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大自然的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5
大自然的启示的例子1、鸟儿的翱翔:鸟儿在空中翱翔的样子,把一个重要的启示给了我们:我们应该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被惧怕和担心牵制住,坚持到最后,总有一段路是朝着我们的梦想的。
2、海豚的守护:海豚是最有礼貌的海洋生物,它们总是给予渔夫们最大的帮助,甚至在捕鱼失败的时候,它们也能带给渔夫们希望,从而给与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应该像海豚一样,友善、热情、乐于助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应该像海豚一样,伸出援手,帮助他人。
3、鱼儿的活跃: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湖泊中活跃,把一个重要的启示给了我们:我们应该明白,在逆境中,活力与活泼是必要的,只有勇敢面对挑战,才能获得成功,而不是消极地坐以待毙,放弃抗争。
4、老鹰的捕食:老鹰可以在空中高速飞行,它们把一个重要的启示给了我们:我们应该学会在工作中保持快速的反应力,不要因为犹豫而错失机会,而要把握住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5、蝴蝶的翩翩:蝴蝶从一片茂密的绿叶中翩翩起舞,把一个重要的启示给了我们:我们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垂头丧气,而要学会从失败中学习,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断提升自己。
6、鹿的视野:鹿可以看得远,它们把一个重要的启示给了我们:我们应该学会把自己视野扩大,不要被眼前的事物牵着走,而要着眼于未来,勇敢地去追求更高的目标,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7、蜻蜓的飞行:蜻蜓在空中飞行,它们把一个重要的启示给了我们: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不要被原地踏步,而要勇敢地去挑战自我,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8、蚂蚁的勤劳:蚂蚁是一种勤劳的动物,它们把一个重要的启示给了我们:我们应该勤奋努力,不要懒散,要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9、蜘蛛的编织:蜘蛛能够编织出一张精美的网,它们把一个重要的启示给了我们:我们应该学会思考,在做重要决定时,要仔细斟酌,不要贪图一时的利益,而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
10、海鸥的抗争:海鸥能够在大风中坚持不懈地飞行,它们把一个重要的启示给了我们:我们应该学会抗争,不要被挫折和困难击垮,而要积极地面对挑战,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地努力,奋斗,取得更大的成功。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词语盘点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
店铺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词语盘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词语盘点扫:(sǎo)扫地扫兴 (sào)扫帚扫把【近义词】灾难──灾害剧烈──猛烈改观──改变启示──启发枯枝烂叶──枯枝败叶美滋滋──乐滋滋【反义词】宽敞──狭窄洁净──肮脏增强──减弱剧烈──和缓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课文“打扫”森林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护林工人只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把灌木统统砍光,把杂草统统除尽,连地上的枯枝烂叶也不放过。
森林面貌顿时改观了:林子里又宽敞又洁净,连一根杂草也没有。
林务官看着,心里美滋滋的。
不想森林却从此遭了殃(yāng)。
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pú)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sào)帚(zhǒu),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枯枝败叶,看起来是脏东西,其实,它们腐(fǔ)烂之后,变成了腐殖质,能增强土壤(rǎng)的肥力。
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
矮树丛也是许多动物栖息的地方。
森林里的灌木和野草多了,昆虫、鸟类、兽类也就多了。
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像甲虫和毛毛虫吃树叶、嫩枝,而鸟儿在矮树丛里营巢,捕食森林里的害虫。
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把野草锄了,鸟儿飞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chěng)凶啦。
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
人类的老师人类自古就想能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dàzìrán de qǐshì大自然的启示yìmínɡ佚名“dásǎo ”sýn lín“打扫”森林cïnɡqián,dãɡuïyǒu ɡâlín wùɡuün,ɡünɡshànɡrân,jiùxiàle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yídào mìnɡlìnɡ:bǎsýn lín “dásǎo ”ɡün jìnɡ。
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hùlín ɡōnɡrãn zhǐhǎo zhào zhe tüde mìnɡlìnɡqùzuî,bǎɡuàn mù护林工人只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把灌木tïnɡtǒnɡkǎn ɡuünɡ,bǎzácǎo tïnɡtǒnɡchújìn,lián dìshànɡde kūzhÿ统统砍光,把杂草统统除尽,连地上的枯枝làn yâyþbúfànɡɡuî。
sýn lín miàn mào dùn shíɡǎi ɡuün le:lín zi lǐ烂叶也不放过。
森林面貌顿时改观了:林子里yîu kuün chǎnɡyîu jiãjìnɡ,lián yìɡýn zácǎo yþmãi yǒu 。
从引号说开去——“打扫森林”课堂教学记录
(2007-04-03 20:52:07)
转载▼
一读导语,弄清学习任务。
1自由朗读导语,一边读一边想,学习本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做上记号。
2交流:①默读下面这篇课文,说一说其中每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②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它抄下来。
二初读课文: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解决问题,并在书上作适当的批注、勾画。
三交流。
1什么是打扫。
(1)借助字典,弄清题目“打扫”森林中引号的作用:有特殊的含义。
(2)在课文里,“打扫”有什么特殊含义呢?①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来。
②交流:这里的“打扫”指“护林工人只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把灌木统统砍光,把杂草统统除尽,连地上的枯枝败叶也不放过。
”
2 林务官的做法给森林带来了什么后果呢?
(1)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2)抽学生读。
(3)吃、咬、钻、毁能不能够交换顺序,为什么?
3 林务官原本是一片好心,为什么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1)齐读5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为什么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3)再默读课文,想想林务官的做法是怎样破坏生态平衡的,你能用第5自然段中的一些例子来说一说吗?
四自己的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林务官下令“打扫”森林,结果破坏了生态平衡,把森林给毁了。
五你从中受到那些启发?
六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句子后面。
《人类的老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说说第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能从课外学找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知道学生说说三——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激发主动探索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齐读:7.人类的“老师”)。
课文中所说的人类的“老师指的是谁呢?
二、精读指导
1.大家的回答都不够完整,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好这个问题吗?打开书本,从课文中找一找。
(1)学生速读课文后,指名回答。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板书:种种生物。
(2)齐读第七自然段
(3)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交流:(从“种种生物知道了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
)
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吗?
(4)齐读。
过渡: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这一点?
(5)第二自然段:“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鱼类一种。
”
a.男生齐读。
b.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
)
2.为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呢?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1)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笔在书上划出原因。
而努力探究其中深刻的科学原理,为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学到这儿,你认为,人类真正的“老师”应该是谁呢?
2、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启发?
2.我想,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积极探索,一定会探知道真知的秘密。
四、作业设计
1、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搜集有关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制作小报。
板书设计:
人类的“老师”
细心发现↑不断探索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