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作品简介 孙灵华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葫芦娃葫芦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葫芦画艺术,认识葫芦造型并设计创作符合主题的葫芦装饰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学习葫芦画,创作多种形式的葫芦画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葫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培养学生们热爱传统文化,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葫芦画及绘制符合主题的葫芦画。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创作装饰葫芦画。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绘画能力有一定基础,能够较好的掌握色彩和造型表现,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快。
但部分学生缺乏对绘画作品欣赏的审美能力,所以应该多鼓励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融入课堂。
并通过小组合作创新共同设计创作葫芦画作品。
四、教学环节:(一)激趣导入组织教学: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好玩的,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拿着葫芦的娃衣服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生:红色的衣服师:谁穿的?生:葫芦娃师:还能想到什么?生:红色给我一种力量师:哪位同学也想穿上这件神奇的衣裳体验一下呢?两个同学配合,老师给大家播放音乐,下面的同学们可以一起拍手互动2、老师还准备了个和葫芦娃有关的好玩的。
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学生:葫芦,这两串葫芦大家觉得哪串更好看,为什么好看?生:这串葫芦上出现了漂亮的脸谱,诗词标志等图案。
师:大家今天想不想也变出来这样好看的葫芦?学生回答:想。
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葫芦画,大家打开书的第47第21课《葫芦娃葫芦画》(二)讲授新课1、板书《葫芦娃葫芦画》2、老师:刚才同学们欣赏了很多葫芦画,那么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是葫芦画呢?葫芦画有什么寓意呢?学生:‘葫芦画就是在葫芦上装饰或画的画。
师:那位同学有不同的理解吗?生:我理解的葫芦画就是给葫芦穿上一件新衣服。
生:葫芦画有着吉祥、招财、辟邪的寓意。
师归纳:大家的理解都很正确。
在中国民间,葫芦素有“宝葫芦”的美誉,葫芦一直被视为吉祥物,以葫芦为题材的传统民间故事不胜枚举。
在葫芦上绘画、粘贴、装饰等,这种艺术形式称为“葫艺”。
《他们需要关爱》一等奖说课稿《《他们需要关爱》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他们需要关爱》一等奖说课稿今天我说的课题是来自于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第三单元“爱的行动”中的第二课《他们需要关爱》。
爱心的培养,是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儿童的整个发展进程之中。
教材设置“爱心行动”这一单元,主要是针对现在的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享尽了家人、社会的关爱,只知道受人爱,不知道去爱人的现象。
针对《他们需要关爱》这一课题,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首先是活动目标设计,然后是活动版块设计,最后是教学过程设计。
在本单元中安排《他们需要关爱》这一课,目的在于让儿童了解残疾人是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他们在身有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情况下,仍能战胜病残,顽强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并获得成功。
在本课的的教学中,我将指导学生参与换位体验活动,从而引导他们体验残疾人生活的艰难不易,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乐观精神,并能伸出自己的小手去关爱、温暖他们。
针对这样一个前提,我为本课设立了以下活动目标:在情感与态度:方面,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许多困难,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教育学生尊敬而不是歧视残疾人。
使学生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帮助残疾人,培养学生的爱心。
在行为习惯:方面,让学生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帮助,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获得信心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观看录象资料,参与换位体验活动,聆听残疾人故事,观察残奥会图片,讨论和交流社会现象,看DV画面听音乐等活动,使学生从多方面认识和体会到残疾人在生活上的困难,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给予残疾人关爱和帮助,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平时的教学让我深知,在有些情况下模拟具体情境,的确能萌动学生的内需,为了让学生积极投身于特定的角色和具体的生活情境,给他们提供一个尝试扮演全新的角色,体验全新的生活,产生全新的情感和生活体验的机会,我们在本课设计了“换位体验”这一活动版块。
辽师大版综合实践五年级上册第10课《小小理财家》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小小理财家》是辽师大版综合实践五年级上册第10课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理财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让学生学会合理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财务。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理财的定义、理财的重要性、如何制定理财计划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理财知识,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财意识,但理财能力较强的学生较少。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理财的理解可能仅限于储蓄和消费,对于投资、保险等理财方式了解不多。
此外,学生对于理财计划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在本节课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理财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会制定简单的理财计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节约、合理的消费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财的概念、理财的重要性、如何制定理财计划。
2.教学难点:理财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理财案例、小组讨论等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真实的理财案例,引发学生对理财的兴趣,导入新课。
2.教学讲解:讲解理财的概念、理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理财计划。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财经验和想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理财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5.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制定自己的理财计划,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6.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理财计划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欣赏教学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张湾中学222343 吴林华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欣赏课上,学生将学习音乐作品的作者背景和个性、民族特征、标题、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曲式和体裁等等诸多知识,它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等十个要素,这十个要素直接转化为听觉,反映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可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本”,这是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音乐欣赏教学的要求,其实质就是对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开阔音乐视野,逐步发展和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因当以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情感体验通过介绍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和讲解音乐家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情趣,提高学生对美好生活中美与丑、真与善的识别能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欣赏音乐,可以波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音乐欣赏真正走向学生心田。
现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浅谈欣赏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以音乐欣赏为主,将音乐小欣赏与地理、历史、思品相结合一定的音乐与文化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语言语音特点、生活习俗、文体交流等有着密切联系,故此音乐课与历史课、地理课有很多方面是相通的。
如《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1935年,作品有力表现了处在深重灾难的中国人民英勇战斗的民族精神。
《歌唱祖国》作于1950年,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伟前进的步伐。
如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让学生自己讨论并分析一下我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在欣赏《美丽的草原》是通过介绍内蒙古的地理环境,一望无边的大草原,地势坦荡,青青的草原蓝蓝的天,白云、马儿、牛羊、姑娘等美丽的图画。
《三角形内角和》微课作品简介
济宁市枣店阁中心小学孙灵华
一、适应的对象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二、学习目标:
1.通过量、剪、拼、折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规律。
2.在探究过程中,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通过交流、比较,培养策略意识和初步的空间思维能力。
3.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感受思维提升的过程,激发求知欲和探索兴趣。
三、学习内容及教学过程
《三角形内角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活动。
在理解三角形内角及内角和含义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任意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用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折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四、制作技术:首先做一个《三角形内角和》PPT,其次用录屏专家C amtasia.Studio7.1软件录屏并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