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1
- 格式:ppt
- 大小:758.50 KB
- 文档页数:8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元素周期律是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它是按照原子核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等规律性的变化,将元素有序地排列在一起的表格,可以为我们理解和记忆元素的性质提供便利。
下面将介绍高一化学中与元素周期律相关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将元素排列在一起的表格。
它由横向的周期和纵向的族组成。
周期代表着元素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能级,而族代表着元素原子核外层电子的数量。
二、元素周期表的周期规律1. 周期规律:元素周期表的横向周期呈现出一些规律性变化。
原子半径随周期增加而减小,电离能、电负性和原子的氧化态也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这些规律的存在,使我们能够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其性质。
2. 原子半径的变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因是电子层不断填充,核电荷也逐渐增加,吸引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因是电子层增加,外层电子与原子核的吸引力减小。
3. 电离能的变化:从左到右,原子的电离能逐渐增加,即元素更难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从上到下,原子的电离能逐渐减小,即元素较容易失去电子。
4. 电负性的变化:从左到右,原子的电负性逐渐增加,即元素更容易接受电子形成负离子;从上到下,原子的电负性逐渐降低,即元素较不容易接受电子。
三、元素周期表中的主要族元素周期表中的主要族包括:1. 碱金属族:位于周期表的第一组,具有非常活泼的金属性质,易与氧气和水反应。
2. 碱土金属族:位于周期表的第二组,比碱金属更活泼,但比较稳定。
3. 铁系过渡族:位于周期表中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机械性能和催化性能。
4. 卤素族:位于周期表的第七组,非常活泼,常以阴离子形式存在。
5. 惰性气体:位于周期表的第八组,具有极低的反应性,稳定性极高。
四、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元素性质预测: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预测其一些基本性质,如电子亲和力、电离能等。
高一化学期末---知识点复习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⑴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②周期序数== 电子层数主族的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2)周期表的结构短周期(一、二、三周期)(元素种类2、8、8)周期长周期(四、五、六、七周期)(元素种类18、18、32、26)元素周期表结构主族(1、2、13、14、15、16、17列),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A表示。
副族(3、4、5、6、7、11、12列),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B表示。
族零族(18列)第VIII族(8、9、10列)注意:①0族不是主族,第VIII族不是副族②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③过渡元素: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
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所以又把它们叫做过渡金属。
④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ⅢB族,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族是ⅣA族。
(3)在下面的元素周期表中标出:各族的族序数、每一周期起止元素的原子序数、镧系和锕系的位置。
画出主族的边界、过渡元素的边界、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例题:1.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可能是( B )A.0族 B.主族 C.副族 D.Ⅶ族2.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X:Y:3.判断:87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116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4. 某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D )A.只可能是x+1 B.只可能是x+1或x+11C.可能是 x+2 D.可能是x+1或x+11或x+255. A、B为同主族的两元素,A在B的上一周期,若A的原子序数为n,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 D )A.n+8B.n+18C.n+32D.n+20二、碱金属元素⑴碱金属元素包括;⑵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由钠钾分别与氧气与水反应得出)①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化合价都是。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一、什么是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是第二大械分类法,是按元素原子序数重复排列的律性现象,指某一行或列元素的元素性质呈现的一定的重复性的械种规律,
称为元素周期律,也叫周期性规律。
二、元素周期律的规律
1、元素周期律的原理: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元素原子内最外层能够电子
数从上到自然相对次序逐次增加,以及同一属中原子半径逐次减小的
原理来探索它的规律。
2、外层电子数增加:当元素原子往右移动时,同一行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都会逐次增加,因此,任何排在这一行中的元素都有着增加的趋势,所以同一行的元素的性质也会增强。
3、原子半径减小:当元素原子往下移动时,同一型的元素原子半径也
会逐次减小,这样一来,任何排在这一列的元素都有着强化的趋势,
所以同一列的元素的性质也会减弱。
4、周期性影响:由于元素周期性律的存在,元素离子们根据原子序数
进行排列,一旦发生反应,也会随着周期的变化而产生相似的反应。
三、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用于确定物质性质:可以根据元素周期律确定某一种物质的性质,
进而了解其用途。
2、预测物质的反应:当物质发生反应时,可以根据元素周期律来分析
两种反应物的性质,从而预测出反应产物及用量。
3、为药物研发提供理论指导:有了元素周期律,可以根据元素周期性
律来设计合适的生物活性物质,为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四、总结
元素周期律是一种元素性质呈一定的重复性规律的现象,是金属和非
金属材料分类的基础,用于预测物质反应,同时也可以指导药物开发。
对于高中生来说,元素周期律是一个有趣而重要的课题,所以要把它
牢记在心,加深理解。
高一化学每日一练(元素周期律)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IA族的所有元素
2. 已知a X m+和b Y n+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等于()
A.b+m+n
B.b+m-n
C.b-m+n
D.b-m-n
3. 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
1
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4.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B 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C 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D 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2。
高一化学知识点:元素周期表高一化学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2、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二二质子数+中子数:A==Z+N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二、元素周期律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七大方法助你告别化学“差生”一.尽快去找化学老师,让他告诉你以前学过的关键知识点,在短期内掌握,目的是能够大致跟上现在的教学进度,以听懂老师讲授的新知识。
要想进步,必须弄清楚导致化学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常用的几个公式、概念没记住,还是很重要的几个基本解题方法不能熟练应用,或者是以前的一些重点知识没有理解透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