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类中药材
- 格式:pptx
- 大小:173.40 KB
- 文档页数:11
部分花类中药材品种简介万寿菊万寿菊别名;臭芙蓉、万寿灯、蜂窝菊、臭菊花、蝎子菊、金菊花。
药食两用,以花入药。
功能主治;平肝清热、祛风、化痰。
万寿菊春、夏种植,生长期1年,花期在2月份。
万寿菊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且可以食用和药用,用途非常广泛。
1.亩产鲜花1500公斤,现市场价每公斤4元,亩收益6000元左右。
总投入1800元,每亩净利润4200元左右。
(不含地租)药用玫瑰玫瑰属蔷薇目,蔷薇科落叶灌木,春、夏两季种植,多年生。
药食两用,以花入药,具有理气解郁、活血散瘀、调经止痛等功效。
玫瑰种植后第二年就可开花采摘,花期在3-7月份。
第3年进入丰产期。
一年可摘四茬,可摘多年。
1.每年亩产干花350公斤,现市场价44元/公斤,每亩效益在15400元。
总投入3800元,每亩净利润11500元左右。
(不含地租)木槿木槿多年生,春季种植。
花期在3-5月份。
别名;木棉、荆条、朝开幕落花、喇叭花。
药食两用,以花入药。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
1.盛产时每年亩产干花400公斤左右,市场价30元/公斤,亩收益12000元。
每亩总投入1800元左右,每亩净利润10000元左右。
(不含地租)白芍别名;木勺药、草芍药、红芍药、毛果赤芍。
以根入药,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改良白芍生长期3-4年,秋季种植,花期在4-5月份。
赤芍药用价值是非常高的,利用范围越来越大,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及各个内脏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亩产干品1600公斤,现市场价格18元/公斤,亩收益在28800元。
亩总投入2100元,净利润26500元左右。
(不含地租)药用牡丹药用别名;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百雨金、洛阳花、富贵花。
以根入药,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药用牡丹生长期3-5年,秋季种植,花期在4-5月份。
牡丹有着“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花绽放的时候特别漂亮,观赏起来让人赏心悦目。
1.亩产干品400公斤,现市场价格20元/公斤,亩收益在8000元。
中药花类药材
中药中有许多药材来自各种花卉,这些花类药材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通常用于制备中药汤剂、药膏、茶剂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花类药材:
1.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菊花有清热解毒、明目、
降血压等功效,常用于泡茶、制备中药汤剂,尤其在夏季用于
清热解暑。
2.牡丹花(Paeonia suffruticosa):牡丹花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的作用,通常用于治疗瘀血症状,如淤血、瘀伤等。
3.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薰衣草是一种常见的芳香植
物,其花朵具有镇静和放松作用,常用于制备芳香疗法、精油
和花草茶。
4.玫瑰花(Rosa spp.):玫瑰花被用于中药、芳香疗法和食品制备
中。
它有调气、养颜、镇静的功效。
5.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金银花有清热解毒、抗炎和解毒
作用,通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6.茉莉花(Jasminum spp.):茉莉花具有芳香、安抚情绪的作用,
通常用于花茶、香水和护肤品制备中。
7.郁金香(Tulipa spp.):郁金香花被认为有消炎、清热、去湿的
功效,通常用于治疗关节炎和风湿病。
8.紫苏花(Perilla frutescens):紫苏花被用于中药和食品调味中,
具有抗氧化和镇定作用。
这些花类药材在中药和芳香疗法中被广泛应用,它们具有不同的药用属性和功效,可根据具体需要选用。
在使用中药或芳香疗法时,应遵循医生或专业从业者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蔷薇科是一大类植物科,其中包含着许多常用的中药材。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蔷薇科中药材:
1.丹参:丹参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中国。
其根部是常用的中药材,被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活血化瘀等。
2.五味子:五味子是一种攀援藤本植物,主要生长在东亚地区。
其果实为中药材,具有滋补、抗衰老和养肝作用。
3.枸杞:枸杞是一种小灌木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和其他亚洲地区。
它的果实被用作中药材,具有明目、滋阴和补肾的功效。
4.红花:红花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中国和印度。
其花瓣是中药材,被用于治疗痛经、血瘀等问题。
5.木瓜:木瓜是一种热带水果,也是一种中药材。
它的果实、种子和叶子被用于消化不良等。
这些仅仅是蔷薇科中一部分常见的中药材,还有很多其他的蔷薇科植物被应用于中药领域,具有不同的药用功效。
在应用中药材时,建议在专业医生或中药师的指导下使用,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中药花类材中药花类材指的是中医药学中使用的具有药用价值的花卉植物。
在中医药理论中,花类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调理身体。
这些花类材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有效的药用成分,对人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1. 莲花莲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莲花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等功效,常被用于治疗高热、咽喉肿痛、血尿等症状。
莲花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改善皮肤质量和促进新陈代谢也具有一定作用。
2. 金银花金银花又称忍冬藤,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利尿等功效,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疮疡肿毒等症状。
金银花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延缓衰老和提高免疫力。
3. 紫花地丁紫花地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花卉。
紫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喉咙肿痛、牙龈肿胀等问题。
紫花地丁还具有很好的镇静安神作用,对改善睡眠质量和缓解焦虑情绪有一定帮助。
4. 桂花桂花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花卉。
桂花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呕等功效,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呕吐等问题。
此外,桂花还具有很好的香气和口感,常被用于调制茶饮和糕点,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味觉享受。
5. 菊花菊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观赏花卉,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等功效。
菊花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目赤等问题。
此外,菊花还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延缓衰老和预防眼部疾病。
6. 玫瑰花玫瑰花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玫瑰花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功效,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问题和心脉不畅等情况。
此外,玫瑰花还具有很好的香气和舒缓情绪的作用,常被用于调制茶饮和沐浴产品。
7. 茉莉花茉莉花是一种香气浓郁的中药材和观赏花卉。
茉莉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湿热病、肿痛等问题。
花类生药1、花类生药:以植物的花入药的药材总称。
药用部位包括花序、单花和花的一部分。
2、性状鉴别要点:花类生药干燥后易皱缩,必要时可用水润湿后于解剖镜下观察。
观察时先搞清入药部分是花序、单花或花的一部分。
注意观察其花的形态、全形、大小、花各部分的形状、颜色、数目、排序方式有无毛茸、气味等。
3、丁香来源: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产地:坦桑尼亚性状鉴别:干燥的花蕾略呈短棒状,红棕色至暗棕色,花冠近圆球形,具花瓣4片,复瓦状抱合,棕褐色至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
鄂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红棕色至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形的萼片,十字状分开。
显微鉴定:花托部位横切面,表皮为1列扁平细胞,外被较厚的角质层。
皮层较宽,外侧散有2~3列径向延长的油室。
中柱有20~50个小型双韧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外围有少数木化纤维;内侧为薄壁细胞组成的通气组织,有大型细胞间隙。
中央为轴柱,有约17个细小维管束。
该品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簇晶。
显微鉴别:粉末:暗红色。
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该品以个大、粗壮、色红棕、油性足、能沉于水、香气浓郁、无碎末者为佳。
化学成分:挥发油(丁香油),丁香酚功效: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4、金银花来源: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产地:山东,河南性状鉴别:①呈小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②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久贮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少量毛。
③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
④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
⑤雌蕊1个。
⑥气清香,味淡微苦。
显微鉴别:忍冬粉末浅黄色①腺毛有二种,一种头部呈倒圆锥形,顶部略平坦,由10~30个细胞排成2~4层,腺柄2~6个细胞,另一种头部呈倒三角形,较小,由4~20数个。
细胞组成,柄2~4个细胞。
②非腺毛为单细胞,有二种;一种长而弯曲,壁薄,有微细疣状突起。
另一种非腺毛较短,壁稍厚,具壁疣,有的具单或双螺纹。
你认得它们么?花(Flos)是一种适应于繁殖、节间极短、没有顶芽和腋芽的变态枝条。
花类中药包括:(1)完整的花:已开放如洋金花、红花;未开放如丁香、金银花。
(2)花序:已开放如菊花、旋覆花;未开放如款冬花。
(3)带花的果穗:夏枯草。
(4)花的某一部分:柱头:西红花雄蕊:莲须花柱:玉米须花粉粒:松花粉、蒲黄一、性状鉴别首先应先注意其花是单花,花序还是花的一部分等药用部位。
单花要注意一般特征,包括整齐或不整齐、完全或不完全、单性花还是两性花、离瓣花还是合瓣花等;特别注意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等特征;花序应注意其类别、形状、中轴、苞片、小花的数目等。
花类中药多具有香气和鲜艳的颜色,其形状、大小、表面特征和质地等,亦应特别注意观察。
二、显微鉴别除花梗和膨大的花托制作横切片外,一般只作表面制片、粉末制片,雄蕊及雌蕊柱头可做整体封装。
1.组织特征:主要注意苞片、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特征。
2.粉末特征:一般应以花粉粒、花粉囊内壁细胞、毛茸为主要鉴别依据,并应注意有无草酸钙结晶、分泌组织、色素细胞、花冠表皮细胞。
维管组织常细小,有时仅有少数螺纹导管。
极少数花的粉末中可见石细胞或厚壁细胞。
若带有花梗,粉末中可见茎的特征。
花粉粒是花类中药显微鉴定标志特征之一。
*花粉粒(pollen grain)的显微鉴别不同的植物花粉的形状、大小、外壁上的萌发孔和萌发沟以及花纹的形状均有所不同。
这是植物分类学上的鉴定依据。
也是鉴别花类药材的重要依据。
花粉粒结构外壁:坚厚,缺乏弹性,含脂类、色素、角质和蛋白质。
光滑或具花纹,有棘刺。
不同颜色,具萌发孔萌发沟(1-多个)。
内壁:柔、薄、富有弹性。
由果胶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蛋白质组成。
外壁内壁(1)形状:圆球形(金银花、红花)类三角形(丁香)四分体(闹羊花)(2)大小:直径15~30μm(丁香)小金银花(细刺状突起)直径60~70μm(金银花)大(3)表面:光滑(西红花、槐米)刺状突起(菊花、金银花)辐射状纹理(洋金花)网状纹理(蒲黄)(4)萌发孔数:大多三个(红花、金银花)单个(蒲黄)不明显(西红花)散孔(鸡冠花)。
中药花类材
中药花类材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
1.金银花:属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带叶的茎枝名忍冬藤,供药用,亦作观赏植物。
中国大部分地区多有分布,不少地区已栽培生产,其中以河南、山东所产最为闻名。
2.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
3.红花:原产中亚地区。
俄罗斯有野生也有栽培,日本、朝鲜广有栽培。
4.曼陀罗:因花朵大而美丽,具有观赏价值,可种植于花园、庭院中,美化环境。
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5.三七花: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小,为黄绿色。
核果为浆果状,熟时呈鲜红色。
种子为扁球形,白色。
花期为6~8月,果期为8~10月。
6.鸡蛋花: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的花朵或茎皮,夏、秋季采茎皮,花开时采花,晒干或鲜用。
7.合欢花:头状花序于枝顶排成圆锥花序;花粉红色;花萼管状,合瓣花冠,雄蕊多条,淡红色。
荚果条形,扁平,不裂。
6-7月开花,8-10月结果。
8.百合花: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保健食品和常用中药,并具备观赏价值。
鲜花含芳香油,可作香料。
9.密蒙花:又名:染饭花、九里香、小锦花、蒙花、黄饭花、疙
瘩皮树花、鸡骨头花,为马钱科、醉鱼草属灌木,高1-4米。
10.旋覆花:是菊科旋覆花属植物,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短,横走或斜升,有多少粗壮的须根。
花期6-10月,果期9-11月。
此外还有桃花、红花、辛夷、野菊花等都是重要的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