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文《白鹭》之《白鹭》第一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版五级上册1.白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太阳》教学设计宋尚琴《太阳》是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科普性说明文,作为本习作单元精读课文“一体化”教学的第二课时内容,本课学习目标有三:1.通过为作者补拟写作提纲,明确课文围绕太阳远、大、热的鲜明特点和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两个方面介绍了太阳。
2.研究课文是怎样介绍太阳的,体会说明文根据说明需要综合运用说明方法将抽象、复杂的事物准确、具体地进行说明的好处。
3.通过对太阳这个事物提出疑问,激发学生探索太阳相关奥秘的兴趣。
本课学习重难点是:体会说明文根据说明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将抽象、复杂的事物准确、具体地进行说明的好处。
教学准备是:前置性小研究:为作者补拟一个文章提纲。
教学设计如下:一、“飞花令”导入,引出“熟悉的太阳”师: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太阳》。
太阳又称作“日”,我们就以“日”字来玩“飞花令”。
师:从古至今,太阳一直陪伴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说明文,说明对象就是我们熟悉的太阳。
把非常熟悉的事物写得让我们读完有新的收获,这可不简单哪!设计意图:以小游戏自然引出太阳,让学生从对古诗词的回忆中,初感人类对于太阳的熟悉,激发学习兴趣:这么熟悉的事物该如何介绍呢?二、依据拟定提纲,分析太阳“远、大、热” 的特点(一)拟定介绍太阳的提纲师: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列提纲。
作者在写《太阳》之前会列怎样的提纲呢?上节课我们做了小研究,用“提炼每一段的意思—同类意思进行合并—形成文章提纲”的方法,为作者补拟了一个介绍太阳的提纲。
(出示学生所拟提纲情况,如表1。
)表1:(二)展示两类待完善的提纲第一类:能提炼段意,但没合并。
师:根据对同类意思进行合并的要求,我们给点建议。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特点、关系密切”;根据待完善提纲提炼的段意,板书太阳的特点“远、大、热”。
)第二类:合并了意思,但不到位。
(出示三种情况:①第1自然段分为神话开头与太阳的“远”两部分;②第4—8自然段分成了若干不同的部分;③漏了第7自然段段意。
《白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
(觅食、栖息、低飞)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
(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乘上大船游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撕、贴、剪、纸工的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1.白鹭【课前解析】《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
课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全文结构严谨,语言凝练,句句含情,白鹭形象之美和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跃然纸上。
课文插图采用中国水墨画风格,图文兼美,有助于学生对照理解白鹭之美。
文章分为三部分:一用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二是从颜色、身段写白鹭的外形之美,借助“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三幅画面,写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
三是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抒发了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美的赞叹。
【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4个词语。
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理解“精巧、配合、适宜、寻常、流线型”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会写“宜、鹤、嫌”等10个字。
3.整体感知,梳理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分享激趣,导入新课。
1.引导交流:在上课之前,老师先来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你能把这些诗句补充完整吗?出示课件1:2.继续引导:这三句诗都有“白鹭”,课前让大家搜集了有关白鹭的资料,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对白鹭的了解。
出示课件2:预设1:白鹭是一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
预设2.这四种身上羽毛全是白的,所以称为“白鹭”预设3.文中的白鹭体型较小,颜色非常漂亮。
3.引出课题:那白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它能受到很多文人墨客的青睐,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也描写了白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
五年级上册第1课《白鹭》【教材解读】《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
课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白鹭》行文简洁,结构严谨,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句,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第二部分从外形之美和不同场景中的美两方面具体描写了白鹭;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抒写了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美的赞叹。
课文语言凝练,句句含情,白鹭形象之美和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跃然纸上。
【学情分析】学生刚升入五年级,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章的表达方式,也能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本课语言凝练含蓄,有些字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有些语句内涵丰富,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要根据学情,引导学生采用查找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图片等方法来理解内容,进而体会作者对白鹭美的独特感受,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本课是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单元整体着眼,前后沟联,既保证“一课一得”,也要做到深度学习。
【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嵌、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
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准备】1.设计预学单,布置学生预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难懂的词句,运用学过的方法尝试理解;查找资料,了解白鹭。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关注单元主题,导入新课学习。
1.从今天起,我们共同开启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之旅。
仔细看第一单元四篇课文的题目,说说你的发现。
2.“一枝一叶总关情”。
第1课《白鹭》
摘要:
1.课文概述
2.作者简介
3.课文内容分析
3.1 白鹭的形态特征
3.2 白鹭的生活习性
3.3 白鹭的象征意义
4.课文主题及启示
5.总结
正文:
【提纲】1.课文概述
《白鹭》是一篇描绘白鹭生态的散文,通过对白鹭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谐生态的向往。
【提纲】2.作者简介
作者,著名文学家,生于XXXX 年,是我国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以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思考著称,广泛涉及自然、历史、人文等多个领域。
【提纲】3.课文内容分析
【提纲】3.1 白鹭的形态特征
课文从白鹭的羽毛、嘴、腿等方面描绘了它的独特之美。
白鹭的羽毛洁白
如雪,翅膀宽阔,身体修长,双腿细长,呈现出一幅优雅的画卷。
【提纲】3.2 白鹭的生活习性
课文介绍了白鹭生活在水边、沼泽等生态环境中,以鱼类为主要食物。
白鹭捕食时,悠然自得地漂浮在水面,等待时机,展现了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习性。
【提纲】3.3 白鹭的象征意义
白鹭在文中象征着纯洁、高贵和优雅。
它与自然和谐共处,宁静、从容,给人们带来了心灵的宁静和升华。
【提纲】4.课文主题及启示
课文主题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描绘白鹭的生活,作者传达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珍爱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提纲】5.总结
《白鹭》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谐生态的向往。
课题:《散文家谈散文》课型:新授审核:初三语文备课组【教学目标】:、感受白鹭的美,思想到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认识《白鹭》不拘泥于对形象具体实在的描写而取其神韵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把握《关于散文<白鹭>》观点态度,理解其写作特点,学写简短的评论。
、学习鉴赏咏物散文,通过揣摩语言体物,悟情,欣赏作者的情趣之妙。
、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这一辈子内涵。
【教学重难点】:、欣赏《白鹭》,体物、悟情,品味优美的语言,力求形成独特的感受。
、了解评论文的基本特征,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在比较阅读中形成独特感受,表达独到的认识。
【教学进度】: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散文家谈散文》之白鹭)预习导学、读课文《白鹭》遍,找寻有关白鹭的诗或图片感受白鹭之美。
、掌握下列词语冷峻()真ì()ú()厚ǎ()约à()隽永绮丽()á()淡ì()智喙()ē ā()á()廓ō()毛清澄(é)ì()好镜á()、预习中存在的疑惑有: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写白鹭《鹭鸶》的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
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来赞美它。
现在我们先来阅读这篇文章,品味、感悟、欣赏,想一想他的文章中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简介:郭沫若(—),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家。
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后改名沫若。
四川乐山人。
年,出版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创立了著名的《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六部历史剧和大量诗文。
郭沫若早期的诗文,感情炽热,语言激昂,而以后的作品则较多的是清新、俊逸。
《白鹭》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简介:《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写白鹭是借物咏怀,以歌赞白鹭的洁白无瑕、美的动人,赞美自然,批判丑恶。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六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四、教学理念:《白鹭》是郭沫若的散文,文章清新简约,读来韵味无穷。
学习这篇课文,要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领悟文章的内涵,从白鹭的形美、意美、情美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导入⒈今天我们要学一篇新课文,在学习之前,老师先来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同学们能把这些诗句补充完整吗?(出示)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漠漠水田飞(),阴阴夏木啭黄鹂。
指名补充,齐读诗句。
板书:白鹭同学们了解白鹭吗?⒉指名介绍白鹭。
出示图片。
师:白鹭,这种南方常见的水鸟,一身洁白,高贵优雅,赢得了多少人的喜爱。
看,文人墨客纷纷把它写进诗中来赞美它。
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甚至觉得“白鹭本身就是一首诗”。
板书:诗二、品味。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
今天,就让我们再来欣赏白鹭这首精巧的诗给我们带来的优美画卷。
1.仔细听老师朗读6~8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几幅优美的画面?(板书:钓鱼瞭望低飞)2.让我们以四人为一小组来学习,选择其中的一幅画细细欣赏,欣赏的时候,你可以把你认为值得品味的词语、句子划出来,读给同学听;也可以边欣赏边想象,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听。
第 1 单元第 1 课第1课时共 2 课时白鹭【课文简析】《白鹭》是部编版新课标第九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全文语言朴实流畅,优美如诗。
尤其是字里行间饱含的那份浓浓的诗意,使人回味无穷。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流畅。
全文看似状物,读来却优美如诗。
白鹭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美!它的颜色美,形体美,觅食、栖息、低飞的画面更美!它给大自然增添了活力,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无穷的乐趣,从中表达了作者对它独特的一种情怀。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后。
他们非常关心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的心理,自制力也不断增强。
针对现状,因此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
【学习目标】1.认识“鹭、嫌”等 8 个生字,会写“素、宜”等 11 个字。
掌握“精巧、配合”等 18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
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核心学习任务】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准备】课件、学具、学习单、预习单等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鹭、嫌”8 个生字,会写“素、宜” 11 个字。
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课时重难点】课时重难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意思,理清文章脉络。
《白鹭》(第1课时)朱洁如执教本文是关于《白鹭》(第1课时)朱洁如执教,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白鹭》(第1课时)朱洁如执教小意思记录白鹭(第1课时)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一篇散文。
(白鹭)2、我很想知道,同学们见过白鹭吗?我们很少有机会能够亲眼看一看白鹭,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先来看一段白鹭的生活片段。
(视频资料)大家刚才看到的,就是在白鹭自然保护区的一些情景。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白鹭,在那儿快乐地生活,自由地成长。
二、“精巧的诗”1、白鹭看似很平常,然而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2、作者是怎么描写白鹭的样子的?请你把课本打开,自己去读一读1~5自然段。
(读出声音来,自由地读)3、(外形图)瞧,这就是白鹭,请你仔细看一看图,然后再去品一品课文的1~5自然段,试着自己描述一下白鹭的样子。
(仔细看图,还可以读一读文字。
)4、谁先来说说,白鹭它长什么样儿?还有谁愿意来说一说?5、刚才,同学们都描绘了一种很玲珑的鸟儿。
的确,当我们把视线定格在白鹭的身上,我们从它修长的脖颈,从它悠然垂下的蓑羽,都感受到了白鹭全身散发出的一种高贵、典雅的气息。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试试去读一读。
6、谁来试一下?(我陶醉在你的朗读声中了)谁还愿意来试一试?你自己感受,哪一自然段感受最深,你就读哪一自然段。
(第5自然段)还有哪些同学对这一自然段也有同感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自然段。
(我觉得你读得挺好。
我们在读的时候,请你仔细听。
)请你来评价一下。
……是吗?……恩,谢谢你。
还有其他自然段?(第2自然段)好的,我们也学着她的样子来。
还有其他的吗?(第4自然段)我仿佛听到了,你在赞美平凡的白鹭、常见的白鹭。
好,我们把课文的1~5自然段,再来美美地读一下。
三、“韵味无穷的诗”1、真是一首(精巧的诗)。
郭沫若先生对白鹭情有独钟。
白鹭在不经意间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他追随的目光,让我们忍不住要对白鹭多看一眼,多留恋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