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凿岩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350.50 KB
- 文档页数:2
凿岩机各部件介绍凿岩机是一种用于凿岩和破碎岩石的工程机械设备。
它由各种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凿岩机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
第一部分:主体结构凿岩机的主体结构包括机架、凿岩臂、凿岩锤和液压站。
机架是凿岩机的整体支撑结构,它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高强度的冲击和振动。
凿岩臂是连接机架和凿岩锤的部件,它能够使凿岩锤在三维空间内进行凿岩动作。
凿岩锤是凿岩机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液压系统提供的动力实现岩石的破碎。
第二部分: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是凿岩机的动力来源,它由液压泵、液压缸和液压管路等部件组成。
液压泵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液压缸是液压系统的执行机构,通过液压力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运动。
液压管路则起到传递液压力和控制液压流量的作用。
第三部分:控制系统凿岩机的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气控制柜、控制按钮和传感器组成。
电气控制柜是控制凿岩机运行的中枢部件,它接收和分配电力信号,实现对凿岩机各个部件的控制。
控制按钮位于操作台上,用于控制凿岩机的启停、凿岩锤的升降和凿岩臂的伸缩等操作。
传感器用于监测凿岩机的工作状态,如温度、压力和振动等参数。
第四部分:附属设备凿岩机还配备了一些附属设备,如液压管夹、岩石抓钳和岩石抓斗等。
液压管夹用于固定液压管路,防止其在工作时摆动或脱落。
岩石抓钳和岩石抓斗则用于抓取和搬运岩石,提高凿岩机的作业效率。
总结:凿岩机的各个部件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凿岩和破碎岩石的任务。
机架、凿岩臂和凿岩锤构成了凿岩机的核心结构,液压系统提供了动力支持,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凿岩机的精确控制,而附属设备则提高了凿岩机的作业效率。
通过合理配置和运用这些部件,凿岩机能够在工程施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凿岩机的工作原理
凿岩机是一种用于岩石开采或建筑工程中的重型机械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效电动机驱动:凿岩机通常由强大的电动机提供动力。
电动机通过转换电能为机械能,驱动凿岩机进行工作。
2. 节能液压系统:凿岩机的液压系统负责控制其运行和工作过程。
其中包括侧推装置、刀盘驱动、控制阀等。
液压系统以更高效的方式控制凿岩机的运行,节省能源和提高工作效率。
3. 刀盘机构:凿岩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是刀盘。
刀盘由刀盘凿岩机构成,它通过旋转或移动来对岩石进行凿削或开采。
刀盘上通常设置有多个钎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换。
4. 冲击与破碎技术:凿岩机利用冲击和破碎技术对岩石进行破碎和开采。
通过刀盘上的钎具对岩石进行冲击和打击,使岩石断裂并被剥离。
5. 支护与运输系统:凿岩机在开采岩石或建设隧道时,需要对开采面进行支护,并将开采出来的岩石及时运出。
凿岩机通常配备有支护与运输系统,以确保工作场地的稳定和岩石的顺利运输。
气动钻机工作原理
气动钻机是一种利用气体动力实现钻孔的工具。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排气阀控制气体的流动,进而转换为动力。
具体的工作步骤如下:
1. 气源供给:将气源(通常是压缩空气)通过气管连接到气动钻机的气动系统。
2. 安装钻头:将需要使用的钻头安装在气动钻机的钻头夹持装置上。
3. 排气阀控制:通过控制排气阀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气体的流动。
当排气阀关闭时,气源供给的高压气体无法排出,形成高压区域。
4. 钻孔操作:当排气阀打开时,高压气体会迅速排出,产生气动力。
这个气动力会被传递到钻头上,使钻头旋转。
同时,钻头的切削部分也会进入工件,完成钻孔操作。
5. 冷却润滑:在钻孔的同时,气动钻机通常会喷洒一些冷却润滑剂,以降低钻头和工件的摩擦,减少摩擦热量的产生,并且冲洗掉钻孔过程中产生的切屑。
通过循环以上步骤,气动钻机可以连续进行钻孔操作。
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维护方便等优点,适用于一些需要移动和灵活操作的场合。
气动钻原理
气动钻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的钻孔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建
筑工程、矿山开采等领域。
它具有结构简单、动力强劲、使用灵活等特点,因此备受工业界的青睐。
那么,气动钻的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气动钻的结构。
气动钻主要由气动马达、转子、齿轮箱、钻头等部件组成。
气动马达是气动钻的动力源,它将压缩空气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转子旋转。
转子通过齿轮箱传动,最终驱动钻头旋转,完成钻孔作业。
其次,气动钻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气动马达将压缩空气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当
压缩空气进入气动马达时,气动马达内的叶片开始旋转,推动转子旋转。
转子的旋转通过齿轮箱传动到钻头,使钻头产生旋转运动,完成对工件的钻孔作业。
在这个过程中,气动钻的工作效率高,能够快速完成钻孔作业。
此外,气动钻的工作原理还包括气动系统和传动系统两个方面。
气动系统是指
气动马达、气压控制装置等部件组成的系统,其作用是将压缩空气引入气动马达,提供动力源。
传动系统是指转子、齿轮箱、钻头等部件组成的系统,其作用是将气动马达产生的动力传递到钻头,完成钻孔作业。
总的来说,气动钻的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通过气动马达将压缩空
气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驱动钻头旋转,完成钻孔作业。
气动钻具有结构简单、动力强劲、使用灵活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气动钻的工作原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气腿式凿岩机工作原理当凿岩机启动之前,高压气体经柄体顺序地通过操纵阀导入气室,由碟式配气阀先后交替地将气体导进缸体的前后腔,由此推动活塞作高速往返动作,工作的余气由消声罩排出。
一、活塞的冲、回程运动原理气体通过操纵阀的孔道,进入柄体气室,经棘轮孔的通道,进入阀柜气室,当阀与阀柜闭合时,气体通过阀套的导孔进入缸体的后腔,推动活塞前进形成冲击行程。
当活塞的前端面越过排气口时,缸体的前腔气体受活塞压缩形成气垫,即时气压随之增高,将前腔被压缩的气体顺导程孔回到配气阀的后气室,这时活塞继续前进,气压随着逐渐增高,迫使阀片前移趋势,当活塞的后端面越过排气口时缸体后腔的气体便从排气口排出,后腔的气压突降,于是后气室的压强推动阀前移,即时阀与阀套闭合,切断缸体后腔的气路,瞬间活塞冲击钎杆、冲程结束,开始回程。
当阀与阀套闭合后,切断气体通往缸体后腔气路,气体沿着阀的外圆与阀柜之间的间隙进入后气室,顺着导程孔进入缸体前腔,推动活塞后移,开始回程运动,当活塞的后端面越过排气口时,缸体后腔的气体受活塞压缩形成气垫,气压随之增高,迫使阀片后移的趋势,当活塞的前端面越过排气口时,即排气缸体前腔的气压突降,于是缸体后腔的气室压强推动阀后移,阀与阀柜闭合,回程结束,开始冲程。
二、钎杆的回转原理钎杆的回转是活塞的回程过程中产生的。
活塞大端内装有螺旋母,与活塞结成一体。
因螺旋棒的大端部位设一个逆止机构,靠棘轮爪与棘轮的咬合,螺旋棒的齿形与螺旋母的齿形配合,只限螺旋棒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故不能逆转,在活塞冲向钎杆的过程中,由于螺旋齿的作用,螺旋棒只作顺时针转动,在回程的过程中,逆止机构的作用使螺旋棒不能逆转,而活塞此时作逆时针转动,由转动套传给钎杆,完成钎杆的运转动作。
三、冲洗凿岩孔在凿孔过程避免产生岩石粉尘对人体的危害,该机设有洗尘水路系统。
凿岩时顺钎杆将水注入岩孔底,岩石的粉尘与水混成泥浆,顺钎杆排出岩孔外。
本机采用气水联动,当开动机器时,气体从柄体的气室导孔进入注水阀的前端,克服了注水阀后弹簧的压力,将注水阀向后推移,开启水路,此时,水经水针导入钎杆直到岩孔底,完成洗粉排尘的目的。
气动凿岩机结构设计摘要凿岩机械是矿山采掘、建筑、工程建设等领域应用广泛的工程机械。
随着冶金、建筑、水利、电力、交通及国防等部门的发展,要求矿山机械行业提供大量优质高效的矿山机械设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矿山工人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成本。
故凿岩机的设计、生产和管理方式都必须进行改革和钻研,从凿岩机的结构、凿岩效率和使用寿命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引导技术创新和满足广大市场需求。
尽管世界凿岩机技术有很大发展,但在我国其主导产品几十年来没有大变化。
我国大量的中、小型矿山及一般工程施工中仍普遍使用能耗高,破岩效率低,易损零件多,寿命低,噪音高,劳动强度高的手持式气动凿岩机。
在这种背景下,用气腿式风动凿岩机替代传统的手持式凿岩机能明显提高凿岩的作业效率,显著降低能耗,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迅速提高我们在凿岩和工程施工上的装备技术水平。
本文在整体分析了气动凿岩机的结构基础上,分别对凿岩机的冲击配气机构、转钎机构、排粉机构、推进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而后又对这几个机构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析和设计。
在设计中,本文重点的是设计气动凿岩机的总体结构,其包括:冲击配气机构的设计;转钎机构的设计;排粉机构的设计。
最后根据所设计的气动凿岩机的各个结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画出其装配图和部分典型零件图,然后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其结构原理,对本次设计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加深,达到设计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凿岩机,冲击配气机构,转钎机构,排粉机构,设计IABSTRACTDrilling machinery is mine min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areas such as engineering machinery. As metallurgy, construction, water conservancy, electric power, transporta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 development, require mining machinery industry to provide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and high-efficiency mining machinery equip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abor productivity, improve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mine workers,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So the drill design,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and reform must be applied to study, from the structure of the rock drill, drilling efficiency and service life, etc, was studied to guid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meet the market demand. Although the rock drill technology has great development, but its leading products for decades in our country have no big change. A large number of medium and small mines in our country and the general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still widely used in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low efficiency of rock fragmentation, quick-wear part, low service life, high noise, high labor intensity of the hand-held pneumatic rock drill. In this context, the place of traditional jap gas leg type pneumatic rock drill can obviously increase the drilling efficiency,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on, quickly improve our equipment in drilling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pneumatic rock drill,valve-train respectively the impact on the rock drill brazing mechanism, the mechanism,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feed mechanism is illustrated, and then to the several institutions for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and design.In the design, this paper is to design the general structure of the pneumatic rock drill, which include: the impact of valve-train design; Turn brazing mechanism design; Mechanism of the powder.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pneumatic rock drill, using computer aided design software to draw the assembly drawing and parts of typical parts diagram, then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study, understand its structure principle, the results of this design to further consolidate deepen,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design.Keywords: Drill,Valve-train impact,Turn brazing mechanism,Row powder agencie,design气动凿岩机结构设计目录第1章绪论 (1)1.1 概述 (1)1.2 气动凿岩机的发展 (1)1.2.1 气动凿岩机的发展简史 (1)1.2.2 凿岩机的研制现状 (4)1.3气动凿岩机分类与应用 (4)1.3.1 气动凿岩机的分类 (4)1.3.2 气动凿岩机的组成 (6)1.3.3 气动凿岩机应用范围 (7)1.4气动凿岩机的基本构造 (7)1.5气动凿岩机的设计 (9)1.5.1 设计气动凿岩机的基本要求 (9)1.5.2 气动凿岩机的结构设计 (10)第2章气动凿岩机冲击及其配气机构设计 (11)2.1冲击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 (11)2.1.1 冲击配气机构动作原理 (12)2.2冲击配气机构的设计 (12)2.2.1 凿岩机的冲击机构 (12)2.2.2 凿岩机的配气机构 (14)第3章气动凿岩机转钎机构设计 (18)3.1转钎机构的工作原理 (18)3.2转钎机构的设计 (19)3.2.1 内回转转钎机构 (19)3.2.2 外回转转钎机构 (21)第4章气动凿岩机排粉机构设计 (23)4.1排粉机构的设计及其动作原理 (23)4.1.1 冲洗机构 (23)4.1.2 强吹风路 (24)第5章气动凿岩机性能参数的计算 (25)5.1计算公式推导与计算 (25)结论 (35)参考文献 (36)致谢 (37)附录Ⅰ (38)第1章绪论1.1 概述目前煤矿巷道掘进工艺有钻(眼)爆(破)法和掘进机法两种。
凿岩机工作原理与结构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7655型凿岩机的配气、转钎、排粉和气腿工作原理。
了解FY一200A型注油器的自动注油原理。
熟悉各部构造。
二、实验原理l、配气与活塞往复运动凿岩机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在配气装置的调节下,时而使压缩空气进入气缸后腔推动活塞向前运动(称冲程),完成对钎子的冲击动作;时而使压缩空气进入气缸前腔推动活塞向后运动(称回程),完成钎子的回转运动。
活塞的往复运动是靠配气装置来自动调节,使其运动持续进行,以达到凿眼之目的。
下面将按图1——l来分别讲解冲程与回程的配气工作原理。
1) 冲程当活塞7位于后缸,配气阀8处于左侧,从柄体操纵阀孔1进来的压气,经气路2、3、4、5和6,进入气缸9的后腔,而前腔经排气孔与大气相通,故活塞在压气压力作用下,迅速向右运动,最终撞击钎尾。
在活塞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活塞先封闭排气口,此时前缸仍由活塞上的花键槽向钎尾套泄气,以减少背压,较小影响活塞的加速运动而增大其行程和防止冲洗水倒流入缸内,直到冲击点前7~8毫米,花键槽才被导向套10所堵死。
活塞继续高速前移,气缸气体被压缩而压力上升,经气路11、12,作用在配气阀的后面。
与此同时,活塞已把排气口打开,大量压缩空气则由气路4、5经阀前侧1毫米缝隙、气道6、后腔和排气口而排出。
高速气体从阀前侧流过,降低了气体对阀前面的压力,于是阀开始前移,经2~3毫秒的时间,它便移到右侧封闭了气孔6,使气路4、5和12、1l联通,于是活塞冲程结束,回程开始。
2) 回程此时活塞位于气缸前腔,配气阀处于右侧;压气经气路1、2、3、4、5、12和11,进入气缸前腔,作用于活塞右端,因气缸后腔通大气,故活塞向左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后移7~8毫米,花键开始泄气,再后移4~5毫米,活塞左端面封闭排气口,再后移后腔气体被压缩,压力升高;当后移到前腔与排气口相通时,·大量压气由气道4、5经阀后侧流过,降低了对阀后侧的压力,则驱使阀后移,经2~3毫秒时间,阀便移至左侧,封阀了前腔气道12、11,打开了阀套孔6,由操纵阀孔l送来的压气再次进入气缸后腔,于是又开始了第二个冲程。
气动凿岩机工作原理
气动凿岩机是一种使用空气驱动的工具,在凿岩作业中起到破碎、爆破岩石的作用。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空气供给:气动凿岩机通过空气供给系统提供压缩空气。
通常使用压缩机将空气从环境中收集并进行压缩处理,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气动凿岩机。
2. 发动机传动:压缩空气被引导到气动凿岩机的气缸中。
气缸是一个带有活塞的容器,当活塞收缩时,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3. 凿岩作业:气体从活塞后端进入气缸,并推动活塞向前。
当活塞向前移动时,活塞上部连接着一个凿头,凿头以高速冲击岩石。
4. 冲击力:凿头的冲击产生的力量传递到岩石上,从而破碎或爆破岩石。
根据工作需求,气动凿岩机可以调整冲击力的大小和频率。
5. 废气释放:冲击完成后,废气通过排气管道离开气缸,然后释放到环境中。
气动凿岩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总结为:通过空气供给系统提供压缩空气,由气缸和活塞传递力量,通过凿头的冲击作用破碎或爆破岩石。
凿岩机工作原理风动凿岩机是利用配气阀来改变压缩空气进入气缸的方向,从而使缸内活塞往复运动冲击钢钎凿击碎石的。
冲程工作情况当蝶型阀2关闭着阀座上的回程进气孔1而打开冲程进气孔4时,压缩空气进入到气缸上腔,推动活塞6向下运动,气缸下腔气的气体由排气口5排出。
在活塞上端面越过排气口以后,气缸上腔排气,气缸下腔空气则被压缩,于是蝶阀在其左下面与右下面气压差的作用下进行摆动,关闭冲程进气孔4,打开回程进气孔1。
使压缩空气改向气缸下腔流去。
活塞在惯性作用下仍继续下行直到冲击到底。
回程工作情况压缩空气由回程进气口1经气道进入气缸下腔,推动活塞上行,当活塞下端面越过排气口5后,气缸下腔排气,上腔余气被压缩。
蝶阀的右下面和左下面压力差的作用下摆动,再次关闭回程进气孔1打开冲程进气孔4,活塞在惯性力作用下回程到顶。
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一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活塞周而复始地往复运动,凿岩机即可进行凿岩工作。
内燃凿岩机由一只二冲程单缸汽油机、空压机和凿岩装置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在一个气缸中同时装着发动机活塞3与冲击活塞7,在缸的小内孔中的两活塞之间构成燃烧室6,冲击活塞7又将气缸大内孔分隔成上、下两个压缩室9与8。
当活塞3向左运动处于位置a)时,关闭了进排气口4、5,进入燃烧室6中的可燃混合气开始受压缩。
此时冲击活塞7因有前面下压缩室8中的空气阻力,不会向前推移。
活塞3继续向左运动到位置b)时,可燃混合气受压缩,压力大大增高,等到该活塞下行至下止点前一定位置,磁电机开始使火花塞点火,可燃混合气燃烧,产生高压,膨胀做功。
此时活塞3继续向左运动到下止点,可燃混合气也正好是完全燃烧后而发出最高压力,于是冲击活塞7就在此高压作用下克服了压缩室8种的空气阻力,加速向前运动。
与此同时,下压缩室8中气体因被压缩而压力增高,打开排气阀,让部分气体排出,以减少对冲击活塞的运动阻力,使它能获得最大的冲击功,猛烈的冲击着钢杆,进行凿岩工作。
简述凿岩机的钻孔原理
凿岩机是一种用于岩石、混凝土等硬质材料钻孔的工具。
其钻孔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钻头下压:凿岩机通过液压系统将钻头下压到钻孔表面。
钻头通常由钢铁材料制成,具有锥形或者球形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2. 钻头旋转:凿岩机通过电动机、气动机或液压马达等装置提供动力,使钻头产生旋转运动。
钻头的旋转可以分为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具体取决于钻孔的要求。
3. 冲击钻孔:凿岩机通过液压系统将冲击力传递到钻头上,产生冲击力使其在岩石或混凝土中进行钻孔。
冲击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凿岩机的工作参数进行控制。
4. 排出碎屑:钻孔过程中,凿岩机通过注入水或者其他液体,将钻孔产生的碎屑冲刷出钻孔。
同时,凿岩机也可以通过空气或真空装置将碎屑吸出。
通过以上的步骤,凿岩机可以在岩石或混凝土等硬质材料中形成稳定而精确的钻孔。
钻孔的直径和深度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调整。
气动凿岩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气动凿岩机主要由冲击配气机构、(回转)转钎机构、排粉机构、润滑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
而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冲击配气机构、转钎机构。
1. 冲击配气机构工作原理
(1) 活塞冲程
活塞冲程即冲击行程,它是指活塞由缸体的后端向前运动到打击钎尾的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冲击行程气路
1-操纵阀气孔; 2-柄体气室; 3-棘轮孔道; 4-阀柜孔道; 5-环形气室; 6-配气阀右端阀套孔; 7-配
气阀的左端气室; A-活塞右端面; B-活塞左端面
冲击行程开始时,活塞在左端,阀在极左位置。
从操纵阀气孔来的压气经柄体气室、棘轮孔道、阀柜孔道、环形气室和配气阀右端阀套孔进入缸体左腔,推动活塞前进形成冲击行程。
这时活塞右腔经排气口与大气相通。
当活塞的右端面越过排气口时,缸体的前腔气体受活塞压缩形成气垫,即时气压随之增高,将前腔被压缩的气体经过回程孔道回到配气阀的左端气室,这时活塞继续前进,气压随着逐渐增高,迫使阀有前(右)移趋势,当活塞的左端面越过排气口时,缸体左腔的压气便从排气口排出,左腔的气压突降,于是配气阀的左端气室的压强推动阀前移,此时阀与阀套闭合,切断缸体左腔的气路,瞬间活塞冲击钎杆,冲程结束,开始回程。
(2) 活塞回程
活塞回程即返回行程,如图2所示。
图2 返回行程气路
1-螺旋棒; 2-阀柜3-阀; 4-阀套; 5-气缸; 6-活塞; 7-导向套; 8-棘轮; 11-操纵阀; 12-柄体返回行程开始时,活塞在右端,阀在极右位置。
这时,从操纵阀气孔来的压气经柄体气室、棘轮孔道、阀柜孔道、阀柜和阀的间隙、配气阀的左端气室和回程孔道进人缸体右腔,而活塞左腔经排气口与大气相通,故活塞开始向左运动。
当活塞的左端面越过排气口时,缸体左腔的气体受活塞压缩形成气垫,气压随之增高,迫使阀有后(左)移的趋势,当活塞的右端面越过排气口时,即排气缸体右腔的气压突降,于是缸体左腔的气室压强推动阀后移,阀与阀柜闭合,回程结束。
压气再次进入气缸左腔,开始下一个工作循环。
2. 转钎机构工作原理
YT23型凿岩机的转钎机构如图3所示。
图3 凿岩机的转钎机构
1-棘轮; 2-棘瓜; 3-螺旋棒; 4-活塞;5-转动套;
6-钎尾套; 7-钎子;┄→冲程时各零件动作方向;
─→回程时各零件动作方向
螺旋棒插入活塞大端内的螺旋母的中,其头部装有四个棘瓜。
这些棘瓜在塔形弹簧的作用下,抵住棘轮的内齿。
棘轮用定位销固定在气缸和柄体之间而不能转动。
转动套的左端有花键孔,与活塞上的花键相配合,其右端固定有钎尾套。
钎尾套内有六方孔,六方形的钎尾插入其中。
整个转钎机构贯穿于汽缸及机头中。
由于棘轮机构具有单方向间歇旋转特征,故当活塞冲程时,利用活塞大头上螺旋母的作用,带动螺旋棒沿图3中虚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
棘瓜在此情况下,处于顺齿位置,它可压缩弹簧而随螺旋棒转动。
当活塞回程时由于棘瓜处于逆齿位置,它在塔形弹簧的作用下,抵住螺旋内齿,阻止螺旋棒转动。
这时由于螺旋母的作用,迫使活塞在回程时沿螺旋棒上的螺旋槽依图3中实线所示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套及钎尾套,使钎子转动一个角度。
这样活塞每冲击一次,钎子就转动一次。
钎子每次转动的角度与螺旋棒纹导程及活塞运动的行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