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制粉系统的改进方案与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228.61 KB
- 文档页数:5
某公司2×1025t/h锅炉制粉系统的改造方案探讨一、2×1025t/h锅炉制粉系统概述及存在问题某公司2×1025t/h锅炉制粉系统采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系统,每台锅炉配三台BBD4060型筒式钢球磨煤机,设计煤种为哈密烟煤。
然而这六台双进双出磨煤机自投产以来一直存在磨煤机出口温度偏低的情况,其原因是如果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各台磨煤机不同程度的会导致螺旋输送器端盖处的超温,严重时该处有烧红的现象,给电厂的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运行中不得不保持磨煤机出口温度在偏离设计值很低的工况下运行,导致磨煤机出力下降,制粉电耗、煤耗上升,且飞灰和炉渣含碳量偏大,锅炉效率下降,这一系列不利因素给电厂方面的生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锅炉对于火力发电厂的整体组成来说占有很大的比重,它对发电厂经济性、安全性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制粉系统又是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制粉系统的良好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咨询了磨煤机生产厂家,对磨煤机局部进行改造,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此种情况严重制约了锅炉效率、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电厂煤耗的降低。
此后,我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将此问题作为重点研究课题进行攻关研究,通过对大量该类BBD磨煤机的内部结构及运行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磨煤机改造的可行性方案,现将此方案的论证分析以及建议改造初步方案提出,希望通过本方案的技术改造,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从而提升锅炉效率,提高锅炉机组的经济性。
二、原因分析磨煤机出口温度的提升是我们要克服的关键问题,在调试期间,通过对磨煤机出口温度提升的实验以及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并结合该磨煤机的设计图纸,分析出以下原因:从落煤管下来的原煤散落到螺旋输送器的叶轮周围,原煤在螺旋输送器(见图1)的旋转推动下,大量的原煤被不断的送到磨煤机的筒体中,而部分原煤散落在螺旋输送器端板附近。
由于螺旋输送器挡板外段部在运行旋转过程中线速度比较大,这就加剧了端部的磨损,再考虑到磨煤机制造和安装时的累计误差,使得在螺旋输送器挡板的某个径向位置,与外壳体之间存在有较大的环状漏粉间隙,在原煤间以及螺旋输送器对原煤的挤压过程中,部分原煤被挤压进漏风间隙中,从环状间隙进入螺旋输送器端板与磨端盖间的腔体中慢慢沉积,并随着运行时间在这腔体中贴端盖板结,在机械旋转力的作用只留有一点动静结合面间的旋转间隙,在平时磨煤机出口温度偏低的情况下,摩擦产生的热量通过一次风和原煤的吸收,也能够达到散热平衡,基本维持磨煤机端盖处在不超温的情况下运行。
区域治理CASE燃煤锅炉制粉系统改造技术探讨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干利国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业原有的生产技术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对于燃煤锅炉制粉系统的改良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制粉系统中间仓储式和直吹式的性能,通过技术改造能够使其具有更强的可靠性,除此之外也能够使风烟系统和制粉系统的性能更加全面,更加适用于实际工作。
本文将从制粉系统改造之前的工作、改造的方案以及改造后的调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提升我国燃煤锅炉制粉系统改造的优良性。
关键词:燃煤锅炉;制粉系统;改造技术中图分类号:TK22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5-0188-0001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增多,煤炭市场的需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这其中锅炉燃烧煤炭制粉系统的改造也成为重要工作内容,其对于行业的发展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保证行业向着现代化水平发展的前提。
如何更好地将风烟系统和制粉系统进行合理的创新和改良,是所有煤炭工程人的研究重点,这也是保证该行业向着更好方向发展的基础,本文也将对此展开探究。
一、燃煤锅炉制粉系统改造前的准备工作(1)锅炉和煤的选择。
当我们在选择锅炉的时候,应该选择熟悉的生产厂家生产的锅炉,因为与这样的生产厂家联系比较密切,对于其资质和生产质量都有足够的了解。
煤炭的选择同样如此,如果能够与长时间合作的煤炭供应商进行合作,就能够有效保证煤炭的质量。
除了以上两点,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煤炭的发热量,要符合实际的制粉需求,锅炉的承热能力也要符合实际的制粉需求,这样就能够选择合适的锅炉和煤炭[1]。
(2)校核计算工作。
现在我们要进行的工作是对锅炉进行改造,改造之前的数据应该进行核算,这样才能够与改造之后的数据在进行对比,这也是我们判断改造后的性能是否比改造之前要优越的基础[2]。
校核计算工作不只是计算相应的设备,各种数据收集也是对整体情况的一个了解。
例如在进行某一锅炉改造的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其现有性能是否与实际生产之前的性能具有较大差别,如果具有较大差别,是因为使用年限比较久,还是因为最初的生产质量就没有达到工作的需求,如果我们可以对这些进行清楚的核算,就有利于制粉系统改造工作进行。
电站锅炉制粉系统运行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一. 制粉系统的出力制粉系统的出力必须随时与锅炉的负荷要求相匹配,同时要根据机组负荷的高低选择合适的运行磨煤机的数量,保证制粉系统的出力能满足负荷变化的要求。
同时制粉系统的运行方式还应充分考虑燃烧稳定、汽温控制等的需要。
磨煤机在不同条件下,磨制不同煤种的出力是不同的。
在燃用设计煤种,入磨煤粒度为35mm,出口煤粉细度R90=18%时,每台磨煤机的保证出力为57.67t/h,在磨损中后期,5台磨的总出力不小于锅炉B-MCR工况燃煤量的110%。
影响制粉系统出力的主要因素有:1.入磨原煤的水分对磨煤机出力影响大的水分主要是原煤的外水分。
外水分高,无论对磨制、煤粉的输送及入炉后的着火都不利。
外水分增大,提高了对磨煤机干燥出力的要求,若进入辗磨区的煤水分太大,会使煤粒在受辗磨后,难以脱离辗磨区,即出现“粘板”现象,从而使磨煤机的出力大大下降。
2.原煤的可磨性系数可磨性系数表征了煤被磨制成煤粉的难易程度。
磨煤机的制粉出力随着煤的可磨性系数的下降而下降,本工程使用的磨煤机的设计出力是指磨制设计煤种淮南烟煤(其可磨性系数为50)时的磨煤机出力。
3.入磨煤的粒度一般情况下,入炉煤的粒度对磨煤机的出力影响不大。
但当入磨煤的粒度超过一定的界限,这些过大煤粒会被辗辊“推开”,无法“咬入”磨制成煤粉,同时过大煤粒还会造成一部分煤层失去被辗磨的机会,从而使磨煤机的出力下降。
4.煤粉细度磨煤机出口煤粉细度通过出口分离器的叶片角调节。
出口煤粉要求越细,则磨煤机的回粉量越大,增加了磨盘上煤层的厚度。
而磨煤机的加载力则是与给煤量成正比的,与磨盘煤层厚度无关,即碾磨力在一定给煤量条件下是不变的。
而相同辗磨力作用下,磨盘上煤层厚度越在,其磨制煤粉的效率就越低。
总之,对出口煤粉细度要求越高,则磨煤电耗将大大增加,并导致制粉出力的降低。
由于出口煤粉细度还影响到燃烬程度、燃烧效率以及结渣程度,需要通过试验确定燃用某煤种时的经济细度。
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优化调整措施摘要:当前我国的火力发电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支柱,人们日常的生活中,火力发电厂的存在不可或缺。
火力发电厂在进行发电过程,主要是通过对煤炭资源的消耗来产生动能,再将动能通过机械设备运行形成机械能,机械能再转为电能,以满足社会用电的需求。
火力发电的过程对能源的消耗量极大,因此也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产生一定的冲突,通过对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再整合锅炉制粉系统自身特性的情况下,提出了有效的优化调整措施,希望能够给发电厂的正常运转提供一些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运行优化现阶段,我国火力电厂已经成为了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火力电厂在发电时,主要以消耗煤炭资源产生动能,之后再通过机械设备的生产形成对应的机械能,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
火力发电厂在发展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何优化火力电厂锅炉制粉系统,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已经成为了电力行业在发展时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一、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的原理某锅炉采用正压直吹式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
原煤资源由输煤皮带运送置于原煤储仓,原煤由称重式皮带给煤机输送进入到磨煤机,磨内完成干燥与研磨;研磨后风、粉混合物再输送进入静态分离器分离操作,不合格煤粉又重回磨煤机再次磨制,研磨合格后一次风携带煤粉通过粉管进入炉膛燃烧。
涉及物质性质、能量转化为煤炭燃烧、高温烟气的热传递与热能转变机械能。
(1)煤炭燃烧。
制粉系统的运行需要在锅炉炉膛中投入煤炭,再对煤炭进行不断燃烧反应产生热能,持续的热能产生才能保证电力生产可以持续顺利进行,从而对电能产量及电能质量进行提升。
(2)高温烟气的热传递。
锅炉炉膛中煤炭资源经过燃烧,其中的杂质与煤炭物质会在氧气当中反应,形成高温烟气。
制粉系统中的磨煤机运行期间产生大量热量,为保证系统顺利运行下去,通过锅炉的屏式过热器结合内水冷壁进行运行控制。
“W”型火焰锅炉燃烧调整及制粉系统优化W型火焰锅炉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锅炉设备,其燃烧调整和制粉系统优化是确保锅炉正常运行和提高燃烧效率的关键。
首先,燃烧调整是调整燃烧过程中的气体流动和燃烧稳定性,以保证锅炉的正常工作。
可以根据燃烧特性和气体流动情况来调整燃烧器的喷嘴大小和位置,以确保燃料和空气的均匀混合,并使燃烧稳定。
同时,通过调整风门和引风机的风量,可以控制燃气在炉膛中的分布,确保加热表面的均匀受热,防止局部过热和腐蚀问题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通过检查燃烧过程中的烟气成分和温度来判断燃烧是否正常,如果存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燃烧器和风门的参数,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
其次,制粉系统的优化对于保证锅炉的燃烧效率和节能也非常重要。
制粉系统主要由磨煤机、输送设备和分输器等组成。
优化制粉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磨煤机的选择和调整:选择适合燃烧器和锅炉特性的磨煤机,保证煤粉的细度和干燥度。
调整磨煤机的转速和进出料口的开度,控制煤粉的产量和质量。
2.输送设备的优化:确保输送设备的输送能力和稳定性,避免煤粉堵塞和泄漏。
定期检查和维护输送设备,清除堆积在输送管道中的煤粉和杂物。
3.分输器的优化:分输器能够控制煤粉的分配和注入方式,优化分配比例和注入位置,避免煤粉集中燃烧和石英挂灰的问题。
通过燃烧调整和制粉系统的优化,可以提高W型火焰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热效率,减少燃料的消耗和排放物的产生,实现更加清洁和高效的能源利用。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火焰锅炉设备,确保各部件的正常运行和完好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最后,加强操作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煤粉锅炉制粉系统运行及优化方法分析摘要:时代在飞速前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在进步。
在经济发展中,煤炭作为我国的重要的能源消费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随着电力行业以及大型工矿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有关煤炭的实际消耗量也随之日渐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用价格相对较低的煤炭,但是此类煤炭的挥发成分含量相对较高,极易在燃烧过程中出现爆炸和自燃等状况,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十分严重的设备损坏与人员伤亡等方面的问题。
基于此,需深入研究分析锅炉制粉系统事故的原因,同时提出积极对应的合理改进措施,减少出现安全事故的频率,提高设备的整体安全运转率与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煤粉;锅炉;制粉系统;优化方法引言速磨辊式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冷一次风机系统存在出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针对锅炉效率的理论计算以及对制粉系统详细的优化对比试验,着重对磨煤机出力、煤粉细度、风煤比、磨煤机出口温度、制粉系统漏风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和论证总结。
研究结果表明:负压直吹式漏风率太高不经济,而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优化后使锅炉效率提高至93.71%。
采取相应调整措施后,磨煤机出力显著提高,制粉系统带负荷能力大幅增加。
一、影响煤粉锅炉制粉运行的因素(一)磨煤机的通风量磨煤机筒内的实际通风工况,往往会对煤在筒体内延长度方向分布于磨煤处理带来的影响。
因此在磨煤机内部的钢球也会沿着度的方向逐渐均匀分布开来,一旦通风量比规定参数相比较小,煤粉则会集中到筒体的进口位置,通风量过大,会令研磨分煤粉过粗。
(二)筒内钢球磨煤机电耗在磨煤机的内部被磨成封装之后,即可进行干燥作业,对磨煤机来说,此阶段只包含干燥处理与磨煤出力。
一般状况下,磨煤机出力的设计主要是依照煤炭的实际可磨参数进行的,如果工作燃料出现了任何的变化,煤质的可磨系数同样会随之出现变化,继而对磨煤机的实际出力状况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主要故障的可能原因分析与排查(一)风煤比控制不当风煤比是通过一次风压测量值来判断与调控的,风压测量装置对风煤比控制准确与否至关重要。
煤粉锅炉制粉系统优化运行分析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煤炭作为了能源消费的主要资源,在中国经济发展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以来,由于能源行业和一些大型工矿企业的发展,许多公司选择了更便宜的煤炭。
然而,这些煤大多具有高度挥发性,可能会引发自燃和爆炸等严重事件。
因此,有必要分析锅炉制粉系统事故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性。
关键词:煤粉锅炉;制粉系统;优化运行引言高速滚筒采煤机正压直吹一次风机系统存在出力不足的问题。
因此,在锅炉效率理论计算与制粉系统详细优化对比试验的基础之上,分析总结了制粉系统中磨机出力、煤粉细度、风煤比、磨机出口温度和漏风量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负压直吹漏风率过高,不经济,正压直吹制粉系统的优化使锅炉效率提高到93.71%。
采取了相应的调整措施之后,磨煤机出力明显得到提高,制粉系统负荷能力明显也提高。
1制粉系统概述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燃煤锅炉部分。
原煤粉磨干燥是系统满足燃烧要求的主要活动,其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煤炉的安全。
目前,锅炉制粉市场上有两种类型:中间储存和直吹。
前者将装载的煤储存在中间仓中,并向锅炉输送足够的煤;后者不用于中间储存,而是在蒸馏干燥后将现有原煤直接送入熔炉。
与防尘防爆系统相比,中间存储系统中的管道往往呈角度,这可能会增加灰尘的沉积。
因此,市场上普遍使用直吹。
2 锅炉制粉系统煤粉燃爆事故的致因分析2.1安全防护设施的缺失和失效安全防护设备是保证锅炉制粉系统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一些锅炉制粉系统存在安全防护设施不足的问题。
例如,在制粉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中,一些企业没有考虑煤炭燃烧爆炸的危险,没有安装必要的防爆措施,或者现有的防爆措施不足以满足制粉系统的实际需要。
此外,一些企业对安全防护设施投入不足,也会导致制粉系统防爆能力不足。
安全防护设施的失效也是煤粉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如果安全防护设施的维护不到位,日常检查不及时进行,或者由于使用寿命到期,设备老化等原因导致设备性能降低,那么,制粉系统的安全性能就会受到影响。
锅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方案
锅炉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其正常运行对于生产及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及发挥其最佳性能,对锅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方案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锅炉绩效评定是评估锅炉在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耗、操作、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绩效情况。
通过对锅炉的评定可以知晓它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建立持续改进方案是为了不断提高锅炉的性能、效率和可靠性,并保障其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和环保标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管理:加强锅炉安全运行管理,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 节能降耗:对于现有的锅炉系统,提高其热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物质成本。
同时,引进新的节能设备,提高锅炉的效率和效益。
3. 环保控制: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环保法规,加强污染控制和排放治理,在政策上和技术上双管齐下,实现减排目标。
4. 运行监测: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锅炉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来确定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和优化。
5. 周期性检查:确保锅炉在长期运行中的工作状态,对于需要更换的零部件及时地更换,对于需要维护的部件及时的进行保养,以确保锅炉的正常工作状态。
6. 人员培训:对于锅炉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让他们了解锅炉的运行原理和规范操作,进一步提高锅炉的安全运行水平。
总之,进行锅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方案是锅炉运行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只有不懈地持续改进,才能实现锅炉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锅炉制粉系统的改进方案与评价
孙颖颖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摘要:目前,我国多数电厂采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种类繁多。
其中双进双出磨煤机正压直吹式系统因具备煤种适应性强和延迟时间短等优点,风扇磨煤机直吹式三介质干燥系统因具备防止爆炸和降低NOx生成等优点都得到广泛使用。
本文在这两种制粉系统的基础上,综合两者优点,考虑到制粉系统的经济型、安全性和环保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制粉方案——双进双出磨煤机直吹式三介质干燥系统。
关键词:双进双出球磨机;正压直吹式;三介质干燥
Abstract:The majority of our power plant adopt the positive pressure direct blowing pulverizing system,they have a wide range at present.The double inlet and double outlet coal mill positive pressure direct blowing type system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al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short delay time,and the fan mill direct blowing type three medium drying system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eventing explosions and reducing the NOx production and they are widely used.In 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these two kinds of coal pulverizing system,the comprehensive two advantages,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ulverizing system economy,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t puts forward a new milling scheme--double inlet and double outlet coal mill direct blowing type three medium drying system.
Key words:double inlet and double outlet ball mill;positive pressure direct blowing type;three dielectric drying
中图分类号:TK-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制粉系统可以分为直吹式系统和中间储仓式系统两种。
直吹式制粉系统是指,煤在磨煤机中磨成煤粉后直接将气氛混合物送入锅炉去燃烧的制粉系统。
而将煤磨制成煤粉后先储存在煤粉仓中,煤粉通过给粉机后与热空气混合,形成气氛混合物,再送入锅炉去燃烧的制粉系统称为中间储仓式系统。
直吹式制粉系统的制粉量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等于锅炉的燃料消耗量,也就是说制粉量是随着锅炉负荷的变化而改变的。
直吹式制粉系统可以分为正压系统和负压系统两种。
目前,
国内多数电厂采用正压直吹式系统。
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的优点有:系统简单,设备部件少、投资少,占地小,维护量小;运行电耗低;风机叶轮无磨损,检修量小;通过控制给煤量可控制制粉出力,利于实现燃水比的自动、精确控制调节;爆炸危险性小等。
但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缺点也不容忽视:运行工况直接影响锅炉的运行工况;漏入系统的风量为零,排烟热损失小,引风机电耗小;正压运行易造成污染,必须采用密封系统;响应负荷变化滞后性大,较慢;磨煤机检修时影响锅炉出力,故要求储备系数大,台数多。
综合现有制粉系统的利弊分析,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制粉系统——双进双出磨煤机直吹式三介质干燥系统。
1双进双出磨煤机直吹式三介质干燥系统的工作原理
图1双进双出磨煤机直吹式三介质干燥系统
1——锅炉;2——空气预热器;3——送风机;4——给煤机;5——下降干燥管;6——磨煤机;7——粗粉分离器;8——锁气器;9——一次风机;10——二次风机;11——燃烧器;
12——风量测量装置;13——密封风机;14——除尘器;
15——冷烟风机;16——吸风机
双进双出磨煤机直吹式三介质干燥系统采用热风、高温炉烟和低温炉烟混合物作为干燥剂,分离器和磨煤机可以组成一体成为整体布置系统,也可以分开布置,成为分体布置系统,如图1所示。
原煤由原煤仓经给煤机进入混料箱,被旁路风预干燥后,经中空轴进入磨煤机研磨。
一次冷、热风和高、低温炉烟混合后,经容量风挡板进入磨机,将煤粉吹出,并与旁路风混合后,由煤粉分离器进入炉膛燃烧。
由于该系统没有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的粉仓,系统大为简化。
磨煤机的出力完全由通过磨煤机的容量风、一次风和高低温炉烟决定,因而对负荷的响应迅速,可以达到快速升降负荷的能力,尤其是一次风对机组出力的影响十分明显。
磨煤机的桶体又具有一定的储粉能力,即使断煤也基本能支持20分钟左右的用粉量。
2双进双出磨煤机直吹式三介质干燥系统的优点分析
采用双进双出磨煤机直吹式三介质干燥系统综合了现有的双进双出磨煤机正压直吹式系统和风扇磨煤机直吹式三介质干燥系统的优点:
2.1双进双出的球磨机
双进双出的球磨机可以磨制坚硬、腐蚀性强的煤,煤种适应性强。
该种球磨机对煤中的杂物不敏感,工作的可靠性高,可用率高,事故率仅为1%,而且维护费用低,维护简单。
筒体采用两端进煤和两端出粉,是筒体的利用率高,比相同容积的磨煤机占地少、出力大、电耗低、噪声小、适用于大容量机组。
在负荷变化时,双进双出的球磨机可以迅速反应,当负荷变化率超过20%/min时,自然停滞时间仅为10s左右。
另外,该种球磨机在运行时储粉量大,低负荷时通过增加风量可以保持风粉比不变,出力稳定,负荷变化时,既可以全磨运行,也可以半磨运行,并可以磨制混合物料,灵活性高。
2.2直吹式三介质干燥系统
所谓三介质干燥是用热风、高温炉烟和低温炉烟的混合物作为干燥剂。
采用炉烟和热风作干燥剂使干燥剂中氧浓度降低,有利于防止发生爆炸。
同时,热风和炉烟的混合物作为一次风进入锅炉可以降低燃烧区域的温度,防止炉内结渣并减少NOx的生成。
更重要的是在原煤水分较大时,在不改变风量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调节高、低温烟气的比例满足干燥煤的需要。
3结论
本方案是在现已经投入运行的双进双出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和风扇磨煤机直吹式三介质干燥系统的基础上改进所得,煤种适应性强,可以磨制挥发分低的无烟煤。
且系统备用容量小,随负荷变化时迟延时间段,有利于防止爆炸和减少NOx的生成,使得该种制粉系统在投入运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型、安全性和环保性。
参考文献
【1】樊泉贵主编.锅炉原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2】李洪浩。
双进双出磨煤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北京:中国电力教育,2011。
锅炉制粉系统的改进方案与评价
作者:孙颖颖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刊名: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LiLun Yan Jiu
年,卷(期):2012(17)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sjsllyj20121703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