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文白鹭
- 格式:docx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4
白鹭课文朗诵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具有十分美丽的外形,身体的上半部为白色,下半部为黑色,白色的羽毛像雪一样。
背部的羽毛像流线型的。
嘴巴呈黄色,尖端有红色。
胸前的羽毛像一片红艳艳的枫叶,远远望去,既像一团烈火在燃烧,又像天边飘动的红云。
1。
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去动物园,看到了一只美丽的白鹭站在一棵大树旁。
这时,她的孩子不小心把一根骨头扔到了地上,那只白鹭就立刻飞到那块骨头上面,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2。
两只白鹭,一只在天空中翱翔,另一只在河边梳理自己美丽的羽毛。
3。
白鹭常常在沼泽地上的烂泥里寻食。
一只白鹭站在水边的烂泥里,一动也不动,像是一座雕塑。
另一只白鹭紧紧地跟在它后面。
这只白鹭突然掉过头来,扑向另一只白鹭。
两只白鹭迅速地在空中纠缠起来。
突然,第二只白鹭猛地朝天空飞去。
接着,它俩用力拍打着翅膀,整个身子急速旋转,漂亮的白色羽毛纷纷扬扬地从空中飘落下来。
4。
三只白鹭有时候,它们在离河岸不远的田野上空盘旋回翔,像一朵朵出水的白莲,接着又像滑翔机那样停留在空中。
5。
美丽的白鹭已经成为家乡的一道风景。
我和姐姐也喜欢白鹭,因为它很聪明,对人非常友好。
每当人们走到它身边的时候,它就会伸长脖子来要食吃。
所以,它可是我们小区的“名人”呢!4。
四只白鹭“咕咕”,天空中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叫声,原来是白鹭在叫啊!五只白鹭蓝天、白云,绿树……构成了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
我又想起那句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从内部往外看的。
看见白鹭,不仅让我的视觉得到满足,还让我的心灵感到震撼。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哪怕是身边一棵平凡的小草、一株顽强的小花,甚至于一只小小的蚂蚁。
正因为这些生命的存在,才给予了世界万物勃勃生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我爱这多彩的世界,我更热爱这美丽的白鹭!不仅是因为它是自然界最优美的“精灵”,还是因为我们需要拥有它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让我们好好保护它们吧!因为它们在我们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以后再也不会遇见它们了!我相信它们会快乐的在属于它们的地方生活下去!6。
五年年级语文上冊第一课《白鹭》
摘要:
1.《白鹭》是一篇关于鸟类的知识性散文
2.文章通过描述白鹭的外貌和习性,展现了白鹭的美丽和高贵
3.文章还介绍了白鹭在文化和艺术中的象征意义
4.最后呼吁人们保护鸟类,保护自然环境
正文:
《白鹭》是一篇关于鸟类的知识性散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向读者介绍了白鹭这种美丽的鸟类。
文章开头,作者描述了白鹭的外貌特征,如“一身洁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细长的嘴和两条长长的腿”,让读者对白鹭的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着,文章又介绍了白鹭的习性,如它们喜欢在河边、湖边、海边等地方觅食,喜欢吃小鱼、小虾、昆虫等,让读者对白鹭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介绍白鹭的外貌和习性,文章还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介绍了白鹭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鹭被视为高雅、纯洁、长寿的象征,常常出现在诗词、画作、工艺品等中。
在现代文化中,白鹭也被视为环保、生态的象征,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
最后,文章呼吁人们保护鸟类,保护自然环境。
白鹭是一种美丽的鸟类,也是自然环境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让白鹭这种美丽的鸟类能够在自然界中生存和繁衍。
白鹭总结课文内容以及中心思想白鹭总结课文内容以及中心思想写1000字。
《白鹭》是一篇由徐文忠创作的散文,通过描写白鹭的形象和行为特点,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类的思考。
文章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白鹭的飞翔、觅食、休息等场景,展现出自然界中动物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其中蕴含的伟大哲理。
课文开篇便以“白鹭”为主题,通过对白鹭的形容,使读者在心灵上产生了强烈的感受。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如“羽毛雪白”、“玉白”、“睡莲林外的一缕明月”等,使得白鹭的形象更加生动而美丽。
白鹭的出现瞬间点亮了整个自然景色,正如作者所言:“白鹭一出,尘世忽入宇宙”。
接下来,作者用细腻的描写表现了白鹭的行为特点。
白鹭飞翔时的场景被描绘得如此细致入微,仿佛读者可以感受到白鹭在空中的优雅姿态和自由翱翔的快乐。
同时,白鹭觅食时的动作也展现了它的聪明才智和独特的捕食能力。
而在白鹭休息时,它们那自由自在的姿态更是给人一种宁静、悠闲的感觉。
然而,我们也看到了白鹭生活中的辛酸和困境。
在人类的侵入下,白鹭失去了生态环境的栖息地,让人感到心疼和无奈。
这种对白鹭遭遇的描写暗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矛盾,使读者思考人类是否应当保护和尊重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白鹭》的中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三个关键词:自由、美丽和思考。
首先,白鹭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展示了自由生活的美丽和诱人。
白鹭飞翔的自在姿态,觅食时的灵活动作,休息时的悠闲状态,都传递了自由的含义。
其次,课文通过对白鹭美丽形象和行为特点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无与伦比的美景,唤起读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描写白鹭在受到人类干扰下的苦难与困境,引起了读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思考。
整篇文章在细腻的描写中,讲述了白鹭的飞翔、觅食、休息等生活细节,以及它们面临环境变化的困境。
通过白鹭的形象和行为特点,读到了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白鹭宛如一群自由翱翔的精灵,哺育着人们的心灵。
这种自由态度和生动景象,引人深思,引发了读者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思考。
白鹭散文类别白鹭,一种优雅的水鸟,常见于江河湖泊和沼泽地带。
它身姿高挺,傲然而立,仿佛一位穿着洁白礼服的绅士,给人一种高贵和庄重的感觉。
白鹭散文就是以白鹭为主题,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生活习性的一种文体。
白鹭的外貌非常引人注目。
它的羽毛洁白如雪,宛如一位精致的贵族。
它的身材修长,高度可以达到一米以上,翅膀展开时,宽度更是令人惊叹。
它的脖子细长,如同白银打造的管子,使得它能够轻松地在水中觅食。
白鹭的嘴长而尖,非常适合捕捉鱼类和其他小型水生动物。
当它在水边站立时,它那修长的身姿和尖嘴一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白鹭喜欢栖息在湖泊、河流和沼泽地,喜欢有水草和树木的环境。
每当黎明或傍晚时分,它们就会展开翅膀,飞向天空,寻找食物。
白鹭以鱼类为主食,它们会利用锐利的眼睛和敏捷的反应来捕捉鱼类。
当它们发现鱼群时,它们会迅速俯冲下去,用嘴巴夹住鱼,然后抬头扔起,将鱼吞下肚子。
白鹭的捕食动作非常犀利,每次都能够成功地抓住猎物。
白鹭的繁殖方式也非常有趣。
它们通常会选择在树上或悬崖上筑巢,巢的结构十分精致。
雌鸟每年会产下2-4枚蛋,然后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化。
孵化期约为20-25天。
当幼鸟孵化出来后,父母鸟会共同照料它们,给予食物和保护。
幼鸟长大后,它们会离开巢穴,开始自己的生活。
白鹭是一种非常和平的鸟类,它们通常不会主动攻击其他动物。
它们与其他鸟类和平共处,只要食物资源充足,它们就会和其他水鸟一起觅食。
白鹭也是一种迁徙鸟类,每年冬天会离开北方的寒冷地区,向南方迁徙。
在迁徙过程中,它们会形成一大群,飞行的队形非常壮观。
白鹭是自然界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它们的出现给湖泊和河流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
无论是在清晨的阳光下,还是在傍晚的余晖中,白鹭都能展现出它们独特的魅力和优雅。
无论是在水中觅食的身姿,还是在树上筑巢的模样,白鹭都是一种令人陶醉的存在。
白鹭散文正是通过对白鹭的描写和赞美来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生活习性。
它们的高贵和庄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也让我们更加热爱自然。
白鹭散文三篇我终于知道不仅是我迷恋白鹭,更多的市民也爱白鹭。
古代文人爱白鹭,现代作家也爱白鹭。
下面是有白鹭散文,欢迎参阅。
白鹭散文:花岩溪里寻白鹭常德花岩溪,素有“中国白鹭之乡”的美誉,光这溢美之词,就足以将我诱惑。
据说花岩溪有上万只白鹭在林间栖息,那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啊,青山碧水之间,一群群的白鹭展翅飞翔,它们的身影遮蔽了天空,怎不令人神往。
曾经好几次都想去花岩溪探个究竟,每次都是念叨两下就没有了下文。
等到一个阴雨天,酷暑消退,天气凉了许多,我终于得以启程,前往花岩溪了却我多年的夙愿。
我是奔白鹭而来,所以我选择了观鹭台、五溪湖等这条生态旅游线路。
此时的雨早已停歇,微风吹着,凉意丝丝。
我慢悠悠的在水泥路上行走,沿途一栋栋木质结构的农舍掩映在茂林翠竹中,几缕炊烟袅袅升起,显出一种世外桃源的味道。
有一些临近公路的农舍自然被改造成应景的农家乐,名字非常有诗意,什么鹭峰山庄,五溪人家,望湖轩,农家气息、山水气息一个比一个浓郁。
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尤其雨季室内没有潮湿的感觉,加上这里绿色的天地和天然的氧吧,城里人来度假再惬意不过。
一路走来,我并没有看到白鹭的影子,也不知自己走了多远,来到一个坡岭上,向农人打听哪里还能看到白鹭,他们摇摇头,说没有了,早飞走了。
看到他们一脸惋惜的表情,我不免有些失望。
怎么会没有了,这里可是中国的白鹭之乡啊,我大老远的跑来怎么能够说没有就没有了呢?我还是不信那么多的白鹭就这样消失了,纵然没有了白鹭,那么观鹭台总该在吧。
我没有再打听,怕农人们再一次给我一个令我失望的答案来。
我得自己寻找,果然看见坡岭拐角处的左边竖立着一块牌子,上书三个大大的字:观鹭台。
年深日久的风吹雨打,这个招牌油漆剥落,寂寞的杵在拐角处的一蓬草丛里。
观鹭台应该就在附近,我心里一阵欣喜,可是环顾四周发觉这周围除了山头、农舍和公路外再没有其他呀,观鹭台到底在哪里呢?我决定继续往前走,兴许会发现观鹭台。
当我走过一家农家乐的后屋之时,蓦然看见一个幽幽的洞门,四面布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朝里一望,湿湿的水泥台阶,台阶上湿湿的绿色青苔,还牵着爬山虎,叶片上水珠闪烁。
白鹭之美蹁跹来——《白鹭》文本解读绵阳中学英才学校小学四川绵阳621000《白鹭》是中国现代作家郭沫若1942年所作的一篇散文,全文描绘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揭示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这一质朴的真理,隐晦地借白鹭来表达自己的追求。
形神之美,精巧流韵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给我们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白鹭的形神之美。
一、刻画了白鹭的形象美文章开篇点明主旨,以一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
接着,将白鹭与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指出它的色素、身段一切都很适宜。
并以“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诠释适宜,不由得让人惊叹白鹭精巧的形象之美!二、描摹了白鹭的神韵美在刻画了白鹭的精巧的形象美后,作者用了三幅图,描摹了白鹭的神韵美。
水田垂钓这幅图中,美丽的田园风光与充满生命活力的白鹭似乎已浑然一体,动静相宜的画面给人以清新自然的和谐之美。
枝头独立图中,站立于小树绝顶的白鹭悠然自得、潇洒优雅,尽管在旁的眼光看来显得孤独,但白鹭却享受着这份安闲自在,给人淡雅脱俗的闲适之美。
空中低飞图中,黄昏时分,在光与影间,白鹭从树顶、屋ji、环绕着轻雾的村落间掠过,带着属于它自己的气度,带着一点清浅的孤独,以清纯美好的姿态掠过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灵动之美。
三幅图的描摹,让我们宛如置身于安宁、纯洁、恬美的意境。
言语之美,质朴含蓄一、准确凝练字句含情如第五自然段,作者先描述了白鹭的外形,又将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对绝代佳人的描写“东家之子……”化用于白鹭身上,排比式的短语,整齐凝练,赞美了白鹭色素和身段的恰到好处。
二、泼墨写意如诗如画本文还用到了大写意的手法。
如意境图中,作者认同它“站立于小树绝顶是在望哨”这种说法吗?作者没有明说。
而是以大写意的方式突出白鹭登高眺远、气度非凡的特点,并且引导人们通过想象来品味画面娴静、空阔的美好意境——那白鹭并非是在望哨。
那么它在眺望什么呢?意境随人们的想象而开阔。
郭沫若创作的《白鹭》是他的一篇散文作品,表达了对祖国自由独立的向往和追求。
这篇文章写于1922年,当时正值中国社会动荡时期,郭沫若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国家振兴的呼唤。
以下是《白鹭》的故事梗概:文章以郭沫若在广州西湖看到的一群白鹭为引子,以白鹭的自由飞翔为象征,表达了对祖国独立、解放的渴望。
他通过描绘白鹭在湖水中嬉戏飞翔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
郭沫若将白鹭比作自由飞翔的精灵,认为它们是中国未来的象征。
在文章中,他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国家兴盛的热切期盼。
白鹭在湖水中嬉戏,展翅高飞,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由、奔放、振翅欲飞的精神。
通过这篇散文,郭沫若借用白鹭的形象,表达了对中国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他希望中国像白鹭一样,能够摆脱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郭沫若的《白鹭》展现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愿景,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第1课《白鹭》
摘要:
1.课文概述
2.作者简介
3.课文内容分析
3.1 白鹭的形态特征
3.2 白鹭的生活习性
3.3 白鹭的象征意义
4.课文主题及启示
5.总结
正文:
【提纲】1.课文概述
《白鹭》是一篇描绘白鹭生态的散文,通过对白鹭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谐生态的向往。
【提纲】2.作者简介
作者,著名文学家,生于XXXX 年,是我国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以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思考著称,广泛涉及自然、历史、人文等多个领域。
【提纲】3.课文内容分析
【提纲】3.1 白鹭的形态特征
课文从白鹭的羽毛、嘴、腿等方面描绘了它的独特之美。
白鹭的羽毛洁白
如雪,翅膀宽阔,身体修长,双腿细长,呈现出一幅优雅的画卷。
【提纲】3.2 白鹭的生活习性
课文介绍了白鹭生活在水边、沼泽等生态环境中,以鱼类为主要食物。
白鹭捕食时,悠然自得地漂浮在水面,等待时机,展现了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习性。
【提纲】3.3 白鹭的象征意义
白鹭在文中象征着纯洁、高贵和优雅。
它与自然和谐共处,宁静、从容,给人们带来了心灵的宁静和升华。
【提纲】4.课文主题及启示
课文主题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描绘白鹭的生活,作者传达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珍爱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提纲】5.总结
《白鹭》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谐生态的向往。
《白鹭》郭沫若《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有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1942年10月31日[赏析]《白鹭》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
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作者仅仅对白鹭寥寥数笔的描绘,就揭示了它平常的美。
先是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全身的流线型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
不是吗?白鹤“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文末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 “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中心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是郭沫若的一篇散文,其写作背景正值白色时期,作家隐讳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追求。
在作家的笔下,“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小学语文《白鹭》课文原文及解析文▪郭沫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注:本文作者郭沫若,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白鹭》是近现代诗人、作家郭沫若于1942年10月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
全文语言优雅,蕴含深意,用词准确,语言质朴,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却句句含情。
白鹭课文知识点:一、生字组词宜yí(适宜、适合、事不宜迟)鹤hè(白鹤、丹顶鹤、鹤发童颜)嫌xián(厌恶、看不上、讨人嫌)朱zhū(朱红、朱鹭、朱砂)嵌qiàn(包镶、嵌在、置入)框kuàng(眼镜框架、画框、一成不变)匣xiá(匣子、镜匣、木匣)哨shào(放哨、哨兵、花花哨哨)恩ēn(养育恩、恩典、相爱)韵yùn(韵母、韵味、琴韵悦耳)二、多音字组词好hǎo(仿佛)hào(难学)难nán(艰难)nàn(灾祸)三、同义词精致一精致相互配合一合作适合一合适孤单一孤独恩典一恩典铿锵一高昂四、反义词精致一粗劣相互配合一干挠生涩一当然恩典一怨气清澄一混浊幽美一丑陋五、了解词句精致:(技术性、青铜器结构等)细致恰当。
郭沫若白鹭散文类别郭沫若白鹭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白鹭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
他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灵感,将白鹭的姿态、行为、羽毛等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
例如,在《白鹭》一文中,他写道:“白鹭,一种高贵而灵巧的鸟。
它身姿挺拔,宛若一位优雅的贵妇人,长长的脖子上仰起头,尽显自信与高傲。
”这样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看到了白鹭翩翩起舞的场景,感受到了它们的美丽与高贵。
郭沫若白鹭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其丰富的情感表达。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白鹭的深深喜爱和敬仰之情。
他不仅赞美白鹭的美丽与高雅,还借此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在《白鹭》一文中,他写道:“白鹭展翅飞翔,犹如一片白云在空中飘荡,它们的舞姿翩若惊鸿,令人陶醉。
”这样的描述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读者读来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那份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敬畏。
郭沫若白鹭散文还具有一定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在他的作品中,白鹭常常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纯洁、高尚和自由等。
在《白鹭》一文中,他写道:“白鹭如同一位天使,用它们洁白的羽翼,展示着美与善的力量。
”这样的描述使白鹭在读者心中成为了一种美好的象征,激发了人们对美与善的追求和向往。
郭沫若白鹭散文以其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情感表达和寓意深远的象征意义,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他对白鹭的描绘,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白鹭的美丽与高贵,还能从中领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对美的追求。
郭沫若白鹭散文的出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郭沫若白鹭散文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欣赏和品味这些美丽的作品,从中获取到情感的滋养和心灵的愉悦。
【导语】《⽩鹭》⼀⽂描写了⽩鹭颜⾊的适宜、⾝段的精巧以及觅⾷、栖息、飞⾏时的韵味,给⼈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鹭的喜爱。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第⼀课《⽩鹭》课⽂原⽂ ⽩鹭是⼀⾸精巧的诗。
⾊素的配合,⾝段的⼤⼩,⼀切都很适宜。
⽩鹤太⼤⽽嫌⽣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的苍鹭,也觉得⼤了⼀些,⽽且太不寻常了。
然⽽⽩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被⼈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的蓑⽑,那全⾝的流线型结构,那铁⾊的长喙,那青⾊的脚,增之⼀分则嫌长,减之⼀分则嫌短,素之⼀忽则嫌⽩,黛之⼀忽则嫌⿊。
在清⽔⽥⾥,时有⼀只两只⽩鹭站着钓鱼,整个的⽥便成了⼀幅嵌在玻璃框⾥的画⾯。
⽥的⼤⼩好像是有⼼⼈为⽩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于⼩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种嗜好。
⼈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鹭的低飞,更是乡居⽣活中的⼀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且具有⽣命了。
或许有⼈会感到美中不⾜,⽩鹭不会唱歌。
但是⽩鹭本⾝不就是⼀⾸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鹭实在是⼀⾸诗,⼀⾸韵在⾻⼦⾥的散⽂诗。
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作者郭沫若,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第⼀课《⽩鹭》知识点 ⼀、⽣字组词 宜yí(相宜、适宜、事不宜迟) 鹤hè(⽩鹤、丹顶鹤、鹤发童颜) 嫌xián(嫌恶、嫌弃、讨⼈嫌) 朱zhū(朱红、朱鹭、朱砂) 嵌qiàn(镶嵌、嵌在、嵌⼊) 框kuàng(镜框、⽊框、条条框框) 匣xiá(匣⼦、镜匣、⽊匣) 哨shào(放哨、哨兵、花花哨哨) 恩ēn(恩情、恩惠、恩爱) 韵yùn(韵母、风韵、琴韵悠扬) ⼆、多⾳字 好 hǎo(好像) hào(好学) 难 nán(困难) nàn(灾难) 三、近义词 精巧⼀精美 配合⼀协作 适宜⼀适合 孤独⼀孤单 恩惠⼀恩典 铿锵⼀⾼亢 四、反义词 精巧⼀粗劣 配合⼀⼲扰 ⽣硬⼀⾃然 恩惠⼀怨恨 清澄⼀浑浊 优美⼀丑恶 五、理解词语 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散文白鹭原文关于散文白鹭原文白鹭是一种动物,引入散文中是怎么样的感觉呢?以下是晓雪写的《白鹭》,请阅读!白鹭【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有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1942年10月31日《白鹭》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
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作者仅仅对白鹭寥寥数笔的描绘,就揭示了它平常的美。
先是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全身的流线型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
不是吗?白鹤“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文末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玉兰花【2】我家小区院子里有几株玉兰花,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而我独爱白玉兰。
玉兰花,亦称白玉兰、望春花、木兰花。
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变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注:另一种版本为琉璃[1])框里的画。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3]创作背景《白鹭》作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第二阶段,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
郭沫若当时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任国民党政府语言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以双重身份进行抗日。
他说:“中国目前是最为文学的时代,善恶对立、忠奸对立异常鲜明,人性美发展到极点,人性恶也发展到极点。
”所以他这个时期的杂文以爱国反奸为中心内容,赞颂爱国者的忠义揭露卖国者的奸恶。
《白鹭》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
在南国优美的田野中、明净清浅的小河边,一种常见的水禽被人尊为水边隐士、江田长者的白鹭,出没其间把乡居生活点缀得特别富有情趣。
郭沫若以其特殊的观察力,对白鹭进行了热情的讴歌。
《白鹭》是《丁东草》三章(丁东、白鹭、石榴)中的一章,最初发表于1943年2月《文艺生活》第三、第四期,后收入小说散文集《波》中。
[4-5]文学赏析白鹭,一种普普通通的鸟,经过郭沫若寥寥数笔的描摹,就显得那么栩栩如生。
关于散文白鹭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高邮市____初中九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一、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赏析思路和要点。
2.把握评论的主要观点。
3.学习简单的文学评论的写作方法,能够用书面或口
头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具体作品的评价。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见解。
教学难点:了解散文鉴赏知识。
二、预学导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隽.( )..永 淳.( )..厚 睿. ( )..智 蓑.( )..毛 长喙.( ).. 铿锵..( ).. 寥.( )..廓 鸿鹄.. ( ) 绮.( )..丽 恬.
( )..淡
(2)文学常识积累 (作者、作品、文体、背景、国籍、朝代等)
2、说说你对散文这种文体的认识。
3、二读课文,找出文中对《白鹭》评价的语句。
三、课堂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并质疑“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三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1、散文的特点是什么文中介绍散文有哪些风格你还能举例吗
2、《白鹭》这篇散文的风格是什么作者主要从什么角度评析这篇散文的文中哪句话可以证明。
(三)再读课文4-7节
1、说说作者评析的思路。
2、你能给晓雪的评论文章重新拟写一个标题吗?说说理由
(四)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五)深入探讨课文。
1、认真阅读文章,了解评论性质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2、 散文的评论性文章怎么写? 订正、笔记栏
订正,笔记栏
(六)总结全文
四、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填写:
(1)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巴金的(
)、矛盾的()、冰心的()、也喜欢林语堂的()、徐志摩的()、汪曾祺的()、秦牧的(
)。
(2)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
(),也有的写得()(
)。
2.赏析“我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这句话。
3.按要求填空
⑴在横线上为加线字注音。
z
①隽永:②绮丽:③恬淡:④睿智:⑤铿锵:⑥寥廓:⑦长喙:⑧嗜好:
4.选择正确的答案。
⑴将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的序号,填入下面横线上。
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我们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了心头的焦虑和感情上的纷扰,______________从大自然的微笑中,显露出来。
①充满了闲适欢愉;
②感受到了闲适欢愉;
③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
④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春天的歌, 到处倾泻着令人沉醉的馨香。
⑤大地整个一幅快乐的神态,
⑥整个大地一幅快乐的神态。
5、说说文中作者引用姚鼐和莱辛的话的作用是什么?
五、拓展阅读
读郭沫若的《石榴》,从语言的角度写一篇15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石榴>
郭沫若订正,笔记栏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
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
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丽,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
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烈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剪刀也都剪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盅,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
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léi)吗它会笑你呢。
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我本来就喜欢夏天。
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得的束缚。
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订正,笔记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