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的生物学特性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11
无花果的生物学习性及栽培技术无花果,又称无花果树、无花果树、无花果树、無花果、无花果树,是一种广泛栽培的果树,属于桑科无花果属,其果实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一种受人喜爱的美味水果。
无花果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对于种植者来说非常重要,下面将对无花果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无花果的生物学特性无花果是一种乔木,常绿或半常绿树种,树冠为球形或片状,树干灰色,树皮光滑。
叶片为卵形或椭圆形,互生,全缘,叶面光滑,叶肉薄而柔软。
无花果的根系发达,喜欢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上,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但对排水性能好的疏松土壤要求较高。
无花果的根系较为发达,所以在栽培无花果时要确保土壤排水性良好,防止积水对植株的危害。
无花果是风媒植物,即它是通过风来传播花粉的植物。
无花果的雄性和雌性花转变发育,形成无花期的瘤花,常称作“无花(榅艿)”。
因无花果的无花期产生在枝干或树干、叶干上,有如突起的瘤状、花粉聚集,而显得“如榅豆状”,故习称榅艿,或称为“枝顶花”。
这种特殊的花朵使得无花果的传粉方式与一般的植物有很大的不同。
二、无花果的栽培技术1. 地理环境选择无花果是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对气候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的气温为15-35摄氏度,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0摄氏度。
在海拔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适宜生长,但在高寒地区不适宜种植。
无花果喜欢温暖的气候,对气温的变化较为敏感,所以在种植无花果时应选择气候温暖、日照充足的地区进行种植。
2. 土壤要求无花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对土壤的排水性能要求较高,因此种植无花果时应选择排水性能好的疏松土壤,土壤pH值适宜在6.0-8.0之间。
无花果对土壤肥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种植无花果时应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改良土壤质地,提高土壤肥力。
3. 种植方法无花果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扦插和播种两种方式。
一般来说,无花果树的扦插繁殖效果较为显著,可以选择无花果的壮树进行扦插繁殖。
绪论一果树和果树栽培1果树果树从字面上理解,果是指植物所产生的果实或种子,树是木本植物,可见,所谓果树应当是生产人类食用果实或种子的木本植物,如苹果、梨、桃等,但是,目前认为果树指能够生产人类食用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的多年生木本或草本植物。
果树具有以下特点;(1)多年生:和1 一2年生作物区别开,即包括木本植物,也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如苹果、梨、桃等,草本植物如草莓、香蕉、菠萝等。
英国、美国、徳国等将多年生草本也归为果树,法国归为蔬菜。
(2)产生能食用的果实、种子:苹果、梨等吃的是果实;核桃、板栗吃的是种子。
(3)生产衍生物:包括砧木,如嫁接苹果用的海棠;梨的杜梨、桃一山桃、毛桃等。
银杏的叶片可以入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果树的含义随时代和地区的变化而发展,如一些野生的可归为果树,如刺梨,桑甚,美国把啤酒花也列入果树,日本把草莓列入蔬菜,西瓜、甜瓜归果树、蔬菜。
2果树栽培:包括果树种类、品种和从育苗、建园直至采收各生产环节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果树栽培是一门技术科学。
果树栽培的任务是生产优质、高产、低耗的多种果品,充分满足人民对于鲜果品及其加工制品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罐头、果酒、饮料)、医药工业(果丹皮、银杏叶)、化工工业(核桃、石榴的果皮提取单宁,柑桔皮提取香精油等)及外销等提供原料。
果树栽培学的特点:(1)种类多:与粮食作物相比,果树种类较多,通常为乔木或小乔木,但也有灌木、藤本或草本。
书中列47个料,280种,其中有许多品种,如苹果有上千个品种,因此种类多,粮食作物十儿种或儿十种。
由于种类多,他们的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差较大,因此栽培技术差异也较大。
(2)周期长:一般果树要栽后2-4年进入结果期,桃三杏四梨五年,要求建园时园地选择要适宜,种类、品种搭配得当,市场判断正确,还要有一定的经济來源。
(3)集约经营:即高投入、高产出。
我国古语:一亩园十亩田,美国,大田作物与苹果的产值比为1 : 7.3,意大利为1: 2.5, 1990年我国小麦:水稻:苹果二1.4 : 1: 27.4。
香榧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香榧是一种常见的厚壳果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地区。
它具有多种优良的特性,在生物学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生长习性:香榧为乔木,树姿优美挺拔,高达20-30米。
榧子为干果,果壳坚硬,果实成熟后往往会自然开裂。
香榧生长缓慢,但寿命较长,可以存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适应性强:香榧适应性强,可以生长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中,包括砂质土壤、黏土壤和石灰岩土壤等。
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只要排水良好且肥沃即可。
香榧还能耐受寒冷和干旱环境,但不耐水涝。
繁殖方式多样:香榧可以通过不同的繁殖方式进行繁殖,包括种子繁殖、嫁接繁殖和扦插繁殖等。
种子繁殖是最常见的方式,采集到的果实经过脱壳后可以直接使用。
嫁接繁殖可以提高榧树的产量和品质,扦插繁殖则可以快速繁殖大量的香榧苗木。
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壤准备:选择肥沃的土壤,并进行良好的土壤改良。
香榧生长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可以在土壤中添加沙子或者砾石来改善排水情况。
在土壤改良后,可以在种植前施加有机肥料,提供充足的养分。
种植技术:香榧适合春季和秋季进行种植。
在种植前,需要将种子进行脱壳处理,然后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促进发芽。
将种子埋入土壤中,深度为种子的2倍,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肥水管理:香榧对养分的要求不高,但在生长初期需要提供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
在生长过程中,可以进行适量的追肥,但要避免施肥过量导致根系损伤。
对于水分的管理,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降雨情况进行适度浇水。
病虫害防治:香榧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蚧壳虫、榧子腐烂病等。
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期巡检和观察,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清除感染的植株等。
修剪整形:香榧树形美观,但在生长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修剪整形,保持树冠的稳定和均衡。
修剪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可以剪去生长过密的枝条,有利于光照和通风。
同时还可以修剪一些虚弱和死亡的枝条,保持榧树的健康生长。
无花果的生物学习性及栽培技术【摘要】无花果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本文从无花果的生物学特性、栽培要点、土壤要求、光照和温度要求以及水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无花果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有助于提高果树种植者对无花果的种植管理水平。
文章还对无花果的生物学习性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获得丰富的关于无花果种植的知识,为实际种植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无花果、生物学特性、栽培要点、土壤要求、光照、温度、水肥管理、总结、未来展望1. 引言1.1 概述无花果(Ficus carica)又称为无花果树,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属于桑科,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和中亚地区。
无花果叶形独特,果实呈椭圆形或长圆形,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无花果树是一种耐瘠薄、热、干、盐碱环境条件的树种,适应性强,生长快速,果实收益丰厚,因此备受广大果农和园艺爱好者的青睐。
在我国,无花果树是一种传统果树,古代就有栽培的记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无花果的栽培和消费需求日益增加。
深入研究无花果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对于推动无花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无花果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要点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通过对无花果的深入研究,为果农和园艺爱好者提供更多的种植技术支持,推动无花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背景无花果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无花果的种植和栽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由于无花果的生物学性质和栽培技术较为复杂,目前对其研究还比较有限。
加强对无花果的生物学性质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无花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因素以及栽培技术的改进等方面。
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无花果的抗病虫害能力、适应性和生长环境要求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
枇杷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枇杷是我国优质水果之一,营养丰富,口感也非常独特,花、果、叶、根均可入药,植株全身都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
枇杷是南方地区的特产果树,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丰产性能好。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枇杷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枇杷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一、生物学特性结果早,自然坐果率高,不需人工干预。
定植2年后开始结果,株产达到0.5-1公斤;定植3年后全面结果,株产达到4-5公斤。
果实倒卵形,平均单果重40.5克,最大果重45克。
果实平均种子有6.2粒,可食率76.8%。
套袋后,果皮及果肉橙红色,锈斑少,皮中厚,不易剥离。
肉质细嫩,甜酸可口。
果实未套袋者,95%果实出现日灼斑,面积达到50%以上。
果实较露地小,但是风味较好。
在温室环境中一年进行4次新梢生长,分别在2月、5月、8月、11月初发生,始花期提前到8月初,花期持续2个多月。
二、主要栽培技术1、定植在温室内按南北行定植,实行密植栽培,株行距为2X1米,每行5棵。
在春天的晴朗天气定植,苗木选择1年生苗。
2、温度管理在11月初温室扣棚,大约11月20日左右加温,保证夜晚最低温不低于10℃,在3月20日左右停止加温,同时注意正午的温度不宜过高,要及时通风换气,保持温室内温度不要超过30℃,5月份将棚膜和被子除掉。
3、光照管理幼苗喜欢散射光,定植后在光照强烈时应搭遮阳网遮荫。
但成年树要求足够光照。
阳光直晒易引起日灼,因此必须适当密植,夏季搭遮阳网遮荫。
4、水肥管理枇杷喜空气湿润、水分充沛的环境。
在果实发育期和新梢生长期浇薄水,在果实成熟期适当控水,以免发生裂果、果实品质下降和成熟期推迟等不良后果。
枇杷是需肥量很大的果树,无明显休眠期,年抽梢3~5次,需肥量大。
幼树每年施肥5~6次,每2个月1次,以氮肥为主,薄肥勤施。
成年结果树年施肥4次。
第一次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开花前施肥,株施畜禽粪肥5-10公斤。
第二次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施肥,株施农家肥4-5公斤,复合肥0.8-1公斤,钙镁磷肥0.8-1公斤,尿素0.3-0.5公斤。
果树栽培学第1章绪论果:指能生可供食用的果、种子及其砧木的作物。
果栽培:是果园的一局部,通掌握果的生物学特性,指从事果建园、苗木培育、栽植、管理等生全程的理和技。
第2章果树种类与分类木果:体一般2米以上,有明的主干。
如苹果、梨、柑桔等。
灌木果:体一般矮小,无明主干。
如梅、醋栗、越桔等。
藤本果:植株的茎蔓生,不能直立,需或攀在支撑物体上生。
如葡萄、猴桃。
草本果:无木茎,如草莓、香蕉、菠等。
5. 落叶果:冬季落叶。
苹果、梨、桃、李、板栗、核桃⋯⋯.常果:四季常,无明的集中落叶期。
柑桔、枇杷、荔枝、眼等。
第3章果树品种的沿革与育种生种:有的广泛生群体中株。
多数取得一些老品种,特是地方品种、小果等的品种。
在依然是一种主要的育种方法。
芽种:体〔养体〕的一局部枝梢生异,良异培育成新品种。
3. 交育种:有划、按照所定的目来本行交,通种子繁殖得交后代群体,从中符合需要的良株的方法。
第4章生物学原理生根系:由种子萌生的根系,胚根生育成植株的主根,适性,但个体不整。
茎源根系:由茎上的不定根萌生的根系,适性生根系差,但个体整。
3. 根蘖根系:幼根上的不定芽萌生新的个体,形成自己的根系,适性生根系差,但个体不整。
芽的异性:芽在茎上分布的部位不同,其量上有很大的差异。
早熟性和晚熟性:当年形成的芽当年萌,当年形成的芽一年以后才萌。
萌芽率和成枝力:萌的芽占所有芽的比率,萌的芽中,能抽成枝条的能力。
潜伏力:多年生木本植物的芽可以多年不萌,种特性有助于体的更新复壮。
8. 加生:生点生:开始、迅速、停止生〔芽形成或自剪〕;加粗生:在加生之后,形成胞活分裂,向内分化出次生木部,向外----------;10. 端:指活的端分生或芽尖常常抑制其下芽的育,其分枝角度的控制,往下逐开。
往下弱;也包括11.垂直:茎〔枝、蔓〕的着生方式不同,其生表出极大的差异。
直立茎和位于上部的芽生,反之弱。
12.性:由端和芽的异性共同作用的果,每年都是枝条上部的芽抽生的枝条生旺盛,逐年累而成。
酸枣树生物学特性酸枣树(ZiziphusjujubaMill.)是一种普通的落叶小乔木,属桑科或枣树科,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和东亚地区,是中国的传统果树之一。
它有树状、藤状和藤蔓状,幼枝有棕红色的小皮层,有些是平滑的,有些是有疤痕的,中空的,叶片是卵形、近卵形或圆形,有光滑的面和发亮的表面,边缘有光滑的齿,花有黄色或白色,有3-5个雄蕊,果实椭圆形或圆形,青色至深红色,皮厚,有光泽,肉质脆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可以生食,也可以炖汤、烤点心、醉肉等,是汉族的传统食品,特别受欢迎。
酸枣树有着自己的生长特性。
它的传种范围广,生长快,抗旱性较强,能在低温条件下生长,耐盐性较强,最低温度可达-25℃。
酸枣树生长活跃,根系发达,抗干旱性强,可以在3-6年内从播种到结果。
出产水果的植株,根部深入土壤较深,叶丛比较密集,花期早,果实期长,自然繁殖性较强,耐寒性好,出产水果量较多。
酸枣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它不仅可以提供营养丰富的果实,而且树皮木材质地较好,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和家具制作材料,木材厚度可达80厘米,密度大,耐水,耐蚀性强,木料可用于家具、建筑、模具等,也可以用作裱贴工艺品、家具等。
酸枣树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果实可以治温热发热和燥热,中暑头痛,补血补肝,有清热泻火,利尿,祛湿止痉等作用;叶汁可治咽喉痛,性痿早泄;根皮粉可用于消炎和消肿,也可用于治疗痔疮;而树枝可作泻肝解毒之用。
酸枣树具有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有潜力在未来成为重要的商业植物。
它的果实受欢迎,木材可以用于家具等,而且药用价值也非常高,因此,酸枣树在未来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酸枣树具有很强的生长活力,根系发达,抗旱性较强,果实丰富,木材质地好,同时药用价值也非常高,因此,它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望在未来作为重要的商业植物发挥重要作用。
树的生物学特性孙兴志树的生物学特性是指树自身异于其它植物的特点。
树的生物学特性是用来描述树自身概念的抽象结果。
生物学特性是一个客体或一组客体特性的特征。
树具有众多特性,人们根据树所共有的特性抽象出某一概念,该概念便成为了树的特征。
树是有生命,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
树的生长过程,因环境因子变化而表现的植物生理现象特征。
树的生理特性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到种群、群落、甚至生态系统等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树的生理特性是指树木生长发育、繁殖的特点和有关性状,如种子发芽、根、茎、叶的生长,花果种子发育、生育期、分蘖或分枝特性、开花习性、受精特点、各生育时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等。
(一)树的营养需求树生长需要的每一种营养元素都具有有特定的功能。
供树体生长的主要营养是氮、磷、钾,还有硫、钙、镁和微量元素等。
氮:细胞生长主要成分,可促进枝叶茂盛,改进品质。
磷:是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能促进根系、开花和种子与果实的生长发育。
钾:能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改善品质。
硫:能促进根和种子的生长。
钙: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有助于根、茎、叶的生长。
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从土壤中摄取其他养分的活化剂。
微量元素:是各种酶和维生素的组成成分,在小树生长过程中起调节和促进作用。
(二)树的呼吸作用植物生命的维系,也和其它生物一样,树木呼吸是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炭呼出氧气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树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人每时每刻都在吸入光合作用释放的氧。
人每天吃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因此,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树的排泄功能树的排泄功能,实际上是指树通过细胞合成一些特殊的有机质或无机质,并把它们排出体、挥发油、有机酸、生物碱、单宁酸、树脂、油、蛋白质、酶、多杀菌素、生长素、维生素和各种无机盐等。
第三章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第一节果树栽培的生物学特点第二节果树的营养器官及其生长发育第三节果树花芽分化第四节果树开花结实和果实发育第五节果树年周期中的生命活动第六节果树生命周期第七节环境条件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第一节果树栽培的生物学特点⏹多年生、多次结果的特点多年生,树体高大,根系入土深广多次结果,结果期长生命周期长,经历不同的年龄时期⏹无性繁殖的特点保持母本优良性状无童期,结果早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如矮化、抗逆等)扩大繁殖范围(如可以繁殖无核品种)第二节果树的营养器官及其生长发育根系生长营养生长芽与枝的生长叶生长植物生长花芽分化生殖生长开花坐果果实发育一、根系的生物学特性⏹根的功能与形态根系的功能根系的类型根系的结构根系的分布根颈、根蘖、根际、根瘤、菌根不定根的形成与作用⏹根系的生长动态⏹影响根系生长的因子(一)根系的功能与形态1、根系的功能⏹支撑作用:固定植株⏹吸收作用:吸收水分、无机养分和少量有机物⏹合成作用:合成生长激素( IAA、GA、CTK)和氨基酸等⏹物质转化和运输:无机P→有机P,无机N→有机N等;⏹贮藏作用:贮藏营养⏹分泌作用:改善土壤微环境(分泌物和脱落的根细胞)⏹繁殖作用:根插繁殖,根蘖苗等2、根系的类型根据根系的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实生根系:由种子萌发形成,有主根,适应性强⏹茎源根系:由茎上不定根发育形成,无主根⏹根蘖根系:由母体根系分离而来3、根系结构⏹主根⏹骨干根⏹侧根输导根区⏹初生皮层脱落区根系组成生长根木栓化区⏹根毛区⏹延长区⏹须根生长点⏹根冠⏹吸收根根毛区⏹延长区⏹生长点⏹根冠⏹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的根叫主根。
一般垂直向下生长。
⏹侧根:着生在主根的分枝,一般向距植株远处生长。
※主根强大形成直根系,主根发育不起来,形成须根系。
⏹须根:骨干根上发生的较小的分支。
根的吸收功能主要靠须根完成。
4、根系的分布⏹垂直根系:大体与土表呈垂直方向生长的根系垂直分布:一般为树冠高度的0.2-0.4倍⏹水平根系:大体沿土表平行方向生长的根系水平分布:一般为树冠冠幅的1.5-3倍5、根颈、根蘖、根瘤/菌根⏹根颈:根与茎的交界处。
实生树的根颈由下胚轴发育而成,嫁接树的根颈为嫁接口。
根颈为树体上下通道,活跃、敏感。
除冬季外,整个生长季节应将根颈露出地面。
⏹根蘖:由水平根上的不定芽抽梢形成,可利用其繁殖苗木。
如枣树容易发生根蘖。
⏹根瘤/菌根:土壤中某些微生物能进入到根的组织中,与根共同生活,称为共生现象。
共生现象分为根瘤和菌根两种类型。
⏹根瘤:根瘤的产生是由于细菌侵入根部组织所致,这种细菌称根瘤菌。
根瘤菌在根皮层中繁殖,也剌激皮层细胞分裂,根组织膨大突起,成根瘤。
根瘤菌能把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为植物能利用的含氮化合物。
一些果园用的豆科绿肥作物,如三叶草、田菁等都有根瘤。
菌根⏹外生菌根:菌丝只进入皮层的细胞间隙⏹内生菌根:菌丝穿过根表皮或根毛进入细胞内部⏹兼生菌根:两者兼而有之※柑橘/枳通常形成菌根。
⏹根瘤和菌根的作用:扩大根系的吸收范围;提高树体的激素水平;促进果树的糖份代谢;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等⏹应用展望:生物施肥工程;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解决果树重茬障碍;增强果树的适应力等。
如栽植前结合土壤杀菌处理,施用菌根剂可克服桃、苹果、柑橘的重茬障碍6、不定根的形成与作用⏹由茎(枝)、叶、老根或胚轴上长出的根叫不定根。
⏹凡是用枝、叶扦插方法繁殖新植株的,都是利用其易生不定根的特性。
葡萄常采用(枝)扦插繁殖。
(二)根系的生长动态1、生命周期垂直根→水平根离心生长→向心生长2、根系的年生长动态⏹无自然休眠现象⏹开始活动期稳定:温带落叶果树春季先发根后发芽,亚热带果树如柑橘在偏北地区栽培则先发芽后发根。
⏹与枝叶交替生长:常表现为春季(萌芽前后)、初夏(春梢停止生长后)、秋季(采果前后)三个生长高峰。
成龄树第一次生长高峰不明显。
3、根的再生能力:断根后长出新根的能力。
板栗、柿等果树根系的再生能力弱。
(三)影响根系生长的因子⏹土壤温度:多数果树最适温度为20-25℃⏹土壤水分与通气:固相40-50%,液相20-40%,气相15-37%⏹土壤营养条件:肥沃土壤上发育良好,吸收根多。
根系生长具有趋肥性。
⏹树体有机养分:有机营养的影响,地上部的影响二、芽、枝(茎)、叶的生长发育(一)芽:芽的类型,芽的特性(二)枝:枝的功能,枝的类型,枝的特性,影响枝梢生长的因子(三)叶:叶的功能,叶的类型,叶的形态,叶的生长发育与脱落,叶幕的形成与产量基本概念及名词⏹节:茎上叶片着生处⏹节间:两节之间的部分⏹枝条:多年生树木的茎⏹新梢:多年生树木的当年生带叶片的枝条⏹副梢:新梢上的分枝⏹一年生枝:新梢落叶后称为一年生枝;第2年萌芽后前一年的枝则称为二年生枝;从第3年起则通称多年生枝。
⏹蔓或藤:多年生藤本植物的茎(一)芽1、芽及其类型⏹芽是茎或枝的雏型,萌发开展后形成茎或枝⏹不同位置的芽顶芽与腋芽(侧芽)定芽与不定芽⏹不同性质的芽叶芽与花芽纯花芽与混合花芽⏹不同构造的芽鳞芽(被芽)与裸芽单芽与复芽⏹不同生理状态的芽活动芽早熟性芽休眠芽潜伏芽(隐芽)2、芽的特性⏹芽的异质性:同一枝条上芽的生长势的差异⏹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当年形成的芽当年萌发与否的特性⏹萌芽率与成枝力⏹芽的再生能力:芽发育成新的个体的能力⏹芽的潜伏力:果树衰老后由潜伏芽发生新梢的能力⏹不定芽的特性:所生的位置不定⏹芽的异质性不同部位、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状况下形成的芽,其质量有很大差异,称为芽的异质性。
(二)枝(茎)1、枝的功能⏹骨架支持作用⏹营养贮藏作用⏹植物体内的运输作用⏹合成与转化作用⏹无性繁殖作用2、枝的类型⏹生长枝(营养枝):徒长枝长枝中枝短枝叶丛枝⏹结果枝: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花束状结果枝3、枝的特性⏹顶端优势⏹垂直优势⏹层性4、影响枝梢生长的因子⏹品种和砧木⏹内源激素⏹有机营养⏹环境条件内源激素与新梢生长关系示意图老叶¡ª→ABA ¡ª→对GA拮抗幼叶¡ª→GA ¡ª→节间伸长茎尖¡ª→IAA ¡ª→养分移动根尖¡ª→CTK ¡ª→合成蛋白质(三)叶1、叶的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贮藏作用⏹合成激素2、叶的类型⏹子叶⏹营养叶完全叶:叶片叶柄托叶不完全叶单叶:每个叶上只有一个叶片复叶:由多个小叶组成阳生叶阴生叶3、叶的形态⏹叶的形态:圆形、卵形、线形、剑形、扇形、心形、披针形⏹叶的大小:几毫米至几米不等⏹叶的色泽:鲜绿、鲜黄、红色、花色、紫红、墨蓝⏹叶脉:平行脉网状脉羽状叶脉掌状叶脉⏹叶序:互生、对生、轮生4、叶的生长发育与脱落⏹叶的形态发生:叶原基雏叶叶片⏹叶的生长:展叶至停止生长一般20-30天⏹叶片P n值:负→正→小→大→小⏹叶片正常衰老脱落,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性。
常绿树木叶的脱落、更新是逐渐进行的,叶龄常在1年以上。
5、叶幕的形成与叶面积指数⏹叶幕:叶片在树冠内的集中分布区。
⏹形成动态:前期增长迅速,中期保持稳定,后期防止过早下降。
⏹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多数果树4-6为宜。
※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
第三节果树花芽分化一、花芽分化的有关概念二、花芽分化的部位与解剖结构三、花芽分化的过程及其形态标志四、花芽分化的时期五、分化规律六、生长、结实与花芽分化七、花芽分化的外部条件八、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一、花芽分化的有关概念⏹花芽分化:指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
⏹生理分化:生长点内部由叶芽的生理状态(代谢方向)转向花芽的生理状态(代谢方向)的过程。
⏹形态分化:芽内部花器官的出现过程。
二、花芽分化的部位与解剖结构1、花芽分化的部位:3种类型⏹顶芽分化为花芽:苹果、梨等仁果类⏹腋芽分化为花芽:桃、李等核果类,葡萄⏹顶芽及腋芽均可分化为花芽:柑果类,核桃的雌花芽,板栗的完全混合芽,柿【柑橘、板栗、柿均为假顶芽】2、解剖结构⏹第1类为纯花芽:芽内仅有花器官,如核果类果树的花芽。
⏹第2类为混合芽:在芽内除有花器官外,还存在枝叶的原始体,如仁果类、柑果类、葡萄等果树的花芽。
⏹少数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雄花是纯花芽,而雌花为混合花芽:如核桃。
三、花芽分化的过程及其形态标志一般均有以下过程:以仁果类为例1.叶芽期2.花序分化期3.花蕾形成期4.萼片形成期5.花瓣形成期6.雄蕊形成期7.雌蕊形成期花芽分化过程的形态模式图四、花芽分化的时期生理分化易变不稳⏹广义形态分化→狭义性成熟(开花前)花芽的分化时期⏹种类生理分化形态分化性成熟⏹苹果5月中¡ª6月下6¡ª9月翌年4月⏹桃6¡ª7月6下¡ª8中翌年3月⏹柑桔9¡ª10月11中¡ª3初翌年4月⏹枇杷6月7¡ª10月10¡ª12月⏹枣头年秋翌年4¡ª5月5月五、花芽分化规律1.分化的长期性:分期分批陆续分化2.相对集中性和相对稳定性3.花芽分化临界期:即生理分化期,生长点极不稳定,代谢方向易于改变,是调控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4.花芽分化的不可逆性六、生长、结实与花芽分化⏹枝叶生长与花芽分化:良好的营养生长为转向生殖生长的物质基础,绝大多数的花芽分化是在新梢生长减缓或停止之后,即由消耗转为积累时进行的。
⏹根系生长与花芽分化:根系生长与花芽分化有明显正相关性,铵态氮促进花芽分化。
⏹开花结果与花芽分化:大量开花,大量结果,减少花芽分化。
七、花芽分化的外部条件⏹光照:强光,紫外光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
⏹温度:适当的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
⏹水分:适当干旱使营养生长受抑制,有利于光合产物累积,有利于成花。
八、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调控的时间:充分利用花芽分化的长期性的特点,花芽分化的临界期是控制分化的关键时期。
⏹平衡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疏花疏果,长放拉枝,缓和树势,环剥、环割、断根,选择砧木。
⏹控制环境条件:改善光照条件,控制灌水,合理增施铵态氮和磷钾肥。
⏹生长调节剂的应用:PP333促进花芽分化,GA抑制花芽分化。
第四节开花结实和果实发育一、开花与授粉二、受精与坐果三、单性结实四、果实发育五、落花落果与保花保果六、疏花疏果七、大小年结果现象及其克服一、开花与授粉⏹开花⏹自花结实:同一品种内授粉后能得到满足生产要求的果实产量。
⏹异花结实:不同品种间授粉后能得到满足生产要求的果实产量。
⏹授粉品种与授粉树:异花授粉时供给花粉的品种与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