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广场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8.02 MB
- 文档页数:54
成都地铁天府广场车站地下空间利用实例姓名:学号:天府广场站位于成都市天府广场东广场内,天府广场处在成都市商业文化的中心,是成都市标志之一,是反映成都市风貌、成都市市民精神面貌以及旧都市的建设特色的窗口。
这里,由于地处成都市南北轴线上的人民南路和贯穿成都东西走廊的蜀都大道的交叉点上,广场四周被各种功能的大型公共建筑围合、道路发达。
其中:主要建筑在广场北侧有四川省展览馆和标志建筑——毛泽东主席巨幅雕塑像,以及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机械厅,广场东侧有成都锦城艺术宫、仁和春天百货大厦,广场南侧有成都市第一百货大楼、新华广场,广场西侧有清真博物馆。
主要道路在广场北侧有蜀都大道人民路段,南侧有东西御街,东西两侧有连接人民路和东西御街的疏散机动车道。
因此,天府广场人流集中,车流密集。
有近10多条公交线从此通过。
另外:根据规模设想,天府广场将综合利用地下空间来连接四周的大型公共建筑,形成地面、地下一体的商贸开发地下空间。
沿人民东、西路下有埋深近6m的地下污水管和其他电缆隧道。
成都市地铁1号线将从广场北端横跨入人民东路,经天府广场东侧后南跨东御街,车站设于天府广场东广场下。
地铁2号线从广场西侧的人民西路进入天府广场后从东御街向东。
地铁1号线、2号线将在天府广场内交汇形成换乘。
入口及通道设备用房运营管理用房辅助用房非付费区付费区风道及风亭他附属建筑售检票区站台乘客集散区自动扶梯及楼梯其他公用设施其他乘客服务设施在广场入口的设计上,该下沉广场开口为两大四小六个洞口组成的环洞口,由玻璃制成的透明雨篷将这六个洞口完全覆盖,只要靠近雨篷,立即就能看到地铁地下四层空间。
天府广场站地下负一层是公共交通集散和商业空间,负二层是商业空间以及停车场,负三层是地铁一号线的站台,负四层是地铁二号线站台。
成都地铁天府广场明挖车站土建工程,起讫里程为YDK8+882.653~YDK8+990.400,长107.747米,车站底板均在地下二十米以下,地质为密实卵石层,地下水丰富。
天府广场设计方案
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市金牛区,是该区的主要商业中心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升天府广场的形象和吸引力,在设计方案中,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天府广场的设计应注重独特性和创意性。
建筑外立面的造型可以采用现代的线条和独特的形状,突出广场的时尚感和现代感。
同时,可以在广场周边设置一些艺术装置或雕塑,为广场增添一份艺术氛围。
其次,天府广场的设计应注重功能性和便利性。
首先,可以设置一些室内和室外的休闲区域,供人们休息和交流。
另外,广场应设置一些公共设施,如洗手间、饮水机等,方便人们在购物和娱乐过程中解决生活需求。
此外,天府广场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以在广场周围种植一些绿植和花草,营造一个绿色的环境,提供一个舒适和健康的氛围。
同时,可以利用太阳能和雨水收集系统,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水资源的浪费。
最后,天府广场的设计还可以考虑与周边地区的文化和历史相结合。
可以在广场周围设置一些文化展示区,展示成都的历史和文化,吸引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
另外,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览等,进一步提升广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天府广场设计方案应注重独特性、创意性、功能性、
便利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和文化融合。
通过这些设计,相信天府广场将成为成都市金牛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吸引更多的人们来到这里购物、休闲和交流。
天府广场设计方案1. 项目简介天府广场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标志性城市广场。
该广场始建于2007年,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是成都市中心的核心区域之一。
天府广场周边有众多商业、文化、娱乐设施,是成都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场所。
为了提升该广场的形象和功能,特制定了该设计方案。
2. 设计目标本设计方案的目标是将天府广场打造成为一个城市里程碑式的地标性广场,提供各类活动和休闲娱乐场所,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和度假。
3. 设计理念本设计方案以“现代、绿色、互动”为设计理念,注重融入自然环境和现代建筑元素,营造出具有现代都市感的广场空间,同时增加互动性,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和娱乐设施。
4. 主要设计内容4.1 景观设计在天府广场的中心核心区域设计了一个大型喷泉,喷泉通过现代科技实现音乐水舞,并可根据不同场合进行灯光调整,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周边增添了绿植景观和休闲座椅,使广场呈现出浓厚的自然氛围,并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
4.2 商业设施在广场的四周设置了多层商业综合体,包括高档购物中心、餐饮、娱乐设施等。
商业综合体建筑采用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与广场景观相协调,并为广场带来了商业活力和便利。
4.3 文化展示区在广场的一侧设置了文化展示区,包括城市艺术展示和历史文化陈列。
在该区域增设了开放式的剧场和舞台,以方便举办各类文化演出和艺术展览。
4.4 休闲娱乐设施为了提供更多的娱乐选择,广场还增加了多个儿童游乐区、健身区和运动场地。
为了与城市的文化和历史相呼应,游乐区和健身区的设计将局部引入成都特色元素,使游客和市民在娱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成都的文化魅力。
5. 设计效果预期通过本设计方案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提升天府广场的形象和知名度,使其成为成都市的地标性建筑;•丰富广场的功能,提供各类活动和娱乐设施,增加游客和市民的参观和度假需求;•营造出现代都市感的广场空间,吸引更多人群前来休闲娱乐;•增加绿色景观和休息座椅,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增加文化展示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引入成都特色元素,让游客和市民感受到成都的文化魅力。
天府广场商业运营方案一、市场分析1.1 市场背景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是成都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地段之一。
该地区商业氛围浓厚,人流密集,是各种商业品牌和企业争相进驻的热门地段。
1.2 竞争分析天府广场周边的竞争对手主要有太古里、IFS、王府井等大型商业综合体。
这些商业中心都拥有着高品质的商业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对于天府广场的商业运营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1.3 消费人群分析天府广场周边的消费人群主要包括各类白领人士、商务人士和购物休闲的居民。
这些人群以年轻化、时尚化为主,对于商品品质、购物体验和时尚潮流有着较高的需求。
1.4 行业发展趋势当前,随着科技和信息的发展,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和消费习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线上消费和线下体验相结合成为了未来商业发展的趋势。
因此,未来天府广场商业运营需要更加注重线上线下融合、用户体验和智能化发展。
二、商业运营策略2.1 品牌定位天府广场商业运营的品牌定位应该是以时尚、高品质和个性化为主,尤其是注重跨界融合、创新突破和文化内涵。
通过引进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和设计师品牌,打造成为一个国际级的时尚购物中心。
2.2 商户引进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天府广场应该积极引进一些具有品质和个性的商户,包括高端服饰、美妆护肤、餐饮美食等,打造成为一个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2.3 活动策划定期举办各种有吸引力的活动和促销,如时装秀、品牌发布会、厨艺大赛等,吸引更多的人流和提升用户粘性,增加用户的购物体验和消费欲望。
2.4 会员管理建立完善的会员体系,通过会员积分、促销折扣等方式,激励会员消费,增加回头客和忠诚度,提升商业运营的效益。
2.5 综合体验加大对公共服务和设施的投入,包括停车场建设、便民服务、智能化设备等,提升商业中心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口碑。
2.6 互联网+商业加大对互联网+商业的力度,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引入线上购物、线下体验的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链接和资源整合,提升用户购物体验和便利性。
空间活力的表达——以成都天府广场为例宋平田瀚元郝汗青胡琪曼【摘要】摘要:本文阐述空间活力表达所影响的关键因素——空间与尺度对比、易达行与可辨认性、公共活动设施数量、环境质量标准,并通过结合成都天府广场分析其空间的活力表达。
【期刊名称】城市地理【年(卷),期】2015(000)016【总页数】1【关键词】关键词:空间活力;表达;关键因素;天府广场1.天府广场现状天府广场,位于成都的心脏地带。
天府广场的平面是一个八卦太极飞鸟图,广场整体被中间的曲线平均的分为了两个部分,局部下沉的广场位于广场东侧,而西侧则是用于观赏性的音乐喷泉,广场的正中是古代蜀国的吉祥物太阳神鸟图案。
天府广场的地下一层是商场和文化中心,地下二层为停车场,地下三层为地铁站和变电站。
整个广场的地面景观通过中轴线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大部分是下沉广场,其他部分是由各种高低不同的灌木和乔木和亲水景观组成。
2.空间活力的表达相关要素分析活力这一要素被作为是衡量一个城市公共空间是否有活力的指标。
所以要让一个公共空间充满活力和正能量,就必须要让这个空间充满安全感和吸引力,同时能够为行走在此空间的主体(人)提供必要的基础公共设施,让人能够停留驻足或者发生相应的活动。
本文从广场空间与尺度、易达性与可辨别性、混合使用功能与空间人流密度分布、公共基础设施数量、环境质量标准这些方面进行分析[1]。
2.1空间与尺度。
公共空间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
天府广场一直以来就被誉为天府之国,孕育着一股浓烈的精神与内涵,身处其中将会感受到那种强烈的蜀国文化,那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油然而生,充分的体现了空间所特有的场所精神。
广场尺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空间的界定,它同时也会影响到空间活力的表达,天府广场空间尺度有点偏大,影响到了自发性活动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空间活力的表达。
2.2可达性(易达性)与可识别性。
天府广场,北侧紧邻人民东路和人民西路以及人民中路,东侧则是顺城大街,西侧为东城根街,南侧则为东御街和西御街和人民南路,周边都是公交车站的枢纽换乘点,同时天府广场四周还有可以自行车通行的道路,可达性相当好。
中国近现代以人为本的设计案例摘要: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概述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定义2.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重要性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中国的历史渊源二、中国近现代以人为本的设计案例1.上海展览中心2.北京大兴国际机场3.成都天府广场三、案例分析1.上海展览中心的设计理念及特点2.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设计理念及特点3.成都天府广场的设计理念及特点四、结论1.中国近现代以人为本的设计案例的启示2.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正文: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概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将人的需求、情感和体验放在首位的设计方法。
它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实现人与空间的和谐共生。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仅是现代设计的趋势,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在中国,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传承。
从古代的宫殿建筑、园林设计,到现代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随着中国近现代设计的快速发展,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得到了更加深入的贯彻和实践。
二、中国近现代以人为本的设计案例1.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展览中心是中国近现代以人为本的设计案例之一。
这座建筑位于上海市中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功能,成为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上海展览中心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的需求和体验,以其开阔的广场、优美的园林、现代化的展览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愉悦的参观环境。
2.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中国近现代以人为本的设计案例之二。
这座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之一。
大兴国际机场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其便捷的交通组织、舒适的候机环境、高效的行李处理系统,为旅客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3.成都天府广场成都天府广场是中国近现代以人为本的设计案例之三。
这座广场位于成都市中心,是成都市的政治、文化、商业中心。
天府广场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以其开阔的空间、丰富的绿化、完善的功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宜人的休闲环境。
对天府广场及其周边建筑群设计的一些思考摘 要:本文通过对天府广场及其周边建筑群现有设计从空间布局、文化体现、实体要素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天府广场设计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天府广场 设计分析 设计创新1. 天府广场及其周边建筑群基本情况1.1 地理位置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市的城市正中心,其形式及其在成都的地位与北京天安门广场相似。
它是成都城市交通的枢纽,是市民休闲、娱乐、集会、游览的重要场所,也是成都展示文明精华、城市个性和独特魅力的第一窗口。
1.2历史背景与发展沿革如今天府广场的所在区域在近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中,一直都是蜀国皇城的一部分,1970年“皇城”的护城河被填平用以修筑地下防空工事,老皇城遭到破坏。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老皇城区域修建了布局状若“忠”字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和巨型毛主席塑像,并形成了如今广场的雏形,被称为人民南路广场。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社会经济有了迅速发展,随着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广场的建设问题被提上了日程。
1997 年2 月市政府批准成立“成都市人民南路东西广场改造建设指挥部”, 对人民南路东西广场进行拆迁, 拆除了广场两侧的民居,中心广场得以扩建。
2001年就新天府广场方案向全球招标设计,最终法国设计单位AREP 公司的“太极广场”方案被采纳。
2007年新的天府广场修建竣工。
图2:天府广场演变示意图天府广场1.3广场布局与周边建筑分布从平面空间来看,天府广场整体呈现一个“太极”图案布局,太极图曲线将广场自然分为两部分,东广场为一个下沉式广场,西广场为一个喷泉景观,中间是太阳神鸟图案,东西广场都以太极鱼眼的雕塑作为核心,四角配有绿地。
从立面空间来看,天府广场为平面和下沉混合式的立体式广场。
地下一层为商场和文化中心,包括地下购物中心;地下二层为停车场,与周边大厦相联通,是成都市面积最大的地下停车场;地下三层为地铁站和变电站。
天府广场周边建筑布局基本如下图所示。
广场简析——成都天府广场调研刘晓辰(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06级城市规划)前言城市广场作为为市民提供公共生活的开敞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它由广场实体及人们在广场上的行为活动两部分组成。
优秀的城市广场设计不仅具有一定的可识别性,还体现在功能与空间的统一,能够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创造高品质的空间从而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
本文试图以成都市天府广场为例,主要从广场实体和人的空间行为需求两方面来简析城市广场的一般特征,探讨城市广场的空间及使用的问题。
三 广场类别 按广场的性质和功能来分,城市广场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纪念广场、休闲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和综合广场等。
天府广场是由多条干道交汇所形成的广场,也是公交、地铁换乘的重要节点,所以交通功能显著。
同时天府广场还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去处,在地下二层完成店铺招商后,将具备一定的商业功能。
所以天府广场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质的广场。
按广场的等级来分,城市广场可分为城市中心广场、城区中心广场街道广场和社区广场。
由天府广场的区位和性质可见天府广场为典型的城市中心广场。
按广场的平面形态来分,城市广场可分为规则的几何形广场、不规则的几何形广场和组合型广场三类。
天府广场基面形态为倒角矩形,边界鲜明,轴线明确,是典型的规则的几何形广场。
一 交通区位交通区位对于城市广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广场的性质等级以及主要功能。
对于一般的广场而言良好的交通的可达性都是必要的,它与广场的品质一起决定了广场的使用效率。
天府广场位于四川省会成都的中心,是成都城市交通的枢纽,区位优势显著,是展示成都文明精华、城市个性和独特魅力的第一窗口,是体现成都城市精神和“创佳”的形象标志,也是市民休闲、娱乐、集会、游览的重要场所。
天府广场交通便利,可达性好,有16、26、38、47、61、61A 、62、104等多路公交在此设有站牌。
即将修成的地铁一、二号线也在天府广场地下三四层设有站台。
成都天府广场规划设计分析报告系别:班级:指导老师:成都天府广场规划设计分析报告引言: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 人流会聚的地方, 而且也是历史文化的融合, 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
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 让人留恋, 它就要有具有魅力的广场。
因此, 规划设计好成都天府广场, 对提升成都城市形象尤为重要。
关键字:天府广场,规划天府广场面积为88368平方米,位于成都市区中心。
广场西面的皇城清真寺年轻而又古老,因为在广场修建之前它已存在数百年,1997年,这一伊斯兰教堂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广场北面是四川美术馆;正北是省展览馆;广场东面的锦城艺术宫曾经是西南最大的艺术殿堂。
紧邻的人民商场是全国著名的商场之一。
天府广场为平面和下沉混合式的广场,属于立体式广场。
地下一层建为商场和文化中心,包括一座地下购物中心。
地下停车场建在地下二层,与天府广场周边大厦相同,是成都市面积最大的地下停车场。
地下第三座将建成地铁站和变电站。
天府广场是成都市中心的以交通休闲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的规则形态的立体式广场。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成都天府广场的规划设计:1.形象规划历史上的蜀地皇城是成都的核心地区,在原址上建成的天府广场也继承了这一点。
新建成的天府广场有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景点“太阳神鸟”,和“太阳神鸟”类似的,是广场四周壮耸环立的十二灯柱(文化图腾柱),目的是要展示蜀文化十二体系。
十二文化柱由”水润天府“、“和谐天使”、“天下名城”、“古蜀文明”、“智慧诸葛”、“仙源故乡”、“文宗在蜀”、“锦城丝管”、“川肴百味”、“科教华章”、“巴蜀红潮”、“民族花灿”十二大方面组成,还配置了展示十二大体系的艺术雕塑。
广场在种种细节上,展示巴蜀文化的神韵。
2.生态规划成都天府广场绿化面积达到了1.8万平方米,种植了大量的草坪和低矮花木,整个绿化地呈现出了“疏林草地”的视觉效果。
而广场四周,人行道外侧的绿化带则种植着一片片蓝天竺等灌木和地被植物,看上去非常漂亮。
地域性文化广场规划设计探析——成都天府广场为
例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文化交流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广场设计规划更加强调人文关怀和生态环保,对文化、历史等元素的渗透、融合和展示也越来越重要。
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代表,天府广场作为成都的城市名片之一,规划设计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成都天府广场的规划设计进行探析,探讨当地地域文化对广场设计的影响,探究如何将当地特色文化与现代城市化结构相融合,以及如何满足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1)成都天府广场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2)成都地域文化对天府广场规划设计的影响和融合;
(3)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研究;
(4)成都天府广场规划设计的探析和展望。
2.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对天府广场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文献收集和整理。
(2)实地调查法:对天府广场周边环境、当地特色文化等进行实地考察和探访。
(3)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成都本地情况,探讨适合当地土壤的规划设计思路。
四、预期研究成果
从成都天府广场规划设计的视角出发,探究当地地域文化、公共空间设计理念和方法的融合,以期为今后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理念和发展趋势,从而推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改善。
成都天府广场-贝聿铭封刀”十年之后亲自指导的第一个设计方案成都天府广场-贝聿铭封刀”十年之后亲自指导的第一个设计方案成都天府广场贝聿铭封刀”十年之后亲自指导的第一个设计方案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会聚的地方,而且也是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
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就要有具有魅力的广场。
因此,规划设计好成都天府广场,对提升成都城市形象尤为重要。
一、建设成都天府广场的由来及规划设计的范围1、建设成都天府广场的由来成都天府广场,过去称人民南路广场。
建设天府广场问题由来已久,不仅是建国以来成都市早期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几届政府的共同夙愿,但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而未能付诸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社会经济有了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天府广场不仅是广大市民的殷切期望,而且具有相当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为此,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将天府广场建设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1997年2月21日市政府批准成立“成都市人民南路东西广场改造建设指挥部”,对人民南路东西广场进行拆迁,面积达9万平方米,形成现在的广场规模和草坪,为建设创造了条件。
1999年10月26日市政府调整建立“成都市天府广场建设指挥部”,具体组织协调建设工作。
怎样建设广场,规划设计是重要的一关。
时任成都市市长王荣轩批示:“要建成一流的广场,请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主设“。
为落实王市长的批示,下大力量邀请贝聿铭主持设计,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1999年5月通过新加坡杰盟建筑师事务所向贝聿铭表示,成都市诚挚邀请贝氏主持天府广场总体规划和成都博物馆建筑设计。
1999年12月以成都市政府名义邀请贝氏兄弟来蓉考察、商谈,经多次承件联系、沟通,1999年5月30日至6月2日,贝定中、贝礼中一行四人到成都实地考察、踏勘,对成都和天府广场的印象很深,很感兴趣,双方签订了“天府广场总体规划和成都博物馆设计意向协议书”,随即整个规划设计问题开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