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教案:课题2化学肥料
- 格式:docx
- 大小:31.46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共1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是学生在学习了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作用以及合理使用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学生对化学肥料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化学肥料的种类、作用以及合理使用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作用以及合理使用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化学肥料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肥料的种类及其作用。
2.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肥料的种类、作用以及合理使用的方法。
2.运用实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教学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化学肥料的实物样品,以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3.准备实验器材,以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农田中农民施肥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农民要在农田里施肥?施肥的目的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化学肥料。
2.呈现(10分钟)呈现化学肥料的实物样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名称。
然后教师介绍化学肥料的分类,包括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复合肥。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化学肥料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肥料的定义和种类。
2.掌握化肥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3.了解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4.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肥料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
•难点:掌握化肥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肥料的概念和作用。
例如:•请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化学肥料吗?•化学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板书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化学肥料的种类、主要成分和作用。
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
例如:2.1 化学肥料的种类•无机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
•有机化肥:包括农家肥、堆肥等。
2.2 化肥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氮肥:主要成分为氮,促进植物生长,增加茎叶的生长和绿色部分的发育。
•磷肥:主要成分为磷,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增加植物的吸收能力。
•钾肥:主要成分为钾,增强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情境的案例,让他们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肥料。
例如:案例:小明的父亲在家里种了一些蔬菜,但一段时间后发现蔬菜长得不太好。
请问这可能是由于使用化学肥料不当导致的吗?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肥料呢?引导学生讨论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化学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化学肥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要求他们整理出如下信息:•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和作用;•使用该化学肥料的注意事项;•该化学肥料的优缺点。
5. 小结归纳(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他同学的报告进行评价和补充,最后进行小结归纳。
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小结的关键词,让他们填写到自己的笔记中,便于复习。
6. 拓展延伸(5分钟)提问学生关于化学肥料的拓展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进一步学习。
学习目标1、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2、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3、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真实情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新课导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肥料与农业生产、人们吃饭有着密切的关系。
点明学习主题,引入新课阅读课文:第81页第二、三两段。
2.讨论交流: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在化肥使用方面,你应当给父母做哪些宣传?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三、学生展示教师小结我们知道了化肥的作用及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为保护我们的家园而努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师精讲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常用的氮、磷、钾肥呢?教师演示82页实验学生观察,记录现象的方法学生归纳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教师指导先看看:的是磷肥。
再加熟石灰,研磨,的是铵盐氮肥,的是钾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四、巩固训练,提升能力布置作业课后活动1.整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互相交流,查漏补缺。
2.调查你的父母在贮存、使用化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
3.社会调查:化肥使用的利弊与对策。
五、板书设计2、化学肥料一、常见的化肥类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名称化学式主要作用植物缺少时的症状二、化肥的危害三、化肥的区分。
课题2 化学肥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学会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3)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自学,学生讲解,实验.分析,归纳.应用实际。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课时安排l课时教学过程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肘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
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
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根据学生自己的预习情况及收集资料的情况,归纳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教师适当补充)1.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以上各化肥营养元素比较单一,为使作物均匀地吸收各营养成分,人工合成了一些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
例如:硝酸钾、磷酸铵.请说出以上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
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去看待问题。
谈谈你对化肥弊端的了解.如: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可能会形成:1,土壤污染2.水污染3.大气污染。
同理;农药的使用也有利有弊.它可以除草杀虫,保护农业,但也存在潜在的危害.人们利用科学技术,生产了化肥、农药,发展了农业,同时还应注意利用科学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尽量减少污染。
2.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产晶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带来环境问题.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并注意减少污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并掌握常见化学肥料的成分。
2.能力目标: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并了解其适用场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不同化学肥料的成分和作用。
2.掌握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分辨和辨别不同类型化学肥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2.教学课件3.实验用化学肥料样品和实验器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中的图片或描述,引入化学肥料的概念。
•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什么是化学肥料吗?它的作用是什么?2. 介绍化学肥料(15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共享自己对化学肥料的了解。
每个小组从自身的观察和经验出发,讨论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
•汇报讨论结果:请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简要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对汇报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
3.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20分钟)•使用课件的动画展示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的成分和特点,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
分析它们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适用于不同作物和土壤的化学肥料类型。
4. 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20分钟)•介绍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使用量、使用时机和喷洒方法等。
•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重要性,以避免过度施肥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5. 实验活动(30分钟)•进行小组实验:将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样品与植物进行组合种植,观察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记录。
•学生讨论:学生们根据实验观察结果,讨论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差异。
•教师总结:教师以实验结果为基础,总结和强调不同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场景。
6. 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和重点,确保学生掌握了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 化学肥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肥料的概念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2.掌握常见的化学肥料种类及其化学成分;3.理解化学肥料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作用;4.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肥料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化学肥料的种类;2.化学肥料的作用原理。
三、教学难点1.理解化学肥料的作用机制;2.掌握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出示一张农田施肥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为什么农民要给农田施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以激发学生对农业生产中施肥的重要性的认识。
2. 知识讲解(10分钟)•给学生简要讲解化学肥料的概念,并与有机肥料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介绍常见的化学肥料种类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如氮肥、磷肥、钾肥等。
•解释每种化学肥料的作用原理,如氮肥促进植物生长、磷肥促进根系生长等。
3. 化学肥料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解释不同农作物对氮肥、磷肥、钾肥等的需求量不同,以及不同阶段对化学肥料的需求变化。
•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养分,以及化学肥料如何满足这些需求。
4. 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15分钟)•讲解使用化学肥料的注意事项,如正确计量、适时施肥、避免过量等。
•强调使用化学肥料时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对环境和自身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提醒学生化学肥料不能替代有机肥料,应进行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的合理配合使用。
5. 拓展应用(10分钟)•设计一个小组活动或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小结和总结,并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6. 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关键词和要点,以查漏补缺,并巩固学生对化学肥料的理解和使用方法的记忆。
【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小结: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二. 重点:1. 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 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 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过程:(一)化肥简介:根据含化学元素种类分为:氮肥、磷肥、钾肥。
1. 氮肥:(1)氮肥对作物成长的作用:可促进植物茎、叶的生长,枝叶茂盛,叶色浓绿。
(2)常见的氮肥有: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俗称“气肥”尿素氨水·()()NH SO NH NO NH Cl NH HCO CO NH NH H O 424434432232⎧⎨⎪⎪⎪⎪⎩⎪⎪⎪⎪ (3)性质:①除氨水外,都是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②含NH 4+的氮肥,即铵态氮肥(铵盐)能跟碱起反应,放出氨气(NH 3)。
(4)贮存及施用时注意:不要与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否则会造成氮素的损失。
2. 磷肥:(1)磷肥对作物生长的作用: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旱耐寒能力,还能促使作物提早成熟,谷穗增多,籽粒饱满。
(2)常见的磷肥有: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 PO ()242,磷酸二氢钙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 PO ()242和CaSO 4磷矿粉:Ca PO 342()及钙、镁磷肥(3)性质:Ca H PO ()242能溶于水,易被植物吸收。
Ca PO()难溶于水。
3423. 钾肥:(1)钾肥对作物生长的作用:促进糖类的合成,使作物生长茁壮、茎杆粗硬、增强抗病虫害、抗倒伏、抗旱抗寒能力。
(2)常见的钾肥:硫酸钾:K SO24氯化钾:KCl草木灰:K CO23(3)性质:白色晶体,能溶于水,K CO23水溶液呈碱性。
4. 复合肥料: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叫复合肥料。
如:KNO3硝酸钾NH H PO424磷酸二氢铵KH PO24磷酸二氢钾等复合肥料的特点: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高。
课题2化学肥料一、学情分析:所教学生绝大局部来自城镇, 极少数来自农村,对化肥知识知之甚少, 很多学生只知道提升农作物产量要施用化肥,对化肥名称、施用方法、施用方法、考前须知等都不了解.刚学完酸碱盐的知识,来不及消化,又要学习生活中接触较少的化肥, 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二、教材分析:本课题是第十一单元的最后一个课题, 可以看作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 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本课题分为两局部,一是化肥简介,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二是化肥的简易鉴别,介绍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通过观察和探究常见的化肥,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了解常见化肥在使用和贮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科学进步对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所作出的巨大奉献,以及在化学开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四、教学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简单鉴别;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五、教学思路:引入新课〔民以食为天〕一化肥的定义一常见化肥介绍〔氮、磷、钾、复合肥〕一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善待自然〕一化肥的简易鉴别〔学生互动〕一布置作业〔社会调查〕六、教学过程教学准备:1、提前一周要求学生搜集常用化肥的种类和有关肥料的民间谚语.2、教师搜集某些农作物的亩产量和相关图片.备注:①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局部选自?化学课程标准?②局部图片来自网络七、板书设计:课题2化学肥料[投影]1、什么是农家肥?2、什么是化肥?3、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投影]1、氮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2、植物缺乏氮元素的病症;3、常见的氮肥有哪些;4、少数植物有固氮的水平.[投影]1、磷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2、植物缺乏磷元素的病症;3、常见的磷肥有哪些.r 农家肥 一、肥料J 化肥二、化学肥料 1、氮肥2、磷肥3、钾肥[投影]1、钾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2、植物缺乏钾元素的病症;3、常见的钾肥有哪些.4、复合肥[投影]1、什么是复合肥?2、复合肥的优点是什么?3、哪些是常见的复合肥?三、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投影]农药在自然界中的转移四、化肥的简易鉴别1、物理方法[投影]比拟三种化肥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系性的表格2、化学方法[投影]化肥通过灼烧和加熟石灰研磨比拟的表格八、教学反思:在三个不同的平行班上课后,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提出以下教学改良意见:1、三个班中有一个班农村学生较多,在提问答复环节中进展较顺利,而在城镇学生占主要的班级要花较多时间解释,所以在这样的班级要注意引入自然,多举实例,深入浅出,在教学准备环节多下些工夫.2、三个班学生的动手水平也有差异,主要表现在根本操作的标准上和整个实验的统筹上有较大差异.平时要练习学生的实验水平,标准化,条理化,才不会手忙脚乱.3、三个班学生在运用化学用语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说明平时教学工夫不够,练习不到位,在平时学习和总复习时要强化.。
?课题2 化学肥料?教案教学目的: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知道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让学生理解一种常用氮肥——碳铵的性质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与辩论,养成主动与别人进展交流和讨论的习惯,培养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才能。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3〕通过编制化肥说明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化肥、农药使用利弊的考虑和辩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才能,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是永无止境的。
〔2〕树立珍惜、保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才能和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才能。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①查阅相关资料,化肥的开展趋势和使用的利和弊;②制作相应的Powerpiont 课件。
③实验准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烧杯、水、氢氧化钙、药匙。
学生准备:①预习本课题内容;②通过走访、调查或网上查阅化肥使用的利和弊。
教学过程:1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师生活动响起音乐——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同时用Powerpiont课件展示“一片冬麦〞、“十里果香〞“农民喜庆丰收〞的图片。
播放养分充足或缺某种养分的植物生长图片。
指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肥料与农业消费、人们吃饭有着亲密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优美的歌曲和图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进入学习主题。
【师】一片冬麦,十里果香和歌曲表达了人们丰收的喜悦。
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影响农作物的增产丰收有哪些因素吗?【生】天气、土壤、水、肥料等。
【师】很好,作物的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化学元素有16种,其中碳、氧、氢3中元素需要量最大,其来源是空气和水,通过光合作用而获得。
其次,作物需要较大量的是氮、磷、钾等,那么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而土壤里的氮、磷、钾3种元素往往难以满足作物的需要,因此,人们把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肥料施入土壤。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11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11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主要介绍了化学肥料的分类、性质和应用。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作用以及合理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肥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化肥的分类、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以巩固。
此外,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肥的分类及各种化肥的作用;(2)掌握化肥的合理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分析化肥的性质;(2)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自觉地合理使用化肥。
四. 教学重难点1.化肥的分类及各种化肥的作用;2.化肥的合理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演示、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化肥样品,用于展示和实验;2.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3.准备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化肥样品,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肥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化肥的分类、性质和作用。
同时,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肥的性质。
3. 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如何判断土壤缺少哪种元素?如何合理使用化肥?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
4. 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讲解,使学生对化肥的分类、性质和应用有更清晰的认识。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使用化肥的建议。
课题2化学肥料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常见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征。
难点
常见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
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预习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化肥简介
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根据学生自己的预习情况及收集资料的情况,归纳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教师适当补充。
(1)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4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氮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施用氮肥是极为重要的。
作物缺氮会绿色褪淡,生长缓慢,瘦小,直立,成熟提早,产量品质下降,果小皮硬。
大豆,蚕豆等一些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
它们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而被植物吸收。
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2)磷肥: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等含磷物质。
磷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作物缺磷时会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植株矮小、苍老、瘦弱,茎细直立、分枝少,叶片小、缺光泽,根系发育差,易老化,成熟迟缓。
(3)钾肥:常见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含钾化合物。
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作物缺钾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叶片出现褐斑,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2.复合肥
以上各化肥营养元素比较单一,为使作物均匀地吸收各营养成分,人工合成了一些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
例如:硝酸钾、磷酸铵。
提问:(1)请说出以上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
(钾元素、氮元素、磷元素)
(2)谈谈你对化肥弊端的了解。
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可能会造成:①土壤污染;②水污染;③大气污染。
除了化学肥料外,化学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除草杀虫,保护农业,但也存在着潜在的危害。
人们利用科学技术,生产了化肥、农药,发展了农业,同时还应注意利用科学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尽量减少污染。
小结: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带来环境问题。
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并注意减少污染。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活动与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1.物理性质比较
比较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
43
NH4HCO3===NH3↑+H2O+CO2↑
2.加熟石灰研磨
(NH4)2SO4+Ca(OH)2===CaSO4+2H2O+2NH3↑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1.练习:
(1)地里庄稼出现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生长迟缓等症状,需施加复合肥。
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B)
A.K2SO4B.NH4H2PO4
C.NH4NO3D.Ca3(PO4)2
(2)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D)
A.硫酸铵[(NH4)2SO4]
B.氯化钾(KCl)
C.尿素[CO(NH2)2]
D.重过磷酸钙[Ca(H2PO4)2]
(3)下列物质可作化肥的是(A)
A.氯化钾B.硫酸铜
C.硫酸钙D.氯化铁
(4)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施用氮肥能使枝叶繁茂、磷肥能使果实饱满、钾肥能使茎秆健壮。
种植吃叶的蔬菜(如青菜),应施用较多的化肥是(B)
A.磷肥B.NH4NO3
C.K2SO4D.微量元素肥料
2.相关作业。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种重要的化肥的作用,了解了在利用它们优点的同时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危害,最后又总结出了利用物理、化学性质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
六、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课本P84“练习与应用”第1、2、3、4、5题。
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