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入侵容忍系统的可生存性评估
- 格式:pdf
- 大小:249.95 KB
- 文档页数:3
面向服务的自律系统的自律可信性评估张海涛;王慧强【期刊名称】《计算机科学》【年(卷),期】2011(038)001【摘要】从面向服务的角度分析自律系统的自律可信性,提出基于服务请求-服务过程-服务响应的层次化评估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可拓展性和规范性.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估法,实现自律评估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证实了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Based on service-oriented aspect,a hierarchy evaluation system of service request-service process-service responsibility was proposed, which analyses autonomic dependability of autonomic system. This index system has extensibi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est, the index system is valid and possible.【总页数】4页(P158-161)【作者】张海涛;王慧强【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相关文献】1.自律入侵容忍系统的可生存性评估 [J], 吴庆涛;刘彬;郑瑞娟;李冠峰2.基于自律计算的系统可信性自调节模型 [J], 吴庆涛;郑瑞娟;张明川;魏汪洋;李冠峰3.一种关键任务系统自律可信性模型与量化分析 [J], 王慧强;吕宏武;赵倩;董玺坤;冯光升4.高速铁路智能CTC自律机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评估 [J], 陈峰; 袁志明; 闫璐; 许伟; 苗义烽; 高博文5.基于自律计算的系统服务可信性自优化方法 [J], 朱丽娜;吴庆涛;娄颖;郑瑞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单选题】《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了()多人。
A、2亿B、4亿C、6亿D、8亿我的答案:C分2【判断题】《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年总体网民当中遭遇过网络安全威胁的人数将近50%。
()我的答案:√分3【判断题】如今,虽然互联网在部分国家已经很普及,但网络还是比较安全,由网络引发的信息安全尚未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全民性的问题。
()我的答案:×2.21【单选题】网络的人肉搜索、隐私侵害属于()问题。
A、应用软件安全B、设备与环境的安全C、信息内容安全D、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我的答案:C分2【单选题】()是信息赖以存在的一个前提,它是信息安全的基础。
A、数据安全B、应用软件安全C、网络安全D、设备与环境的安全我的答案:D得分3【单选题】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扩大了的计算机系统B、它可以像一个单机系统当中一样互相进行通信,但通信时间延长C、它的安全性同样与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服务的可用性有关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分2.31【单选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做到()。
A、加强自我修养B、谨言慎行C、敬畏技术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分2【判断题】黑客的行为是犯罪,因此我们不能怀有侥幸的心理去触犯法律。
()我的答案:√分1【单选题】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主要是凭借“棱镜”项目进入互联网服务商的()收集、分析信息。
A、用户终端B、用户路由器C、服务器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C2【判断题】谷歌、苹果、雅虎、微软等公司都参与到了“棱镜计划”中。
()我的答案:√分3【判断题】“棱镜计划”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的电子监听计划。
()我的答案:√3.21【单选题】在对全球的网络监控中,美国控制着()。
A、全球互联网的域名解释权B、互联网的根服务器C、全球IP地址分配权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分2【判断题】网络恐怖主义就是通过电子媒介对他人进行各种谩骂、嘲讽、侮辱等人身攻击。
技能认证华为5G中级考试(习题卷2)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终端初始的TA(time advance)调整量是通过以下哪条消息获取的?A)Random access responseB)SIBIC)RRC connection setupD)RRC Reconfiguration2.[单选题]SA组网架构下,5GRAN使用哪层完成Qos映射?A)SDAPB)PDCPC)NGAPD)RLC3.[单选题]S.A网络中,关于NR小区重选的准则描述错误的是哪项?A)触发最好小区重选时需要满足Rs<RnB)R_S=Qmeas,s+QhystC)R_n=Qmeas,n-QoffsetD)满足判决条件至少5s后才会触发重选4.[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对CPE做NR下行峰值调测时的建议操作?A)时隙配比设置为4:1B)调制阶数设置支持256QAMC)MIMO层数设置为4流D)把CPE终端放置在离AAU两米处5.[单选题]关于公共的PDCCH搜索空间,其最小的CCE格式是以下哪种?A)16CCEB)2CCEC)4CCED)8CCE6.[单选题]以下哪个信号可以反映NR网络上行的覆盖?A)PDCCH DMRSB)PBCH DMRSC)SRSD)csI-Rs7.[单选题]以下关于5QI与QFI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哪一项?C)如果5QI作为QoS流的QFI,该QoS流必须承载Non-GBRd业务OD)QFI取值长度6bits,而5QI长度8bits8.[单选题]华为RAN3.1低频最大支持频段内多少载波聚合?A)4B)2C)3D)59.[单选题]5G 系统支持ExtendCP的子载波间隔是多少?A)15KHzB)30KHzC)60KHzD)24KHz10.[单选题]gNodeB根据UE上报的CQI,将其转换为几位长的MCS?A)2bitB)5bitC)4bitD)3bit11.[单选题]5G 小区中,UE的激活BWP带宽为100RB,则相对应关联的CSI-RS资源的最小RB个数是A)24B)100C)32D)6412.[单选题]NR小区载波聚合在哪一层判断数据是否需要分流?A)PDCPB)SDAPC)MACD)RLC13.[单选题]5GSA小区进行异系统移动性测量时,可下发最大多少个LTE测量频点?A)32B)8C)16D)6414.[单选题]一NR小区SSB波束采用默认模式,天线挂高35米,机械下倾角为3°,数字下倾配置为0°,则此小区主覆盖波瓣的下沿(近点)距离基站大约是多少米?A)330米B)1200米C)670米D)150米15.[单选题]5G RAN3. 1中,ChMeas. MCS. DuCel1主要是用来测量以下哪类指标?A)小区业务量16.[单选题]NSA组网中,要CPE1.0达到下行1000Mbps峰值,以下哪一项为小区下行速率的最低要求?A)900MbpsB)860MbpsC)800MbpsD)700Mbps17.[单选题]MIB消息中的哪个参数指示了CORESET0的时域符号数目?A)PDCCH- configSIB1高4位B)ssb-subcarrier offsetC)system frame numberD)PDCCH-configSIB1低4位18.[单选题]数传测试过程中发现商用终端一直保持RANK4但是MCS很低,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A)多径信道相关性太强B)RANK参数被固定C)空口质差D)MCS参数设置错误19.[单选题]以下关于切换失败惩罚的描述,错误的是哪一项?A)切换准备失败惩罚按原因分为资源类和非资源类B)资源类失败原因,通过设置惩罚定时器限制切换重试C)UE向目标小区切换失败超过2次,则不再向该目标小区发起切换D)非资源类失败原因,通过惩罚次数限制UE切换重试20.[单选题]在同频小区重选过程中,如果想实现终端从服务小区到某个特定邻区重选更容易,那么该如何修改参数?A)增加QoffsetB)增加QhystC)减小QoffsetD)诚小Qhyst21.[单选题]广播信息RMSI和随机接入响应消息RAR,默认采用那种MSC传输?A)MSC0B)MSC1C)MSC2D)MSC322.[单选题]5GSA组网中,以下哪种RRC状态转换流程是不支持的?A)RRC去激活到RRC连接B)RRC空闲到RRC去激活C)RRC去激活到RRC空闲D)RRC空闲到RRC连接23.[单选题]在5GC中,以下哪个模块用于用户的鉴权管理?A)ANFB)AUSFC)PCFD)SMFB)波束恢复C)RRC连接重建D)上行数据到达25.[单选题]超远邻区识别的自优化功能在优化邻区属性时,不会参考以下哪一项信息?A)掉线率B)切换次数C)邻区间距离D)切换成功率26.[单选题]以下哪个参数不用于PRACH功率控制?A)preamblereceivedt argetpowerB)preambletransmaxC)PRACH-CONFI guration indexD)SSB Tx Power27.[单选题]N.R小区峰值测试中,UE支持256QAM时MCS最高能达到多少阶?A)26阶B)27阶C)29阶D)28阶28.[单选题]如果下行带宽内PRB个数为100,RBG的大小是多少?A)2B)16C)4D)829.[单选题]以下关于5GPRACH相关的描述,正确是哪一项?A)PRACH中GT保护时间的长度与PUSCHSCS有关B)PUSCHSCS不会影响小区半径的计算C)PRACH中CP的时间长度与PRACHSCS有关D)PRACHSCS和PUSCHSCS要一致30.[单选题]5G RAN3.1小区上/下行平均吞吐率话统指标关于哪层进行统计?A)RLCB)SDAPC)MACD)PDCP31.[单选题]SA小区的系统内同频切换不存在以下哪个环节?A)切换环节B)判决环节C)触发环节D)测量环节32.[单选题]5G空口灌包时测出来的速率是哪个协议层的速率?A)PDCP33.[单选题]NR小区的其他下行信道都是基于以下哪个功率值作为基准来提供功率的?A)CSI-RS功率B)MaxTranmitPowerC)PDCCH功率D)PBCH功率34.[单选题]PDSCH DMRS和TRS之间使用哪种类型的QCL?A)TypeBB)TypeAC)TypeCD)TypeD35.[单选题]在NR组网下,为了用户能获得接近上行最高速率,其MCS值最低要求应该是多少?A)25B)16C)20D)3236.[单选题]3GPP标准定义的5G传播模型中,对杆站和宏站天线的典型高度定义分别是多少?A)20米,40米B)10米,40米C)15米,25米D)10米,25米37.[单选题]华为RAN3.132TRX的AAU最大支持多少层PDCCH?A)16层B)8层C)4层D)2层38.[单选题]华为RAN3.1NR小区使用哪一项作为PDU资源变更失败的打点?A)PDU SESSION RESOURCE SETUPFATLURE的原因值B)PDU SESSION RESOURCE SETUPREJECTC)PDU SESSION RESOURCE SETUPFAILURED)PDU SESSION RESOURCE SETUPRESPONSE的原因值39.[单选题]N.SA场景当终端检测到NR侧上行RLC达到最大重传时会触发什么流程?A)主动上报SCGFailureB)主动发起随机接入C)主动发起重建D)主动发起上行重同步40.[单选题]在5G 到4G 的重选过程中,UE通过哪条消息获取4G 频率的重选优先级?A)SIB6B)SIB4C)SIB7D)SIB5B)主动发起随机接入C)主动发起重建D)主动发起上行重同步42.[单选题]关于NSA组网的gNodeB添加流程,以下哪个指标只能在gNodeB侧统计?A)随机接入成功次数B)gNodeB添加成功次数C)gNodeB添加尝试次数D)gNodeB添加拒绝次数43.[单选题]以下哪一个测量对象可以反映特定两小区的切换性能,统计系统内特定两两小区之间的切换指标?A)NRCELLtoECELLB)NRDUCELLC)NRDUCELLTRPD)NRCellRelation44.[单选题]在NSA组网中,如果eNdoB侧的配置的gNOdeBID长度和gNode侧配置的不一致,会导致以下哪个问题A)eNodeB不发起eNode添加请求B)eNodeB不回复添加请求C)eNodeB拒绝添加请求D)eNdoeB不下发NR的测量配置45.[单选题]64T64RAA支持的NR广播波束的水平3dB波宽,最大可以支持多少?A)65°B)90C)45°D)11046.[单选题]NR2.6GHzSCS=30KHz小区和LTE-TDD2.6GHz共同组网场景,当LTE小区采用DSUDD,SSP7,NR小区采用8:2配比,SS54时,还需要设多少偏置才能保证帧结构对齐?A)4msB)3msC)1msD)2ms47.[单选题]对于NSA组网gNodeB必须广播的系统消息是用一项A)MIBB)SIB1C)SIB5D)SIB248.[单选题]用NR覆盖高层楼宇时,NR广播波束场景化建议配置成以下哪项?A)SCENARIO_1B)SCENARIO_0C)SCENARIO_6D)SCENARIO_1349.[单选题]SIB2消息的调度信息,是在哪一条消息中获取?D)SIB450.[单选题]以下哪---种SSC Mode 不提供IP连续性,适用于网页浏览等无连续性需求应用?A)SSC2B)SSC3C)SSC4D)SSC1第2部分:多项选择题,共34题,每题至少两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本公司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和过程。
通过识别信息资产、风险等级评估,认知本公司的信息安全风险,在考虑控制成本与风险平衡的前提下选择合适控制目标和控制方式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保持本公司业务持续性发展,以满足本公司信息安全管理方针的要求。
2、范围本指南适用于信息系统风险的初始评估与风险处置、变更评估与变更后的风险处置、定期的风险再评估与风险处置。
3、参考文件3.1ISO/IEC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3.2ISO/IEC27002:2022《信息技术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信息安全控制》4、定义4.1资产通过信息化建设积累起来的信息系统、信息、生产或服务能力、人员能力和赢得的信誉等。
4.2资产价值资产是有价值的,资产价值可通过资产的敏感程度、重要程度和关键程度来表示。
4.3威胁一个单位的信息资产的安全可能受到的侵害。
威胁由多种属性来刻画:威胁的主体(威胁源)、能力、资源、动机、途径、可能性和后果。
4.4脆弱性信息资产及其安全措施在安全方面的不足和弱点。
脆弱性也常常被称为漏洞。
4.5事件如果威胁主体能够产生威胁,利用资产及其安全措施的脆弱性,那么实际产生危害的情况称之为事件。
4.6风险由于系统存在的脆弱性,人为或自然的威胁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影响。
风险由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影响这两种指标来衡量。
4.7残余风险采取安全措施对风险进行处理,提高了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后,仍然可能存在的风险。
4.8安全需求为保证单位的使命能够正常行使,在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方面提出的要求。
4.9措施对付威胁,减少脆弱性,保护资产,限制意外事件的影响,检测、响应意外事件,促进灾难恢复和打击信息犯罪而实施的各种实践、规程和机制的总称。
4.10风险评估通过一定的步骤和技术手段来评估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过程,并判断风险的优先级,建议处理风险的措施。
风险评估也称为风险分析,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网络攻防中的入侵检测和脆弱性评估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事件的频繁发生对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入侵检测和脆弱性评估成为了网络安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减轻网络攻击事件的影响。
一、入侵检测入侵检测是指对网络系统中的异常行为进行监测和报警的过程,以发现潜在的攻击行为。
入侵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基于签名的入侵检测和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两种。
基于签名的入侵检测是指将已知攻击行为的特征定义为签名,当检测到网络流量中有与签名相似的流量时,就认为发生了攻击事件。
这种方法具有高准确度和广泛适用性,但对于未知的攻击行为则无能为力。
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则是通过对网络系统中用户和应用程序的行为进行监测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行为。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未知的攻击行为,但对于误报率和漏报率的控制比较困难。
入侵检测技术需要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择和使用,以达到最优防范效果。
同时,在进行入侵检测时,不应牺牲系统性能,应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二、脆弱性评估脆弱性评估是指对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以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措施。
脆弱性评估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
主动脆弱性评估是指模拟攻击行为,对网络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从而发现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和隐患。
主动脆弱性评估可以全面地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但需要经验丰富的安全测试人员进行操作。
被动脆弱性评估是指对网络系统中数据传输过程进行拦截和分析,以识别系统中的安全漏洞。
被动脆弱性评估可以对系统进行隐蔽的漏洞识别,但无法发现系统中的全部安全漏洞。
脆弱性评估可以有效地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漏洞,并及时进行修复和弥补。
同时,脆弱性评估也需要控制误报率和漏报率,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结语网络攻防中的入侵检测和脆弱性评估是网络安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入侵检测可以实时监测和报警,有效防范和减轻网络攻击事件的影响;脆弱性评估可以发现和修复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隐患,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绿盟考试题1、国家支持网络运营者之间在网安全信息( )( )( )和( )等方面进行合作,提高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保障能力。
()A发布收集分析事故处理B审计转发处置事故处理C收集分析通报应急处置D收集分析管理应急处置2、网络运营者违反《网络安全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未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或者对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相关服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则情节严重的,处()以上,()以下罚款,并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一万以上十万以下罚款。
()A五万十万B二十万五十万C三万十万D五万五十万3、某个安全管理员正在为他所在的组织选择密码算法,他想选择支持数字签名的算法。
以下哪个满足他的要求?()A :RSA( 非对称加密算法)B :DES分组对称加密算法C:MD5(在大多应用环境早已经过时)D:AES:区块加密标准4、绿盟运维安全管理系统OSMS支持审计的图形化远程操作协议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SecureCRTB:VNCC:X11D:RDP5、有《网络安全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计入(),并公示。
()A个人信用库B人事档案C征信系统D信用档案6、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则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感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分报告。
()A撤回B更改C消除D删除7、业务信息安全和系统服务安全收到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中不包括()()A:影响行使工作职能B:导致个人财产损失C:导致业务能力下降D:引起法律纠纷8、对发现的漏洞,分析漏洞如何被利用、漏洞被利用后的影响以及修复难度,应该使用什么评分系统来比较这些漏洞指标?()A:VSSB:NVDC:CVSSD:CVS9、以下哪一个不是散列算法的属性?()A:他们采取可变长的输入B:很难找到同一散列值的两条信息C:他们需要加密密钥D:他们是不可撤销的解析:知识点:产生一些数据片段(例如消息或会话项)的散列值的算法。
判断题:共 26题,每题 1分,合计 26分•「1」标记•虽然可以精准预测黑客的几乎所有行为,但是,有些行为却是不可管理的。
••对•错正确答案:对答案解析:•「2」标记•在战略方面,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
••对•错正确答案:对答案解析:•「3」标记•无知引起的最受累的错误,是形成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局势。
••对•错正确答案:对答案解析:•「4」标记•人和机器最大的区别是,人的行为是会退化的。
••对•错正确答案:对答案解析:•「5」标记•数据安全的要求是每个内部员工只能访问与其工作内容相关的应用和数据;所有的访问均能做到可控制、可管理、可追溯。
••对•错正确答案:对答案解析:•「6」标记•对付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
••对•错正确答案:对答案解析:•「7」标记•政务数据开放部署在政府专门的网站。
••对•错正确答案:对答案解析:•「8」标记•重要数据一般不包括个人信息和企业内部管理信息。
••对•错正确答案:对答案解析:•「9」标记•博弈系统只能用于网络安全。
••对•错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10」标记•在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8个知识领域中,系统安全之上的3个是人文社科色彩浓厚的知识领域,占总知识领域数的60%,其余5个是理工科味道厚重的知识领域,占比40%。
••对•错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11」标记•去标识化,是指个人信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自然人且不能复原的过程。
••对•错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12」标记•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安全性是数据能够流动起来并创造价值的根本基础。
••对•错正确答案:对答案解析:•「13」标记•性格和安全毫无关系。
••对•错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14」标记•在一定的条件下,数据是无限的,而应用则是有限的。
••对•错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15」标记•安全事件分析方法就是采用定量分析方式。
••对•错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16」标记•数据分类具有多种视角和维度,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数据管理和使用。
Internet上的入侵容忍服务技术
荆继武;周天阳
【期刊名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卷),期】2001(018)002
【摘要】介绍了一种在Internet环境下入侵容忍系统技术.现代网络的安全研究主要是从如何防止攻击的角度来进行的.入侵容忍系统技术则假设攻击与正常数据是不能明确区分的,攻击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在有攻击的情况下,使网络仍能为预期的合法用户提供有效的服务是入侵容忍系统技术的重点.
【总页数】5页(P119-123)
【作者】荆继武;周天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9
【相关文献】
1.网络上的入侵容忍服务技术 [J], 董明忠;毛跃平;朱明生
2.一种入侵容忍系统在Internet上的应用 [J], 乔佩利;冯晶莹
3.一个Internet上的入侵容忍系统 [J], 李砚峰;刘泰康;李纪欣;胡志勇
4.Internet目录服务——如何在Internet上查询用户信息 [J], 杨志宏;刘哲
5.Internet上的Web服务器及服务软件(上) [J], 徐迎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入侵容忍 [浅析入侵容忍系统的安全性量化方法]》摘要:要:网络系统的攻击与防御,在网络服务普及的同时早就成为了计算机领域内的重要课题,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基于安全性的技术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保护私钥,出现了基于门限密码学原理的入侵容忍系统摘要:网络系统的攻击与防御,在网络服务普及的同时早就成为了计算机领域内的重要课题。
在硬件技术与系统结构不断发展的同时,网络系统的复杂程度逐渐超越了人们最初的预计。
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完美的安全系统已经只能成为理想的模型。
入侵容忍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成为网络系统安全防御的重要策略,并逐渐在实际操作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例。
关键词:入侵容忍系统;安全性;量化方法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基于安全性的技术越来越多。
在网络安全研究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已经开发出很多开放环境中服务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包括防火墙技术、存储控制、数据加密算法等。
而在网络技术发达的同时,网络系统的复杂性也越来越高,攻击的方式与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想要实现理想状态的网络服务系统是无法完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网络环境的服务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就必然要降低水准,只要能够保证关键系统的足够安全性即可。
也就是说在系统遭受入侵的时候,甚至网络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时,能够完成系统的基本功能。
这就是网络系统的入侵容忍。
一、入侵容忍的概念计算机系统的构成从图灵机到现在的大规模集成化系统,系统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越了最初设计时的现象。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防范方法和策略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在传统的解决方式中,安全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将具有风险的攻击排除在系统之外,包括入侵检测、防火墙、认证系统、访问控制、加密等。
但实际情况是,网络系统的构成越来越复杂,使用服务的用户群也越来越庞大,系统运作的细节和用户的控制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预计,想要让防御措施深入到每个细节或控制每个用户的安全风险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这样的环境中,传统的防御手段无法对所有恶意攻击进行抵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