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科学五上《22大棚蔬菜》word精编教案 (2)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1
大棚蔬菜参考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大棚蔬菜》参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冬季常见的大棚蔬菜名称,知道这些蔬菜在自然状态下正常生长的季节。
能力目标:1、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猜测大棚能生长反季节蔬菜的原因。
2、能制定考察计划,按照计划考察大棚,对考察结果进行记录。
3、能根据对大棚的考察记录进行分析,认识到温度和湿度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到大棚蔬菜能方便和改善我们的生活,但是大棚蔬菜也有不足之处。
教学重难点:学习冬季常见的大棚蔬菜名称,知道这些蔬菜在自然状态下正常生长的季节。
评价任务:认识冬季常见的大棚蔬菜名称,知道这些蔬菜在自然状态下正常生长的季节。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反季节蔬菜,提前建造一个模拟塑料大棚,温度计、湿度计等。
教学过程:一、认识几种反季节蔬菜。
出示几种课前收集到的几种反季节蔬菜,组织学生观察。
可设计以下问题。
1、认识这些蔬菜吗2、知道这些蔬菜正常状态下是什么时间上市的吗农村的孩子知道各种蔬菜的生长季节,但可能很少见到这些反季节蔬菜;城里的孩子经常见到反季节蔬菜,但对这些蔬菜的正常生长季节很陌生。
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提前搜集一些学生熟悉的反季节蔬菜,比如西红柿、豇豆、辣椒等;提前让学生访问家长,了解西红柿、豇豆、辣椒等常见的蔬菜的生长季节,这样才会在本节课中进一步对比这些蔬菜的生长环境。
二、交流关于反季节蔬菜的知识。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反季节蔬菜,并做记录。
1、你还知道哪些蔬菜是大棚种植的2、这些蔬菜正常生长时是什么时间上市3、把你认识的反季节蔬菜的名称,以及它正常生长的季节写下来。
学生可以就自己知道的反季节蔬菜写出3-5种,这个环节也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收集。
三、猜测为什么大棚里能生长反季节蔬菜。
1、交流:你知道哪些反季节蔬菜在学生书写的基础上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反季节蔬菜。
《大棚蔬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然而,受限于自然环境和气候等因素,传统的蔬菜种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大棚蔬菜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种植方式,具有环境控制、增产增收、减少病虫害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项目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大棚种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理解。
三、项目内容:1. 大棚蔬菜的种类和特点2. 大棚建设和环境控制3. 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4. 大棚蔬菜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5. 大棚蔬菜的收获和加工四、项目活动:1. 观摩大棚蔬菜种植现场,了解大棚种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参与大棚蔬菜的种植和管理实践,学习如何种植和照料蔬菜3. 设计大棚蔬菜种植方案,包括选择种植蔬菜的种类、种植时间、施肥浇水等内容4. 参与大棚蔬菜的收获和加工活动,体验从种植到餐桌的全过程五、项目评估:1. 学生个人表现评估:包括学生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理解程度、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评价2. 作品展示评估:学生设计的大棚蔬菜种植方案、种植过程记录和收获加工成果等作品的展示和评比3.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发言和思考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六、项目实施计划:1. 项目准备阶段:确定项目目标和内容,策划活动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和时间表2. 项目实施阶段:开展大棚观摩和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种植和管理实践,展示作品等3. 项目总结和评估阶段:对项目的实施效果和学生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和总结,为下一阶段的作业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七、项目预期效果:通过本次大棚蔬菜作业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生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意识,激发学生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学习生涯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作业设计,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学会尊重自然、珍惜食物,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
《大棚蔬菜》教案课件教学设计《大棚蔬菜》教案课件教育规划教育方针1、知道冬天常见的大棚蔬菜称号,知道这些蔬菜在天然状态下正常成长的时节。
2、能依据已有的常识经历来猜测大棚能成长反时节蔬菜的原因。
3、能拟定调查方案,依照方案调查大棚,对调查成果进行记载。
4、能依据对大棚的调查记载进行剖析,知道到温度和湿度会影响农作物的成长。
5、意识到大棚蔬菜能便利和改良咱们的日子,可是大棚蔬菜也有缺乏之处。
教育预备教师预备:预备一些反时节蔬菜,提早制作一个模仿塑料大棚,温度计、湿度计等。
学生预备:温度计、湿度计。
教育进程榜首课时榜首课时的主要内容是:知道冬天常见的大棚蔬菜称号,了解这些蔬菜在天然状态下正常成长的时节。
猜测大棚能成长反时节蔬菜的原因,拟定调查大棚的方案。
一、知道几种反时节蔬菜出示几种课前搜集到的几种反时节蔬菜,组织学生调查。
可规划以下问题。
1、知道这些蔬菜吗?2、知道这些蔬菜正常状态下是什么时刻上市的吗?乡村的孩子知道各种蔬菜的成长时节,但或许很少见到这些反时节蔬菜;城里的孩子常常见到反时节蔬菜,但对这些蔬菜的正常成长时节很生疏。
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践,提早搜集一些学生了解的反时节蔬菜,比方西红柿、豇豆、辣椒等;提早让学生拜访家长,了解西红柿、豇豆、辣椒等常见的蔬菜的成长时节,这样才会在本节课中进一步比照这些蔬菜的成长环境。
二、沟通关于反时节蔬菜的常识引导学生沟通自己所知道的反时节蔬菜,并做记载。
1、你还知道哪些蔬菜是大棚栽培的?2、这些蔬菜正常成长时是什么时刻上市?3、把你知道的反时节蔬菜的称号,以及它正常成长的时节写下来。
学生能够就自己知道的反时节蔬菜写出3-5种,这个环节也能够在课前提早组织学生搜集。
三、猜测为什么大棚里能成长反时节蔬菜1、沟通:你知道哪些反时节蔬菜?在学生书写的根底上沟通,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反时节蔬菜。
2、引导学生考虑:为什么大棚里能成长反时节蔬菜?这或许与大棚里的什么条件有关?学生或许会猜测:与气温有关,与湿度有关,与太阳有关,还或许猜测与大棚里的生物有关等等。
《大棚蔬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学生目标:1. 了解大棚蔬菜的栽培原理和特点;2. 掌握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3. 提高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培养种植蔬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大棚蔬菜的种类及特点;2. 大棚蔬菜的栽培原理;3. 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4. 大棚蔬菜的管理方法;5. 大棚蔬菜的健康饮食知识。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大棚蔬菜的种类及特点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介绍大棚蔬菜的种类和特点;2. 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种类大棚蔬菜的特点,并展示到全班;3. 教师总结归纳各种大棚蔬菜的特点。
第二课:大棚蔬菜的栽培原理1. 介绍大棚蔬菜的生长环境和栽培原理;2. 让学生观察大棚蔬菜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大棚蔬菜的栽培环境。
第三课: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1. 演示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并指导学生如何操作;2. 让学生动手实践,种植自己喜欢的大棚蔬菜;3. 学生互相交流经验,总结种植技术。
第四课:大棚蔬菜的管理方法1. 教授大棚蔬菜的管理方法,包括浇水、施肥、防虫等;2. 学生分组进行大棚蔬菜的管理实践;3. 教师进行指导和检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五课:大棚蔬菜的健康饮食知识1. 介绍大棚蔬菜的营养价值和健康作用;2. 引导学生进行健康饮食的讨论和分享;3. 鼓励学生利用大棚蔬菜制作健康菜肴,并分享给同学。
四、评估方式:1. 学生提交大棚蔬菜的学习笔记和实践报告;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包括参与度、表现、作业等;3. 学生互评,评选出最佳学习者。
五、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大型大棚蔬菜种植基地;2. 鼓励学生进行大棚蔬菜栽培比赛,展示自己的成果;3. 组织学生参加大棚蔬菜展示和交流活动,增加交流机会。
六、总结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提供建议;2. 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和心得分享,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3. 完成学生评估报告,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准备。
【小学科学】2019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五上《22大棚蔬菜》word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冬季常见的大棚蔬菜名称,知道这些蔬菜在自然状态下正常生长的季节。
2、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猜测大棚能生长反季节蔬菜的原因。
3、能制定考察计划,按照计划考察大棚,对考察结果进行记录。
4、能根据对大棚的考察记录进行分析,认识到温度和湿度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5、意识到大棚蔬菜能方便和改善我们的生活,但是大棚蔬菜也有不足之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一些反季节蔬菜,提前建造一个模拟塑料大棚,温度计、湿度计等。
学生准备:温度计、湿度计。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冬季常见的大棚蔬菜名称,了解这些蔬菜在自然状态下正常生长的季节。
猜测大棚能生长反季节蔬菜的原因,制定考察大棚的计划。
一、认识几种反季节蔬菜出示几种课前收集到的几种反季节蔬菜,组织学生观察。
可设计以下问题。
1、认识这些蔬菜吗?2、知道这些蔬菜正常状态下是什么时间上市的吗?农村的孩子知道各种蔬菜的生长季节,但可能很少见到这些反季节蔬菜;城里的孩子经常见到反季节蔬菜,但对这些蔬菜的正常生长季节很陌生。
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提前搜集一些学生熟悉的反季节蔬菜,比如西红柿、豇豆、辣椒等;提前让学生访问家长,了解西红柿、豇豆、辣椒等常见的蔬菜的生长季节,这样才会在本节课中进一步对比这些蔬菜的生长环境。
二、交流关于反季节蔬菜的知识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反季节蔬菜,并做记录。
1、你还知道哪些蔬菜是大棚种植的?2、这些蔬菜正常生长时是什么时间上市?3、把你认识的反季节蔬菜的名称,以及它正常生长的季节写下来。
学生可以就自己知道的反季节蔬菜写出3-5种,这个环节也可以在课前提前安排学生收集。
三、猜测为什么大棚里能生长反季节蔬菜1、交流:你知道哪些反季节蔬菜?在学生书写的基础上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反季节蔬菜。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棚里能生长反季节蔬菜?这可能与大棚里的什么条件有关?学生可能会猜测:与气温有关,与湿度有关,与太阳有关,还可能猜想与大棚里的生物有关等等。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大棚蔬菜》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中的《大棚蔬菜》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属于生物学知识范畴,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大棚蔬菜、为什么在大棚中种植蔬菜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大棚蔬菜,以及在大棚中种植蔬菜的原因;2.了解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以及如何提供适宜生长环境;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其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三、教学设计1.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备课笔记3.实验用品(方便演示)4.学生课前作业2. 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1.老师在课前布置一道关于大棚蔬菜的问题,让学生回家寻找答案并记下来。
(2)导入新课1.老师先通过观察大棚中生长的蔬菜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大棚和大棚蔬菜的生长环境;2.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大棚来种植蔬菜呢?这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关键点。
(3)新课内容的讲解和学生思考1.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棚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及其适宜生长的原因,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希望能激发学生的思考;2.老师介绍如何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简单说明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都是蔬菜生长所必需的要素,并让学生思考如果这些环境因素不足或超出适宜范围后结果会怎么样。
(4)重点难点解析1.重点难点1:让学生明白大棚的设计可以对植物进行有利的控制,而且可以让大棚里的蔬菜品质较好、口感更佳;2.重点难点2:让学生明白大棚蔬菜有更好的光照和空气流通环境,更好的防虫和保温效果。
(5)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测量温度、观察植物的生长特征等等,加深学生对于实验内容的理解。
(6)课堂总结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并且对已经掌握和还需要理解的问题进行讲解;2.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对大棚蔬菜这一话题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从生物科学的角度认识了大棚蔬菜的特点、适宜的生长环境等有关知识,在此过程中,通过教育以及讲解新的学科知识,可以使学生在知识上得到大大提高,同时形成良好的生物科学观念。
《大棚蔬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背景大棚蔬菜是指在具有采光条件的大棚内种植蔬菜的一种方式,它有利于延长蔬菜生长期、提高产量和质量。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有机蔬菜的需求增加,大棚蔬菜的种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此,通过开展关于大棚蔬菜的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管理方法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大棚蔬菜的种植环境要求和管理技术。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大棚蔬菜种植对环境的影响。
3.激发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内容1.大棚蔬菜的种植环境要求: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
2.大棚蔬菜的管理技术: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3.大棚蔬菜种植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促进循环利用等。
4.实地考察大棚蔬菜生产基地,了解现代化种植管理技术。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大棚蔬菜的种植环境要求、管理技术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大棚蔬菜的种植方法和意义。
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一块大棚蔬菜的种植方案,包括种植作物、管理方法、环境保护等内容。
3.实践操作:在学校的大棚内进行小面积大棚蔬菜种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大棚蔬菜的现代化种植管理技术。
五、评价方式1.小组设计方案评比:评选出最佳种植方案,并给予奖励。
2.实践操作记录评估:根据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记录,评定成绩。
3.实地考察报告:要求学生写出对大棚蔬菜生产基地的实地考察报告,评选出优秀报告并给予奖励。
六、教学时长本作业设计方案为一个学期的课程设计,每周安排2-3节课,包括课堂讲解、小组合作、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等环节。
七、教学资源1.教室、大棚和实地考察基地等设施。
2.大棚蔬菜种植相关的教材和资料。
八、教学效果通过本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大棚蔬菜的种植原理和管理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农业生产的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大棚蔬菜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考察真正的大棚,分析大棚的环境为什么能种植反季节蔬菜,辨析大棚蔬菜的好处与不足。
一、提出考察时应注意的事项
教师带学生考察时应该再次强调注意安全等事项。
教师要考虑细致,要具体到坐什么车,怎样走,怎么分组,带哪些工具和仪器,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注意记录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考察计划,再提出出去考察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实地考察
教师带学生一起到大棚实地考察,并做好记录。
三、整理分析收集到的事实
考察大棚里的生长环境后,引导学生根据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条件,分析大棚里为什么能生长反季节蔬菜。
1、考察大棚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知道,大棚里的温度比外界高,湿度比外界大。
还有推测,比如大棚里二氧化碳浓度高等。
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推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对学生能积极动脑进行推测的行为加以鼓励,但对推测的结论则不予肯定,因为推测还需要科学的验证。
2、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植物生长需要合适的温度、阳光、空气和土壤。
3、大棚里哪些条件适宜植物生长?大棚里的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适宜喜高温的农作物的生长。
4、大棚里为什么能生长反季节蔬菜?教师引导学生就大棚里为什么能生长反季节蔬菜分组展开研讨,把学生研讨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四、思考与拓展
1、大棚蔬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吃过大棚蔬菜吗?它的味道和自然生长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2、大棚蔬菜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3、通过研究大棚蔬菜,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感受?
大棚蔬菜虽然四季都有,特别是在冬季,能丰富我们的餐桌,但是由于大棚里的农作物受阳光照射不够,导致口味较淡,维生素含量偏低。
大棚蔬菜由于这些不足,还是没有正常生长的农作物好吃,营养也不如自然状态下生长的农作物。
由此,希望学生能意识到,大棚能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是大棚也有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