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细胞瘤CT及MR
- 格式:ppt
- 大小:387.50 KB
- 文档页数:16
中枢神经细胞瘤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准确率中枢神经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通常起源于大脑或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
它通常生长缓慢,但可能会对周围的神经组织和结构造成压迫和损害。
对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确诊和治疗,影像学检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CT和MRI成像是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本文将就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和MRI成像上的特征及其诊断准确率进行综述。
1. CT表现特征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影像上常呈现为非均匀性的低密度改变,肿瘤周围可见轻度水肿表现。
在增强扫描时,肿瘤呈现强化,在肿瘤的周边边缘可见璧状强化表现,部分肿瘤还会出现斑点状、环形、绒毛状强化。
肿瘤周围可见钙化表现,常常形成斑点状或环形,有时还可见到块状、片状钙化。
整体来说,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影像上的表现比较多样化,需要结合临床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2. CT诊断准确率目前研究表明,CT对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在70%~80%左右。
虽然CT能够观察肿瘤的密度和形态,但在某些情况下,CT成像并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来诊断肿瘤的性质和范围。
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如MRI等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
1. MRI表现特征中枢神经细胞瘤在MRI影像上呈现为T1加权像上低信号,T2加权像上高信号,这是由于肿瘤内部含有较多的水分。
而在增强扫描时,肿瘤呈现强化表现,增强效果可能因肿瘤的血供和血管生成而不同。
MRI还能够清晰显示肿瘤的周边边缘和周围组织与结构的关系,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范围和侵袭性。
2. MRI诊断准确率研究表明,MRI对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0%以上。
相比于CT,MRI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对软组织的明显优势,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性质、范围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因此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中应用更为广泛。
三、结合CT和MRI的综合诊断CT和MRI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限制,因此结合两者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性质和范围。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分析2008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例CNC 患者的CT和MRI检查资料和病历资料。
结果全部7例肿瘤均位于侧脑室内,与透明隔分界不清,病变呈不规则形肿块影,周边可有分叶,肿块前后径较长,左右径较短。
CT平扫显示7例肿块实质与脑组织呈等或稍高密度,6例肿块内部见囊变区和钙化影,病灶周边清楚,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呈中度或强化,囊变区无强化;MRI平扫显示6例肿瘤由囊性部分和实性部分组成,1例由实性部分组成,实性部分与周围脑组织呈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与脑脊液呈等信号,肿瘤内部囊变区之间见丝网状分隔,注射造影剂后,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
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点,综合分析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
标签: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室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C)是一种好发于脑室系统内的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细胞分化级别较低,生物学行为低度恶性,临床发病率较低,约占颅内肿瘤的0.25%~0.50%[1],好发于生命活动旺盛的中青年人群,CNC组织学特点不同于其他颅内肿瘤,并且预后良好,术前明确诊断显得尤为关键[2],CT和MRI检查可准确判断肿瘤的大小、形态及受累范围,评估脑积水情况,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本文通过分析7例CNC患者的CT和MRI检查资料,并结合其病历资料,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 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例患者均于2008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手术治疗,术后均病理证实为CNC,男5例,女2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3岁,中位年龄为3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1个月,平均3.6个月。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MRI诊断【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ct和mri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cnc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
结果 4例均位于透明隔及双侧侧脑室体部前2/3,分别向一侧或两侧侧脑室内生长, 1例附着于右侧侧脑室顶部向下生长, ct为等高混杂密度,其中1例可见钙化, mri为混杂信号, 4例不均匀中等或明显强化, 1例未见明显强化。
结论 cnc是少见的颅内肿瘤,其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再结合发病年龄和部位,有望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 cnc)为颅内少见肿瘤,好发于中青年[1],且主要集中发生于侧脑室,发生在脑实质内的罕见。
笔者回顾性分析5例cnc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5例患者中3例行ct扫描, ct均为外院片(机器型号不详),扫描层厚10 cm,层10 cm, 5例均行mri检查, mri采用ge signa3.0t 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使用八通道相控阵头颈联合线圈,行矢状面、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横断面采用t1-flair和t2-flair,矢状面采用t1-flair,冠状面采用t1-flair, 4例患者行mri增强扫描,使用gd-dtpa增强扫描,剂量为0.2 mmol/kg体重。
2 结果5例肿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边缘清晰,可见不同程度的分叶,呈“土豆”状改变,瘤体最大者约为5.0 cm×3.9 cm×4.5 cm,最小者约为2.5 cm×3.0 cm×2.2 cm,肿瘤中心都位于侧脑室体部与透明隔之间,与透明隔呈宽基地相连,分界不清,均有双侧或患侧侧脑室扩大,边缘圆钝等不同程度梗阻性脑积水表现。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陈建敏;金中高
【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
【年(卷),期】2009(24)6
【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1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均位于侧脑室前2/3、孟氏孔区,多呈不规则形,可见分叶,向两侧不对称生长,边界清晰,无或见有轻度脑水肿.CT多呈等或稍高密度阴影,其中可见囊变及钙化.MRI 表现为T1WI呈等、稍低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肿块可见囊变、钙化或出血,CT和MRI增强扫描见病灶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囊变和钙化区无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具备一定的特征性,有望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总页数】3页(P600-602)
【作者】陈建敏;金中高
【作者单位】313200,浙江,德清县人民医院放射科;313200,浙江,德清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2;R814.42;R739.41
【相关文献】
1.中枢神经细胞瘤及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表现 [J], 唐乐梅;宁殿秀;牛田力;郑程程;伍建林;郎志谨;苗延巍
2.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J], 陶杨;王东宁
3.中枢神经细胞瘤和脑室外神经细胞瘤 [J], 阎晓玲
4.中枢神经细胞瘤及非典型中枢神经细胞瘤12例临床病理观察 [J], 崔华娟;王卓才;陈敬文;彭大云;赖日权
5.右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合并右侧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1例 [J], 徐春华;李东海;刘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