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脓毒血症最新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6.03 MB
- 文档页数:77
2018年脓毒血症的指南解读脓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018 年,相关领域发布了新的脓毒血症指南,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解读这一指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脓毒血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脓毒血症是指因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诊断脓毒血症不再仅仅依赖于感染的证据和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表现,而是更加强调器官功能障碍的评估。
例如,出现呼吸、心血管、肾脏、肝脏、血液、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系统功能的异常。
在感染源的识别和控制方面,指南强调了早期和准确的重要性。
快速明确感染部位,如肺部感染、腹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如引流脓肿、去除感染的装置等。
这对于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至关重要。
对于脓毒血症患者的液体复苏,指南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在最初的3 小时内,需要至少给予 30ml/kg 的晶体液。
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以评估液体复苏的效果。
如果液体复苏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血压。
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指南强调了早期、足量、广谱的原则。
应在诊断脓毒血症后的 1 小时内尽快给予经验性的抗菌药物治疗。
根据感染的可能来源和当地的病原菌流行病学特点,选择能够覆盖常见病原菌的药物。
在获得病原学结果后,应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实现精准治疗,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另外,指南还关注了脓毒血症患者的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对于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支持,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
对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超滤等。
在免疫调节治疗方面,虽然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但指南也提到了一些潜在的治疗方法,如免疫球蛋白的使用、细胞因子拮抗剂等,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其疗效。
值得一提的是,指南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包括感染科医生、重症医学科医生、外科医生、药师等在内的团队成员,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患者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