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检验规范-新
- 格式:doc
- 大小:233.50 KB
- 文档页数:12
1.核对BOM:1-1检验生产线上的产品料号和其各部件的料号是否和BOM上一致。
1-2.检测设备均已校正合格及确保有效期内使用。
2.首检:2-1.生产线刚生产加工或生产过程中换人、换料的第一批(至少取10PCS)产品作首件检验并记录。
2-2.如首检不合格,应立即通知有关(工程、制造)主管。
2-3.只有首检合格后,才允许继续生产。
3.检查作业指导书:3-1.检查作业指导书是否与生产线上所生产产品和工序是否一致。
3-2.检查作业员的作业动作是否符合作业指导书。
3-3.检查以下各表格的使用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预测试不良品记录表作业指导书 X-R图端子机外模测试不良品记录表机器操作说明书 P-CHART图预测试设备效率表(端子机、成型机)设备每日保养卡外模测试外观检验不良记录表成型机操作规范员工技能卡成型机记录表4.巡回检验:4-1.检验员每两小时巡回检验一次,抽取各工序半成品50PCS进行检验,看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记录于IPQC记录表上,对各领班确认并执行矫正措施进行追踪记录。
4-2.检验员每隔半天或每次调试端子机模后,测量一次端子高度及铆合拉力,每次测量5PCS,并记录于端子铆合高度/拉力记录表上。
4-3.检验员每二小时记录成型机压力及温度于成型机检验表上,检验成型机温度和压力是否出现漂移现象。
5.异常反映及追踪:5-1.制程品质出现异常时,反映生产单位填写生产线问题反映单。
5-2.制程品质异常改正处理措施落实后立即追踪。
5-3.把追踪情况填入IPQC记录表。
5-4.每天填制P-Chart和X-R图。
5-5.每月根据产品品质情况,绘制柏拉图,并分析不良原因。
6.5S查核表记录。
7.每天上交前天各站DPM。
核准:审核:制订:。
1.目的制程产品的量测与监控,以验证产品符合要求。
2.范围凡本公司制程过程中产品均包括在内。
3.定义(无)4.权责4.1品质部:制程中产品的量测与监控。
4.2生产部:制程中首件产品的送检。
5.作业程序5.1制程产品检验采用首件检验和巡检方式。
5.2 首件检验5.2.1首件检验时机当生产线每日上班开机时、交接班时、不同批换料时、异常处理后。
5.2.1 外观、性能检验首件检验由IPQC按对应《产品工艺流程》中的要求逐一检验。
若发生不合格依《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理。
5.2.4检验记录首件检验结果记录于《首检记录表》中,需由IPQC确认结果。
若量测结果符合对应的要求,方可继续生产;若不能符合要求,则须调机或停线,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5.3制程巡检5.3.1巡检时机从生产线开机至产线全部停止生产的整个生产过程,IPQC必须全程在生产线监督指导生产,巡检项目为产线品质记录、量测。
5.3.2外观、性能检验外观、性能检验由IPQC按对应《产品工艺流程图》中的要求逐一检验。
若发现异常时立即通知产线组长和工程师,查找根本原因并改善,若无法当时现场改善需停线处理时巡检人员开立《异常处理报告》查找根本原因,记录于《制程品质检查记录表》巡检报告,并巡检人员及时通知生产与品质主管。
详见《不合格控制程序》。
5.3.3检验记录/频次IPQC每次检验外观抽检10PCS、功能检测5PCS,2小时巡检一次;每2小时在《制程品质检查记录表》记录一次品质状况。
5.4异常管控IPQC在制程巡检过程中发现如有因原材不良或机台、异常导致产品使用功能缺陷或严重影响产品外观时,需开立《异常处理报告》,并及时知会生产现场主管,要求生产人员停止生产进行改善,对己生产不良品要求生产人员进行隔离。
详见《不合格控制程序》。
6.相关资料6.1不合格控制程序6.2产品工艺流程7.表单7.1首检记录表7.2巡检记录表7.3异常处理报告。
产品(半成品、成品).3.2全检:对制程中的产品或产品的某些检验项目进行100%检验。
3.3巡检:指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进行随机抽样检验、确认。
4.职责4.1品管部4。
1.1 负责制程中产品外观、检验流程、检验标准、检验规范、检验站的编制和设置.4.1。
2 IPQC:负责对产品、物料首件确认的主导工作,并对产品首件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制程品质检控,品质异常之追踪与确认;主导不合格品或异常品管问题的提出、跟进、落实、效果确认.4。
1.3 FQC:负责制程中产品外观、产品指定项目的全检。
4.1.4 测试员:负责制程中产品接地、耐压、点亮的全检4。
2工程部4.2.1 参与新产品、试产、设计变更首件的确认,负责制程中产品电气、结构、功能、测试标准,品质异常、不合格品原因的分析及改善对策的提出。
4.2.2 负责制程中产品SOP的制定,工装夹具制作,工艺跟进改善,产能效率的提升,结构性能异常的跟进与落实。
4。
2。
3 负责制程中仪器、设备测试规范的制定;机器、设备、仪器、仪表、治夹具、工具运行状况的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转的巡视及日常保养工作监管。
4。
3 业务部:参与新客户第一次生产及客户要求变更后首次生产时首件的确认.4.4 生产部4。
4.1 负责首件的制作与送样确认,自验互检。
4.4.2 制程中5M1E 的落实及制造过程的监控,配合IPQC与PIE的工作;品质异常的受理与改善,改善对策的具体实施。
5.作业内容5.1生产、检验前作业准备5.1.1生产部门5。
1.1.1生产部门在开拉生产前进行自我核查,发现不合格品及异常,采取措施立即纠正,再行生产。
5.1.1。
2 生产部门开拉生产前需查核领用物料是否与制令工单相符,是否有相应的BOM、或样品,工作环境是否符合产品生产需求,各作业工站是否悬挂相应的SOP,人员对作业方法、产品品质是否清楚了解。
【首件确认报告】、【耐压/极性测试记录表】5。
1.1.3 机器、设备、作业工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风批、电批扭力设置是否正确符合作业需求.5。
制程品质检验规范文件名称: 制程品质检验规范文件编号: WI-022编写:审核:批准:更改履历表明确制程品质的检验方式和工作处理流程,确保制程品质检验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提高产品品质。
2.适用范围适用公司所有在生产过程的产品的控制。
3.职责分工品管部:负责所有在生产产品的首件检验和每天产品下机前的检查。
负责不良品的判定,督促相关方改善措施的制定、实施和跟踪验证、督促检验记录的落实,负责产品质量趋势统计、分析等工作;生产部:负责产品生产、机台在生产产品的巡回检查,负责生产异常的分析、改善落实;工程部:负责提供相关样品及其技术资料等,负责对产品生产、检测提供必要的支持。
4.工作内容制程品质的检验分为: 首件检查和工序检查。
4.1首件检验:4.1.1制程中,出现以下任一情形时,必须做首件检验,首件数量为: ≥3PCS /次a新产品投产;b转型/转线;c长时间未生产或重大工艺变更后的投产;4.1.2首件检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并需在实施检验过程中,应将检验内容及结果填写于《检验报告》上,首件确认合格后方可生产:a物料规格检查:要求产品所使用的物料符合《样品承认书》,没有错用物料;代用物料需经工程技术人员确认代用方可使用;b外观检查:要求产品外观应符合相应《制程检验缺陷判定标准》的要求;c功能特性检查:产品的基本功能特性应符合相应《样品承认书》的要求;d尺寸检查:产品的结构尺寸应符合《样品承认书》要求;4.1.3首件产品异常的处理;首件确认不合格时生产负责人必须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重新制样再行首件确认,如首件检验结果不合格未查明原因或查明原因暂时无法解决但不影响客户使用的情况下需进行量产的应经工程技术人员确认,并采取相关辅助措施如进行跟踪监控等措施后进行量产,品管部检验员应跟进量产实施情况。
4.1.4 首件检查结果判定: Ac=0 , Re= 1;4.2工序检验 :4.2.1工序检查实施1) 车间技术员和检验员应对每一产品上机后可能影响产品的每一流程做预防性的确认;2) 技术员在确认产品生产过程中应根据《样品承认书》、《制程检验缺陷判定标准》及其相关品质检验标准信息对每一机台的产品进行检验,巡检记录《机台巡检记录表》,巡检频率4H/次,每台要查检数量≥3PCS,记录一组数据。
制程检验规范-新
东莞市好发电器配件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制程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HF-WI-QC-004
作
业
标
准
书
版本第 A0版核准审核拟定发行日期年月日HU
1.目的
保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从物料投入至半成品生产直至包装入库前的各工序
3.权责
3.1.生产部---生产计划的执行,生产过程品质的保证
3.2.IPQC---监督各生产部规定制程检验工作的执行力度与品质统计控制
5.参考文件
6.相关记录
【IPQC巡检记录】
【成品抽检台帐】
【IQC进料检验报告】
【铬铁/锡炉温度点检表】
【外观、电性全检日报表】
文件发行修订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