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学各论 柑橘共3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6.15 MB
- 文档页数:39
柑橘果树:生长、结果、习性详细介绍!柑橘,从生长、发育,直至衰老死亡,对其环境条件的要求具有规律性,这叫柑橘的生物学特性。
根据柑橘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宜环境条件,才能栽培成功,并能取得大的经济效益。
生长结果习性以柑橘嫁接树为例,除了砧木与接穗的结合部根颈外,植株通常由地上部、地下部组成。
地下部为根系,地上部有主干、枝、叶、花和果实。
现在简单介绍它们的生长结果习性。
(一)根系柑橘根系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和储藏养分和水分,合成氨基酸等有机物质。
根系有主根,侧根和须根,通常无根毛,吸收养分和水分依靠与根共生的真菌菌丝即菌根来完成。
根群一般分布在表土下10~40厘米,土层深厚的也可达1米多深。
一年中,柑橘的根系和枝梢生长交替进行。
两者的生长高峰呈现互为消长的关系,即:枝梢生长时根系生长受抑制;枝梢停止生长后新根出现生长高峰。
这是由于两者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依赖对方供给所致。
根系生长需要有叶片供应碳水化合物,枝梢生长要依靠根系吸收的养分和水分。
根系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是温度25~26 ℃,湿度为60~80%、pH 值5.5~6.5、土壤空气含氧量8%以上。
根系在土温12~13 ℃开始生长,高于37 oC时生长停止。
(二)芽芽分为叶芽和花芽,叶芽萌发抽生营养枝。
花芽是由叶芽原始体在一定条件下发育转变而成。
花芽分化的时期与当年的气候,植株的营养条件有关,秋季温度偏高和冬季低温干旱能促进花芽分化。
大年时花芽分化晚,小年时花芽分化早。
(三)枝干枝干分主干和树冠。
主干是整个树体的支柱,是营养物质和水分交流的通路。
枝梢由叶芽发育而成,一年中可抽3~4次梢。
春梢是一年中抽生数量最多的枝梢,可分为花枝和营养枝两种。
花枝抽生后当年在顶端或叶脉处开花结果。
营养枝只有叶片,无花,主要制造养分,发育后可成为翌年的结果母枝。
5~7月陆续零星抽生的夏梢长势不一,抽梢时与幼果争夺养分,常加剧生理落果。
秋梢抽发数量较多,生长健壮的秋梢是优良的结果母株,花质好,着果可靠;冬梢生长期短,无利用价值,修剪时应剪除。
绪论一果树和果树栽培1果树果树从字面上理解,果是指植物所产生的果实或种子,树是木本植物,可见,所谓果树应当是生产人类食用果实或种子的木本植物,如苹果、梨、桃等,但是,目前认为果树指能够生产人类食用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的多年生木本或草本植物。
果树具有以下特点;(1)多年生:和1—2年生作物区别开,即包括木本植物,也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如苹果、梨、桃等,草本植物如草莓、香蕉、菠萝等。
英国、美国、德国等将多年生草本也归为果树,法国归为蔬菜。
(2)产生能食用的果实、种子:苹果、梨等吃的是果实;核桃、板栗吃的是种子。
(3)生产衍生物:包括砧木,如嫁接苹果用的海棠;梨的杜梨、桃一山桃、毛桃等。
银杏的叶片可以入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果树的含义随时代和地区的变化而发展,如一些野生的可归为果树,如刺梨,桑葚,美国把啤酒花也列入果树,日本把草莓列入蔬菜,西瓜、甜瓜归果树、蔬菜。
2果树栽培:包括果树种类、品种和从育苗、建园直至采收各生产环节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果树栽培是一门技术科学。
果树栽培的任务是生产优质、高产、低耗的多种果品,充分满足人民对于鲜果品及其加工制品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罐头、果酒、饮料)、医药工业(果丹皮、银杏叶)、化工工业(核桃、石榴的果皮提取单宁,柑桔皮提取香精油等)及外销等提供原料。
果树栽培学的特点:(1)种类多:与粮食作物相比,果树种类较多,通常为乔木或小乔木,但也有灌木、藤本或草本。
书中列47个料,280种,其中有许多品种,如苹果有上千个品种,因此种类多,粮食作物十几种或几十种。
由于种类多,他们的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差较大,因此栽培技术差异也较大。
(2)周期长:一般果树要栽后2—4年进入结果期,桃三杏四梨五年,要求建园时园地选择要适宜,种类、品种搭配得当,市场判断正确,还要有一定的经济来源。
(3)集约经营:即高投入、高产出。
我国古语:一亩园十亩田,美国,大田作物与苹果的产值比为1:7.3,意大利为1:2.5,1990年我国小麦:水稻:苹果=1.4:1:27.4。
柑橘栽培技术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李国怀柑橘(Citrus)柑橘类果树是芸香科(Rutaceae)柑橘亚科(Auramtioideae)柑橘族(Citreae)柑橘亚族(Citrinae)植物的统称。
其中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真正供果树栽培或砧木利用的有枳属(Poncirus)、金柑属(Fortunella)和柑橘属(Citrus)。
柑橘类果树共同的特点是果实是由多心皮上位子房发育形成的多瓣肥大的肉质果,解剖结构上属于柑果(hesperidium)。
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说第二节柑橘主要种类和品种第三节柑橘的生物学特性第四节柑橘的栽培技术第一节概说一、经济意义1.鲜食色、香、味、美,营养丰富;种类繁多,周年供应;果皮强韧,耐贮耐运。
2.加工蜜饯罐头,果汁果珍,果酱果酒。
3.药用陈皮、橘络、枳实、橘红。
4.其它适应性广,分布面大;观赏绿化,四季长青;叶绿花香,橙红柚黄;花可窨(熏)茶,皮可提芳香油。
二、栽培历史与现状1.历史栽培历史久远,《禹贡》、《周礼》、《晏子春秋》、《屈原·橘颂》、《史记》及《橘录》等诸多古籍均有记载,栽培史当在4000年以上。
近代曾经衰落,但最近20 年发展迅速,2005年产量达1600万吨以上,仅次于巴西、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柑橘业的发展(万吨)年代产量年代产量1937 12 1985 1701949 10 1990 5001952 22 1996 8861958 33 1999 10781978 41 2001 9632005 16022.现状•柑橘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果品产业。
•世界柑橘业今天追求的已不再是产量,而是品质。
•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加工业支撑。
如发达的柑橘生产国加工业所占比例为巴西60% 、美国80% 。
世界平均35% 。
我国不足5% 。
我国果树生产概况•2000年1.34亿亩(占世界21.3%)2005年1.60亿亩(占世界20.6%)•2000年6225.4万吨(占世界14.3%)2005年8705.6万吨(占世界17.1%)我国主要果品——苹果•面积:2000年3426万亩2005年3302万亩(2005年占全国果品面积21%、占世界苹果面积42%)•产量:2000年2043万吨2005年2501万吨(2005年占全国果品产量29%、占世界苹果产量39%)我国主要果品——柑橘•面积:2000年1908万亩2005年2571万亩(2005年占全国果品面积16%、占世界柑橘面积23%)•产量:2000年878万吨(1999年1078万吨)2005年1602万吨(2005年占全国果品产量18%、占世界柑橘产量15%)我国主要果品——梨•面积:2000年1523万亩2005年1812万亩(2005年占全国果品面积11%、占世界梨面积69%)•产量:2000年841万吨2005年1162万吨(2005年占全国果品产量13%、占世界梨产量60%)葡萄•葡萄:1998年267万亩、236万吨2005年680万亩(占全国果品面积4.2%、占世界葡萄面积6.2%)、产量570万吨(占全国果品产量6.5%、占世界葡萄产量8.6% )桃、李•桃:1997年450万亩、235万吨2005年920万亩(占全国果品面积6%、占世界桃面积43%)、产量603万吨(占全国果品产量7%、占世界桃产量38% )•李:1996年360万亩、150万吨2005年2406万亩(占全国果品面积15%、占世界李面积65%)、产量464万吨(全国果品产量5%、占世界李产量47% )* 湖北省水果栽培概况2005年湖北水果面积397.6万亩,产量260.8万吨,面积占全国第16位,产量占全国第1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