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
- 格式:ppt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53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药材浸水中,水被染或黄色,柱头呈喇叭状,内侧有一短缝的是A.西红花B.红花C.金银花D.洋金花E.款冬花正确答案:A解析:西红花浸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
柱头成喇叭状,有短缝,短时间内用针拨之不破碎。
红花染成金黄色。
西红花的水试现象为重点,也可作为多选题出现。
知识模块:花类中药2.花粉粒极面观呈三角形,角端各有一个萌发孔,具有该粉末特征的药材为A.丁香B.红花C.西红花D.金银花E.洋金花正确答案:A解析:花粉粒的性状、大小、表面及萌发孔数在花类药材鉴别中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丁香花粉粒极面观三角肜,赤道面观双凸镜形。
另为双子叶植物一般3个萌发孔。
单子叶植物药材花粉粒多为单个萌发孔如西红花、蒲黄等。
知识模块:花类中药3.取粉末少许加硫酸一一滴,酸液渐变成蓝色、紫色、红褐色或棕色,该法是检查A.挥发油B.西红花苷和苷元C.黄酮D.生物碱E.色素正确答案:B解析:此现象是检查西红花苷和苷元。
知识模块:花类中药4.花粉粒极面观呈三角形,角端各有一个萌发孔,具该粉末特征的药材为B.洋金花C.红花D.西红花E.金银花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丁香花粉的显微鉴别特征。
丁香的花粉显微特征是:①纤维梭形,两端钝圆,壁较厚。
②花粉粒众多,极面观呈三角形,赤道面观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角端各有一个萌发孔,无色或淡黄色。
③草酸钙簇晶极多,直径4—26μm,往往成行排列。
④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界限不清,含黄色油状物。
知识模块:花类中药5.辛夷来源于A.豆科B.菊科C.茄科D.木兰科E.桃金娘科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是来源考查。
辛夷来源于木兰科。
知识模块:花类中药6.西红花的药用部位A.花B.柱头C.花柱D.花瓣E.花蕾正确答案:B解析:西红花的药用部位是三个柱头,丁香、辛夷是花蕾入药,洋金花是花入药,红花是不带子房的管状花。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练习题及答案:花类中药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对各花类药材的化学成分叙述不正确的是A、辛夷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生物碱、木脂素类等B、洋金花中含有生物碱如莨菪碱,东莨菪碱,去甲莨菪碱等C、款冬花中含三萜类和倍半萜类成分,黄酮类成分,皂苷,挥发油等成分D、槐花中含有黄酮类成分还有生物碱E、蒲黄中含有黄酮类成分,β-谷甾醇和氨基酸等2、下列对花类药材的采收加工时间叙述不正确的是A、辛夷的采收时间冬末春初花未开时B、通常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C、金银花采收时间为花开时采收D、蒲黄为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压,筛取花粉E、西红花为开花期晴天的早晨采花,摘取柱头,盖一张薄吸水纸后晒干3、辛夷的入药部位是A、带花的果穗B、花蕾C、花粉D、管状花序E、花冠4、将一滤纸条悬挂于红花烯乙醇浸出液中5分钟后取出滤纸条放入水中,随即取出,滤纸条上部显淡黄色,下部显淡红色。
此实验是检查A、山柰素B、芦丁C、槲皮素D、红花醌苷E、红花苷5、丁香来源于A、大戟科B、茄科C、樟科D、桃金娘科E、豆科6、以下何种药材以入水萼管垂直下沉者为佳A、洋金花B、辛夷C、丁香D、红花E、金银花7、常2~3个花序连在一起,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的中药材是A、金银花B、辛夷C、洋金花D、款冬花E、西红花8、药材浸水中,水被染成黄色,先端呈喇叭状,内侧有一短缝的是A、西红花B、红花C、金银花D、洋金花E、款冬花9、丁香的分泌组织为A、油细胞B、油管C、油室D、树脂道E、蜜腺10、呈长卵形,似毛笔头,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具光泽的长绒毛,内表面无毛有此特征的花类药材是A、丁香B、金银花C、菊花D、款冬花E、辛夷11、西红花的来源是A、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序B、菊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序C、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D、鸢尾科植物红花的干燥柱头E、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序12、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黄酮以无水芦丁计,槐花不得少于A、3.0%B、8.0%C、2.0%D、1.0%E、5.0%13、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A、忍冬B、红腺忍冬C、山银花D、毛花柱忍冬E、小忍冬14、来源于菊科,药用干燥头状花序的药材为A、金银花B、菊花C、辛夷D、款冬花E、丁香15、下列哪种药材的花粉具网状雕纹及单孔,不甚明显A、辛夷B、丁香C、洋金花D、金银花E、蒲黄16、丁香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A、丁香烯B、乙酰基丁香油酚C、丁香酚D、甲基丁香油酚E、β-桉油醇17、花蕾呈研棒状,长1~2cm,表面棕褐色至褐黄色,有细粒状花药的药材是A、金银花B、洋金花C、款冬花D、丁香E、红花二、配伍选择题1、A.花被片l0~12(15),内外轮无显著差异B.花被片9,外轮为内轮的1/2大C.花被片9,类棕色,外轮花被片3,条形,约为内两轮长的1/4D.花被片l5,外轮花被片3,条形,约为内四轮长的2倍E.花被片9,内外轮同型<1> 、望春花A、B、C、D、E、<2> 、玉兰A、B、C、D、<3> 、武当玉兰A、B、C、D、E、2、A.菊花B.款冬花C.槐花D.金银花E.辛夷<1> 、呈棒状,上粗下细,表面黄白色,密被短柔毛的药材是A、B、C、D、E、<2> 、呈长卵形,似毛笔头,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长茸毛的药材是A、B、D、E、3、A.丁香酚B.木兰脂素C.芦丁D.绿原酸E.东莨菪碱<1> 、槐花的化学成分主要是A、B、C、D、E、<2> 、洋金花的化学成分主要是A、B、C、D、E、4、A.极面观呈三角形,角端各有一个萌发孔B.呈类球形或长圆形,外壁有点状条形雕纹C.呈球形、黄色、外壁具细刺状突起D.呈球形或椭圆形,表面有似网状雕纹E.外壁凸出呈乳头状或绒毛状,可见纤维纹理<1> 、蒲黄花粉粒的特征是A、B、C、D、E、<2> 、西红花粉粒的特征是A、B、C、D、E、<3> 、金银花粉粒的特征是A、B、C、D、E、<4> 、洋金花粉粒的特征是A、B、C、D、E、5、A.气微,味苦。
中药鉴定学考试内容汇总一、总论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2、中药采收的原则:(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如牛膝、党参、大黄、防风;有的中药植株枯萎较早,夏季采收,如浙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参等;明党参在春季采收比较好。
(2)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如关木通、大血藤;有些全年采收,如沉香、降香、苏木。
(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如黄柏、厚朴;少数秋冬采收,如川楝皮、肉桂。
(4)叶类:多数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者果实未成熟采收,如艾叶、臭梧桐叶等;少数秋冬采收,如桑叶。
(5)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含苞未放时采收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初开时采收如洋金花;盛开时采收如菊花、西红花;红花要求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收;有些中药如蒲黄、松花粉不宜迟收,过期则花粉自然脱落,影响质量。
(6)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在自然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栀子、山楂;有的在成熟经霜后采收,如山茱萸、川楝子;有的采收未成熟幼果,如枳实、青皮;若果是成熟期不一致,要随时采收,如木瓜。
种子类药材要在果实成熟后采收,如牵牛子、决明子、芥子等。
(7)全草类:多在植物充分生在,茎叶茂盛时采收,如青蒿、穿心莲、淡竹叶等;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香薷;茵陈有两个采收时间,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茵陈蒿”(8)菌藻地衣类:不同药用部位,采收情况不同。
茯苓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宜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挖;海藻在夏秋两季采捞;松萝全年均可采收。
3、中药加工意义:(1)、保证药材质量;(2)、便于临床用药调剂和有效成分的煎出;(3)、利于运输、贮藏和保管;(4)、消除或降低毒性、刺激性或其他副作用;(5)利于药材商品标准化。
加工方法:捡、洗、漂、切片、去壳、蒸煮烫、硫熏、发汗、干燥。
4、霉变的防治:一般而言,含水量应保持在15%以下;保管贮存要合理掌握“发陈贮新”和“先进先出”原则。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练习题及答案:花类中药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对各花类药材的化学成分叙述不正确的是A、辛夷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生物碱、木脂素类等B、洋金花中含有生物碱如莨菪碱,东莨菪碱,去甲莨菪碱等C、款冬花中含三萜类和倍半萜类成分,黄酮类成分,皂苷,挥发油等成分D、槐花中含有黄酮类成分还有生物碱E、蒲黄中含有黄酮类成分,β-谷甾醇和氨基酸等2、下列对花类药材的采收加工时间叙述不正确的是A、辛夷的采收时间冬末春初花未开时B、通常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C、金银花采收时间为花开时采收D、蒲黄为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压,筛取花粉E、西红花为开花期晴天的早晨采花,摘取柱头,盖一张薄吸水纸后晒干3、辛夷的入药部位是A、带花的果穗B、花蕾C、花粉D、管状花序E、花冠4、将一滤纸条悬挂于红花烯乙醇浸出液中5分钟后取出滤纸条放入水中,随即取出,滤纸条上部显淡黄色,下部显淡红色。
此实验是检查A、山柰素B、芦丁C、槲皮素D、红花醌苷E、红花苷5、丁香来源于A、大戟科B、茄科C、樟科D、桃金娘科E、豆科6、以下何种药材以入水萼管垂直下沉者为佳A、洋金花B、辛夷C、丁香D、红花E、金银花7、常2~3个花序连在一起,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的中药材是A、金银花B、辛夷C、洋金花D、款冬花E、西红花8、药材浸水中,水被染成黄色,先端呈喇叭状,内侧有一短缝的是A、西红花B、红花C、金银花D、洋金花E、款冬花9、丁香的分泌组织为A、油细胞B、油管C、油室D、树脂道E、蜜腺10、呈长卵形,似毛笔头,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具光泽的长绒毛,内表面无毛有此特征的花类药材是A、丁香B、金银花C、菊花D、款冬花E、辛夷11、西红花的来源是A、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序B、菊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序C、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D、鸢尾科植物红花的干燥柱头E、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序12、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黄酮以无水芦丁计,槐花不得少于A、3.0%B、8.0%C、2.0%D、1.0%E、5.0%13、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A、忍冬B、红腺忍冬C、山银花D、毛花柱忍冬E、小忍冬14、来源于菊科,药用干燥头状花序的药材为A、金银花B、菊花C、辛夷D、款冬花E、丁香15、下列哪种药材的花粉具网状雕纹及单孔,不甚明显A、辛夷B、丁香C、洋金花D、金银花E、蒲黄16、丁香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A、丁香烯B、乙酰基丁香油酚C、丁香酚D、甲基丁香油酚E、β-桉油醇17、花蕾呈研棒状,长1~2cm,表面棕褐色至褐黄色,有细粒状花药的药材是A、金银花B、洋金花C、款冬花D、丁香E、红花二、配伍选择题1、A.花被片l0~12(15),内外轮无显著差异B.花被片9,外轮为内轮的1/2大C.花被片9,类棕色,外轮花被片3,条形,约为内两轮长的1/4D.花被片l5,外轮花被片3,条形,约为内四轮长的2倍E.花被片9,内外轮同型<1> 、望春花A、B、C、D、E、<2> 、玉兰A、B、C、D、<3> 、武当玉兰A、B、C、D、E、2、A.菊花B.款冬花C.槐花D.金银花E.辛夷<1> 、呈棒状,上粗下细,表面黄白色,密被短柔毛的药材是A、B、C、D、E、<2> 、呈长卵形,似毛笔头,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长茸毛的药材是A、B、D、E、3、A.丁香酚B.木兰脂素C.芦丁D.绿原酸E.东莨菪碱<1> 、槐花的化学成分主要是A、B、C、D、E、<2> 、洋金花的化学成分主要是A、B、C、D、E、4、A.极面观呈三角形,角端各有一个萌发孔B.呈类球形或长圆形,外壁有点状条形雕纹C.呈球形、黄色、外壁具细刺状突起D.呈球形或椭圆形,表面有似网状雕纹E.外壁凸出呈乳头状或绒毛状,可见纤维纹理<1> 、蒲黄花粉粒的特征是A、B、C、D、E、<2> 、西红花粉粒的特征是A、B、C、D、E、<3> 、金银花粉粒的特征是A、B、C、D、E、<4> 、洋金花粉粒的特征是A、B、C、D、E、5、A.气微,味苦。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九章讲义1第九章花类中药药用部位为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这类中药称花类中药。
完整的花有的是已开放的,如洋金花、红花;有的是尚未开放的花蕾,如丁香、金银花。
药用花序亦有的是采收未开放的,如款冬花;有的要采收已开放的,如菊花、旋覆花。
而夏枯草实际上采收的是带花的果穗。
药用仅为花的某一部分,如西红花系柱头,莲须系雄蕊,玉米须系花柱,松花粉、蒲黄等则为花粉粒等。
第一节花类中药的鉴定一、性状鉴定二、显微鉴定花类中药的显微鉴别除花梗和膨大花托制作横切片外,一般多作表面制片和粉末观察。
(一)苞片和萼片与叶片构造相类似,通常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故鉴定时以观察表面观为主。
(二)花瓣花瓣构造变异较大,上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或毛茸状突起,无气孔;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常呈波状弯曲,有时有毛茸及少数气孔存在。
相当于叶肉的部分,由数层排列疏松的大型薄壁细胞组成,有时可见分泌组织及其贮藏物质,如丁香有油室,红花有管状分泌细胞,内贮红棕色物质。
(三)雄蕊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两部分。
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外表纹理,萌发孔的类型、数目等常因植物品种不同而异,在花类中药有重要鉴定意义。
如金银花、洋金花、红花的花粉粒形状为圆球形,丁香的花粉粒形状类三角形等。
表面有的光滑如西红花、槐米;有的有刺状突起如红花、金银花;或有放射状纹理如洋金花,网状纹理如蒲黄等。
花粉粒的形状和萌发孔数,镜检时常因观察面(极面观或赤道面观)的不同,而有改变,应注意区分。
雄蕊中有时药隔上端还有附属物,鉴别时也应注意。
(四)雌蕊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
柱头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突起,如红花;或者分化成毛茸状,如西红花;也有不作毛茸状突起,如洋金花。
(五)花梗和花托有些花类中药常带有部分花梗和花托。
横切面构造与茎相似,注意表皮、皮层、内皮层、维管束及髓部是否明显,有无厚壁组织、分泌组织存在,有无结晶、淀粉粒等细胞内含物。
花类中药花粉粒特征
花类中药花粉粒具有一些特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征:
1.外形:花粉粒的外形形态多样,可以是球形、椭圆形、卵
形、三角形等。
不同植物的花粉形态也各异,可以根据外
形对不同植物的花粉进行鉴别。
2.大小:花粉粒的大小也有差异,一般在10微米到100微
米之间,具体大小取决于植物的种类。
大部分中药花粉粒
在20微米到50微米之间。
3.表面特征:花粉粒的表面可以有各种特征,如凹凸不平、
光滑、波纹等。
有时,花粉粒表面还会有花纹、棱纹、刺
等特殊结构,这些特征也可用于鉴别不同的花粉。
4.颜色:花粉粒的颜色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可以是白色、
黄色、红色、黑色等。
颜色常常与花部结构和花粉颜色有
关,可以为植物的花粉鉴别提供重要线索。
5.壁质:花粉粒的壁质主要由纤维素、蛋白质、多糖等组成。
壁质的特征可以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有时也可以通过染色
或特殊处理来凸显壁质的特征。
花类中药花粉粒的特征常常用于中药鉴定和质量控制。
通过对花粉粒形态、大小、表面特征等的观察和比较,可以判断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等级,以保证中药制品的质量和疗效。
来源总结一、植物类药材(一)菌类(4种)麦角菌科(1种):冬虫夏草(为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复合体)多孔菌科(3种):茯苓(菌核)猪苓(菌核)灵芝(子实体)(二)藻类(1种)马尾藻科(1种):海藻(藻体)(三)地衣类(1种)松萝科:松萝(地衣体)(四)蕨类(4种)1.蚌壳蕨科:狗脊2.鳞毛蕨科:绵马贯众3.水龙骨科:石韦4.海金沙科:海金沙(五)裸子植物(2种)1.柏科:侧柏叶 •2.麻黄科:麻黄(六)被子植物(139种)1.双子叶植物(108种)(1)单种科(共21种)①药名与科名相同的8种商陆科:商陆;防己科:防己、北豆根远志科:远志紫草科:紫草川续断科:续断杜仲科:杜仲马钱科:马钱子车前科:车前草②药名与科名不相同的木通科:木通、大血藤瑞香科:沉香桃金娘科:丁香大戟科:巴豆鼠李科:酸枣仁;小檗科:淫羊藿;堇菜科:紫花地丁;报春花科:金钱草;列当科:肉苁蓉;爵床科:穿心莲、青黛、南板蓝根马兜铃科:细辛莎草科:香附(2)含2个种的科苋科:怀牛膝、川牛膝见牛膝龙胆科:龙胆、秦艽秦龙胆防己科:防己、北豆根防北斗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石竹太子银樟科:桂枝、肉桂樟科肉桂枝桑科:桑叶、桑白皮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旋花牵菟橄揽科:乳香、没药橄揽乳没葫芦科:天花粉、瓜蒌(3)含3个种的科有5科十字花科:大青叶、葶苈子、板蓝根十字大葶板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桔梗党参南木兰科:五味子、辛夷、厚朴木兰五辛厚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 木犀秦连女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玄参地黄胡(4)含4个种的科有科蓼科:大黄、何首乌、蓼大青叶、虎杖蓼大黄何虎茄科:洋金花、枸杞子、地骨皮茄科洋枸皮萝藦科:白前、白薇、徐长卿、香加皮萝白前薇长香芸香科:黄柏、枳壳、吴茱萸、白鲜皮芸柏枳吴白(5)含5个种的科有2科五加科:西洋参红参人参、三七、通草五加西红三人通茜草科:巴戟天、茜草、栀子、钩藤。
茜草栀子钩茜巴(6)含7个种的科有1科唇形科:丹参、黄芩、紫苏叶、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母芩紫荆丹为何香。
A型题 4.001、可进行微量升华的叶类中药为 A桑叶B泻叶C大青叶D紫苏叶E枇杷叶 4.002、紫苏叶主要化学成分为 A香豆素B倍半萜C挥发油D皂甙E蒽醌类 4.003、蓼大青叶含靛蓝(C16H10N2O2)不得少于 A0.05%B0.5%C1.0%D0.1%E2.0% 4.004、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farfaraL.的干燥 A花蕾B花C头状花序D未开放的头状花序E花冠 4.005西红花为哪科植物 A菊科B鸢尾科C忍冬科D香蒲科E豆科 4.006、取药材少许,浸入水中,散出橙黄色色素呈直线下降,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是 A红花B西红花C菊花D款冬花E槐花 4.007、番泻叶粉末遇碱试液显 A蓝色B红色C绿色D紫色E黄色 4.008、主含结合性蒽醌类成分的药材是 A侧柏叶B大青叶C桑叶D枇杷叶E番泻叶 4.009、习称“连三朵”的药材是 A菊花B金银花C洋金花D款冬花E西红花 4.010、西红花药用部位是 A花柱B 柱头C雄蕊D雌蕊E花丝 4.011、下列哪种花类药材具油室 A丁香B西红花C红花D菊花E 洋金花 4.012、枇杷叶来源于 A蔷薇科B豆科C十字花科D木兰科E蓼科 4.013、商品大青叶来源于 A十字花科的菘蓝B爵床科的马蓝C蓼科的蓼蓝D马鞭草科的路边青 E豆科槐蓝4.014、下列药材除哪一种外均含蒽醌类成分 A大黄B番泻叶C大血藤D鸡血藤E决明子4.015、下列不含砂晶的药材是 A洋金花B怀牛膝C秦皮D地骨皮E黄柏 4.016、可进行微量升华的叶类药材是 A番泻叶B大青叶C枇杷叶D桑叶E紫苏叶 4.017、槐花来源于豆科植物槐的干燥 A花B花蕾C花蕾及花D花冠E花序 4.018、金银花主产于 A湖北及湖南B山东及河南C四川及安徽D四川及湖北E江苏及浙江 B型题 [4.019-4.023] A花粉粒,圆球状,表面光滑,直径大,约100μm B花粉粒类球形或椭圆形,表面有网状雕纹 C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表面有短刺及疣状雕纹 D花粉粒球形,表面具细刺状突起 E花粉粒极面观呈三角形,赤道面观双凸镜形 4.019、蒲黄花粉粒特征是 4.020、金银花花粉粒特征是 4.021、西红花花粉粒特征是 4.022、红花花粉粒特征是 4.023、丁香花粉粒特征是 [4.024-4.028] A 菊花B西红花C蒲花D槐米E红花 4.024、以头状花序入药的药材是 4.025、以花蕾入药的药材是 4.026、以柱头入药的药材是 4.027、以花入药的药材是 4.028、以花粉入药的药材是 1 2 3 下页。
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洋⾦花的鉴别
【性状鉴别】
① 通常皱缩成条状。
② 黄棕⾊或灰棕⾊。
③ 湿润展平后,花萼筒长约5cm,先端5裂,花冠长12cm~13cm,顶端5裂,具纵脉5条,表⾯微具⽑茸;花冠喇叭状,顶端5浅裂,裂⽚先端有短尖,短尖下有明显的纵脉纹3条,两裂⽚之间微凹,剖开,内有雄蕊5枚,花丝1/2贴于花冠筒;雌蕊1枚。
④ 烘⼲品质柔韧,⽓特异;晒⼲品质脆,⽓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粉末:
① 花粉粒呈类球形或长圆形,外壁有细点状条形雕纹,⾃两极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
② 腺⽑有⼆种,⼀种头部为2~5个细胞,柄1~2个细胞;⼀种头部为单细胞,柄2~5个细胞。
③ 不同部位的⾮腺⽑也不完全相,由1~10个细胞组成。
④ 薄壁组织中有草酸钙簇晶和砂晶。
【成分】
花蕾期含总⽣物碱量为0.12%~0.82%。
其中主要为东莨菪碱和莨菪碱。
【理化鉴别】
① 取酸碱处理后的氯仿提取液,蒸⼲。
加发烟硝酸约5滴,蒸⼲得黄⾊残渣,冷后加⼄醇制氢氧化钾试液2~3滴,显深紫⾊,渐变为暗红⾊,再加固体氢氧化钾1⼩块,则紫⾊复显。
(检查莨菪烷类⽣物碱)
② 取酸碱处理后的⼄醚液蒸⼲,加发烟硝酸4滴,继续蒸⼲,残渣加⽆⽔⼄醇1ml及氢氧化钾1⼩粒,显紫红⾊。
(检查东莨菪碱)
【薄层层析】
供试品为氯仿提取液,对照品为硫酸阿托品与氢溴酸东莨菪碱的甲醇液。
【含量测定】
⽤剩余回滴法。
⽣物碱以东莨菪碱(C17H21NO4)计算,不得少于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