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66.50 KB
- 文档页数:4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 化学肥料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知道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N、P、K化肥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学会运用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事物的方法(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体验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化肥、农药使用“利弊”的思考和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是永无止境的。
(2)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学会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实验及教具准备: Powerpoint课件。
学生准备:①预习本课题内容;②上网查阅化肥使用的利和弊。
五、教学过程【问题导入】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妈妈带着小红到乡下去看望爷爷奶奶,一路上,她好奇地发现:同一块田里的秧苗长得却不一样?妈妈告诉她,植物和人一样也需要营养,如果营养不良,植物就容易“生病”。
可植物需要哪些营养呢?小红仍然迷惑不解,同学们,你们能帮助这位她吗?【指导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9-82页并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所需主要的营养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是化肥?常见的化肥有哪些?它的作用有哪些?请按要求填空3、若农药化肥使用不当,会有哪些危害?【抢答】通过同学们的预习,相信你们已获得有用信息,下面我们一起做个热身运动,看谁获得有用信息最多,请抢答下列问题:(见投影)下列化肥中:尿素[CO(NH2)2]、磷矿粉[Ca3(PO4)2]、硝酸钾(KNO3)、氨水(NH3.H2O)、硫酸钾(K2SO4)、硝酸铵(NH4NO3),请完成下列问题:1.属于氮肥的有_____________;磷肥___________;钾肥_________;复合肥________。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共1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是学生在学习了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作用以及合理使用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学生对化学肥料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化学肥料的种类、作用以及合理使用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作用以及合理使用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化学肥料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肥料的种类及其作用。
2.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肥料的种类、作用以及合理使用的方法。
2.运用实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教学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化学肥料的实物样品,以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3.准备实验器材,以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农田中农民施肥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农民要在农田里施肥?施肥的目的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化学肥料。
2.呈现(10分钟)呈现化学肥料的实物样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名称。
然后教师介绍化学肥料的分类,包括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复合肥。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化学肥料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肥料的定义和种类。
2.掌握化肥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3.了解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4.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肥料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
•难点:掌握化肥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肥料的概念和作用。
例如:•请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化学肥料吗?•化学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板书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化学肥料的种类、主要成分和作用。
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
例如:2.1 化学肥料的种类•无机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
•有机化肥:包括农家肥、堆肥等。
2.2 化肥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氮肥:主要成分为氮,促进植物生长,增加茎叶的生长和绿色部分的发育。
•磷肥:主要成分为磷,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增加植物的吸收能力。
•钾肥:主要成分为钾,增强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情境的案例,让他们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肥料。
例如:案例:小明的父亲在家里种了一些蔬菜,但一段时间后发现蔬菜长得不太好。
请问这可能是由于使用化学肥料不当导致的吗?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肥料呢?引导学生讨论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化学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化学肥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要求他们整理出如下信息:•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和作用;•使用该化学肥料的注意事项;•该化学肥料的优缺点。
5. 小结归纳(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他同学的报告进行评价和补充,最后进行小结归纳。
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小结的关键词,让他们填写到自己的笔记中,便于复习。
6. 拓展延伸(5分钟)提问学生关于化学肥料的拓展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进一步学习。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一、化肥简介了解化学元素(N、P、K)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通过对化肥、农药“利弊”的思考,培养辩证思维。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导入新课●●●中国人一天要吃掉多少粮食?按照每人每天最低摄入量400克计算,13亿中国人一天消费粮食520000000公斤,52万吨。
这个数字不包括浪费的粮食。
植物生长需要养分,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人类最初使用的肥料是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天然有机肥料。
18世纪中期,随着人们对化学元素与植物生长关系的了解,出现了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施用化肥的增产作用占各增产因素总和的30%~60%。
1950年之前,世界粮食产量增长主要依赖耕地面积的扩大;1950年之后,世界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化学肥料。
我们的粮食——在希望的田野上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呢?化学肥料(第1课时)一、化肥简介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点拨】【阅读】表11-1 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化学成分及其主要作用1. 氮肥【氮的重要性】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氮肥的作用】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缺氮: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思考】空气中的氮气可不可以利用?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
大豆、蚕豆等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把空气中的氮转化成含氮化合物吸收,所以这类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
但是大多数植物不能直接吸收氮气,只能吸收含氮化合物,因此空气中的氮气只有转化成氮的化合物才能作为植物的养料。
学习目标1、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2、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3、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真实情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新课导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肥料与农业生产、人们吃饭有着密切的关系。
点明学习主题,引入新课阅读课文:第81页第二、三两段。
2.讨论交流: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在化肥使用方面,你应当给父母做哪些宣传?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三、学生展示教师小结我们知道了化肥的作用及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为保护我们的家园而努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师精讲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常用的氮、磷、钾肥呢?教师演示82页实验学生观察,记录现象的方法学生归纳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教师指导先看看:的是磷肥。
再加熟石灰,研磨,的是铵盐氮肥,的是钾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四、巩固训练,提升能力布置作业课后活动1.整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互相交流,查漏补缺。
2.调查你的父母在贮存、使用化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
3.社会调查:化肥使用的利弊与对策。
五、板书设计2、化学肥料一、常见的化肥类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名称化学式主要作用植物缺少时的症状二、化肥的危害三、化肥的区分。
课题2 化学肥料课题分析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的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化肥有利的一面。
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介绍氮、磷、钾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
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要提及了农药的使用。
第二部分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成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和方法(1)学会自学,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学会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为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2)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熟石灰、搜集常见化肥样品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的成长离不开营养,植物的生长也是一样。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9~P80第一、二段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2. 农民或你家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学生活动】1.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
2. 常使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
【讲解】虽然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很多,但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我们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合理施肥已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知识。
【阅读回答】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80~P82的有关内容,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表格,并进行看图抢答。
【抢答】利用课件展示不同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回答:该植物是否营养不良,如果是,你准备给它施何种肥料?【提出问题】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植物能不能吸收并转化成氮肥呢?【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教师归纳讲解】大部分植物不能把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但豆科植物利用根部的根瘤菌却能将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这类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氮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并掌握常见化学肥料的成分。
2.能力目标: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并了解其适用场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不同化学肥料的成分和作用。
2.掌握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分辨和辨别不同类型化学肥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2.教学课件3.实验用化学肥料样品和实验器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中的图片或描述,引入化学肥料的概念。
•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什么是化学肥料吗?它的作用是什么?2. 介绍化学肥料(15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共享自己对化学肥料的了解。
每个小组从自身的观察和经验出发,讨论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
•汇报讨论结果:请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简要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对汇报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
3.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20分钟)•使用课件的动画展示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的成分和特点,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
分析它们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适用于不同作物和土壤的化学肥料类型。
4. 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20分钟)•介绍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使用量、使用时机和喷洒方法等。
•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重要性,以避免过度施肥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5. 实验活动(30分钟)•进行小组实验:将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样品与植物进行组合种植,观察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记录。
•学生讨论:学生们根据实验观察结果,讨论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差异。
•教师总结:教师以实验结果为基础,总结和强调不同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场景。
6. 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和重点,确保学生掌握了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课题2化学肥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学会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为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2.通过对化肥、农药使用“利弊”的思考,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常用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氮肥、磷肥、钾肥的鉴别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俗语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里的“肥”除了指人畜粪便等农家肥外,还指化学肥料。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化学肥料的有关知识。
二、推进新课1.氮肥[过渡]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
[提出问题]什么是化肥?[归纳总结]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讲解]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C、H、O、N、P、K、Ca、Mg等,其中N、P、K的需要量较大且土壤中含量较少,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提出问题]什么是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哪些?[归纳总结]氮肥:含有氮元素的化肥。
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4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
[提出问题]氮肥在农作物的生长中起什么作用?[归纳总结]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提出问题]作物缺氮时会出现什么症状?[归纳总结]作物缺氮时叶片发黄、生长缓慢、植株瘦小、早熟、产量品质下降、果小皮硬。
2.磷肥[提出问题]什么是磷肥?常见的磷肥有哪些?[归纳总结]磷肥:含有磷元素的化肥。
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化学肥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氮肥、磷肥、钾肥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学会运用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事物的方法;(2)学习并体验如何通过“活动与探索”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思考化肥的“优缺点”,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法。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体验到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认识到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巨大贡献,化学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总结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启发引导【教具准备】:【教师工具】:多媒体【学生工具】:仪器:勺子、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脚架、试管;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排课】:1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介绍新课】简介:俗话说:“庄稼是花,全靠肥料”。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个“胖”是什么意思?【讨论】1作物的基本营养素是什么?2.农民经常使用的化肥是什么?教师启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生物课现有知识回答。
【归纳】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c、h、o、n、p、k、ca、mg。
2.主要化肥:氮肥、磷肥、钾肥。
【合作交流,实验探究】1【板书】一、化肥简介1、氮肥【展示】常见的氮肥样品,边展示边让学生观察其形态,试着书写其化学式,并比较其化学式。
[图片]学生们观察缺氮植物和无氮植物的叶子,并启发学生:你看到了什么?老师解释:前者是由氮缺乏引起的。
【设问】氮元素有什么作用呢?指导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并回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教案教材剖析:化学肥料在乡村的运用十分普遍,先生相对比拟熟习,假设靠单纯的解说和阅读很难调动先生的学习兴味。
因此在设计教学进程时严密联络社会消费和生活实践,在课前让先生分小组展开专题调查,然后在课堂上停止交流汇报,这样不只注重了知识的结果,更注重了知识的构成进程,让先生自动的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从中开展了先生多方面的才干,表达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罕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 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进程与方法1.经过探务实验学会鉴别化肥的方法。
2.培育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艺处置实践效果的才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在化学开展中尚有许多需求处置的效果,培育先生注重农业、关心乡村、确保农业继续开展的真实情感。
教学重点:罕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常用化肥的鉴别。
教学方法:采用〝调查→自学→讨论→交流→归结〞自主体验式的方法,让先生掌握罕见化肥的用途和特性。
学习方法:经过实验探求的学习方式来掌握罕见化肥的鉴别。
教学预备:教员预备: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研钵、酒精灯、火柴、烧杯。
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缺乏氮、磷、钾的照片,先生填写的表格。
先生预备:分小组停止乡村化肥运用状况的调查1、调查内容:〔1〕调查家庭、农资部门化肥的种类及乡村罕见农作物的化肥运用状况,并展现搜集到的化肥样品;〔2〕调查化肥农药运用的利与弊;〔3〕调查本镇复合肥厂的消费状况。
2、调查途径:家庭、农资部门、工厂、互联网。
教学进程:一、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如何才干使农作物增产呢?投影营养充足或缺某种营养的植物生长图片。
【提问】为什么同一块田里的作物却有着不同表现呢?【先生阅读】阅读课本并回答以下效果;〔投影效果〕1、什么是化肥?罕见的化肥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2、缺少氮肥、磷肥、钾肥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先生交流】并把先生交流的答案投影在屏幕上。
?课题2 化学肥料?教案教学目的: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知道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让学生理解一种常用氮肥——碳铵的性质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与辩论,养成主动与别人进展交流和讨论的习惯,培养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才能。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3〕通过编制化肥说明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化肥、农药使用利弊的考虑和辩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才能,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是永无止境的。
〔2〕树立珍惜、保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才能和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才能。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①查阅相关资料,化肥的开展趋势和使用的利和弊;②制作相应的Powerpiont 课件。
③实验准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烧杯、水、氢氧化钙、药匙。
学生准备:①预习本课题内容;②通过走访、调查或网上查阅化肥使用的利和弊。
教学过程:1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师生活动响起音乐——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同时用Powerpiont课件展示“一片冬麦〞、“十里果香〞“农民喜庆丰收〞的图片。
播放养分充足或缺某种养分的植物生长图片。
指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肥料与农业消费、人们吃饭有着亲密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优美的歌曲和图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进入学习主题。
【师】一片冬麦,十里果香和歌曲表达了人们丰收的喜悦。
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影响农作物的增产丰收有哪些因素吗?【生】天气、土壤、水、肥料等。
【师】很好,作物的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化学元素有16种,其中碳、氧、氢3中元素需要量最大,其来源是空气和水,通过光合作用而获得。
其次,作物需要较大量的是氮、磷、钾等,那么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而土壤里的氮、磷、钾3种元素往往难以满足作物的需要,因此,人们把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肥料施入土壤。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11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11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主要介绍了化学肥料的分类、性质和应用。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作用以及合理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肥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化肥的分类、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以巩固。
此外,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肥的分类及各种化肥的作用;(2)掌握化肥的合理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分析化肥的性质;(2)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自觉地合理使用化肥。
四. 教学重难点1.化肥的分类及各种化肥的作用;2.化肥的合理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演示、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化肥样品,用于展示和实验;2.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3.准备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化肥样品,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肥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化肥的分类、性质和作用。
同时,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肥的性质。
3. 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如何判断土壤缺少哪种元素?如何合理使用化肥?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
4. 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讲解,使学生对化肥的分类、性质和应用有更清晰的认识。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使用化肥的建议。
课题2 化学肥料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的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化肥有利的一面。
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介绍氮、磷、钾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
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要提及了农药的使用。
第二部分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成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和方法
(1)学会自学,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学会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为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
学的决心。
(2)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熟石灰、搜集常见化肥样品等。
【导入新课】
人的成长离不开营养,植物的生长也是一样。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
79~P
80
第
一、二段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2. 农民或你家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
【学生活动】
1.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
2. 常使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
【讲解】
虽然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很多,但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我们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合理施肥已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
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知识。
【阅读回答】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
80~P
82
的有关内容,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表格,并
进行看图抢答。
【抢答】
利用课件展示不同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回答:该植物是否营养不良,如果是,你准备给它施何种肥料?
【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植物能不能吸收并转化成氮肥呢?
【学生活动】
交流讨论
【教师归纳讲解】
大部分植物不能把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但豆科植物利用根部的根瘤菌却能将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这类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氮肥。
因此,有经验的农民常把其它植物与豆科植物种在一起。
这种将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
【交流讨论】
将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以“使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为题进行讨论。
【过渡】
农家往往有几种不同的化肥,如果表面的字样在磨掉的情况下怎样区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活动与探究】
请同学们按教材P
82~P
83
“探究”进行讨论与实验。
【归纳总结】
氮肥
磷肥
钾肥 碳酸氢铵
氯化铵
磷矿粉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外观
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末
灰白色粉末 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气味 无气味 无气味 无气味 溶解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不溶于水 部分溶于水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氮肥
钾肥
硫酸铵 氯化铵 硫酸钾 氯化钾
灼烧
可燃烧,溶化起
泡或冒烟
可燃烧,熔化起 泡或冒烟 不燃烧,跳动或 有爆裂声 不燃烧,跳动或有爆 裂声 加熟石 灰研磨 放出具有刺激性
气味的氨气
放出具有刺激性 气味的氨气
没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放出 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放出
【随堂巩固练习】
阅读教材P 83资料,并回答:如何区分氨水、尿素、硫酸铵、氯化铵和硝酸铵这五种氮肥?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种主要化肥的作用,了解了在利用它们的优点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危害,最后利用活动与探究归纳出了利用物理、化学性质区分各种化肥的方法。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课题2 化学肥料
一、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
2.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氮肥钾肥磷肥
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状
加水全部溶于水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
水
灼烧可燃烧,熔化起泡或冒烟不燃烧,跳动或有爆裂声
加熟石灰放出具有剌激性气味的氨气无具有剌激性气味的氨气
放出
1.教材中化肥的知识很有限,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化肥和农业发展的一些趋势,树立一些观念。
课堂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如化肥发展的概况和趋势等;也可以结合本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发动学生收集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2.可以结合生物课的学习,开展化肥对植物生长影响的课外实验活动。
3.地处农村或靠近农村的学校,应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补充一些具体种类的化肥、农药的应用知识和技术,使学用结合。
4.注意利用对有关化肥、农药使用利弊的思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解决原有问题、促进社会和生产发展的同时,往往又可能会引出新的问题,因此使他们认识到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将是永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