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硝酸盐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 格式:pdf
- 大小:158.36 KB
- 文档页数:4
硝酸盐检测方法及基本原理1.直接滴定碘量法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0230.1-1993和SN/T 0230.2-1993[1]以及国际葡萄酒总局采用的葡萄酒中亚硫酸盐快速试验方法[2]均属于此类方法。
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包括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状态,如需测定样品中亚硫酸盐总量,则首先向样品中加入碱溶液破坏二氧化硫的结合状态,使之与碱反应成盐,再加入酸溶液使二氧化硫游离,以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以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
如需测定葡萄酒中的游离亚硫酸盐,则样品中毋需加碱而直接酸化用碘滴定。
直接滴定碘量法测定的化学反应原理如下:SO2 + 2KOH → K2SO3 + H2O (1)K2SO3 + 2HCl → 2KCl + H2O + SO2 (2)I2 + 2H2O + SO2 → 2HI + H2SO4 (3)GB/T 5009.34-2003[3]中的“蒸馏-碘量法”以蒸馏手段提取样品中的二氧化硫、通过乙酸铅溶液接收,以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2. 络合反应比色法GB/T 5009.34-2003[3]中的“盐酸副玫瑰苯胺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亚硫酸盐总量的测定,其原理是利用亚硫酸盐与四氯汞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的特点,使形成的络合物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呈紫红色的显色反应,在550 nm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在此方法原理和使用基础上,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张社等研究提出了三乙醇胺-副品红分光光度测定法[4]。
该方法列举了碘量法与盐酸副玫瑰苯胺法的缺陷,在仍然沿用络合反应比色法机理的基础上,改用三乙醇胺(TEA)替代四氯汞钠为吸收液,在磷酸介质中采用副品红为显色剂,测定葡萄酒、淀粉和砂糖中的亚硫酸盐总量。
日本食品卫生协会方法中的“蒸馏-比色法”分为提取和测定2个步骤,即先将样品酸化使二氧化硫游离后在氮气流拖曳下加热蒸馏使其逸出,以氢氧化钠溶液接收,量取一定量的接收液,加入碱性红9•甲醛混合液进行显色反应后测定吸光度。
蔬菜中亚硝酸盐提取及测定条件的优化李程程【摘要】In this paper, the best condition of ext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is optimized. Determination of nitrite in vegetables is made by diazotization coupl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extraction temperature is 70℃, the best extraction time is 45 min, chromogenic time is 15 min. The linear range is 0 ~ 0.3 mg/L, 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ifcient r=0.999, the standard deviation is 0.012168, the recovery rate of nitrite content is 94.6%~104%.%文章优化了亚硝酸盐提取和测定的最佳条件,采用重氮化偶合法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温度为70℃,最佳提取时间为45 min,显色时间为15 min。
该方案的线性范围为0~0.3mg/L,线性相关系数r=0.999,标准偏差为0.012168,回收率为94.6%~104%的亚硝酸钠含量。
【期刊名称】《文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14-17)【关键词】亚硝酸盐;优化;提取;测定【作者】李程程【作者单位】文山学院化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文山6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7近几年来我国人口中患消化系统癌症的人数明显增多,根据学者的研究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我国人口摄入过多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分不开的。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几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分析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姓名:XXX学号:xxxxxxx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班级:食安091班指导教师:xxx 职称:讲师二〇一三年四月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引言 (1)1.1概述 (1)1.2测定方法及研究的意义 (1)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实验材料 (2)2.1.1 原材料 (2)2.1.2 主要仪器 (2)2.2实验方法 (3)2.2.1 亚硝酸盐的测定 (3)2.2.2 菌落总数的测定 (4)2.3蔬菜在家庭贮藏与加工条件下的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8)2.3.1 不同贮藏温度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8)2.4煮熟菠菜在常温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与菌落总数的关系 (8)3 实验结果与分析 (8)3.1标准曲线的绘制 (8)3.2消除抗坏血酸对实验的影响 (9)3.3家庭加工及加工后贮藏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9)3.3.1 不同贮藏温度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9)3.3.2 不同煮沸时间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9)3.3.3 煮熟菠菜在常温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与菌落总数的关系 (10)4 结论 (11)参考文献 (14)致谢 (15)摘要新鲜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随着贮藏和加工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本文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分别研究了芹菜、番茄、白菜、白萝卜、菠菜和四季豆在不同贮藏温度、不同煮沸时间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蔬菜煮熟后室温放置一定时间,亚硝酸盐含量与菌落总数之间的关系。
根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规定,蔬菜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4 mg/kg。
试验结果表明:室温存放叶类、茎类、鲜豆类蔬菜分别不超过三天、四天和四天;根类和茄果类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在检测周期内(一周)没有超过限量标准;冰箱存放叶类蔬菜不超过四天;茎类、鲜豆类、根类和茄果类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在检测周期内(一周)没有超过限量标准。
硝酸盐检测方法及基本原理1.直接滴定碘量法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0230.1-1993和SN/T 0230.2-1993[1]以及国际葡萄酒总局采用的葡萄酒中亚硫酸盐快速试验方法[2]均属于此类方法。
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包括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状态,如需测定样品中亚硫酸盐总量,则首先向样品中加入碱溶液破坏二氧化硫的结合状态,使之与碱反应成盐,再加入酸溶液使二氧化硫游离,以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以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
如需测定葡萄酒中的游离亚硫酸盐,则样品中毋需加碱而直接酸化用碘滴定。
直接滴定碘量法测定的化学反应原理如下:SO2 + 2KOH → K2SO3 + H2O (1)K2SO3 + 2HCl → 2KCl + H2O + SO2 (2)I2 + 2H2O + SO2 → 2HI + H2SO4 (3)GB/T 5009.34-2003[3]中的“蒸馏-碘量法”以蒸馏手段提取样品中的二氧化硫、通过乙酸铅溶液接收,以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2. 络合反应比色法GB/T 5009.34-2003[3]中的“盐酸副玫瑰苯胺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亚硫酸盐总量的测定,其原理是利用亚硫酸盐与四氯汞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的特点,使形成的络合物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呈紫红色的显色反应,在550 nm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在此方法原理和使用基础上,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张社等研究提出了三乙醇胺-副品红分光光度测定法[4]。
该方法列举了碘量法与盐酸副玫瑰苯胺法的缺陷,在仍然沿用络合反应比色法机理的基础上,改用三乙醇胺(TEA)替代四氯汞钠为吸收液,在磷酸介质中采用副品红为显色剂,测定葡萄酒、淀粉和砂糖中的亚硫酸盐总量。
日本食品卫生协会方法中的“蒸馏-比色法”分为提取和测定2个步骤,即先将样品酸化使二氧化硫游离后在氮气流拖曳下加热蒸馏使其逸出,以氢氧化钠溶液接收,量取一定量的接收液,加入碱性红9•甲醛混合液进行显色反应后测定吸光度。
如何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试验设计方案
一、试验目的:降低水培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
二、试验因素:水,肥,光照,光强,温度
三、试验方法:
1、对不同生长时期EC值的控制
在蔬菜生长发育早期和中期,营养液对蔬菜中的硝酸盐积累影响小,采收期间高浓度的营养液会造成蔬菜中的硝酸盐大量积累,所以在蔬菜采收期前一个星期,试验对象一降低营养液EC值,二营养液换清水,三未处理对照。
2、增加光照时间
在高温长日照季节生长的夏秋蔬菜硝酸盐含量较低,低温少日照季节生长的冬春蔬菜硝酸盐含量较高。
采收前三天,采用延长蔬菜光照时间,提高蔬菜内硝酸盐的转化效率,达到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目的。
试验对象一持续三天光照,试验对象二未处理对照。
3、增强光照强度
采用不同光照强度对同一批蔬菜进行整个生长周期的蔬菜跟踪记录,试验对象一50%光照强度,试验对象二60%光照强度,试验对象三70%光照强度,试验对象四80%光照强度,试验对象五90%光照强度。
4、综合处理
一定光强条件下
试验对象一:采收期前一个星期,营养液换成净水,采收前三天持续光照试验对象二:采收期前一个星期,营养液换成净水,光照条件不变
试验对象三:采收前三天持续光照,营养液不变
试验对象四:任何生长条件不变,对照
四、结论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