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类中药
- 格式:ppt
- 大小:8.68 MB
- 文档页数:40
中草药别名大全之花类花类槐米:为豆科植物槐的花蕾。
处方别名:槐米、怀米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及初开的花。
处方别名:金花、银花、金银花、金藤花、忍冬花、双花、二花、二宝花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
处方别名:红花、草红花、红兰花、红兰、丹华、黄兰、杜红花、大红花、红蓝花、南红花西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柱头。
处方别名:藏红、藏红花、西红花、番红花、撒馥兰、洎夫蓝、撒法郎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
处方别名:亳菊、杭菊、滁菊、滁菊花、贡菊、白菊、杭白菊、黄菊、甘菊、池菊、菊花、女节、女华、甘精、金蕊、金精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花的头状花序。
处方别名:野菊、野菊花、苦薏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
处方别名:冬花、款冬、款冬花、氐冬、螋冬、款冻、橐吾、炙冬花、蜜炙款冬花旋覆花: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欧亚旋覆花的头状花序。
处方别名:旋复、复花、旋覆花、旋复花、金沸花、伏花、迭罗香、全福花、滴滴香、飞天蕊、六月菊、夏菊、炙覆花芫花: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花蕾。
处方别名:芫花、败花、赤芫、杜芫、毒鱼、头痛花、儿草、醋芫花密蒙花: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花蕾及花序。
处方别名:蒙花、密蒙花、老蒙花、蒙花珠、黄饭花、小锦花、水锦花葛花:为豆科植物野葛的花序。
处方别名:葛花、鹿藿花、野葛花、甘葛花、粉葛花玫瑰花:为蔷薇科植物玫瑰的花蕾。
处方别名:赤蔷薇、刺玫菊、刺玫花、玫瑰、玫瑰花、徘徊花厚朴花: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凹叶厚朴的花蕾。
处方别名:朴花、川朴花、厚朴花、调羹花扁豆花: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花。
处方别名:扁豆花、眉豆花、娥眉豆花鸡冠花: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花序。
处方别名:鸡冠、鸡公花、鸡髻花、鸡头花月季花:为蔷薇科植物月季的花蕾。
处方别名:月季、月季花、月月红、月贵花、月季红、四季花、四季春、胜春、庾客、艳雪红荷花: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花。
处方别名:莲花、荷花、芙蕖花、水芝花合欢花:为豆科植物合欢的花序。
处方别名:合欢、合欢花、夜合花、合欢米、夜合米、萌葛代代花:为芸香科植物代代的花。
第十二章花类中药一、性状鉴别花(flos)类中药包括干燥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
◆开放的花,如洋金花、红花,花蕾,如辛夷、丁香、金银花、槐米;花序有菊花、旋覆花,有的是花蕾,如款冬花(头状花序),亦或是带花的果穗;花的一部分,如番红花系柱头,松花粉、蒲黄则为花粉粒。
花类中药在性状鉴别时首先应注意观察药材样品的形态、颜色、大小、气味。
花类中药经过采制、干燥常干缩、破碎而改变了形状,常见的有圆锥状、棒状、团簇状、丝状、粉末状等;颜色、气味较新鲜时淡。
◆以完整花入药者,应注意观察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的数目,及其着生位置、形状、颜色、被毛与否、气味等。
◆花序入药,还需注意花序类别、总苞,或苞片的数目、形状、大小、颜色等。
菊科植物还需观察花序托的形状、有无被毛等。
另外在鉴别时,常将药材放在温水中软化,以便观察它们的构造,必要时需借助放大镜、解剖镜进行观察。
二、显微鉴别花类中药的显微鉴别除花梗和膨大花托需制作横切片外,一般只制作表面制片和粉末片观察。
1、花萼和苞片花萼和苞片在构造上与叶相类似,通常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故鉴定时以观察表面结构特征为主。
上表皮(内表皮)和下表皮(外表皮)细胞的181形态,有无气孔和毛茸的分布以及气孔和毛茸的类型、形状及分布情况等在鉴定中有较重要的意义。
叶肉组织常不分化,大多呈海绵组织状,可能有含结晶的细胞、分泌组织和异型细胞,如洋金花中有草酸钙砂晶。
2、花冠(花瓣)花瓣构造与花萼近似,但气孔小而常退化。
上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或毛茸状突起,无气孔,如密蒙花花冠裂片顶端的表皮细胞呈乳突状、红花则呈短绒毛状;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常呈波状弯曲、具内脊或向胞腔内弯曲而形成小囊状胞间隙,有时有少数毛茸及气孔存在。
叶肉组织几乎不分化,由数层排列疏松的薄壁组织构成,有时可见分泌组织及贮藏物质,如丁香花瓣中有油室,红花的花冠中有管状分泌组织且内贮红色物质。
维管束细小,仅见少数螺纹导管。
3、雄蕊群雄蕊:分为花丝和花药两部分。
中药花类药材
中药中有许多药材来自各种花卉,这些花类药材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通常用于制备中药汤剂、药膏、茶剂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花类药材:
1.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菊花有清热解毒、明目、
降血压等功效,常用于泡茶、制备中药汤剂,尤其在夏季用于
清热解暑。
2.牡丹花(Paeonia suffruticosa):牡丹花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的作用,通常用于治疗瘀血症状,如淤血、瘀伤等。
3.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薰衣草是一种常见的芳香植
物,其花朵具有镇静和放松作用,常用于制备芳香疗法、精油
和花草茶。
4.玫瑰花(Rosa spp.):玫瑰花被用于中药、芳香疗法和食品制备
中。
它有调气、养颜、镇静的功效。
5.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金银花有清热解毒、抗炎和解毒
作用,通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6.茉莉花(Jasminum spp.):茉莉花具有芳香、安抚情绪的作用,
通常用于花茶、香水和护肤品制备中。
7.郁金香(Tulipa spp.):郁金香花被认为有消炎、清热、去湿的
功效,通常用于治疗关节炎和风湿病。
8.紫苏花(Perilla frutescens):紫苏花被用于中药和食品调味中,
具有抗氧化和镇定作用。
这些花类药材在中药和芳香疗法中被广泛应用,它们具有不同的药用属性和功效,可根据具体需要选用。
在使用中药或芳香疗法时,应遵循医生或专业从业者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中药花类材中药花类材指的是中医药学中使用的具有药用价值的花卉植物。
在中医药理论中,花类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调理身体。
这些花类材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有效的药用成分,对人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1. 莲花莲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莲花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等功效,常被用于治疗高热、咽喉肿痛、血尿等症状。
莲花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改善皮肤质量和促进新陈代谢也具有一定作用。
2. 金银花金银花又称忍冬藤,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利尿等功效,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疮疡肿毒等症状。
金银花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延缓衰老和提高免疫力。
3. 紫花地丁紫花地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花卉。
紫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喉咙肿痛、牙龈肿胀等问题。
紫花地丁还具有很好的镇静安神作用,对改善睡眠质量和缓解焦虑情绪有一定帮助。
4. 桂花桂花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花卉。
桂花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呕等功效,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呕吐等问题。
此外,桂花还具有很好的香气和口感,常被用于调制茶饮和糕点,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味觉享受。
5. 菊花菊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观赏花卉,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等功效。
菊花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目赤等问题。
此外,菊花还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延缓衰老和预防眼部疾病。
6. 玫瑰花玫瑰花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玫瑰花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功效,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问题和心脉不畅等情况。
此外,玫瑰花还具有很好的香气和舒缓情绪的作用,常被用于调制茶饮和沐浴产品。
7. 茉莉花茉莉花是一种香气浓郁的中药材和观赏花卉。
茉莉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湿热病、肿痛等问题。
常见中草药—花类木槿花Flos Hibisci(英) Shrubalthea Flower[别名]白槿花、大碗花。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花。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3—4m。
茎多分枝,幼枝密被黄色星状毛及茸毛。
叶互生,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7cm,宽2—4cm,不裂或中部以上3裂,基部楔形,边缘有钝齿。
花大,单生叶腋,直径5—6cm,花柄长4-14mm;小苞片6—7,线形,有星状毛;花萼钟形,5裂,有星状毛及短柔毛;花瓣白色、红色、淡紫色等,常重瓣;雄蕊和柱头不伸出花冠。
蒴果长圆形,长约2cm,顶端有短喙,密生星状毛。
种子褐色。
花期7—10月,果期9-10月。
全国有栽培。
[采制]夏、秋季花初开放时采收,晒干。
[性状]花呈不规则形,长1.5—3cm,宽1-1.5cm,基部钝圆,柄短,苞片一轮。
花萼灰绿色,裂片卷缩或反卷;花柄、苞片、花萼外均有细毛;花瓣10枚,皱折,淡黄或淡紫蓝色,倒卵形,基部密生白色长柔毛;雄蕊合生成蕊柱,花药多数,呈紫黑色。
气微、味淡。
[化学成份]含皂草黄甙(saponarin)、肌醇(inositol)、粘液质。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用于痢疾、腹泻、白带。
用量3—9g。
合欢花Flos Albizziae(英) Silktree Albizzia Flower[别名]夜合树、绒花树、鸟绒树。
[来源]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花序。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16m。
树皮灰褐色,小枝带棱角。
二回羽状复叶互生,羽片4—12对;小叶10-30对,镰状长圆形,两侧极偏斜,长6—12mm,宽1—4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
花序头状,多数,伞房状排列,腋生或顶生;花萼筒状,5齿裂;花冠漏头状,5裂,淡红色;雄蕊多数而细长,花丝基部连合。
荚果扁平,长椭圆形,长9—15cm。
花期6—7月,果期9—11月。
你认得它们么?花(Flos)是一种适应于繁殖、节间极短、没有顶芽和腋芽的变态枝条。
花类中药包括:(1)完整的花:已开放如洋金花、红花;未开放如丁香、金银花。
(2)花序:已开放如菊花、旋覆花;未开放如款冬花。
(3)带花的果穗:夏枯草。
(4)花的某一部分:柱头:西红花雄蕊:莲须花柱:玉米须花粉粒:松花粉、蒲黄一、性状鉴别首先应先注意其花是单花,花序还是花的一部分等药用部位。
单花要注意一般特征,包括整齐或不整齐、完全或不完全、单性花还是两性花、离瓣花还是合瓣花等;特别注意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等特征;花序应注意其类别、形状、中轴、苞片、小花的数目等。
花类中药多具有香气和鲜艳的颜色,其形状、大小、表面特征和质地等,亦应特别注意观察。
二、显微鉴别除花梗和膨大的花托制作横切片外,一般只作表面制片、粉末制片,雄蕊及雌蕊柱头可做整体封装。
1.组织特征:主要注意苞片、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特征。
2.粉末特征:一般应以花粉粒、花粉囊内壁细胞、毛茸为主要鉴别依据,并应注意有无草酸钙结晶、分泌组织、色素细胞、花冠表皮细胞。
维管组织常细小,有时仅有少数螺纹导管。
极少数花的粉末中可见石细胞或厚壁细胞。
若带有花梗,粉末中可见茎的特征。
花粉粒是花类中药显微鉴定标志特征之一。
*花粉粒(pollen grain)的显微鉴别不同的植物花粉的形状、大小、外壁上的萌发孔和萌发沟以及花纹的形状均有所不同。
这是植物分类学上的鉴定依据。
也是鉴别花类药材的重要依据。
花粉粒结构外壁:坚厚,缺乏弹性,含脂类、色素、角质和蛋白质。
光滑或具花纹,有棘刺。
不同颜色,具萌发孔萌发沟(1-多个)。
内壁:柔、薄、富有弹性。
由果胶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蛋白质组成。
外壁内壁(1)形状:圆球形(金银花、红花)类三角形(丁香)四分体(闹羊花)(2)大小:直径15~30μm(丁香)小金银花(细刺状突起)直径60~70μm(金银花)大(3)表面:光滑(西红花、槐米)刺状突起(菊花、金银花)辐射状纹理(洋金花)网状纹理(蒲黄)(4)萌发孔数:大多三个(红花、金银花)单个(蒲黄)不明显(西红花)散孔(鸡冠花)。
常见中草药—花类中草药是中医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花类中草药以其芳香和美丽的外观备受青睐。
花类中草药不仅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还在传统文化、烹饪和美容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花类中草药及其用途。
一、玫瑰花玫瑰花是花类中草药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活血、安神等功效。
玫瑰花可以泡茶饮用,对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有一定帮助。
此外,玫瑰花还可以用于烹饪,煮糖水或做糕点,增添了美味的同时还具有补血养颜的效果。
二、菊花菊花是中草药中常见的一种花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烧的作用。
菊花泡水饮用有清肝明目、润喉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炎等症状。
此外,菊花还可以制作菊花茶、菊花酒和菊花糕等美食,是人们喜爱的美容养颜佳品。
三、桂花桂花是一种香气浓郁的花类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和胃的功效。
桂花可以泡水饮用,帮助改善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此外,桂花还可以用于烹饪,制作桂花糕、桂花糖和桂花酒等美食,给人们带来美味和健康的享受。
四、夏枯草花夏枯草花,即蒲公英花,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
夏枯草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病症、水肿等症状。
夏枯草花还可以泡茶饮用,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咳嗽、咽喉痛等症状患者。
此外,夏枯草花还可以用来制作沙拉或者炒菜,增添美味的同时还具有清热的功效。
五、金银花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功效。
金银花可以泡水饮用,有清热解毒、解暑退火的作用,适用于感冒、发热等症状。
此外,金银花还可以用于烹饪,制作凉茶、糕点等美食,增加口感的同时还具有清热的效果。
总结花类中草药在中医药和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美容养颜的功效。
玫瑰花、菊花、桂花、夏枯草花和金银花等常见的花类中草药不仅可以泡茶饮用,还可以用于烹饪和美容,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和健康。
在使用花类中草药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草药,并遵循适量使用的原则,以获得更好的效果。