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2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探究论文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探究论文本研究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治疗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入组标准:①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需行血液透析治疗;②意识清楚,无语言表达障碍,能清楚描述自身感受; ③预计能从本研究获益者;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完全独立; ⑤同意进入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预计生存时间不能满足研究需要; ②合并其它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如恶性肿瘤、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等; ③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者; ④不愿配合研究者。
1.2 一般资料: 收集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8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
观察组: 男22 例、女18 例,年龄39~77 岁,平均( 55.89±10.23) 岁。
透析频率: 1 ~ 3 次/周,平均( 2.27±0.20)次/周。
每次透析时间3 ~5h,平均( 4.12±0.27) h。
透析病程5 个月至4 年,平均( 2.13±0.47) 年。
文化程度: 大学及以上8 例、中专及高中9 例、中学10 例、小学及以下13 例。
致病原因: 慢性肾小球肾炎26 例、糖尿病肾病6 例、高血压肾病7 例和狼疮性肾炎1 例。
对照组: 男25 例、女15 例,年龄41~77 岁,平均( 56.72±10.10) 岁。
透析频率: 1 ~ 3 次/周,平均( 2.22±0.23)次/周。
每次透析时间3 ~5h,平均( 4.15±0.24) h。
透析病程6 个月至4 年,平均( 2.21±0.44) 年。
文化程度: 大学及以上7 例、中专及高中10 例、中学12 例、小学及以下11 例。
致病原因: 慢性肾小球肾炎23 例、糖尿病肾病7 例、高血压肾病8 例和狼疮性肾炎2 例。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及依从性提高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对生活质量改善与依从性提高的影响效果。
方法对本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4例患者实行临床研究,选取时间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分组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试验组(32例,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32例,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两组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6个月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相关指标,且计算两组依从合计率。
结果试验组护理干预6个月后躯体功能维度评分值、心理功能维度评分值、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值、物质生活状态维度评分值高于护理干预之前及对照组数据,显示指标检验的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依从合计率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指标检验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且提升其依从性。
关键词: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生活质量;依从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多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予以治疗,对其生命予以维持,与此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护理也同样十分重要[1]。
本文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本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4例患者纳入分析资料,观察护理干预实施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对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作用和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将本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4例患者(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为选择时间)收入研究资料,依据随机双盲法开展分组,一组纳入32例。
对照组:男女之比是20比12,年龄均值为(54.36±6.21)岁;试验组:男女之比是21比11,年龄均值为(54.31±6.23)岁。
统计两组资料,检测结果呈现P>0.05。
纳入标准:(1)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且需要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2)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医院发放的知情同意书进行签字,研究方案往医学伦理会提交被允许。
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病人,通过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而找到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护理效果。
方法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方面分析影响患者健康生活质量的因素。
结果通过分析,提出干预措施,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方面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护理支持,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干预措施运动训练血液透析疗法广泛应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疾病,提高了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由于透析是长期的治疗过程,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经济状况、社会交往和家庭关系等方面产生很大影响。
本文综述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
1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 :是指在伤病,医疗干预老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们的健康状态及与预期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等相联系的主观体验,也即受健康状态影响的生存质量,它强调疾病对躯体、社会角色、心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1]。
我们通过调查HRQOL可以了解疾病病人躯体不适症状、心理状态等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为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2 血液透析病人HRQOL现状及影响因素血液透析病人受疾病影响,导致生理功能下降、角色功能受限,高额医疗费等问题,其HRQOL明显下降。
目前,在我国内地,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人数占透析人数的90%左右[2]。
目前,对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状况测评较全面的方法是临床常用的联合国调查表。
应用该表测评,显示我国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明显低于西欧,美国、日本等国[3]。
为了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应先了解相关影响因素。
2.1生理因素2.1.1疾病相关因素长期透析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有:水钠负荷过多,血压升高。
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与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纬度呈负相关,并发症症状越严重其QOI得分越低[4]。
尿毒症症状和并发症是导致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136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6 年 7月 B 第 4 卷第 20 期Jul. B 2016 V ol. 4 No. 20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赵慧剑(东北师范大学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运动疗法,对照组实行基础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和运动疗法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运动疗法;血液透析;生活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0.136.02血液透析是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尿毒症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
将血液从患者身体内引出,将血液过滤净化再返回患者体内的一种治疗方式。
本文就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简单的研究,为临床血液透析的护理提供理论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男14例,女19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0.2±1.8)岁。
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0.5±1.5)岁。
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首先告知患者血压而透析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和疗效等,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当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及时给予一定的心理指导,并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等。
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运动疗法:①对患者进行基本情况的了解,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家庭状况和患者的心理状况。
②透析指导:对新的血液透析的患者应由专门的护士带领,介绍透析室的情况,介绍相关工作人员,在透析结束后告诉患者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③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④首先告知患者运动的好处,使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属于自己的合理的运动计划,通过不同的运动来达到不同的目的和效果。
⑤在运动时根据患者自己的身体状况循序渐进,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不可过量运动,不可勉强自己,若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在运动期间注意营养的搭配。
⑥在运动后及时补充适宜的水分,不要立即到阴凉处,避免受凉。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选择国际认可的测评生活质量的SF-36量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分)组别PF RP BP GH VT SF RE干预组59.78±9.4218.23±3.3052.28±9.4337.98±7.2561.32±11.256.26±9.4330.57±6.62对照组52.24±8.2215.76±3.2148.26±9.0231.75±6.8851.45±10.0651.42±9.8522.16±6.10 t 3.9547 3.5182 2.0200 4.0873 4.2991 2.3274 6.1262 P0.00000.00000.04660.00010.00000.02230.00003讨论近年来,随着肾脏疾病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病的出现,终末期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血液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血液透析是利用血液透析机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通过体外循环,然后回输体内的一种方法,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实行一定护理对患者的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在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运动疗法,对患者在运动前进行运动指导,如积极鼓励患者进行运动,告知患者运动的好处,指导中根据自身状况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
在运动中告知患者运动注意事项,不可强迫自己完成完成不了的运动,可以选择如步行、骑车、爬山等运动,在运动后告知患者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受凉感冒等,通过结合运动来配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具有较好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137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6 年 7月 B 第 4 卷第 20 期Jul. B 2016 V ol. 4 No. 20有利于患者提高抵抗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周瑞玲,周 萍,黎 琦,等.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广西医学,2016,38(01):134-136.[2] 梁燕萍,肖翠艳,侯永梅.运动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5(06):618-620.[3]高金枝.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1(01):33-35.本文编辑:刘欣悦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周宇光,徐伟华,伍艳玲(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3)【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给予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30例。
其中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实验组则在观察组的基础上使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应用连续性护理进行干预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对护理满意度为87%,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脑卒中;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0.137.02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脑卒中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虽然脑卒中疾病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是患者接受治疗后仍会出现较高的致残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如果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护理依从性,医护人员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样就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良好的控制,尽可能的减少疾病转归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1]。
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在临床治疗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延续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康复指导及保健知识,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本次实验选取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名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详细的报道公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30例。
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55~75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及病历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实验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使用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具体的干预措施如下:(1)组建服务小组团队。
团队的成员要充分理解延续性护理的含义,对延续性护理的专业技能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组建班级定期对团队成员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让团队成员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及拥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2)健康教育护理。
由于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存在差异,文化程度不一,对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患者在出院后接受治疗的依从性较差。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几天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详细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专业知识,告知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告诉患者按时服药和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2]。
同时护理人员要定期向患者发放免费的疾病专业知识手册,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与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3)设立服务热线。
医院专门为脑卒中患者设立专用的服务热线,让护理人员轮流进行值班,及时的解答患者存在的各种疑难问题,详细而全面的向患者的家属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医护人员要按照患者具体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要定期到患者家中进行访视,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延续性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进行电话访问。
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要经常打电话给患者或患者的家属,了解患者的具体康复状况,充分了解患者的健康目标及出院后的依从情况;护理人员要鼓励支持患者每天记笔记,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按时进行康复训练,并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这样才能对脑卒中疾病的高危因素进行筛查,才能更好地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3]。
1.3 疗效判断标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两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