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肿瘤真的遗传或传染吗?
- 格式:pptx
- 大小:9.02 MB
- 文档页数:18
癌症“传染”,不是无稽之谈作者:黄华来源:《华声文萃》2022年第02期我们一般所说的癌症,泛指所有恶性肿瘤,这些恶性肿瘤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控、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叠加、经过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与职业暴露、环境污染、生活习惯、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
虽然影响因素较多,但癌症并不是一种传染病,癌症本身是不会传染的。
但与癌症发生相关的因素中,有些情况是可以传染的。
第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传染”。
比如,有人酷爱烧烤、油炸、烟熏和腌制的食物,一日不能少,顿顿都要有。
这种饮食习惯很容易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染”,成为全家人的共同嗜好。
研究發现,肺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肝癌、口腔癌、鼻窦癌等多种癌症与吸烟显著相关。
同在一个屋檐下,如果长者烟不离手,年轻人就很容易模仿。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发生上述癌症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第二,诱发癌症的病原微生物会“传染”。
在我国,大部分肝癌患者有乙肝病毒感染史。
当然,并非所有乙肝感染者都会发展成肝癌,只有10%至3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5至10年会发展为肝硬化,其中又有5%至10%,经过5至10年最终发展成肝癌。
尽管肝癌本身不传染,但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传染性。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直接相关。
初次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年龄越小,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发生率越高。
采取分餐制,餐具专用,使用公筷,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
第三,情绪也可以“传染”,尤其是对癌症的恐慌情绪。
在癌症面前,有些患者被瞬间击溃,进而产生绝望和厌世的情绪,万念俱灰,认为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由于完全丧失与疾病斗争的勇气,患者会自暴自弃,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
事实上,这种负面情绪,也很容易在亲人之间相互“传染”。
对患者自身来说,情绪会直接影响生理功能,造成生理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降低。
所以,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信自己的康复能力,是抗击癌症的重要前提。
(摘自《大众健康》 2021年第12期)。
从癌症遗传与传染之误导看把温暖送给患者现代医学证明,癌症不是遗传病,但遗传因素在癌症的发生过程中确实起一定的作用。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也有关于家族性癌症的记载。
19世纪60年代,法国有一位医生报告,他家族中的24个女性共有15人死于癌症,其中10人死于乳腺癌;这个家族第二代的5个子女中,有4人死于癌症。
同一时期,美国一位叫戈尔的老太太死于胃癌后,这个家族的后代有多名成员都死于同一疾病。
后来,这个家族余下的17人接受了基因检测,结果表明,有11人携带一种家族遗传性胃癌的突变基因,患上胃癌的几率达70%。
迫不得已,家族中11名堂兄妹选择了在自己还未发病时就将胃完全切除。
而拿破仑一家,其父、祖父、3个姐妹和4个兄弟,以及拿破仑本人都死于胃癌。
我国一位专家认为,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结肠癌、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等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癌症的家族遗传现象是由染色体畸变造成的。
正常人体每个细胞有46条染色体,各种致癌因子可以引起染色体畸变,使得染色体在数目和形态上均与正常细胞不同,这种染色体的畸变有时会遗传给后代,使其下一代具有患癌的可能性。
具有患癌可能性的人并不一定就得癌症,只是得癌症的机会比普通人大些而已。
癌症的发生决定于内因和外因,癌症体质只是具备了某种内因,如果再加上外界致癌因素,如放射线、吸烟等的作用,癌症才会发生。
遗传性的癌症并不可怕,如果得知家族中有某种癌症的遗传史就应及早预防。
首先,要做好自我保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少吃油炸、熏烤食物、戒烟限酒,多吃一些防癌食物,如西红柿、红薯、牛奶等。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不熬夜,远离装修污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能力;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看待癌症。
此外,每年要定期进行体检筛查,一旦发现有早期癌症迹象,就要及时治疗,控制病情。
现代医学还证明,癌症不会传染。
传染,简单地说,就是某种疾病从一个人身上通过某种途径传播到另一个人身上。
我们知道,传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教你如何全面正确认识肿瘤
导语:目录第一章:如何正确认识肿瘤第二章: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并发症人们对于肿瘤的认识并不多,他们往往会疑惑肿瘤会演变成癌症吗?肿瘤是
目录
第一章:如何正确认识肿瘤
第二章: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并发症
人们对于肿瘤的认识并不多,他们往往会疑惑肿瘤会演变成癌症吗?肿瘤是怎样发生的呢?预防肿瘤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只有全面的了解肿瘤才可以更好的防治。
那么,下面就来学习小编为你盘点的,揭秘什么是肿瘤。
如何正确认识肿瘤
现实生活中,广大人民群众对肿瘤有许多疑问:肿瘤都是多性的吗?肿瘤是怎样发生的?肿瘤会遗传吗?肿瘤会传染吗?常见的致痛因素有哪些?我们能预防肿瘤吗?诊断肿瘤有哪些方法呢?确诊肿瘤后我们又有哪些方法应对呢?我们在下面的文章中将一一向大家阐述。
肿瘤是一类古老的疾病,早在2000~3000年前,国内外已有关于肿瘤的记载。
在中国,远在西周就有“肿”这个字来形容肿瘤,但当时尚无法区分肿瘤良性与恶性的差别。
至于西方医学,其科学基础创于古希腊。
在公元前4世纪,有“西方医学之父”之称的希波克拉底依据他在临床观察所见,指出人体的肿瘤可以大致区分成“无害性”肿瘤和“危害性”肿瘤这两大类。
在20世纪初,肿瘤在世界各国仍是比较罕见的疾病。
但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肿瘤这类疾病在医学领域内的地位愈来愈重,目前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为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二位,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其中肺癌。
消化道恶性肿瘤人类白细胞抗原Ⅰ、Ⅱ类基因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包括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
遗传易感性是这些肿瘤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涉及免疫系统的重要基因途径,已被证明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关系。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基因(HLA-I)编码了细胞表面上的重要免疫系统分子,对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起着重要作用。
近期的研究表明,HLA-I等位基因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关。
研究发现,HLA-A*11与胃癌、HLA-A*24与食管癌存在正相关关系,而HLA-A*02与结直肠癌存在负相关关系。
此外,HLA-A*33也和胃癌、食管癌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然而,不同基因型在不同肿瘤类型之间存在差异性。
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HLA-II)编码了细胞表面上的抗原呈递分子,是诱导免疫应答的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HLA-II等位基因的多态性也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HLA-DRB1、HLA-DPB1、HLA-DQA1和HLA-DQB1等位基因与结直肠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而HLA-DRB1和HLA-DQB1等位基因与胃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此外,HLA-I和HLA-II等位基因的多态性还可以用于指导治疗。
研究表明,一些特定的HLA等位基因可以预示患者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
例如,HLA-B*57:01是一种丙肝治疗药物阿德福韦的严重不良反应的预示因子,而HLA-B*15:02是一种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引发的严重皮肤中毒的预示因子。
总之,HLA-I和HLA-II等位基因是消化道恶性肿瘤遗传易感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多态性还可以用于指导药物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HLA等位基因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为个体化医学和疾病预防和诊断提供更加精准的方法和策略。
消化系统疾病的年龄分布与流行病学一、介绍消化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器官系统之一,负责将食物分解吸收,并排除体内废物。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转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了解这些疾病的年龄分布和流行病学特征对于预防和控制这些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胃癌1. 年龄分布胃癌是常见且致命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群是胃癌最高发年龄段。
尤其是男性,更容易患上此类肿瘤,在50-70岁之间有明显增长趋势。
然而,在40岁以下也并非完全没有发生,少数早发胃癌患者多为遗传因素所致。
2. 流行病学特征除了年龄因素外,胃癌在不同地区也存在差异。
东亚国家如中国、日本和韩国是胃癌高发地区,而西方国家的发病率则相对较低。
这与饮食习惯相关,高盐、高腌制食物和少量蔬果摄入是诱发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
遗传因素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也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三、肝炎1. 年龄分布肝炎是指肝脏组织的炎症性变化,可以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两种类型。
根据全球各地数据显示,不同类型的肝炎在年龄分布上存在差异。
乙型肝炎通常在出生后数日到3个月内感染,急性感染多见于婴儿和儿童。
然而,慢性乙型肝炎多数在成年期免疫系统较成熟时才被发现。
2.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乙型肝炎在亚洲、非洲等许多地区普遍流行。
此外,乙型和丙型肝炎与注射毒品、输血、接触被感染者血液或性接触等密切相关。
乙型肝炎是全球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如不加以控制,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四、胰腺癌1. 年龄分布胰腺癌是消化系统中最具侵袭性的肿瘤之一,通常具有不良预后。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的年龄分布相对较广泛,但多数患者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并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发现胰腺癌在年轻人中也有明显增加趋势。
2. 流行病学特征与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一样,吸烟是诱发胰腺癌的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也与该类型肿瘤的风险增加相关。
消化道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征与发病现状分析一、内容概括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中排名前几的疾病。
本文将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常见癌症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导致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
此外长期食用过多的腌制、烟熏、烧烤等食品,也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以降低患病的可能性。
我们要关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由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症状往往不明显,很多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到了晚期。
因此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便隐血检测等检查项目,有助于及早发现病变,提高治疗成功率。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参加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为预防消化道恶性肿瘤贡献自己的力量。
1.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定义和分类消化道恶性肿瘤,简单来说就是发生在我们身体里消化系统的那些可怕的肿瘤。
它们可以像胃癌、结肠癌这样,也可以像食管癌、胰腺癌这样,它们无处不在,让人胆战心惊。
这些肿瘤按照起源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上消化道肿瘤和下消化道肿瘤,比如胃癌、十二指肠癌等就属于上消化道肿瘤,而结肠癌、直肠癌等则属于下消化道肿瘤。
消化道恶性肿瘤就像是一个无声的杀手,总是在我们最不经意的时候悄然出现。
这种疾病发病率高,危害大一旦患上,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恢复,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了解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相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2.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一起来看看吧!1、大便中有脓血、粘液。
2、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腹泻,里急后重。
3、大便带血或出现黑色粪便。
4、大便形状发生改变,变稀、变扁或带槽沟。
5、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6、突发的体重减轻。
7、原因不明的贫血。
8、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9、肛门部或腹部有肿块。
10、发现有多发性息肉或乳头状腺瘤。
直肠癌会不会遗传直肠癌会不会遗传?专家表示:直肠癌是从正常的细胞转化而来的。
癌细胞的分裂似“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
当人体细胞里的癌细胞数目超过100万个时就会产生癌症的一些症状。
那么正常的细胞又是如何突变成癌细胞的呢?比如病毒、射线、化学物质,作用于细胞中的DNA,造成它的结构或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代谢发生变化,细胞增殖发生变化就成为癌细胞。
DNA是遗传的基础物质,一旦DNA发生变化,那么就会传递到下一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直肠癌是和遗传有关的。
那么,直肠癌和遗传有关是不是就可以下这样的结论:直肠癌患者的下一代都会生癌?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人类细胞分成体细胞、生殖细胞两大类,如肌肉细胞、骨胳细胞、神经细胞,上一代和下一代无直接的联系,只有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才是沟通父母与子女遗传信息的细胞,当父、母亲生殖细胞里的DNA发生了癌变,他们子女身体里的所有细胞获得了这种改变了的遗传信息,就可能发生癌变,这是一种“遗传型”的癌。
而体细胞的DNA在后天环境中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癌细胞,那么由这个细胞分裂而生成的子细胞仍是癌细胞,它不会影响生殖细胞里的DNA的癌变,所以这种癌细胞不会遗传给子女,这就是“非遗传型”的癌。
温馨提示:直肠癌的治疗目前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临床上治愈直肠癌的病例也越来越多,希望患者珍惜生命。
发现直肠癌就应该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
八种癌容易遗传下一代真的吗八种癌容易遗传下一代真的吗?很多人会担心自己患病的遗传问题会影响到下一代,特别是对于一些常见的肿瘤疾病,比如乳腺癌、结肠癌、卵巢癌等,往往有人认为这些疾病是可以遗传的。
其实,关于这一问题,专业医学界也有不同意见。
据研究显示,以下八种癌症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遗传给下一代。
1. 乳腺癌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也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癌症。
如果母亲或姐妹患有乳腺癌,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会相应增加。
但如果是父亲或兄弟患乳腺癌,对女性来说并没有类似的影响。
2. 卵巢癌卵巢癌往往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早期症状不明显。
有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两代或以上女性患有卵巢癌,下一代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会相应增加。
3. 结肠癌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如果家族中有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有结肠癌,个体患结肠癌的风险将增加2-3倍。
4. 胃癌胃癌也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癌症。
如果家族中有一级亲属患有胃癌,下一代发生胃癌的风险会增加两倍以上。
5. 子宫颈癌除了乳腺癌和卵巢癌外,女性常见的另一种癌症是子宫颈癌。
如果家族中有三代或以上女性患有子宫颈癌,下一代女性患子宫颈癌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6. 甲状腺癌虽然甲状腺癌的遗传因素不太明显,但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三代或以上甲状腺癌患者,则下一代发生甲状腺癌的风险也将增加。
7.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如果家族中有一级亲属(父亲、兄弟)患有前列腺癌,个体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将增加约2-3倍以上。
8. 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患者往往具有家族史。
如果家族中有胰腺癌患者,下一代发生胰腺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遗传只是导致癌症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
除了基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可能影响个体患癌的风险,比如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等。
因此,如果家族中存在癌症患者,不必过多担心,只需要注意生活细节并定期进行体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