血流信号:乳头状突起与卵巢表面静脉相连,呈现出血流信号丰富的特点。
- 囊性结节增强:MRI检查时,囊性结节显示出一定的增强程度。
囊性结节增强:MRI检查时,囊性结节显示出一定的增强程度。
总结影像学检查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状囊腺瘤的诊断中起着关键作用。
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观察到肿瘤的囊性结构和状突起,同时评估其他特征。
卵巢癌的CT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卵巢癌是指起源于卵巢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早期的卵巢癌很少有症状,导致很难早期发现和诊断。
因此,CT和MRI成为卵巢癌诊断的重要手段,这两种影像学方法可以清楚地显示卵巢癌的钙化、囊性和实性等表现特点。
一、CT诊断CT能显示卵巢癌的有关形态和内部构造的详细信息,且其成像速度快,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
其医学价值具体表现在:1.形态学表现卵巢癌的CT形态包括卵巢大小、形状、边界、表面凹凸和包膜完整性等,不同类型的卵巢癌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良性肿瘤一般呈边缘清晰的软组织肿块,可见薄的钙化残留,而恶性肿瘤则表现出更多的多囊状或实性异常区。
2.内部构造卵巢癌的CT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如实性、囊性、混合型等不同类型的组织密度。
对于混合型的卵巢肿瘤,在CT扫描时可以看到肿瘤中心的实性分子,而周边部分则为囊性。
这些特征和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肿瘤的组织成分和性质。
二、MRI诊断MRI对卵巢癌的诊断也非常重要,它可以通过梯度回声序列来显示卵巢癌的组织成分。
尤其在对混合型卵巢癌的检查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准确显示肿块内的实性和囊性结构。
MRI对于卵巢癌的诊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软组织分辨率高MRI能够将卵巢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离开来显示,可清晰地展示卵巢与其他组织和器官之间的解剖关系,以及肿瘤与卵巢之间的距离和病理表现的差异。
2.对卵巢肿瘤组织的分析MRI扫描可以发现和鉴别软组织肿块、液体和坚硬肿块,以及混杂组织的卵巢肿瘤,它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临床意义。
3.矢状面、冠状面等多角度观察MRI扫描能够在矢状面、冠状面等角度下显示卵巢癌的图像,这些角度可以展示病灶的形态和内部细节特征。
三、鉴别诊断对于CT和MRI扫描的病人,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和病人的临床表现,还可以做出针对不同类型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
如对囊性卵巢恶性肿瘤的鉴别,可以观察到其壁厚和隆起现象,另外,CT和MRI可显示增强情况和血供信息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影像诊断科戴景蕊写在课前的话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发病率居全身各器官首位,在妇科疾病中卵巢肿瘤患病率为4.3%~23.9%,其中卵巢恶性肿瘤占10%左右,卵巢恶性肿瘤5年存活率较低,徘徊在25%~30%。
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早期诊断,以致有2/3以上卵巢癌患者在就诊时已达晚期。
因此,降低卵巢癌病人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本课件详细介绍了卵巢肿瘤囊性和囊实性,实性肿瘤,全腹型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要点,旨在为临床上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卵巢肿瘤的常见表现上皮间质肿瘤多数呈囊性或以囊为主的囊实性肿块,少数呈实性;良性者边界清楚,囊壁薄光整,实性密度均匀;恶性边界模糊,常有壁结节,沙粒钙化,增强后实性部分呈中等 - 明显强化。
性索间质肿瘤多数呈实性伴有大片变性低密度改变,少数呈囊实性,无壁结节,边界清楚,增强后轻度 - 中度强化。
生殖细胞肿瘤良性者绝大多数呈含有脂肪的囊性或以囊为主的囊实性混杂肿块,伴有粗大钙化或骨骼。
恶性者呈实性或以实为主,边界尚清楚,可伴有不规则沙粒钙化,增强后无性细胞瘤轻度强化,内胚窦瘤明显强化。
卵巢肿瘤可表现为同病异影,也可表现为异病同影的现象,也就是鉴别诊断中的主要内容。
上皮间质肿瘤描述错误的是()A. 良性者边界清楚,囊壁薄光整,实性密度均匀B. 恶性边界模糊,常有壁结节,沙粒钙化C. 多数呈实性肿块D. 增强后实性部分呈中等-明显强化卵巢囊肿、卵巢囊腺瘤、卵巢皮样囊肿、巧克力囊肿和脓肿如何鉴别?二、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囊性或囊实性肿物的鉴别1、概述在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中,主要根据肿瘤的表现分为三大类,一个是囊性和囊实性肿瘤的鉴别,第二实性肿瘤的鉴别,第三全腹型病变的鉴别。
卵巢的囊性和囊实性肿瘤的鉴别,这是临床最常见的鉴别类型。
卵巢肿瘤尤其是发病率最高的是卵巢癌,在就诊时往往呈全腹型病变,均为三期或四期肿瘤,已经发生腹腔转移,引起腹水,腹部肿块,结肠旁沟或盆底,肝周表面种植转移。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目的:探讨MRI在卵巢性索间质瘤患者中的诊断与鉴别。
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自愿到笔者所在科室接受治疗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31例,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组织检查最终得到确诊,手术前对患者行MRI诊断鉴别,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信号及强化方式等,将MRI诊断效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结果:31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最终经手术病理检查得到确诊,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分别占48.39%、22.58%;31例患者中共检查出病灶33个,其中29例单发,2例多发。
MRI检查29例最终得到确诊,诊断符合率为93.54%。
诊断符合率排在前两位分别为卵泡膜细胞瘤和环小管性索瘤,均为100%;14例颗粒细胞瘤MRI下边缘光滑,包膜相对完整,以子宫肌层信号作为参考,T1呈等信号;7例卵泡膜细胞瘤患者左侧4例,右侧3例,均呈椭圆形,以子宫肌层信号为参考,T1稍低信号,T2等或稍高信号,云絮样高信号,肿瘤内可见低信号包膜,DWI下呈高信号,增强后延迟期呈缓慢渐进强化。
结论:将MRI用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中具有特征性表现,诊断准确率较高,能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MRI;卵巢性索间质瘤;病理组织;诊断与鉴别;特征性表现;影像学卵巢性索间质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一种起源于原始性腺中性索及间质组织,占所有卵巢肿瘤的8%。
原始性索主要包括卵巢颗粒细胞、睾丸支持细胞[1],而间质细胞则主要包括成纤维细胞、卵泡膜细胞、睾丸间质细胞[2]。
卵巢性索间质瘤发病机制复杂,可以由上述细胞单独或不同细胞采用不同方式组织,而颗粒细胞瘤、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及硬化性间质瘤最为常见。
由于卵巢性索间质瘤类型相对较多,形态具有多样性,导致临床诊断、鉴别难度相对较大,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3]。
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卵巢性索间质瘤患者中常用的诊断方法,虽然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但是诊断所需时间相对较长,且诊断具有创伤性,难以重复诊断,导致患者诊断依从性较差[4-5]。
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卵巢良恶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超声影像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
通过对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一、形态特征:
1. 良性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晰,体积较小。
良性囊性肿瘤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囊壁薄而均匀。
2. 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体积较大。
恶性囊性肿瘤常呈多房性或不规则形状,囊壁厚而不均匀。
二、内部回声特征:
1. 良性肿瘤内部回声均匀,呈等回声或低回声,常见黏液样囊肿的回声呈负回声。
2. 恶性肿瘤内部回声不均匀,常呈混合回声或高回声,见到斑点状、网状或楔形回声。
三、血流灌注特征:
1. 良性肿瘤血流量较小,血流分布均匀且细小,呈“喷射”或“浮游”血流。
2. 恶性肿瘤血流量较大,血流分布不均匀,可见到环状、假乳头状或虫蚀状血流。
四、囊壁及囊内乳头特征:
1. 良性肿瘤囊壁光滑,乳头少见或无。
囊内乳头常较小,数量较少。
2. 恶性肿瘤囊壁不规则,乳头常见。
囊内乳头较大,数量较多。
五、其他特征:
1. 单侧或双侧侵袭:良性肿瘤多表现为单侧卵巢增大,而恶性肿瘤常累及两侧卵巢。
2. 卵巢囊肿壁结节:良性囊肿常表现为囊内壁有结节,呈分蘑菇或分布状。
3. 便秘表现:恶性肿瘤常伴有盆腔器官受压和侵犯,表现为便秘。
通过对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的分析,可以辅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这些特征仅供参考,最终的诊断还需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