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茨鼓风机原理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85.50 KB
- 文档页数:3
罗茨鼓风机原理
罗茨鼓风机是一种常用的离心式鼓风机。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叶轮的运动将气体进行加压和输送。
首先,罗茨鼓风机由一个外转子和一个内转子组成。
外转子为一圆筒形结构,内部划分为两个腔室。
内转子为一对齿轮,与外转子同心安装在鼓风机的轴上。
两个齿轮的齿数之比一般为2:3或3:5,以保持系数为2-3的间隙。
当齿轮开始转动时,两个转子之间的腔室会连续改变体积。
在转子的一个腔室中,气体被吸入,而在另一个腔室中,则被压缩和排出。
当转子运动一周后,气体的压缩和排出过程完成。
具体来说,当转子开始旋转时,外转子的两个腔室之间形成一个接近真空的状态。
此时,外部气体由进气口进入其中一个腔室,使得该腔室逐渐充满气体。
同时,内转子的两个齿轮在转动过程中与外转子不断相互啮合和分离,使气体逐渐被转移到另一个腔室。
随着转子继续旋转,被吸入的气体被推入到另一个腔室中,同时不断被齿轮间的间隙压缩。
当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时,被排出鼓风机。
由于转子的连续旋转和齿轮的不断啮合分离,罗茨鼓风机能够有效地将气体进行加压和输送。
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噪音低,因此在工业生产和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罗茨鼓风机的基本原理2.1罗茨鼓风机原理及工作过程罗茨鼓风机风机为容积式风机,输送的风量与转数成比例,二叶型叶轮每转动一次由1个叶轮进行1次吸、排气。
风机2根轴上的叶轮与椭圆形壳体内孔面,叶轮端面和风机前后端盖之间及风机叶轮之间者始终保持微小的间隙,在同步齿轮的带动下风从风机进风口沿壳体内壁输送到排出的一侧。
风机内腔不需要润滑油,结构简单,运转平稳,性能稳定,适应多种用途,已运用于广泛的领域。
作为风机核心部件的叶轮转子,其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风机的发展。
风机转子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风机的使用性能;风机转子加工过程中中心不对称直接影响风机的使用寿命;风机转子加工表面质量和转子轮廓曲面质量直接影响风机工作噪声。
罗茨风机分卧式和立式两种。
卧式罗茨风机,它由两个渐开腰形转子(空心或实心)、长圆形机壳、两根平行轴组成。
机壳可分为带有水冷、气冷和不设冷却装置三类。
传动机构是在两轴的同端装有式样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且互相啮合的两个齿轮,使主动轴直接与电动机相连,并通过齿轮带动使从动轴作相反方向的转动。
每个转子旋转一周,能排挤出两倍阴影体积的空气,因而主动轴每旋转一周就排挤出4倍阴影体积的空气。
罗茨风机进、出口合理的布置应为:上端进风下端排风(对卧式而言),这样可以利用高压气体抵销一部分转子与轴的重力,降低轴承压力,减少磨损。
罗茨风机的理论风量为nL A q v04=,式中A 0为转子在垂直位置时与机壳内壁所包围的面积,计算中近似取它等于转子运动所描绘的面积πD 2/4的1/3,A 0=l/3πx D2/4=D 2π/12。
因而,得出理论风量为q v =4x (D L 2π)/12=1/3L D 2πn 。
由于转子与转于间、转子与机壳间有缝隙存在,空气将会漏回至吸风侧,因而实际输气量小于理论风量,即3/2ξξπv v v vt nL D q q ==D ——腰形转子直径.即转子两顶点间距离,mm ;L ——腰形转子的长度,mm;n——转子转数,rpm;ξ——容积效率,一般ξv=0.75-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