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粉检验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2
专用小麦粉行业标准(GB-93)2003-11-03 14:16:04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3年3月23日发布,1993-10-01实施[前言]为了节省篇幅,这是10个专用面粉标准的综合,下述标准是小麦专用粉都必须达到的,所以在此一并列出。
∴含沙量≤%0.02∴磁性金属≤0.003g/kg∴气味:无异味∴卫生指标:符合GB2715的规定[目录]面包用小麦粉饺子用小麦粉发酵饼干用小麦粉蛋糕用小麦粉自发小麦粉面条用小麦粉馒头用小麦粉酥性饼干小麦粉糕点用小麦粉小麦胚(胚片、胚粉)[面包粉SB/T 10136—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水分≤14.5%灰份(以干基计)≤0.60%≤0.75%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5.0湿面筋≥33%≥30%粉质曲线稳定时间≥10≥7降落数值250—350s[面条粉SB/T 10137—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水分≤14.5%灰份(以干基计)≤0.55%≤0.70%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0.0%湿面筋≥28%≥26%粉质曲线稳定时间≥4.0≥3.0降落数值≥200s[饺子粉SB/T 10138—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水分≤14.5%灰份(以干基计)≤0.55%≤0.70%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0.0%湿面筋28—32%粉质曲线稳定时间≥3.5降落数值≥200s[馒头粉SB/T 10139—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水分≤14.5%灰份(以干基计)≤0.55%≤0.70%粗细度全通CB36号筛湿面筋≥25—30%粉质曲线稳定时间≥3.0降落数值≥250s[发酵饼干粉SB/T 10140—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水分≤14.0%灰份(以干基计)≤0.55%≤0.70%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0.0%湿面筋24—30%粉质曲线稳定时间≤3.5降落数值250—350s[酥性饼干粉SB/T 10141—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水分≤14.5%灰份(以干基计)≤0.55≤0.70%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0.0%湿面筋%22—26粉质曲线稳定时间≤2.5≤3.5降落数值≥150s[蛋糕粉SB/T 10142—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水分≤14.0%灰份(以干基计)≤0.53%≤0.65%粗细度全通CB42号筛湿面筋≤22%≤24%粉质曲线稳定时间≤1.5≤2.0降落数值≥250s[糕点粉SB/T 10143—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水分≤14.0%灰份(以干基计)≤0.55%≤0.70粗细度CB36号筛通过率全通CB42号筛留存≤10.0%湿面筋≤22%≤24%粉质曲线稳定时间≤1.5≤2.0降落数值≥160[自发粉SB/T 10144—93]1.术语:自发小麦粉是一种以小麦粉为原料,添加食用疏松剂,不需要发酵便可以制作馒头(包子、花卷)以及蛋糕等膨松食品的方便食料。
新国标面粉标准一、面粉的分类和等级根据小麦粉的加工方式和质量特点,新国标面粉标准将小麦粉分为四类:特制一等粉、特制二等粉、标准粉和普通粉。
其中,特制一等粉和特制二等粉又分别称为“精粉”和“大路粉”特制一等粉是质量最好的面粉,其特点是加工精度高,蛋白质含量高,淀粉含量较低,灰分含量低,制成的食品口感细腻、精度高。
特制二等粉次之,但价格相对较低,适用于制作一般性的主食和副食。
标准粉和普通粉则适用于制作低档食品和副食。
二、质量指标新国标面粉标准规定了以下几个主要的质量指标水分:面粉中的水分含量应该符合国家标准。
如果面粉中的水分含量过高,会影响面粉的储存和使用效果.蛋白质: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是衡量面粉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新国标面粉标准规定,特制一等粉的蛋白质含量应在11%以上,特制二等粉的蛋白质含量应在9.5%以上。
灰分:灰分是衡量面粉中矿物质含量的指标。
新国标面粉标准规定,特制一等粉的灰分含量应在0.7%以下,特制二等粉的灰分含量应在0.9%以下。
粒度和颜色:面粉的粒度和颜色也是衡量面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特制一等粉应呈现为细粒忧,颜色为白色或乳白色,特制二等粉应呈现为较粗的粒状,颜色也为白色或乳白色。
三、检验方祛新国标面粉标准规定了面粉的检验方法,包括取样、样品处理、检验规则、结果判定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检验规则包括抽样方法、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判定规则等内容。
结果判定规则包括质量合格和不合格的判定标准和方法。
四、包装、储存和运输新国标面粉标准还规定了面粉的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
其中,包装应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材料制成,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重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名称和地址等信息。
储存时应将面粉放在阴凉、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地方,避免受潮、发霉、变质等问题。
运输时应采用干净卫生的运输工具,避免污染和损坏。
小麦粉国家标准(2006-11-08)2006年11月08日《小麦粉》(国家标准讨论稿)前言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是对GB 1355—1986《小麦粉》、GB/T 8607—1988《高筋小麦粉》、GB/T8608—1988《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LS/T3201~3208-1993的修订与合并。
本标准与GB 1355—1986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本标准的结构、编写规则及规性技术要素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性技术要素容的确定方法》进行修改;根据小麦粉的加工工艺和用途,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定等。
新增容: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表示面筋质量的指标─面筋指数;增加了检验规则、判定规则。
增加了对标志、标签的要求。
本标准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Codexstan 152—1985《小麦粉》(修订版1—1995)和欧盟关于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添加剂限制条目,修改了小麦粉脂肪酸值指标。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355-1978、GB 1355-1986。
小麦粉1.围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粉的质量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各类小麦为原料加工的小麦粉。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GB 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5492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 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T 5504粮食、油料检验小麦粉加工精度检验法GB/T 5505粮食、油料检验灰分测定法GB/T 5506粮食、油料检验面筋测定法GB/T 5507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法GB/T 5508粮食、油料检验粉类含砂量测定法GB/T 5509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磁性金属物测定法GB/T 5510粮食、油料检验脂肪酸值测定法GB/T 5511粮食、油料检验蛋白质测定法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0361谷物降落数值测定法GB/T 14608小麦粉湿面筋测定法GB/T 14614小麦粉吸水量和面团揉合性能测定法粉质仪法GB 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17109粮食销售包装LS/T 3702粮食包装面粉袋LS/T 6102小麦粉湿面筋质量测定法——面筋指数法ISO 5530-4小麦粉—面团物理特性第4部分:用吹泡仪测定流变学特性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gb1355小麦粉标准GB1355小麦粉标准。
GB1355是我国对小麦粉质量的标准规定,该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小麦粉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小麦粉行业的健康发展。
小麦粉是我国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食品原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小麦粉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GB1355对小麦粉的原料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小麦粉的原料主要是小麦,而小麦的品种、含水量、杂质含量等都会直接影响小麦粉的质量。
标准规定了小麦粉的原料应选择优质、无污染的小麦,并对小麦的品种、含水量、杂质含量等进行了严格限制,以确保小麦粉的质量符合要求。
其次,标准对小麦粉的加工工艺和质量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
小麦粉的加工工艺直接影响着小麦粉的品质,标准规定了小麦粉的加工工艺流程、设备要求、卫生条件等,以确保小麦粉在加工过程中不受污染,保持良好的品质。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小麦粉的质量指标,包括外观、色泽、脂肪酸值、面筋吸水量、面团发酵力等多项指标,以确保小麦粉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另外,标准还对小麦粉的包装、储存和运输进行了规定。
小麦粉的包装应符合食品包装的卫生标准,能够有效保护小麦粉不受污染,延长其保质期。
同时,标准还对小麦粉的储存条件和运输方式进行了规定,以确保小麦粉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潮、不受污染,保持良好的品质。
总的来说,GB1355小麦粉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小麦粉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小麦粉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保证小麦粉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小麦粉标准的重要性,加强对小麦粉生产和销售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小麦粉的质量安全,促进小麦粉行业的健康发展。
gb1355小麦粉标准中水分规定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014年12月5日发布的《GB1355-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小麦粉》中规定,水分是小麦粉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标准规定,小麦粉水分最大限度不得超过14%,膨胀率不得高于15ml/100g,湿润度和细面不得超过20ml/100g;小麦粉的水分和膨胀率应按本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测定,并符合以下要求:一、小麦粉水分:水分应按本标准第7.1节要求用干燥法测定,其最大限度不得超过14.0%。
二、小麦粉的膨胀率:应按本标准第7.2节要求用热气法测定,其最大限度不得超过15ml/100g。
三、小麦粉湿润度和细面:应按本标准第7.3节要求用水浸法测定,其最大限度不得超过20ml/100g。
四、小麦粉的水分比:应按本标准的第7.4节要求用比重法测定,其最大限度不得超过7.5。
小麦粉的水分是小麦粉制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决定着产品的视觉效果、口感特性和机械性能,还可以用来判断小麦粉的新鲜度、烘焙度和营养。
一般来说,小麦粉的水分越低,面粉膨胀性能越好,机械性能也越好,面团拉伸性也越强,质量越高。
另外,水分太高会影响小麦粉的整体表现和口感,使面团糊化,容易腐烂,颜色生锈,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因此,对于小麦粉的水分指标,非常重要,根据《GB1355-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小麦粉》,小麦粉水分最大限度不得超过14%,膨胀率不得高于15ml/100g,湿润度和细面不得超过20ml/100g,这些指标以及其他技术要求都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小麦粉的水分是控制小麦粉的质量的关键,可以说,水分是决定小麦粉质量的关键指标,因此小麦粉生产过程中应格外注意水分的控制,特别是在粉碎前的注意,以确保小麦粉的水分在规定的范围内,以此来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小麦粉水分是小麦粉质量控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小麦粉安全生产的关键,因此,小麦粉生产企业应遵守国家《GB1355-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小麦粉》的规定,严格执行小麦粉的水分规定,在小麦粉生产过程中妥善处理小麦粉水分,以确保小麦粉质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确保小麦粉安全。
小麦粉国家质量标准小麦粉作为我国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食品原料,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了保障小麦粉的质量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国家质量标准,对小麦粉的原料、加工、包装、储存等环节进行了规范,以确保小麦粉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达到食品安全的要求。
首先,小麦粉的原料要求严格。
国家质量标准规定,小麦粉的原料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小麦,禁止使用霉变、变质、有害物质超标的小麦作为原料。
此外,对小麦的加工工艺和生产环境也有严格的要求,要求生产企业必须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生产工艺要求,确保小麦粉的生产过程安全卫生。
其次,小麦粉的质量指标要求严格。
国家质量标准对小麦粉的品质、外观、色泽、气味、含水量、面筋品质、面粉加工品质等指标都有详细的规定,要求小麦粉在这些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小麦粉的品质稳定和安全性。
另外,小麦粉的包装和储存也有严格的要求。
根据国家质量标准,小麦粉的包装必须符合食品包装的相关标准,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包装上必须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等信息。
同时,小麦粉的储存环境也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储存,避免受潮、发霉等情况发生。
总的来说,小麦粉国家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保障小麦粉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加工、包装和储存小麦粉,才能保证小麦粉的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放心食用,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小麦粉质量标准,加强对小麦粉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国家标准的行为,保障小麦粉的质量安全。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小麦粉时,也应该注意查看产品的包装上是否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等信息,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食用小麦粉的质量安全。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可以确保小麦粉的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放心食用,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关注小麦粉的质量安全,让每一份小麦粉都是放心的食材,让每一顿饭都是安心的美味。
面粉检验报告
检验对象:某厂家生产的50kg包装的小麦粉
检验标准:GB/T 8967.3-2004《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加工助剂》和GB/T 19932-2005《面粉品质检验标准》
检验项目及结果:
项目指标要求检验结果
外观、色泽干净整齐、白度不低于75 通过
气味无异味通过
水分含量/% 不高于14.0不低于12.5 13.5
脂肪酸值/(mg/g) 不超过1.50 0.98
过氧化值/(meq/kg) 不超过10.0 5.2
蛋白质含量/% 不低于8.5 10.2
灰份含量/% 不超过0.5 0.3
筋力值湿基/抗拉 1.水分含量不超过14.0 %时,不低于30 N 2.水分含量在12.5 %—13.5 %时,不低于50 N 35 N
酸值/(mg KOH/g) 不超过0.2 0.1
碘值/(g/100g) ~ 13.5-15.0
水溶物挥发分 /(mg/g) 不超过0.05 0.02
菌落总数 /cfu/g 不超过1.0×105 5.0×104
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0.1MPN/g 未检出
检验结论:该批小麦粉符合GB/T 8967.3-2004《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加工助剂》和GB/T 19932-2005《面粉品质检验标准》标准要求,可以投入市场销售。
编制人:XXX检验中心
审核人:XXX检验中心
日期:2021年6月15日。
小麦粉国家标准(2006-11-08)2006年11月08日《小麦粉》(国家标准讨论稿)前言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是对GB 1355—1986《小麦粉》、GB/T 8607—1988《高筋小麦粉》、GB/T 8608—1988《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LS/T3201~3208-1993的修订与合并。
本标准与GB 1355—1986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本标准的结构、编写规则及规范性技术要素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修改;根据小麦粉的加工工艺和用途,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定等。
新增内容: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表示面筋质量的指标─面筋指数;增加了检验规则、判定规则。
增加了对标志、标签的要求。
本标准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 Codexstan 152—1985《小麦粉》(修订版1—1995)和欧盟关于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添加剂限制条目,修改了小麦粉脂肪酸值指标。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355-1978、GB 1355-1986。
小麦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粉的质量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各类小麦为原料加工的小麦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T 5504 粮食、油料检验小麦粉加工精度检验法GB/T 5505 粮食、油料检验灰分测定法GB/T 5506 粮食、油料检验面筋测定法GB/T 5507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法GB/T 5508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含砂量测定法GB/T 5509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磁性金属物测定法GB/T 5510 粮食、油料检验脂肪酸值测定法GB/T 5511 粮食、油料检验蛋白质测定法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0361 谷物降落数值测定法GB/T 14608 小麦粉湿面筋测定法GB/T 14614 小麦粉吸水量和面团揉合性能测定法粉质仪法GB 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17109 粮食销售包装LS/T 3702 粮食包装面粉袋LS/T 6102 小麦粉湿面筋质量测定法——面筋指数法ISO 5530-4 小麦粉—面团物理特性第4部分:用吹泡仪测定流变学特性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文件制修订记录1、质量指标2、检验内容质量指标中所包含的所有项目、包装3、检验方法3.1气味口味的检测3.1.1取少量试样,嘴对试样呵气,立即嗅辩气味是否正常。
3.1.2取试样放入密闭器皿内,在60~70℃的温水杯中保温数分钟,取出,开盖嗅辩气味是否正常。
3.1.3成品粮应做成熟食品,尝其味道是否正常。
3.2水分的测定按《水分的测定》的方法测定3.3粗细度的测定3.3.1原理样品在不同规格的筛子上筛理,不同颗粒的样品彼此分离,根据筛上物残留量计算出粉类粮食的粗细度。
3.3.2仪器和用具电动验粉筛:回转直径50㎜,回转速度260r/min,形状为圆形,直径300㎜,高度30㎜筛绢规格主要包括CQ10、CQ16、CQ20、CQ27、CB30、CB36、CB42等天平:分度0.1g其他用具:表面皿、取样铲、称样勺、毛刷、清理快3.3.3操作步骤3.3.3.1安装选择CQ20筛,用毛刷把每个筛子的筛绢上面、下面分别刷一遍,然后按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最下层是筛底,最上层是筛盖的顺序安装。
3.3.3.2测定从混匀的样品中称取试样50.0g,放入上层筛,同时放入清理块,盖好筛盖,按要求固定好筛子,定时10min,打开电源开关,验粉筛自动筛理。
3.3.3.3称量验粉筛停止后,用双手轻拍筛框的不同方位三次,取下各筛层,将每一筛层倾斜用毛刷把筛面上的残留物刷到表面皿中,称量上层晒残留物(m1),低于0.1g时忽略不计,合并称量由测定目的所规定的筛层残留物。
3.3.4结果计算粗细度以残留在规定筛层上的粉类占试样的质量分数表示。
X1=m1m×100X2=m2m×100式中x1、x2—试样粗细度(以质量分数表示),%m1—上层晒残留物质量,单位为克(g)m2—规定筛层上残留物质量之和,单位为克(g)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3.3.5结果表示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值不大于0.5%,求其平均数,即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国家标准】 GB 1355-1986 小麦粉标准GB 1355-1986《小麦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该标准于1986年颁布实施,适用于大米加工企业的小麦粉生产。
该标准主要包含了小麦粉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首先,标准对小麦粉的分类进行了界定。
根据小麦粉的加工工艺和品质特点,将其分为普通小麦粉、标准小麦粉和特种小麦粉三个等级。
普通小麦粉适用于大众消费,标准小麦粉适用于一般烹饪和烘焙,特种小麦粉适用于特殊用途,如面点、糕点等。
其次,标准对小麦粉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规定。
标准要求小麦粉应为无色或淡黄色粉末,无异味,不得有混杂物。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小麦粉的含水量、筛余物、面筋吸水量、面筋和面团的加工性能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要求旨在保证小麦粉的品质稳定和食品安全。
标准还对小麦粉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
包括含水量的测定、筛余物的测定、面筋吸水量的测定、面筋和面团加工性能的测定等。
这些试验方法的详细规定,旨在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此外,标准还对小麦粉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标准要求小麦粉的包装应符合食品包装的相关规定,标志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小麦粉的运输和贮存条件,以确保产品质量不受损坏。
总之,GB 1355-1986《小麦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该标准对小麦粉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该标准的实施可以保证小麦粉的质量和安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也为小麦粉生产企业提供了技术参考和质量控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