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国际电信服务贸易
- 格式:ppt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23
国际电信服务贸易一、国际电信服务贸易的概述(一)国际电信服务贸易的定义电信服务:指通过电信基础设施,为客户提供的实时信息传递活动1.狭义的国际电信服务贸易在不同国家或属于不同国家任何性质的电信局或站之间提供的电信服务活动2.广义的国际电信服务贸易:除了传统观点的服务贸易,还包括通过国外直接投资进行的贸易。
如外国投资者收购电信公司或由国内外双方建立合资企业提供新的电信业务。
案例:举一个我们身边的案例——中国移动通讯,就是国际电信服务贸易的典型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 P 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
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 P 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客户品牌。
中国移动建成了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
截至2008 年12月,中国移动网络已经100%覆盖全国县或市,客户总数超过 4.5 亿户,与237个国家和地区的381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 M 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与179国家和地区的252个运营商开通了GP RS 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
目前,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是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公司。
尤其是“全球通”已经成为国内网络覆盖最广泛、国际漫游国家和地区最多、功能最为完善的移动信息服务品牌。
(二)国际电信服务贸易的基本特点其主要是通过各国电信网络系统的相互连接和交互操作实现的。
这是因为——随着提供与消费电信服务的参加方数量激增以及对信息的需求膨胀,本国现有的电信服务贸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各国电信网络的互联与操作显得日渐重要,由此也就产生了国际电信服务贸易。
(三)国际电信服务贸易的主要模式国际服务贸易有四种分类。
相应的,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电信服务贸易分为四类服务贸易模式。
1.过境供给指一成员方的电信服务商在其境内,向另一成员方境内消费者提供电信服务。
第六章国际贸易规制第一节概说一、一般理论:1、国际贸易规制主要体现在一国对其对外贸易的规制(管理)和国际(区域性组织)对国际贸易的规制两个层面。
2、传统的贸易规制主要集中于对有形货物进出口的管理,而如今已扩大至技术和服务领域,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环境措施,劳工核心标准以及无纸贸易等方面。
3、贸易管制的具体内容包括:关税制度、许可证制度、配额制度、外汇管理制度、商品检验制度、原产地规则,有关保护竞争、限制垄断及不公平贸易做法的法律与制度以及市场准入、实际履行要求等。
4、国际贸易规制不仅通过相关的立法来实现,而且更多地还要通过国家的贸易政策来实现。
5、在贸易战中发动主动规制的国家,其规制行为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影响(如大选、财政危机、货币政策、失业状况等),规制与反规制的措施,受到世界贸易组织及其有关制度的制约。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出现,主要体现对美国利益的保护并以此为核心,其特点:1、授权美国总统可以在国际条约规定的义务之外,对其他国家采取单方面的报复措施。
2、美国在支持GA TT(WTO)的同时,与特定国家签订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如美加墨自由贸易区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
3、更多采用“行政保护”来设置贸易壁垒和在双边谈判中实现救济。
4、实施管理贸易政策,推行“结果导向型贸易”(固定数量的贸易制度),而改变“规则导向型贸易”,预先确定交易数量。
可概括为:贸易政策法律化,提倡管理贸易,进攻性单边主义,区域主义。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国际规制一、一般理论:1、“二战”后国际社会各国根据主权原则合意建立、遵守和维持国际贸易秩序,实现了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联合干预,管理和协调。
形成了一套关于国际贸易的国际规制的规则和制度。
2、世界性的国际规制主要有“关贸—世贸组织”等组织性规制以及条约规制。
3、组织性规制主要是“关贸—世贸”体制,及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等专门机构。
国际电信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国际电信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是一个涵盖广泛、多层面、多维度的主题。
在这个领域内,诸多变化和发展正在不断重塑全球经济的格局。
以下是关于国际电信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详细分析。
一、全球化的加深与电信服务贸易的拓展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为国际电信服务贸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电信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已成为推动全球化的关键力量。
在此背景下,国际电信服务贸易不断拓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跨国公司在电信领域的投资和运营活动日益频繁,推动了国际电信服务贸易的增长。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间的人员、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更加便捷,为电信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与电信服务贸易的变革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进,对国际电信服务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使得电信服务贸易的业态和模式发生了变革。
传统的电信服务贸易正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涌现出诸多新型业务模式和业态。
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也为电信服务贸易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随着各行各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对电信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从而为国际电信服务贸易创造了更多发展空间。
三、政策环境的优化与电信服务贸易的规范政策环境的优化对国际电信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电信政策逐步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为电信服务贸易提供了更加公平、透明的环境。
此外,随着国际电信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各国政府逐渐加强对电信领域的监管,以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在此背景下,国际电信服务贸易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技术创新的驱动与电信服务贸易的升级技术创新是推动国际电信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服务贸易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一方面,新兴技术的应用为电信服务贸易带来了更多创新性业务,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也提高了电信服务贸易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一、国际贸易政策类型和历史演变二、关税措施三、非关税措施四、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措施、国际贸易政策类型和历史演变■(一)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 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 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自由贸易政策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保护贸易政策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 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 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
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 要素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all参与本国市场竞争。
(三)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贸易保护政■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美国和德国——保护贸易政策;在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前期(19世纪9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超保护贸易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保护70年代中期以后: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出现了管理贸易政策。
八关税措施■(一)关税的概念和特点关税——是进出口商品或物品等经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关税具有三个特点:强制性■无偿性(二)关税的分类■ 1、按照征收对象和商品流向分:(1)进口税一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口货物和物品征收的 关税。
① 普通税率一适用于和中国没有任何协定,也没有参加WTO 的国 家或地区。
② 最惠国税率一适用于原产于与中国共同适用最惠国待遇条款的 WTO 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或原产于与中国签订有关税互惠协 ■固定性(由税则规定) 返回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
③协定税率一适用于原产于中国参加的含有关税优惠条款的区域性贸易与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
资料:2010年适用协定税率的国家和地区■【一是对原产于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和老挝五国的商品实施《亚太贸易协定》协定税率,这些税目的平均税率为8.9%,相对于最惠国税率,平均优惠幅度为23.3%;二是对原产于智利的商品实施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税率,平均税率为1.3%,平均优惠幅度为87.7%;■三是对原产于巴基斯坦的商品实施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税率,平均税率为5.3%,平均优惠幅度为43%;■四是对原产于新西兰的商品实施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税率,平均税率为 4.0%,平均优惠幅度为61.6%;五是对原产于新加坡的商品实施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税率,税率均为零,平均优惠幅度为100%o】④特惠税率一适用于原产于与中国签订有特殊优惠关税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
第六章国际服务贸易第六章国际服务贸易第一节国际服务贸易概述一、服务(一)服务的概念服务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二)服务的特征1.无形性。
服务的空间形态基本上是不固定的、不直接可视的、无形的。
2.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服务要么同其提供来源不可分,要么同其消费者不可分。
3.不可贮存性。
服务一旦被生产出来,一般不能长久搁置,也就是不可能处于库存状态。
4.异质性,即同一种服务的质量差别。
5.不可预测性。
与商品相比,服务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
二、服务贸易(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对于服务贸易的定义,“乌拉圭回合”中期评审报告中曾指出,多边服务贸易法律框架中的定义,应包括服务过境移动、消费者过境移动和生产要素过境移动(主要指服务提供者过境移动)。
它们一般要符合以下四个标准:服务和支付的过境移动性;目的具体性;交易连续性;时间有限性。
这四种判别标准,有助于理解服务贸易的含义。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与国际商品贸易相比较,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1.贸易标的的无形性和不可储存性。
2.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同步性。
3.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
4.服务贸易市场的高度垄断性和不平衡性。
5.贸易保护方式更具隐蔽性。
6.服务贸易的惯例、约束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7.营销管理的复杂性。
三、服务贸易与相关贸易的关系1.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
两者的区别主要是贸易标的不同,商品贸易的标的是商品,服务贸易的标的是服务。
两者的联系是:部分服务贸易伴随着商品贸易的发生而发生,这就是通常称作的“国际追加服务贸易”,如运输服务、售后服务等。
2.服务贸易与无形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无形贸易大致可以等同。
从统计口径上看,服务贸易与无形贸易是存在差异的,不可完全等同看待。
3.服务贸易与服务业。
如果从经济用途(服务对象)和性质划分服务业,包括四类:(1)消费者服务业;(2)生产者服务业;(3)分配服务业;(4)政府服务业。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国际信息服务贸易是指通过互联网等通信技术,将信息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传播和交易的国际贸易活动。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本文将从国际信息服务贸易的定义、特点、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国际信息服务贸易的定义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跨国界进行信息交换和交易的经济活动。
它包括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种跨境交易,如IT外包、软件开发、数据处理、网络安全、云计算、在线教育等。
其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国际信息服务贸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其次,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它是无形的、数字化的贸易形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实时交流和交易。
其次,它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涉及到的服务内容通常需要专业人才和高端技术支持。
再次,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定制性,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服务内容和交易模式的调整。
最后,它具有较低的成本和高效的交易流程,可以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信息技术的创新将推动服务内容的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的应用。
其次,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促进信息服务贸易的全球化,实现更多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再次,数字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为国际信息服务贸易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最后,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基础设施的普及,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国际信息服务贸易的新兴市场。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稳定性是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它需要各国政府提供开放、透明和公平的贸易环境。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问题是制约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各国加强合作与协调。
再次,人才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国际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然而,国际信息服务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制约了跨国界信息交流和交易的顺利进行。
国际间电信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
1. 国际间电信服务贸易的发展那可是超级迅速啊!就像火箭一样蹭蹭往上窜!比如说现在的 5G 技术,那传播速度简直快得惊人,瞬间就能让信息传遍全球!这发展速度,难道不让人惊叹吗?
2. 它的融合性也很强呢!就如同各种食材能烹饪出美味大餐一样。
不同国家的电信服务相互融合,产生了好多新的服务和应用。
像跨境电商,不就是电信服务贸易融合的好例子嘛!
3. 国际间电信服务贸易还有个特点是关注度极高呀!这可是全球都在盯着的领域呢!各国都在全力投入,争取在这个舞台上大放异彩。
看看那些大型的电信企业竞争,多激烈啊,这不正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嘛!
4. 它的创新简直是源源不断啊!好比永不干涸的泉眼。
各种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说移动支付,以前谁能想到可以这么便捷呢!
5. 国际间电信服务贸易的影响力也是巨大无比的哟!简直就是一场超级风暴。
它能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格局和国际地位呢!想想看,没有强大的电信服务支持,国家能发展得好吗?
6. 它的发展也是充满挑战的呢!就像是攀登高峰,一路困难重重。
但就是这样,才更能激发大家的斗志呀!比如面对网络安全问题,就得不断想办法去应对和解决,这不是很有意思嘛!总之,国际间电信服务贸易的发展真的是丰富多彩又充满魅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