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硬度指数)检验原始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1
小麦检验原始记录日期:2024年10月15日地点:XX省XX市农贸市场二、检验方法与仪器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小麦样品进行检验。
主要检测指标包括水分含量、杂质含量、脂肪酸值、蛋白质含量等。
使用的仪器包括水分测定仪、杂质测定仪、光谱仪等。
三、检验过程与结果1.水分含量检测对每个样品进行水分含量检测。
将样品放入水分测定仪中,按照说明书操作。
测定结果如下:样品1:13%样品2:14%样品3:12%样品4:13%样品5:14%样品6:12%样品7:13%样品8:14%样品10:13%样品11:14%样品12:12%样品13:13%样品14:14%样品15:12%2.杂质含量检测对每个样品进行杂质含量检测。
将样品放入杂质测定仪中,按照说明书操作。
测定结果如下:样品1:0.5%样品2:0.8%样品3:0.6%样品4:0.7%样品5:0.4%样品6:0.5%样品7:0.8%样品8:0.6%样品9:0.7%样品11:0.5%样品12:0.8%样品13:0.6%样品14:0.7%样品15:0.4%3.脂肪酸值检测对每个样品进行脂肪酸值检测。
将样品放入光谱仪中,按照说明书操作。
测定结果如下:样品1:2.5%样品2:2.3%样品3:2.6%样品4:2.4%样品5:2.5%样品6:2.3%样品7:2.6%样品8:2.4%样品9:2.5%样品10:2.3%样品12:2.4%样品13:2.5%样品14:2.3%样品15:2.6%4.蛋白质含量检测对每个样品进行蛋白质含量检测。
将样品放入光谱仪中,按照说明书操作。
测定结果如下:样品1:12%样品2:11%样品3:12.5%样品4:11.5%样品5:12%样品6:11%样品7:12.5%样品8:11.5%样品9:12%样品10:11%样品11:12.5%样品13:12%样品14:11%样品15:12.5%四、结果分析根据对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水分含量方面,样品的水分含量在12%至14%之间,符合小麦的标准要求。
1、目的:对小麦硬度指数测定仪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校验基准:标准样品。
3、环境条件:环境温度在18-25℃之间。
4、校准步骤:
1)、首先将仪器粉碎部分和称量部分连接起来,通电预热30 min。
2)、标准样品测试:
a)、称重:称取25.00±0.05g标准样品。
b)、接料斗和筛网座称质:打开粉碎室端盖,取出接料斗和筛网座称重,再将接料斗和筛网座对准凹槽装人粉碎室(双手握住接料斗和筛网座的两端,水平方向推进),合上盖拧紧螺母。
c)、样品粉碎:将25.00g标准样品倒人进料斗,盖上进料斗盖;按启动按钮,50S后仪器将自动停止;打开粉碎室端盖,双手水平方向拉出接料斗和筛网座,用清理刷顺着一个方向轻轻刷去筛网上物料和筛网座周围粘附物料,称重,打印结果计算。
d)、3)测试结果和标准值进行比较,二者差值小于≤1.5,仪器符合要求,粘贴绿色合格标识后可以继续使用,二者差值大于1.5,仪器需要进行调整或修理,调整或修理后,重新按照本规程校准,若依然不符合,按照《仪器设备管理程序》报废,粘贴红色停用标识。
4)、粘贴绿色合格标识或红色停用标识。
5、自校准周期:每年一次。
6、相关记录:《仪器设备内部校准记录》。
《小麦硬度测定——硬度指数法》国家标准编制说明(报批稿)《小麦硬度测定——硬度指数法》国家标准编制小组2007年8月15日1.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1.1 任务来源及协作单位根据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国粮办发[2004]90号文件,《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04年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通知》附件1,国家粮食局2004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第12项《小麦硬度》(编号20032333-T-449)制定本标准,由郑州工程学院(现河南工业大学)和无锡粮食机械厂负责起草。
1.2 主要工作过程本标准是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小麦硬度测定指标的研究及设备开发”〔项目编号2001BA512B06(02)〕的基础上立项的。
“小麦硬度测定指标的研究及设备开发”项目已于2003年7月12日通过国家粮食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国粮鉴字【2003】第004号)和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课题开发的小麦硬度测定仪也通过了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组织的综合性能评审。
接受编制标准的任务后,课题组组成了《小麦硬度测定方法及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编制小组并进行了分工,随着研究的进展,《小麦硬度》标准分为两个标准:小麦硬度测定方法标准和仪器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标准,河南工业大学主要负责硬度测定方法标准的编制工作,无锡粮食机械厂主要负责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标准的制定。
标准编制小组在“十五”课题的研究基础上,对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且在四家较大型的小麦粉厂和一家国家级质检机构以及九个收购现场进行验证,在验证的基础上,对仪器进行改进和定型,生产了10台新型样机,并作了测试,根据使用情况和测试的结果起草了小麦硬度测定方法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全国粮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粮油储藏及流通技术工作组于2004年11月28日在江苏无锡,组织有关专家对小麦硬度测定方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
编制小组对反馈意见进行了汇总,根据专家的意见,更改小麦硬度标准的名称为《小麦硬度测定——硬度指数法》和《小麦硬度测定仪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对《小麦硬度测定——硬度指数法》标准内容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形成了《小麦硬度测定——硬度指数法》标准送审稿。
硬度试验记录
试验概述
本次试验旨在测试不同材料的硬度,并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
试验设备
- 硬度测试机
- 试验样品
试验步骤
1. 准备试验样品,确保其表面平整且干净。
2. 将试验样品放置在硬度测试机的试验台上。
3.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和硬度测试机的参数。
4. 开始试验,根据硬度测试机的指示进行操作。
5. 观察试验过程中的变化,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6. 记录试验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和观察结果。
试验结果
根据试验数据和观察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不同材料的硬度有明显差异。
2. 根据测试机的指示,试样的硬度值分别为...
3. 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分析与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数据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所测试材料的硬度符合预期,可以满足设定的要求。
2.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
总结
本次硬度试验记录了试验过程和结果。
通过试验数据和观察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关不同材料硬度的结论。
注:以上记录仅为示例,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试验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