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证券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74.71 KB
- 文档页数: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杨梅【摘要】以2013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程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是相关性不显著;国有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A study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A -share listed compan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 2013.Results show that the Chinese A -share listed compan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Positively correl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degree of ownership balanc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but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State shareholder equity percentage are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corporate performance; Senior management equity percentage are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corporate perform-ance.【期刊名称】《宜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股权结构;公司绩效;制造业上市公司【作者】杨梅【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1一、研究前提(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企业的出现,两权分离所引发的的一系列公司治理问题随之而来。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分析股权结构是指上市公司所有权分配及控制关系的组织形式,它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发展战略和公司绩效。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较为复杂,受到政策、制度、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些独特的特征。
一、国有股份占比较大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国有股份占比较大。
历史上,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国有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些国有企业逐步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在资本市场上市。
国有股份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
根据中国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份平均占比超过60%。
国有股份占比较大的情况造成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国有股份在上市公司中的绝对优势地位使得国有企业在上市公司中享有很大的话语权,其支持或反对都将直接影响公司重大决策的走向。
国有控股也可能带来公司治理的问题,和平时代厉,一些国有企业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的问题也在上市公司中得以延续。
二、股权集中度高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股权集中度较高。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经常会出现10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80%或者90%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股权分散程度较低,公司的控制权往往集中在几个主要股东手中。
股权集中度高的情况也存在一些问题。
股权集中度高容易导致公司治理问题,因为公司控制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其他股东的权益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公司决策的不公平性。
股权集中度高容易带来潜在的市场操纵风险,控股股东或大股东很容易通过控制股票价格来获取非正当利益。
三、股权分散度逐渐增加尽管股权集中度较高,但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散度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这是因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股票市场中,购买了不同的上市公司股票,使得上市公司的股东人数逐渐增加,股权分散度得到了提高。
股权分散度增加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与绩效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与绩效研究一、引言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中国股市自1990年代初兴起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上市公司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然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着相对集中的特征,即少数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具有较高的集中度。
这种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和绩效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股权集中度是指股东持股相对集中的程度。
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度相对较高,即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较为集中。
这种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决策权的集中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大股东往往具有较高的决策权。
他们能够对公司的重要决策进行干预和控制,从而影响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
这种集中的决策权可能导致公司的经营方向不够多元化,过度依赖大股东的个人意志和偏好,限制了公司的发展空间。
2. 优惠交易和自私行为大股东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往往能够通过优惠交易等方式获得私利。
例如,他们可以以不公平的价格从公司中获取资产,或者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将公司的利益转移给自己的其他实体。
这种自私行为不仅损害了小股东的权益,也对公司的正常经营造成了负面影响。
3. 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往往存在着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
大股东往往可以通过控制董事会来追求个人利益,从而忽视了对公司的整体利益的考虑。
同时,小股东往往难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利益往往被较高股权的股东所忽视。
三、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与绩效的关系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的绩效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公司治理的不合理和自私行为往往会对公司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1. 绩效下降相对于股权分散的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往往具有较低的绩效水平。
这是由于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在决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主体代理问题,大股东往往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了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探讨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摘要】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部分,对公司发展战略、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及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成为公司治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单回顾,以我国2010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深沪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08-2010年报数据为对象,阐述股权结构的特点,分析其股权结构形成的原因,研究股权结构特性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有利我国中小企业板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板;股权结构;公司绩效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设立,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
它的成功设立为具有较高成长性和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更高的发展平台和更广阔的融资渠道。
至2010年12月31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达531家,其中2010年新增204家。
中小企业板块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小板上市企业越来越多的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因此,探讨中小企业板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是否有显著的相关性,对完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资本市场发展较早,因此,国外很早就有许多学者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但并未得出一致结论。
这些学者主要是从股权集中度、内外部股东持股比例、持股者身份等方面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
如berle和means[1]在《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中提出股权分散程度与公司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
股权结构理论的奠基者 jensen 和 meckling[2]认为内部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等。
而我国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而且大多以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如包新亭[3]以及姜硕和庄新田[4]分别对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得出股权越集中企业绩效越好。
沈静[5]以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验证了公司经营绩效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负相关等。
2021年5期总第938期一、引言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银行业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深,资本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外资银行不断涌入,对我国银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同时,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推动了包括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除银行传统融资形式的融资方式的发展,进一步使得金融领域的竞争加剧。
此外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也在日趋复杂。
国民经济整体增速逐渐放缓,银行业务不能再只依靠传统的存贷业务。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大力发展,银行业受到了强势崛起的互联网金融的大力冲击。
互联网金融依靠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采用高效、低成本的运营模式与传统银行业务竞争市场份额,在影响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同时倒逼传统银行业务进行创新改革。
为促进银行业的发展,国家监管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允许民间资本按照法律法规参与设立中小型银行;对互联网金融加强整治管理,控制金融风险。
在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下,银行经营绩效是衡量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银行需在治理过程中制定目标,合理配置各项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绩效。
而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是公司治理的关键因素,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公司业绩。
因此,分析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在丰富以往学者作出相关研究,完善公司治理理论、提升银行竞争力的同时,维护、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文献研究综述国外学者对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关注较早,并展开了很多研究。
在股权集中度方面,Meckling 、Jensen (1976)在实证研究中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企业财务绩效会呈现上升的趋势。
Perrini (2008)引入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其中一个解释变量,在研究中设立回归模型,发现若前五大股东持股比重越高,则公司经营绩效越高。
Massis (2013)在对家族企业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股权集中度和公司财务绩效存在“U ”型关系。
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股权结构是指公司所有者在公司股份中所占的比例,它对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股权结构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决策能力、资源配置以及绩效表现。
本文将探讨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机制。
一、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具有重要影响,它能够直接影响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效益。
合理的股权结构能够提高公司的治理效能,增强公司的决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进而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
1.1 控制权与决策效率股权结构中存在着主要股东的控制权,主要股东拥有公司的控制权,可以对公司进行有效的决策和管理。
控制权的集中有助于提高决策效率,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此外,集中的控制权能够避免公司的决策滞后和动荡,提高公司的反应速度和决策效果。
1.2 资源配置与经营绩效股权结构对公司的资源配置也有影响。
主要股东拥有公司的控制权,能够对公司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调配,使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经营活动。
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够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提升公司的经营绩效。
1.3 股东权益与公司稳定性股权结构中包含了股东的权益比例,股东的权益比例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稳定性和长期发展。
当股东的权益比例趋于合理时,能够减少股东间的冲突和利益分歧,增强公司的稳定性和发展潜力。
稳定的股权结构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进一步促进公司的发展。
二、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实现的,主要包括:2.1 治理机制股权结构对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司决策权的分配和控制机制的建立上。
合理的股权结构能够确保公司决策的有效执行和监督,减少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同时,股权结构还能够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公司的高效治理水平。
2.2 激励机制股权结构影响公司的激励机制,主要表现在股东间的激励约束关系和薪酬体系的设计上。
合理的股权结构能够激励股东积极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促进公司的长期发展。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分析1. 国家股: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国家股占据着重要地位。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国家股往往由政府、国有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持有,其持股比例较高,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和控制权。
2. 内部股:内部股是指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员工等内部人员所持有的股份。
内部股往往具有稳定性较高的特点,对于公司的经营决策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影响力。
内部股往往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能够强化管理层和员工的责任感和认同感。
3. 法人股:法人股是指上市公司持股中由法人单位持有的股份。
这些法人单位包括各类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
法人股往往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投资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于公司的投资和融资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
4. 个人股:个人股是指上市公司持股中由个人投资者持有的股份。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个人财富的积累,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逐渐增加。
个人股的特点是分散性较高,在投票权和控制权方面相对较弱,但由于数量庞大,对于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
5. 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中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买卖的股份,而非流通股则是指不能在二级市场交易的股份。
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较高的非流通股比例,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限售股和法定股份制度的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在于国家股占比较高、内部股和法人股具有较大影响力、个人股比例逐渐增加、非流通股比例较高等。
这些特征反映了我国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和制度性特点,对于公司治理和市场运作具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